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研一號出航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是個島國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我們遠離海洋
但身為南島民族的發源地
台灣人的血液中其實有滿滿的海洋DNA
小英總統要讓台灣重新找回
屬於我們海洋的文化與優勢
並且透過重新認識海洋的過程再度擁抱大海

在各項重建海洋文化的過程中
海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這個禮拜交船的海研一號是重要的里程碑

這艘由台船打造的研究船
總噸位 2200 噸,船長66米、寬14.8米、深7米
為 CR 和 ABS 雙船級認證
可搭乘 19 名船員和 28 名研究人員
具備逾40天油水、食物的遠洋研究能力
全船採電力推進,並配備台船開發的節能劍艏
新海研 1 號造價新台幣 6 億多
配備許多新型科技設備,
光是電子探測設備的成本就達 2 億元

新海研 1 號就如同海上觀測站
配備有船艏氣象塔,可即時蒐集海上氣象資料
並傳回氣象局,提升預報準確度。
相對於新海研 2、3 號
1 號擁有可大規模掃描海床的「多音束測深儀」
可用來會測海底地形圖,加速海底地質探勘。
配備高低頻流剖儀
可執行黑潮等洋流研究
精準快速測繪海底 7000 米的 3D 立體地形圖
此外,配備乾溼實驗室,可執行各項化學生物實驗

另外,新海研 1 號未來也會搭載大氣觀測雷達
可觀測 150 公里範圍內的天空水氣變化
以了解夏天西南季風降雨或梅雨鋒面的生成狀況
成為與美、日研究船相比擬的國際級研究船。

未來在科技部與學界合作下
新海研1號將開闢高雄、關島、帛琉等航線
針對西太平洋颱風生成區,馬里亞納海溝等赤道洋流區域展開研究
台灣的海洋研究不只是有助瞭解環境、災害
還可以貢獻給國際社會,促進區域的永續發展,打造繁榮永續的海洋國家。

