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時光】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圖片來源 : 網路
作者:Pha (日本)
出版日期:2016/10
出版公司:時報文化
書摘作者:蔣竣植(CFP)
市面上一堆勵志書告訴我們人生該怎麼過,低迷的經濟與扭曲的社會氛圍搞得好像若不這樣做會被打入「人生失敗組」一樣。翻開書的第一頁就列出滿滿的「人生待辦事項」,看到時不覺笑了出來,原來我也是一般人罷了。但作者透過兩句話點醒我們:
別傻了!逼自己變成別人,你又不會比別人做得更好!
放棄吧!承認自己辦不到,不去強迫自己跟別人一樣!
是否感受到被擊中那曾閃過的想法?其實「不做」比「做」還難,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作者希望我們「不要」做那些事吧!
  • 「環境」需要改變-物質
「深呼吸的訣竅,在於先將體內的廢氣完全吐盡。」網路的行銷誘惑導致物質慾望的加速生成,讓屋內的東西越買越多而無法自拔。但實際上卻僅有固定的那幾樣常使用罷了,既然如此,是否每樣東西都需「天長地久」(買斷)?或許可改成「曾經擁有」(租借)即可?
作者提醒別過度沈溺於物質生活,至於「偶爾揮霍金錢是件快樂的事」作者認為這是「平常消費習慣的金額」與「偶爾揮霍的金額」差距的問題。書中舉個例子,若平常購物習慣買1千元左右的東西,偶爾買個1萬元的物品就會感到開心;但若平常習慣購買1萬元的東西,偶爾可能就需購買10萬元的東西才能有開心的感覺。慾望與金額隨著堆疊逐漸放大,導致最後財務潰堤。
「為了賺錢而工作,一旦累積了工作壓力,再花錢來消除壓力。」作者點出了上班族看似習以為常的行為,卻存在著矛盾的邏輯。而此,不過又回到物質慾望的核心問題,只要降低慾望,或許就能同步降低因高壓工作而影響身體的風險。
看似能有效提升自我的「閱讀」這件事而言,作者建議可透過圖書館借閱(免費)、二手書商購買(便宜),以代替購書,或許雖然多了時間成本,但卻省了金錢支出。畢竟買書的成本並不僅止於那一本書而已,還有藏書的書櫃成本、空間成本,未來甚至還加上心理負擔成本(每本書感覺都可能再翻閱,捨不得丟)。其實,很多非生活必需品都有類似的上述問題,若知道未來某一天對物品會出現斷、捨、離的糾結,不如「曾經擁有」即可!
  • 「環境」需要改變-心理
我們常會因某個想法而鑽牛角尖,為了避免因認知或想法產生偏差而在腦內不停打轉,作者建議可將想法「寫下來」,很多時候一旦將「想法」寫成「文字」後再重新閱讀,可去除腦中「扭曲的認知」,也可讓思緒變得積極一些。因此建議透過寫日記或是寫部落格,定期修正自己的想法。書中提到一個典型的例子-為愛所困,有戀愛煩惱的當事人,總覺得自己遇到的一切非常的戲劇化,但在外人眼中,卻只是屢見不鮮的單純小事。透過文字檢視自己的想法、聽聽幾個朋友的想法,較能有效解除自己的疑惑或煩惱。
無論是感情或是生活,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過去,往往僅是回憶,但並非能沿用至今。作者提到不要執著於過去,若一件事在努力過後卻無法預見成功,就勇敢放掉,別再耗費無謂的成本。這需要勇氣,卻也是讓我們能成長的關鍵。有趣的是,成功,也要有勇氣放棄!作者解釋若一件事情在辛苦奮鬥後挑戰成功,也不該因此自滿,否則容易因成功的光環而迷思自我,甚至是背負著更大的壓力,試著放下,找回自我才能活得自在!
這年代需任何資料皆可透過網路查閱,但如何將得到的資訊加以活用,書中建議可將所收集到的資訊寫成給別人看的文章,一方面透過分享可傳遞給更多的人,另方面在撰寫文章的過程中,藉由思考能讓資訊內化成屬於自己的東西。而為了賺錢、為了對社會有貢獻等有目的性的寫作動機較無法持久,作者建議「以自己的步調做想做的事」、「敞開心胸,沒有保留」等「非目的性」的寫作,才有機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
  • 「行動」加以調整
知名程式設計師拉里·沃爾(Larry Wall)曾說:「怠惰、性急、傲慢,是程式設計師的三大美德。這是因為懶惰的人不喜歡工作,所以反而會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往往也能發想出一些有創意的工作模式。有時逆向思考及操作,反而能找到解答。
勤奮工作,這其中隱含著許多問題。首先,這動作可能是「不想回家,所以留在公司加班」,也可能是「不知道該做什麼好,所以休假時也只會工作」。作者提到人生並非為了工作而存在,工作不過是用來充實人生的一種手段。其次,在認真工作的當下,須警覺身體是否過於疲累而發出警訊,休息,甚至是睡眠等,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若因工作而影響身體狀況,甚至造成一輩子的傷害,那就划不來了。
由於社群媒體的發達,大家習慣公開個人的日常生活以昭告天下,這也沒什麼不好,畢竟透過網路可拉近因無法碰面所產生的距離感。但時間久了,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習慣僅將「美好的一面」呈現在網路上,「脆弱的一面」僅能自己吞下的奇怪人際關係壓力。作者想說的是,在工作上偶爾偷懶或是休息,也不是什麼壞事,沒必要在眾人面前「裝認真」,畢竟工作和生活都是為了自己,不要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要因他人的價值觀讓我們被批評的一無是處。
職場上常遇到一種人,什麼事都「自己一個人完成」,美其名是工作能力好。但作者認為這其實卻是得了「自己做比較快」的病,過度完美主義加上不信任他人所出現的舉動。嘗試尋求他人協助,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上所交付的事情,除了較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讓彼此了解工作上的專長,讓未來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作者提醒在尋求他人協助時,需留意以下三點:
1. 保持低姿態!
