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研一號出航了

新海研一號出航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是個島國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我們遠離海洋
但身為南島民族的發源地
台灣人的血液中其實有滿滿的海洋DNA
小英總統要讓台灣重新找回
屬於我們海洋的文化與優勢
並且透過重新認識海洋的過程再度擁抱大海

在各項重建海洋文化的過程中
海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這個禮拜交船的海研一號是重要的里程碑

這艘由台船打造的研究船
總噸位 2200 噸,船長66米、寬14.8米、深7米
為 CR 和 ABS 雙船級認證
可搭乘 19 名船員和 28 名研究人員
具備逾40天油水、食物的遠洋研究能力
全船採電力推進,並配備台船開發的節能劍艏
新海研 1 號造價新台幣 6 億多
配備許多新型科技設備,
光是電子探測設備的成本就達 2 億元

新海研 1 號就如同海上觀測站
配備有船艏氣象塔,可即時蒐集海上氣象資料
並傳回氣象局,提升預報準確度。
相對於新海研 2、3 號
1 號擁有可大規模掃描海床的「多音束測深儀」
可用來會測海底地形圖,加速海底地質探勘。
配備高低頻流剖儀
可執行黑潮等洋流研究
精準快速測繪海底 7000 米的 3D 立體地形圖
此外,配備乾溼實驗室,可執行各項化學生物實驗

另外,新海研 1 號未來也會搭載大氣觀測雷達
可觀測 150 公里範圍內的天空水氣變化
以了解夏天西南季風降雨或梅雨鋒面的生成狀況
成為與美、日研究船相比擬的國際級研究船。

未來在科技部與學界合作下
新海研1號將開闢高雄、關島、帛琉等航線
針對西太平洋颱風生成區,馬里亞納海溝等赤道洋流區域展開研究
台灣的海洋研究不只是有助瞭解環境、災害
還可以貢獻給國際社會,促進區域的永續發展,打造繁榮永續的海洋國家。

raw-image

參考資料



avatar-img
連竟堯的沙龍
69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連竟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遊客在多羅滿的google平分給了2顆星 表面的理由是嫌解說吵 後來那個給兩星的人自己就說了 是覺得解說的人有政治性的立場 看來是跟他的立場不同所以他不喜歡聽 坦白說談到海洋政策與保育還有海禁的開放等等 這每一件事情都會跟政治有關係 有些是過去的歷史已無法改變 有些則是我們對於現在執政者的肯定與期許
幫忙報名的朋友 回饋了海上拍的照片 並且說孩子們看到鯨豚都很開心 海洋本來就不該只是一個想像 台灣已不再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台灣 過去長期的禁令 讓人民遠離海洋對海感到陌生 因著不理解當然也沒有好好的珍惜 各種嫌惡設施都往海邊放 美麗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水泥 還好1996年台灣尋鯨小組的創舉 終
這幾天在花蓮港內 剛好停著一艘打樁工程的工作平台船 所以我也拿來當成海上解說的素材 "大家有看到那艘造型非常特殊的船嗎 那是進行打樁工程必備的工作船 未來在西部沿岸會很常看到這些船 因為目前政府在西部沿海 正緊鑼密鼓地在發展離岸風電 根據研究,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最好的風場 因此風力發電將有助於台灣能源
遊客在多羅滿的google平分給了2顆星 表面的理由是嫌解說吵 後來那個給兩星的人自己就說了 是覺得解說的人有政治性的立場 看來是跟他的立場不同所以他不喜歡聽 坦白說談到海洋政策與保育還有海禁的開放等等 這每一件事情都會跟政治有關係 有些是過去的歷史已無法改變 有些則是我們對於現在執政者的肯定與期許
幫忙報名的朋友 回饋了海上拍的照片 並且說孩子們看到鯨豚都很開心 海洋本來就不該只是一個想像 台灣已不再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台灣 過去長期的禁令 讓人民遠離海洋對海感到陌生 因著不理解當然也沒有好好的珍惜 各種嫌惡設施都往海邊放 美麗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水泥 還好1996年台灣尋鯨小組的創舉 終
這幾天在花蓮港內 剛好停著一艘打樁工程的工作平台船 所以我也拿來當成海上解說的素材 "大家有看到那艘造型非常特殊的船嗎 那是進行打樁工程必備的工作船 未來在西部沿岸會很常看到這些船 因為目前政府在西部沿海 正緊鑼密鼓地在發展離岸風電 根據研究,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最好的風場 因此風力發電將有助於台灣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