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中有人真的瞭解彼此嗎?」:《她們的名字》試讀心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心得含有小說細節
「噢,法蘭西,別說傻話。」可蕾說,「威爾很棒,妳做得很好。我們全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們竟然到現在才知道她(薇妮)單身,這不是很奇怪嗎?」裕子說。(頁24)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看見已嫁做人婦的朋友在臉書上貼出一張「比擬世界大戰」的照片:兩位小兒將玩具溢出收納箱,甚至已經撒到客廳角落,旁邊的父親以臥佛的姿態滑手機,有種「見山不是山」的超然。這似乎已經成為育兒時期的經典父親形象;然而,當換成母親躺在地上目睹一切「災難」時,她應該完美的形象就會立刻崩壞,成為「失格」的母親。
《她們的名字》原文書名為The Perfect Mother,作者艾米‧莫洛伊(Aimee Molloy)將大部分父親排除在育兒歷程,留下薇妮(兒子邁達斯)、妮爾(女兒碧翠絲)、法蘭西(兒子威爾)、史佳麗(兒子約書亞)、可蕾(女兒琶比)等五位媽媽會的主要成員。唯一參與的父親是「爸代」,但所有人在小說中段才知道他的真實身分。除此之外,雖然媽媽聚會看似熱絡,彼此鼓勵,將對方從育兒深淵拯救起來,但真相總在人物轉身之後才被揭開。
好媽媽形象,從社會的殘酷開始
小說的事件主線是這群媽媽們在7月4日舉辦一場聚會,目的是讓薇妮暫時放下照顧兒子的負擔,但邁達斯在家裡遭到不明人士綁架,最後引起社會騷動。圍繞綁架案的是每位母親面臨的職場與家庭掙扎,在整個過程裡面,社會要求的是職業婦女的蠟燭兩頭燒,而非家庭丈夫的兩者兼顧。
於是我們發現,產後的母親因為工作需求被迫提早返回職場;上班時擔心保母虐待小孩,進而使用遠端監視系統;趁空檔的時候到哺乳室擠奶,不時擔心自己的奶量能否足夠親餵;下班繼續照顧小孩的第二人生。即使是讓丈夫專心工作,選擇擔任全職媽媽,仍然有可能礙於經濟壓力而尋找兼職。如此不平等的社會環境是媽媽的修羅場。
但是,在成為媽媽之前,這些女孩就不會體驗到人生殘酷了嗎?當然不可能。故事裡面的女人站在性別不平衡的翹翹板上,曾經被狠狠傷過一次之後,包括受到學校老師性侵、跟比自己大四十歲的男人一夜情、遭到父親家暴、甚至懷上精神科醫師的小孩等,輕則改名換姓、重則精神異常。她們的人生伴隨著傷痕長大,原本以為早已塵封的往事,卻在未來的某個點不經意被撬開,造成二次傷害。
7月4日,正巧是美國獨立紀念日。在這天,五月媽媽會的成員們暫時到歡樂駱馬解放自己,無須擔心育兒書上面的警告。在綁架事件滿一年的7月4日,媽媽們再度聚會,心理仍舊掛念小孩的安危,但她們也懂得順應自我,不再被規矩牽著走。
母親的幻肢來自她們的小孩
幻肢來自於失去四肢的人們誤以為失去的部位仍就連動著身體,有時候會產生「幻肢痛」;這種現象也會發生在面臨摯愛永別、心裡過於悲痛的狀況之下,出現對方還存活的錯覺。邁達斯綁架案的原因就是來自母親的幻肢,甚至當嬰兒已經從嬰兒車裡面消失之後,身為人母硬是找了假嬰兒來代替,假裝他還活著。
反過來說,焦慮也有可能因為目睹綁架事件,在生活中不斷產生「自己小孩也消失」的陰影。小說裡面不斷提及身為媽媽的複雜心理,產後憂鬱、社交疏離、心靈焦慮、甚至意圖傷害小孩的舉動,也許都是因為太過在意小孩的緣故。
《她們的名字》透過媽媽們亟欲拆開綁架案的謎題,焦急的程度隨著一天一天升高,顯示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面對的壓力。作者細膩的筆法描述人物因為過往的經驗影響,而呈現的不同面貌,也許會犯錯,但她們都是媽媽,將小孩擺在第一位的媽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會員
199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us 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7年林立青推出《做工的人》之後,曾經引起一陣熱潮。他在臉書上面分享的工地小事,是大多數人無法接觸的世界,更不用說工地裏面的專業術語。
「最初我看見的只是一抹粉紅,很小,很淡,像是清洗狼毫時不小心濺出來的一滴水。」(頁22)
如果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紅焰的燈籠以外,肯定對大宅門明爭暗鬥的情節印象深刻,故事就源自於蘇童的《妻妾成群》。
〈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醫生的養成過程、看診故事、以及人生經驗似乎是彙整成散文集很好的題材。
2017年林立青推出《做工的人》之後,曾經引起一陣熱潮。他在臉書上面分享的工地小事,是大多數人無法接觸的世界,更不用說工地裏面的專業術語。
「最初我看見的只是一抹粉紅,很小,很淡,像是清洗狼毫時不小心濺出來的一滴水。」(頁22)
如果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紅焰的燈籠以外,肯定對大宅門明爭暗鬥的情節印象深刻,故事就源自於蘇童的《妻妾成群》。
