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馮傑的《畫句子》,裡面都是生活雜物,可以是家具、西瓜皮、翻白眼(甚至不確定是否屬於物);也有相當篇幅的文人風雅,例如荷花、冷霜梅花、綠竹等。如果將《畫句子》裡面的圖案組合起來,也許能成為一個世界。
除此之外,馮傑的散文集架構是七天,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像是上帝布置整個世界的過程,將萬物撒在這片土地上。早晨有《詩經》的雞鳴,馮傑利用洗髮精沐浴露做畫,在不同季節還能欣賞各種植物,五月棗樹開花、九月核桃成熟、二月綠上柳樹。走在馮傑的世界裡,如果遇到蘇軾,除了跟著他以及張懷民夜遊以外,或許還能測試自己靈魂是否充盈了起來。
有趣的是,我們讀過蘇軾很多經典作品,但他平日能吃什麼或不能吃什麼,離我們好遠好遠。馮傑說:「蘇東坡吃不上的菜有:番茄炒雞蛋、烤紅薯、煮馬鈴薯、烤玉米棒、爆炒青椒。」(頁117-118)
過著被動物包圍的生活,夏季的蟬、渺小的蠅、神話麒麟,像是個既寫實又夢幻的世界。馮傑信手拈來的詩文詞句,短能寫成春聯貼在牆上,長則記下成為美言佳句。例如描寫蟬的短暫又嘹亮的生命:「它只知道歌唱。唱一天少一天,唱一晌少一晌。碧柳的汁液轉化成音樂,在某一天的雷聲裡,它一生的時光像腹下那一截青嫩的柳枝,驟然折斷,墜落大地。」(頁46)。
《畫句子》用短文與圖畫的搭配方式,會不會是現下社群媒體的實體版?只是當我們嘗試調整光影、設計擺拍位置,往往錯過最美好的時刻。於是馮傑在〈跋〉寫下:「偌文章終於做到『推敲』之地步 . . .,多會是如此結果:把一個好句子關到門外了,進來一個可疑句子。」(頁204)如此看來,與其費心妝點,不如保持素淨的外在,讓句子更貼近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