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是一本「很超越」的交易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是一本「超越」很多交易三觀的書
哈哈哈哈
書名是:交易員訓練的藝術與心理控制/作者:賴金航

raw-image

我當初是因為在搜尋行情價格「波動率」,想要找一些跟價格波動率相關的研究時發現這本書的
(結果這段時間都在看這本書,完全忘記要研究波動率XD)

先試讀了一些部分,覺得這本書很不一般,所以就買了
(這本書好像只有電子書,沒有紙本)
然後推薦了很多交易同好來看,大家的反應也都是覺得此書中收穫很多

這本書講了很多是在於『生理學與心理學』的部分
從講了大腦的神經元構造、分泌什麼樣的激素產生不同情緒,到交易者的心理因素是如何逐漸影響市場走勢的,是一本非常有趣、會讓人想一直看下去的書!

以下就分享一些我自己有畫重點、覺得有趣的部分
(推薦大家自己去讀此書,因為每個人認知的重點與理解都不同)

通常在某個領域水平能力較低的人,會過分誇大自己的能力水平>會變成自負型交易者
相反的,某個領域能力較高的人,會過分誇大別人的能力水平>常會誤認為別人也跟自己一樣知道那麼多

看到書中提到這兩句話時,這個場景讓我心有戚戚焉
我在編教學課程跟剛開始授課的時候,一直會出現「我覺得這個部分很簡單啊,應該學員都可以理解」
但實際上課之後,發現每個人的悟性不同,並不是所有學員都可以輕易的理解課程內容,所以後來才慢慢調整課程的內容與步調

這一段就是拿來自省用的
提醒自己在任何時刻都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因為很有可能你是水平能力較低但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也要注意一下自己講話的內容是不是會因為自己覺得簡單,就沒多做解釋


然後有把交易境界分成三個部分
這邊簡單的介紹兩個:新手交易員與職業交易員的特點

新手交易員
>在記憶中高估自己的獲勝概率,他們在認知上會把許多「差一點就贏」的交易當作是贏了(剛好掃到止損,後續再往自己的持倉方向走、看對了方向但沒進場的單)
>這個層次的交易者對於交易結果的命中率非常敏感
>大腦對於頻率的的適應性較低/對於強度的適應性較高
職業交易員
>永遠只是在不同的問題之間做「權衡」
>優化交易系統是一門藝術,不是技術,藝術追求的是一個「度」的問題,每個人的「度」都不一樣
>職業交易員這個階段的瓶頸就是需要「了解自己」
(悲觀性格的交易員,一年365都是恐懼的;樂觀性格的交易員,一年365都是貪婪的)
>橋水基金很少招募金融科班出生的,招募陸戰隊隊員
>此階段是對交易員成長貢獻最大的過程,不僅對交易技能上的成長,還有對自己人生觀的成長


回想之前自己在交易還比較菜的時候,的確跟書中講述的一模一樣
明明整體帳戶是虧損的,但卻幻覺自己其實都是可以獲利的(好可怕)
且新手對於止損、虧損這樣的事情都非常的敏感
連續輸個幾張就受不了了,然後就會報復性重倉,認為可以一次把虧損都賺回來
最後輸光整個交易帳戶,再重複這樣的循環

很多經典交易書或是交易心理學,都反覆提到交易就只是在各種天秤的兩端去做「權衡」
在風險與獲利之間權衡
在恐懼與貪婪之間權衡
在獲利了結與止損平倉之間權衡
這種對未來不確定的動態平衡是整個交易過程當中心理最難的部分
所以一個成熟的交易員,必定是可以承受得住這種不確定性的平衡過程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無法克服的,只能接受,並且是程度會有高有低變化的接受)


人的思維跟大腦的運作方式是息息相關的,大腦對資訊的加工有特定的模式
風險資訊由大腦的邊緣系統處理(爬蟲腦),主要是杏仁核,它的速度與輸出量是其他腦區的3倍,而數百萬年前人類做決策都是攸關生死

如果產生了情緒
情緒就會干擾你客觀分析的能力=邊緣系統接管整個大腦的運作

你肚子餓的時候食物看起來都很美味,也會高估胃部容量,導致點太多菜吃不完
但其實肉眼看到的食物資訊都是客觀的,食物長得一樣,可是卻因為你餓不餓導致你點菜的行為決策不一樣
所以>>你的行為不是基於「客觀的」資訊做出的決策

這是為什麼,交易者在交易的時候,常常因為情緒而做出不理性的操作
因為這時候是由你大腦中的爬蟲腦在控制你

這個爬蟲腦與皮層腦的觀點,最近好紅好多Youtuber在分享


行情常常過冷或過熱,但不是所有行情都是有背後的原因的

一些偶然的、沒意義的資訊,透過群體行為放大後,變成一種群體共識,進而影響整個群體的行為
(明明是晴天,第一個人雨傘壞了拿去修,第二個人看到以為今天會下雨然後也帶傘出門,進而引發第三個、第四個...所有人都帶傘)
>一開始可能只是某個機構投資者為了調整資產結構而做出賣出,但經過群體效應,演變成一種恐慌性拋售
>散戶投資者為了證明這種恐慌是合理的,有人會製造許多謠言去佐證,市場參與者都在假設別人會比自己擁有更多資訊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分析師」都在馬後炮,都是在行情已經出現之後,才開始去解說原因
而且「散戶」最愛聽分析、找原因,找到底為什麼行情上漲、或為什麼行情下跌,但很多行情的產生並不是他們找到的那些原因,甚至可能只是一些偶然、沒意義的原因所引發的