raw-image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連竟堯的沙龍
70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連竟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04
遊客在多羅滿的google平分給了2顆星 表面的理由是嫌解說吵 後來那個給兩星的人自己就說了 是覺得解說的人有政治性的立場 看來是跟他的立場不同所以他不喜歡聽 坦白說談到海洋政策與保育還有海禁的開放等等 這每一件事情都會跟政治有關係 有些是過去的歷史已無法改變 有些則是我們對於現在執政者的肯定與期許
Thumbnail
2020/10/04
遊客在多羅滿的google平分給了2顆星 表面的理由是嫌解說吵 後來那個給兩星的人自己就說了 是覺得解說的人有政治性的立場 看來是跟他的立場不同所以他不喜歡聽 坦白說談到海洋政策與保育還有海禁的開放等等 這每一件事情都會跟政治有關係 有些是過去的歷史已無法改變 有些則是我們對於現在執政者的肯定與期許
Thumbnail
2020/07/27
幫忙報名的朋友 回饋了海上拍的照片 並且說孩子們看到鯨豚都很開心 海洋本來就不該只是一個想像 台灣已不再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台灣 過去長期的禁令 讓人民遠離海洋對海感到陌生 因著不理解當然也沒有好好的珍惜 各種嫌惡設施都往海邊放 美麗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水泥 還好1996年台灣尋鯨小組的創舉 終
Thumbnail
2020/07/27
幫忙報名的朋友 回饋了海上拍的照片 並且說孩子們看到鯨豚都很開心 海洋本來就不該只是一個想像 台灣已不再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台灣 過去長期的禁令 讓人民遠離海洋對海感到陌生 因著不理解當然也沒有好好的珍惜 各種嫌惡設施都往海邊放 美麗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水泥 還好1996年台灣尋鯨小組的創舉 終
Thumbnail
2020/07/13
這幾天在花蓮港內 剛好停著一艘打樁工程的工作平台船 所以我也拿來當成海上解說的素材 "大家有看到那艘造型非常特殊的船嗎 那是進行打樁工程必備的工作船 未來在西部沿岸會很常看到這些船 因為目前政府在西部沿海 正緊鑼密鼓地在發展離岸風電 根據研究,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最好的風場 因此風力發電將有助於台灣能源
Thumbnail
2020/07/13
這幾天在花蓮港內 剛好停著一艘打樁工程的工作平台船 所以我也拿來當成海上解說的素材 "大家有看到那艘造型非常特殊的船嗎 那是進行打樁工程必備的工作船 未來在西部沿岸會很常看到這些船 因為目前政府在西部沿海 正緊鑼密鼓地在發展離岸風電 根據研究,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最好的風場 因此風力發電將有助於台灣能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年9月28日,在國造潛艦命名典禮的新聞出來時,看到上面的圖片,腦中不禁響起海軍軍歌:"新海軍~新海軍,乘長風~破萬里浪,為青天白日旗爭光榮,為青天白日旗爭光榮!" 中華民國海軍等這一刻真的等了很久!! 我們的新潛艦終於來了!!
Thumbnail
2023年9月28日,在國造潛艦命名典禮的新聞出來時,看到上面的圖片,腦中不禁響起海軍軍歌:"新海軍~新海軍,乘長風~破萬里浪,為青天白日旗爭光榮,為青天白日旗爭光榮!" 中華民國海軍等這一刻真的等了很久!! 我們的新潛艦終於來了!!
Thumbnail
2023年9月28日,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SS-711)正式對外亮相,並完成命名暨下水典禮,顯示台灣水下作戰能力進入新里程碑,從過去外購困境加國際現實下,台灣建構水下戰略藍圖舉步維艱,如今開花結果後,不只是國防產業進步,更是強化台灣及西太平洋海域的安全。
Thumbnail
2023年9月28日,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SS-711)正式對外亮相,並完成命名暨下水典禮,顯示台灣水下作戰能力進入新里程碑,從過去外購困境加國際現實下,台灣建構水下戰略藍圖舉步維艱,如今開花結果後,不只是國防產業進步,更是強化台灣及西太平洋海域的安全。
Thumbnail
本文由兩篇路透社的長篇報導內容精華組成,包含了許多當時轉載的台灣媒體沒有寫的部分。前半段是敘述台灣如何透過合法、但非正式的管道辛苦地找到人才和技術來幫台灣打造潛艦。後面才是當幫台灣的韓國廠商資料被洩漏後,在韓國被以違反貿易法被起訴、判刑的憾事。 一、摘要 台灣曾秘密地從至少7個國家
Thumbnail
本文由兩篇路透社的長篇報導內容精華組成,包含了許多當時轉載的台灣媒體沒有寫的部分。前半段是敘述台灣如何透過合法、但非正式的管道辛苦地找到人才和技術來幫台灣打造潛艦。後面才是當幫台灣的韓國廠商資料被洩漏後,在韓國被以違反貿易法被起訴、判刑的憾事。 一、摘要 台灣曾秘密地從至少7個國家
Thumbnail
台灣的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9月28日首度公開亮相,我國潛艦國造的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日前向媒體透露,對外採購潛艦「紅區」的關鍵裝備時,暗指有一名立委「一直在搞」,從中阻撓裝備籌獲,引發外界猜測。   前海軍顧問郭璽近日則直接點名並指控是國民黨立委、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馬文君將潛艦國造的
Thumbnail
台灣的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9月28日首度公開亮相,我國潛艦國造的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日前向媒體透露,對外採購潛艦「紅區」的關鍵裝備時,暗指有一名立委「一直在搞」,從中阻撓裝備籌獲,引發外界猜測。   前海軍顧問郭璽近日則直接點名並指控是國民黨立委、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馬文君將潛艦國造的
Thumbnail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附圖是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所公布的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註 1】,從中可以看出,東岸在離岸不遠處,海水深度已達數千公尺(圖中深色的部分),對發展黑潮發電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條件。
Thumbnail
附圖是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所公布的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註 1】,從中可以看出,東岸在離岸不遠處,海水深度已達數千公尺(圖中深色的部分),對發展黑潮發電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條件。
Thumbnail
台灣是個島國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我們遠離海洋 但身為南島民族的發源地 台灣人的血液中其實有滿滿的海洋DNA 小英總統要讓台灣重新找回 屬於我們海洋的文化與優勢 並且透過重新認識海洋的過程再度擁抱大海 在各項重建海洋文化的過程中 海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這個禮拜交船的海研一號是重要的里程碑 這艘由台
Thumbnail
台灣是個島國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我們遠離海洋 但身為南島民族的發源地 台灣人的血液中其實有滿滿的海洋DNA 小英總統要讓台灣重新找回 屬於我們海洋的文化與優勢 並且透過重新認識海洋的過程再度擁抱大海 在各項重建海洋文化的過程中 海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這個禮拜交船的海研一號是重要的里程碑 這艘由台
Thumbnail
這幾天在花蓮港內 剛好停著一艘打樁工程的工作平台船 所以我也拿來當成海上解說的素材 "大家有看到那艘造型非常特殊的船嗎 那是進行打樁工程必備的工作船 未來在西部沿岸會很常看到這些船 因為目前政府在西部沿海 正緊鑼密鼓地在發展離岸風電 根據研究,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最好的風場 因此風力發電將有助於台灣能源
Thumbnail
這幾天在花蓮港內 剛好停著一艘打樁工程的工作平台船 所以我也拿來當成海上解說的素材 "大家有看到那艘造型非常特殊的船嗎 那是進行打樁工程必備的工作船 未來在西部沿岸會很常看到這些船 因為目前政府在西部沿海 正緊鑼密鼓地在發展離岸風電 根據研究,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最好的風場 因此風力發電將有助於台灣能源
Thumbnail
現在每次出海解說 想到整船都是台灣人 就會開始更多置入性解說 XD 今天有幾段新的分享如下 "今天我看到船上的孩子都很開心 我猜是因為大家都剛期末考完所以很放鬆 前一陣子我陪孩子複習期末考 在複習社會的時候我發現是我在跟孩子學 因為我們小時候必須背一大堆 中國的歷史與地理(很多還是錯的跟假的) 對於
Thumbnail
現在每次出海解說 想到整船都是台灣人 就會開始更多置入性解說 XD 今天有幾段新的分享如下 "今天我看到船上的孩子都很開心 我猜是因為大家都剛期末考完所以很放鬆 前一陣子我陪孩子複習期末考 在複習社會的時候我發現是我在跟孩子學 因為我們小時候必須背一大堆 中國的歷史與地理(很多還是錯的跟假的) 對於
Thumbnail
第4段  考古南島民族遷徙理論 根據考古研究,大約在五萬年前,南島民族已來到現今的東南亞、印尼、澳洲、紐西 蘭等區域,大約在一萬年前,其足跡已擴及近大洋洲的諸多島嶼,包含現在的所羅門 群島。 一萬年前的人類應該沒有高明的造船技術,或許應該說連可以把樹幹挖空成獨木舟的工具都沒有,應該也沒有所謂帆
Thumbnail
第4段  考古南島民族遷徙理論 根據考古研究,大約在五萬年前,南島民族已來到現今的東南亞、印尼、澳洲、紐西 蘭等區域,大約在一萬年前,其足跡已擴及近大洋洲的諸多島嶼,包含現在的所羅門 群島。 一萬年前的人類應該沒有高明的造船技術,或許應該說連可以把樹幹挖空成獨木舟的工具都沒有,應該也沒有所謂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