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中有人真的瞭解彼此嗎?」:《她們的名字》試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心得含有小說細節
「噢,法蘭西,別說傻話。」可蕾說,「威爾很棒,妳做得很好。我們全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們竟然到現在才知道她(薇妮)單身,這不是很奇怪嗎?」裕子說。(頁24)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看見已嫁做人婦的朋友在臉書上貼出一張「比擬世界大戰」的照片:兩位小兒將玩具溢出收納箱,甚至已經撒到客廳角落,旁邊的父親以臥佛的姿態滑手機,有種「見山不是山」的超然。這似乎已經成為育兒時期的經典父親形象;然而,當換成母親躺在地上目睹一切「災難」時,她應該完美的形象就會立刻崩壞,成為「失格」的母親。
《她們的名字》原文書名為The Perfect Mother,作者艾米‧莫洛伊(Aimee Molloy)將大部分父親排除在育兒歷程,留下薇妮(兒子邁達斯)、妮爾(女兒碧翠絲)、法蘭西(兒子威爾)、史佳麗(兒子約書亞)、可蕾(女兒琶比)等五位媽媽會的主要成員。唯一參與的父親是「爸代」,但所有人在小說中段才知道他的真實身分。除此之外,雖然媽媽聚會看似熱絡,彼此鼓勵,將對方從育兒深淵拯救起來,但真相總在人物轉身之後才被揭開。
好媽媽形象,從社會的殘酷開始
小說的事件主線是這群媽媽們在7月4日舉辦一場聚會,目的是讓薇妮暫時放下照顧兒子的負擔,但邁達斯在家裡遭到不明人士綁架,最後引起社會騷動。圍繞綁架案的是每位母親面臨的職場與家庭掙扎,在整個過程裡面,社會要求的是職業婦女的蠟燭兩頭燒,而非家庭丈夫的兩者兼顧。
於是我們發現,產後的母親因為工作需求被迫提早返回職場;上班時擔心保母虐待小孩,進而使用遠端監視系統;趁空檔的時候到哺乳室擠奶,不時擔心自己的奶量能否足夠親餵;下班繼續照顧小孩的第二人生。即使是讓丈夫專心工作,選擇擔任全職媽媽,仍然有可能礙於經濟壓力而尋找兼職。如此不平等的社會環境是媽媽的修羅場。
但是,在成為媽媽之前,這些女孩就不會體驗到人生殘酷了嗎?當然不可能。故事裡面的女人站在性別不平衡的翹翹板上,曾經被狠狠傷過一次之後,包括受到學校老師性侵、跟比自己大四十歲的男人一夜情、遭到父親家暴、甚至懷上精神科醫師的小孩等,輕則改名換姓、重則精神異常。她們的人生伴隨著傷痕長大,原本以為早已塵封的往事,卻在未來的某個點不經意被撬開,造成二次傷害。
7月4日,正巧是美國獨立紀念日。在這天,五月媽媽會的成員們暫時到歡樂駱馬解放自己,無須擔心育兒書上面的警告。在綁架事件滿一年的7月4日,媽媽們再度聚會,心理仍舊掛念小孩的安危,但她們也懂得順應自我,不再被規矩牽著走。
母親的幻肢來自她們的小孩
幻肢來自於失去四肢的人們誤以為失去的部位仍就連動著身體,有時候會產生「幻肢痛」;這種現象也會發生在面臨摯愛永別、心裡過於悲痛的狀況之下,出現對方還存活的錯覺。邁達斯綁架案的原因就是來自母親的幻肢,甚至當嬰兒已經從嬰兒車裡面消失之後,身為人母硬是找了假嬰兒來代替,假裝他還活著。
反過來說,焦慮也有可能因為目睹綁架事件,在生活中不斷產生「自己小孩也消失」的陰影。小說裡面不斷提及身為媽媽的複雜心理,產後憂鬱、社交疏離、心靈焦慮、甚至意圖傷害小孩的舉動,也許都是因為太過在意小孩的緣故。
《她們的名字》透過媽媽們亟欲拆開綁架案的謎題,焦急的程度隨著一天一天升高,顯示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面對的壓力。作者細膩的筆法描述人物因為過往的經驗影響,而呈現的不同面貌,也許會犯錯,但她們都是媽媽,將小孩擺在第一位的媽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會員
199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us 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7年林立青推出《做工的人》之後,曾經引起一陣熱潮。他在臉書上面分享的工地小事,是大多數人無法接觸的世界,更不用說工地裏面的專業術語。
「最初我看見的只是一抹粉紅,很小,很淡,像是清洗狼毫時不小心濺出來的一滴水。」(頁22)
如果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紅焰的燈籠以外,肯定對大宅門明爭暗鬥的情節印象深刻,故事就源自於蘇童的《妻妾成群》。
〈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醫生的養成過程、看診故事、以及人生經驗似乎是彙整成散文集很好的題材。
2017年林立青推出《做工的人》之後,曾經引起一陣熱潮。他在臉書上面分享的工地小事,是大多數人無法接觸的世界,更不用說工地裏面的專業術語。
「最初我看見的只是一抹粉紅,很小,很淡,像是清洗狼毫時不小心濺出來的一滴水。」(頁22)
如果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紅焰的燈籠以外,肯定對大宅門明爭暗鬥的情節印象深刻,故事就源自於蘇童的《妻妾成群》。
〈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醫生的養成過程、看診故事、以及人生經驗似乎是彙整成散文集很好的題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她們追尋薇妮的孩子被綁架的真相的過程,完全能感受到成為媽媽後,女性承受多大的壓力,育兒的壓力、工作的壓力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極短篇小說:曾被女兒視為「淫蕩」母親的「艾薇」,隨著命運之手的推送,遇到欣賞她的餐館老闆「羅力」,命定的姻緣又成全了他們的愛情。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我認為在與精神病患者的分析中,甚至在正常人分析的最終階段裡,分析師一定會發現自己處在與新生兒寶寶的母親相稱的位置。在患者已深度退行時,若想要求患者認同分析師或理解他的觀點,將比要求胚胎或新生兒同情母親更為困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她們追尋薇妮的孩子被綁架的真相的過程,完全能感受到成為媽媽後,女性承受多大的壓力,育兒的壓力、工作的壓力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極短篇小說:曾被女兒視為「淫蕩」母親的「艾薇」,隨著命運之手的推送,遇到欣賞她的餐館老闆「羅力」,命定的姻緣又成全了他們的愛情。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我認為在與精神病患者的分析中,甚至在正常人分析的最終階段裡,分析師一定會發現自己處在與新生兒寶寶的母親相稱的位置。在患者已深度退行時,若想要求患者認同分析師或理解他的觀點,將比要求胚胎或新生兒同情母親更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