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與澳洲 Melissa的腦波交流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
2
avatar-img
15會員
62內容數
與各地的朋友交換一些生活雜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生活研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六月份的腦波交流主要是covid19後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提到了一些澳洲菜鳥新移民的回憶。
六月份的腦波交流主要是covid19後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提到了一些澳洲菜鳥新移民的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就當成是我自己的腦洞大開,想法算是接續著《脈輪全書》但不在書中的內容,同時又雜揉了網路上的許多資料總結而成我的想法,其中又以宇宙閨蜜的不少想法大大地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報名表連結:https://forms.gle/YwWn8yXJv7eiH87h8
Thumbnail
2019/02/27 11:38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年2月20日(二) 7天冥想入門—1. 冥想,從這裡開始 今天和學生一起進行的正念同在練習,是用「潮汐」APP當中的7天冥想入門。 第1課:冥想,從這裡開始。導師先帶我們想想,為什麼要進行冥想?(註:在這裡的冥想和正念同在是同義詞) 對我來說,會進入到正念的世界,有些緣份,其實早
Thumbnail
「7天冥想入門-冥想,從這裡開始」2月20(二) 身體:因剛運動完,所以有點熱 感受:放鬆 感想:沒有特別在思考些什麼,或是有想到什麼但忘記了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昨天接到了一則學校通知,說上個月安排的心電圖檢查,經醫師初步判讀後,需要安排聽診,下週一會有醫生到校幫孩子們聽診。就理性邏輯來說目前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因為只看圖表本來就容易有誤差,再加上做檢查也可能因為孩子緊張不安而容易有異狀。 但我在收到訊息的當下腦部就開始瘋狂運轉呈現一個大爆炸的狀態。開始腦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健鼎3044–X 策略二: 短期斜率 (0)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就當成是我自己的腦洞大開,想法算是接續著《脈輪全書》但不在書中的內容,同時又雜揉了網路上的許多資料總結而成我的想法,其中又以宇宙閨蜜的不少想法大大地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報名表連結:https://forms.gle/YwWn8yXJv7eiH87h8
Thumbnail
2019/02/27 11:38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年2月20日(二) 7天冥想入門—1. 冥想,從這裡開始 今天和學生一起進行的正念同在練習,是用「潮汐」APP當中的7天冥想入門。 第1課:冥想,從這裡開始。導師先帶我們想想,為什麼要進行冥想?(註:在這裡的冥想和正念同在是同義詞) 對我來說,會進入到正念的世界,有些緣份,其實早
Thumbnail
「7天冥想入門-冥想,從這裡開始」2月20(二) 身體:因剛運動完,所以有點熱 感受:放鬆 感想:沒有特別在思考些什麼,或是有想到什麼但忘記了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昨天接到了一則學校通知,說上個月安排的心電圖檢查,經醫師初步判讀後,需要安排聽診,下週一會有醫生到校幫孩子們聽診。就理性邏輯來說目前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因為只看圖表本來就容易有誤差,再加上做檢查也可能因為孩子緊張不安而容易有異狀。 但我在收到訊息的當下腦部就開始瘋狂運轉呈現一個大爆炸的狀態。開始腦
Thumbnail
策略一: 長期斜率 (1) 健鼎3044–X 策略二: 短期斜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