〈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醫生的養成過程、看診故事、以及人生經驗似乎是彙整成散文集很好的題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大法官 最親密的家人,有時候因為血緣太緊密,所以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你應該要懂我」,但事實是,這是沒有辦法的。 關係的維持只有雙方在最舒服的距離中,一來一往,付出和給予,才能繼續前行。儘管這段關係的名字是—「家人」。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
Thumbnail
文/黃婷鈺 圖/古悅  108課綱-似乎是難以意會的名詞,但卻平凡到我們高中生的日常都與它有關,實行至今也有一年多的新政策,讓我們直擊校園的實際成效是否如教育部所說的培養學生素養,還是只是換湯不換藥?對於學生來說是否有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益?而校方與老師們在執行新課綱時做出了什麼不同又或是遇到什麼困難?~
Thumbnail
韓語、英語交雜的生活,是習慣,也是偏執,血液裡那股濃烈氣味,代表自己曾經居住大半輩子的故鄉,而這樣的氣味在移民之後逐漸淡去,甚至必須自我掩埋。人們為了融入異地,多所隱藏,因為過去生活不甚美好而移居,卻又相信自己骨子裡的民族性得以讓自己在異地做出一番事業,在割捨與緊握之間,他們迷失了自己⋯⋯
Thumbnail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風光的在本屆奧斯卡拿下四項大獎,不用多想本片一定成為奧斯卡、成為韓國電影圈的經典代表作。 而小編在去年6月第一次觀看時,就深深對一個場景著迷不已,但是看完出來後卻鮮少發現大家在討論這一幕戲。今天我要好好的介紹一下,《寄生上流》中小編覺得全片最驚人的一幕,和剖析全片的階級意涵
Thumbnail
藝術品和享樂主義,緊緊相連,但藝術品的魅力,在於我們能夠獲得想像力的提升。只有工匠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超凡的藝術家,他們想的跟我們不一樣,永遠讓我們感到驚艷,甚至開始對我們的生活反思。 藝術品真的有人會買嗎?台灣有市場嗎?全台灣許多沒有購買過藝術品的人,在看到藝術品時,多半會有如此疑問,並百思不得其解
Thumbnail
如今當人們有資訊需求,使用網路與搜尋引擎的機率遠大過前往圖書館。而圖書館的價值何在、有了Google是否還需要圖書館等質疑,在行動裝置普及以來,便不曾停過...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大法官 最親密的家人,有時候因為血緣太緊密,所以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你應該要懂我」,但事實是,這是沒有辦法的。 關係的維持只有雙方在最舒服的距離中,一來一往,付出和給予,才能繼續前行。儘管這段關係的名字是—「家人」。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
Thumbnail
文/黃婷鈺 圖/古悅  108課綱-似乎是難以意會的名詞,但卻平凡到我們高中生的日常都與它有關,實行至今也有一年多的新政策,讓我們直擊校園的實際成效是否如教育部所說的培養學生素養,還是只是換湯不換藥?對於學生來說是否有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益?而校方與老師們在執行新課綱時做出了什麼不同又或是遇到什麼困難?~
Thumbnail
韓語、英語交雜的生活,是習慣,也是偏執,血液裡那股濃烈氣味,代表自己曾經居住大半輩子的故鄉,而這樣的氣味在移民之後逐漸淡去,甚至必須自我掩埋。人們為了融入異地,多所隱藏,因為過去生活不甚美好而移居,卻又相信自己骨子裡的民族性得以讓自己在異地做出一番事業,在割捨與緊握之間,他們迷失了自己⋯⋯
Thumbnail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風光的在本屆奧斯卡拿下四項大獎,不用多想本片一定成為奧斯卡、成為韓國電影圈的經典代表作。 而小編在去年6月第一次觀看時,就深深對一個場景著迷不已,但是看完出來後卻鮮少發現大家在討論這一幕戲。今天我要好好的介紹一下,《寄生上流》中小編覺得全片最驚人的一幕,和剖析全片的階級意涵
Thumbnail
藝術品和享樂主義,緊緊相連,但藝術品的魅力,在於我們能夠獲得想像力的提升。只有工匠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超凡的藝術家,他們想的跟我們不一樣,永遠讓我們感到驚艷,甚至開始對我們的生活反思。 藝術品真的有人會買嗎?台灣有市場嗎?全台灣許多沒有購買過藝術品的人,在看到藝術品時,多半會有如此疑問,並百思不得其解
Thumbnail
如今當人們有資訊需求,使用網路與搜尋引擎的機率遠大過前往圖書館。而圖書館的價值何在、有了Google是否還需要圖書館等質疑,在行動裝置普及以來,便不曾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