2. 接受他人協助,務必道謝!
3. 當他人尋求我們協助時,大方接受!
生活,不該嚴肅分為平日和週末假日。週休二日的上班族,很多並不知道平日的白天,自己居住的街道呈現什麼樣的氛圍。這是作者本身在辭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後所體會到平日的「好處」,例如平日出遊較為便宜,也不需人擠人等,假日反而會窩在家中。而一般上班族可嘗試體驗在平日休假所帶來的好處,同時也須摒除「公司不能沒有我」的偉大想法,進而讓公司訂立「有員工請假」時的團隊運作該如何調整。
經營顧問大前研一曾說過,要改變自己只有三種方式:
1. 改變時間的分配方式
2. 改變居住場所
3. 改變來往的人
供各位讀者參考。
  • 「觀念」得以修正
曾幾何時,「責任制」成了職場的標準配備,看似拿掉了上下班的時間限制,但生活卻被無止境的工作壓力給限制。漸漸地,整個人生似乎都需扛著「責任」而過活,從客觀的「自我檢討」轉變成主觀的「自責」,當不愉快的事情多了,悲觀的情緒也就跟著頻繁的找上門了!書中提出一個有趣的論述:「一件事情的結束,自己應該負起一半的責任,剩下的一半則不是個人能力所能影響」的想法,既不會對自己太過寬鬆(推卸責任),也不會對自己太過嚴厲(過於自責),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點。簡單說,或許就是別想太多、太深吧!
反之,一件事情的成功,也無須自滿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相信其中也有機緣、運氣的成份存在。作者提醒:
成功,只是偶然的時運亨通,僅記心存感激。
失敗,只是偶然的時運不濟,一切情非得已。
若大家都能這樣想,或許人生能較為輕鬆。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是我們常聽到的負面話語,但作者卻認為既然換了位置,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想法及做法當然會跟著有所不同。否則若無論處在哪個位置想法都一樣,可能就會是一場災難吧!既然如此,試著接納不同的意見,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很多溝通會變得容易。
與社會脫節、缺乏人際互動,是件危險的事,但找到談得來的人,卻也不是容易的事。網路的發達,看似讓交友變得容易,但許多其實都是點頭之交,當線上聊完關上電腦後,卻更顯孤寂。書中建議可嘗試從興趣中找到同溫層的朋友,畢竟有著相同的興趣,也就不用擔心沒有話題。而網路上比較著彼此的交友數量,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據統計,讓人類感到安心、協調的交往關係,大約僅150人左右,嘗試著維繫這一小群朋友,生活就能豐富許多。未來若遇到困難,思緒打結感到無助時,千萬別壓抑忍耐,試著向志同道合的朋友傾訴、大哭,都是能舒緩壓力的好方法。畢竟,我們是人,也都有情緒需要發洩。
  • 「人生」變得輕鬆
縱使一群人在餐廳裡聚會,卻依舊滑著手機,甚至會透過網路與鄰座的朋友聊天。在長輩眼中的不禮貌行為,卻是這世代的人際互動模式。作者認為由於網路的發達,讓許多人無法自然與人面對面的互動,才會出現在聚會時持續使用手機,待有興趣的話題出現時再搭腔,未嘗不是個避免尷尬的做法。看似牽強的理由,但作者發現其實過去在社會上之所以會有「霸凌」的行為,都是發生在封閉的人際關係中,例如:家族成員或是宗教集會。因此透過網路模式所建構的開放性人際互動,可有效降低被霸凌的發生。
或許你會說現今社會不也常見到「網路霸凌」嗎?的確,因為上網者大多是匿名,任意留言攻擊他人的評論也時有所聞。作者建議,在網路的世界中,沒有必要認真看待陌生人的意見,也不可能去回應所有人的意見。只要設想這些留下偏激言論的網友,可能遭遇到人生的挫折,需要一些發洩的管道,才會有這樣的行為吧!
