球桿規格的雜談!

球桿規格的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球桿規格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塊,有些球友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球桿規格。你會嚴選桿身、桿頭和握把。打破沙鍋問到底,那款款最優,掛在網上找最殺的價格,不辭辛勞去面交。但你在意有了這些夢中情人後,桿子要怎麼裝?裝多長、多重?如何讓你拿起來、揮起來、龍飛鳳舞?這就是球桿的核心!

raw-image

買很簡單,但買了要怎麼用才是關鍵。說起來簡單,但如何買適合你用的桿子就是本文的一些建議。一些識途老馬的球友們,買前會思考;買了要怎麼裝或先諮詢熟的技師,他適合什麼的產品和他想買什麼桿子,再給技師去調整。買前要注意什麼,比如規格,重量、硬度、材質等。這都是重點,不是我愛哪個牌子、外型和顏色就買來爽,但用起來就烙賽!

沒經驗或單行道的思考,喜歡就敗下去。裝起來,打的歪七扭八、還苦撐、硬撐說;找到自己的屠龍刀。看過太多業餘球友這類慘狀。如果你想打的談笑風生,好好去把手邊桿子規格給重新設定適合你動作,才是王道。

有時候和一般球友打球,看了他們球袋裡的組合,那可是龍蛇混集、五花八門。一下重量落差太大、要不就是長度不對稱。打起來直說;沒事!這桿子好,把我的潛力發揮淋漓盡致。見鬼了、那些slice、hook都是阿飄打的阿。還是你的第二人格重現江湖?

我以前也和幾個部落客打球。對球具測試文說得風起雲湧、嘴角起泡。實際拿手打伸卡球,從沒看到球飛過250碼樁。武器都是狠角色!價格也是高檔的那種。拜託,可不可以實際一點?把桿子搞得合理、好打一點。這很難嗎?

raw-image

很難!因為多數球友根本無視或不懂。最常見的就是照一般市售球桿的規格做。比如木桿就做45.5“。鐵桿完全無言,讓技師決定。那你買這些稀有動物或頻臨絕種的桿身、桿頭幹嘛?你知道這些桿頭、桿身八字/特性和你合嗎?

沒有去對八字,就硬上,結果就是草草了事。所以桿子的規格設定比你買什麼屌到爆桿身或桿頭來得重要。我可以用很平淡無奇的桿頭和桿身,讓你打得虎虎生風。就是規格對,才能讓你把你的身體優勢發揮出來。

不要去把一些沒意義的數據掛在嘴邊。這不會讓我覺得你比較懂或專業。很實際的去設定合理的使用規格;友善的桿子重量和適當的長度。這才是發揮球桿最核心的關鍵。你的動作做不好一部分是自己身體問題,另外就是球桿規格不對盤。所以市售桿子規格就不會適合你發揮嘛!

你既沒有選手那種先天優勢,也沒有後天努力,就把規格重新調整吧。不是說規格調整就是去換桿身、桿頭或握把。而是對於桿子的重量、長度、軟硬、握把尺寸等,重新去設定。讓你拿在手上就覺得好揮、輕鬆、容易。這樣才能去把身體的爆發力給發揮出來。

在過去的10多年間,我不知道嘗試設定多少規格組合,所以瞭解規格需要讓大家更重視。同樣桿頭,設定不同桿身、不同長度、不同重量,從而去瞭解對使用者的操控,和身體動作發揮的影響。同時不同種類的桿子的規格落差可以多少?設置很多的規格去比較和觀察結果。只有一個結論:“夭壽重要!”

每一支桿子的規格都至關重要,而且要和前後的桿子規格有相關連結。不要讓你的身體每次都要挑戰不可能任務。一下要超水準發揮、一下要打職業版或女子版的桿子。怎麼能不走莖。

拜託你給工坊技師一點挑戰好嗎?他們不是只是黏球桿,設定你要的規格。要他們設定適合你打的桿子很難嗎?做不到就是坑蒙拐騙之徒。不是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就是專業。專業需要靠你用的結果來回應。好好去要求適合你打的規格吧!不然你的桿子只能當擋煞避邪了。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avatar-img
chien的沙龍
41會員
2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