許多勵志書籍都會要求「目標設定」,有了目標也才有方向,接著才會有執行的動力。但是,若執行每一件事都存在著目的性,若遭遇挫折而無法達成,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壓力,時間久了或失敗的次數多了,難免會開始質疑自己,甚至是懷疑自己的能力。作者建議,試著享受過程帶來的樂趣,不要過於計較是否有實質的幫助,才是健全的心態。此外,在每件事情的執行過程中,一旦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或是覺得與當初所想像的不同,應盡早抽身,避免落入「沈默成本」,捨不得過去所花費的時間與精神,要有隨時能「停損」的勇氣。
最後,作者提醒各位讀者在工作之餘,儘可能找出「想做的事」當作興趣,讓未來離開職場甚至是退休之後不至於沒事做,千萬別被目前的工作給綁架了!
看完這本書其實與一直以來大環境所要求的「積極人生」有很大的衝突,但換個角度想,很多時候若可因觀念的調整而可停下腳步喘一口氣,說不定會看到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調整思維,就能改變行為,生活,也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看完以上書摘,若對本書有興趣的話,歡迎至我與博客來合作的購書連結購買,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354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蔣竣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怪了!投資不就是頻繁交易,殺進殺出才有樂趣嗎?不交易的話又該如何獲利呢?透過整理,將本書的觀念分享給各位讀者!一起看下去吧!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談判,看似僅存在於電影或商場中才會出現的情節,卻是心法與技法配合而得的尋常人際互動。從FBI長期與罪犯間的談判經驗,學習如何透過談判有效達成滿意的目標。書中列舉了幾個不錯的方法,供各位參考。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一週工作40小時都可能還不夠了,怎麼可能一週工作才4小時?」當時看到此書時,腦海中所嘀咕的話。
作者: 法蘭克•賽斯諾 (Frank Sesno) 出版商: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8/01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你得在正確的時間,向正確的對象,問出正確的問題,得到答案後還要正確的運用。」- Wolf Blitzer(CNN主播)
作者:史迪格里茲 (Joseph E. Stiglitz) 出版商: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0/06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自由經濟理當能讓民眾的生活都能變的更好,為何經歷一場金融風暴後,反而拉大了貧富差距?
「成功是複利效應產生的結果。」書的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起先誤以為是介紹如何透過投資產生複利效果,在翻閱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如何藉由行為及觀念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邁向成功。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怪了!投資不就是頻繁交易,殺進殺出才有樂趣嗎?不交易的話又該如何獲利呢?透過整理,將本書的觀念分享給各位讀者!一起看下去吧!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談判,看似僅存在於電影或商場中才會出現的情節,卻是心法與技法配合而得的尋常人際互動。從FBI長期與罪犯間的談判經驗,學習如何透過談判有效達成滿意的目標。書中列舉了幾個不錯的方法,供各位參考。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一週工作40小時都可能還不夠了,怎麼可能一週工作才4小時?」當時看到此書時,腦海中所嘀咕的話。
作者: 法蘭克•賽斯諾 (Frank Sesno) 出版商: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8/01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你得在正確的時間,向正確的對象,問出正確的問題,得到答案後還要正確的運用。」- Wolf Blitzer(CNN主播)
作者:史迪格里茲 (Joseph E. Stiglitz) 出版商: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0/06 書摘作者 : 蔣竣植 ( CFP ) 自由經濟理當能讓民眾的生活都能變的更好,為何經歷一場金融風暴後,反而拉大了貧富差距?
「成功是複利效應產生的結果。」書的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起先誤以為是介紹如何透過投資產生複利效果,在翻閱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如何藉由行為及觀念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邁向成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一日一禪語的正確生活 植西聰著 葉廷昭譯 2018 木馬文化 ❍ ❍ ❍ ❍ ❍❍ ❍ ❍ ❍ ❍❍ ❍ 「他們將不必做的事情,當成『非做不可、不做會很嚴重的事情』。」 「他們將不必要的東西,當成『無論如何都必需得到的東西』而太過拼命。」「他們將無關緊要的東西,當成『極為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前陣子省錢到有點焦慮,所以當初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好救命啊,想說是不是哪邊卡住了,但實際閱讀過後發現,其實作者提出的觀點大多跟我蠻雷同的,反思這段時間的節省,都是屬於「好的」節省,定義為:「為了做想做的事情而省去不一定要做的事情(可以把事情換成東西)。」稍稍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一日一禪語的正確生活 植西聰著 葉廷昭譯 2018 木馬文化 ❍ ❍ ❍ ❍ ❍❍ ❍ ❍ ❍ ❍❍ ❍ 「他們將不必做的事情,當成『非做不可、不做會很嚴重的事情』。」 「他們將不必要的東西,當成『無論如何都必需得到的東西』而太過拼命。」「他們將無關緊要的東西,當成『極為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前陣子省錢到有點焦慮,所以當初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好救命啊,想說是不是哪邊卡住了,但實際閱讀過後發現,其實作者提出的觀點大多跟我蠻雷同的,反思這段時間的節省,都是屬於「好的」節省,定義為:「為了做想做的事情而省去不一定要做的事情(可以把事情換成東西)。」稍稍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