我個人認為,可以去探究原因,但要把探究出來的結果得出自己的交易方法,用在之後的交易上,讓你更有機會在市場上獲利,才是比較重要的

價格不僅具有個人主觀性,還具有極度的模糊性



在交易系統的研究過程中,交易系統的假設前提越是嚴謹,適用性會更高
假設前提」很多時候並沒有引起我們注意,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技巧上面

一般像是我們在做「技術分析」的交易人員,我們的交易系統假設前提是:

  1. 價格會沿趨勢運動
  2. 歷史會重演:建立在參與者的背景大致不變
  3. 價格反映一切資訊

如果這上面的假設都不為真,那我們在做的技術分析其實根本沒有意義,也不應該會有效
你如果相信技術分析並也使用技術分析來交易,你應該是要相信以上的假設前提的,所以你使用什麼樣的交易方法,會是根據其所對應的「假設前提」
由此可知,假設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假設前提就如同是你的核心價值觀,會影響你在生活中實際怎麼去應對各種事件的處理方式

關於假設前提這件事,嗯...真的是很容易被忽略
一般人學習技術分析的交易,通常不會去探究它到底是依據什麼而這樣或那樣做

去思考並理解,一件事情的核心價值觀真的是非常重要,
在人生中的任何事

通過設定好的架設前提,作者提到以下的幾個對交易模型的理解就能更清楚明瞭了

>要使用交易模型的人,要先了解交易模型的原理,與其的侷限性
>清楚你的交易模型擅長什麼樣的市場情況;不擅長的又是什麼樣的行情
>交易模型的穩定性:交易假設符合市況的前提下,模型盈利的可能



接下來是關於「隨機性」
作者是在交易是專門負責訓練交易員的職務,書中就有提到在各種訓練當中,其中一種是「拋硬幣訓練」
就是讓交易員不能自主的判斷要下多還是下空,只能去判斷何時要進場跟何時要出場,進場交易單的多空方向必須由「拋硬幣」來決定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訓練!
艾比我之前也說過:其實我們不在乎價格要漲還是要跌,只要給我波動我就能賺錢

拋硬幣的概念就是這樣!交易的方向其實並不是盈利模式當中最重要的,比較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行情產生波動時做到單,還有你整體期望值的累積

通常而言,大概有40%的人可以通過拋硬幣交易訓練,無法通過此訓練的人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其對價格波動比較不敏感
第二個主要原因就是對風險報酬比不敏感
這兩個因素都是交易當中比較核心的因素,通過拋硬幣訓練來篩選,就是相對效度較高的方法之一
>大腦不能理解「隨機」的概念,這也是學習交易的難點所在
>交易過程中,即使使用完全相同的交易模型訊號,也不一定每次得到相同的結果
>自然科學強調驗證方法跟結果具備顯著的關係(也就是每次實驗結果都是有可重複、可現性);但社會科學是一門關於人的科學,加入了人這個變因,理所當然每次實驗結果都存在著一定的隨機性
>隨機能夠強化腦神經迴路更加穩固

在交易(或人生)當中,參與其中的變因是無窮大的,所以同樣的方式下次再做時,是有概率產生不同的結果的
「接受隨機」,並讓自己透過隨機來做訓練,是一種可以從物理性強化腦神經迴路的方式,相對的你越訓練,你的心智系統就越穩定
而穩定的心智系統,當然是做交易(或過人生)想要成功不可或缺的特性之一


此書的後半部分,花滿多篇幅在講解關於:
>造成價格行情產生的市場機制原因
>如何判斷交易模型的參考要素
>交易模型的生命週期與交易參數的生命週期

raw-image

以上比較知識性的內容,實在無法在這邊一一講解給大家
所以就留給讀者們自行去觀看此書了
不過作者有提到一個我們也反覆在講的重點,就是「交易模型的設計邏輯越簡單,其生命週期的跨度就會越長」
在「走出幻覺走向成熟」這本書裡面也是用「恐龍效應」來解釋這個概念


最後,
作者在書中一直反覆強調:交易員的交易模式實際上都是自身性格特徵的投射
(嗯啊廢話,這是一本講交易心理的書啊)
所以切勿忽視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心智素質、還有人格、性格等,在你整個交易當中的占比

人的性格是畢生發展的,所以一個交易員的交易模式會隨著自己的成長發生變化


祝大家在交易的旅程上,都能發現自己那個有趣的靈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o ni-avatar-img
2022/07/25
你好,想要個電子版閱讀,可以發份到我郵箱嗎:haoni2013@gmail.com
avatar-img
嗚虎~
12會員
13內容數
沒有要介紹什麼 也沒有要變現什麼 就是艾比分享生活的小廢墟
嗚虎~的其他內容
2022/10/08
健康人格,溫暖賢慧的大姊姊形象,彷彿是穿著圍裙,會在廚房下廚,廚房的陽光還會撒進來照亮她的臉龐,轉頭微笑的道: 「我贊成喔~」 小艾心想:哇,果然是看起來覺得身心靈都被療癒的模樣,好安心的感覺。 扁扁的現實人格: 「嗯,有健康強壯的身體,才是對小艾最重要的啊..」
Thumbnail
2022/10/08
健康人格,溫暖賢慧的大姊姊形象,彷彿是穿著圍裙,會在廚房下廚,廚房的陽光還會撒進來照亮她的臉龐,轉頭微笑的道: 「我贊成喔~」 小艾心想:哇,果然是看起來覺得身心靈都被療癒的模樣,好安心的感覺。 扁扁的現實人格: 「嗯,有健康強壯的身體,才是對小艾最重要的啊..」
Thumbnail
2022/10/03
昨天我與男友在夜市吃飯,坐在鄉土夜市的那種鐵製桌椅上,看著人流湧來湧去。 在聊天的過程當中,男友說他小時候,大概國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他只要想到人總有一天會死,他就覺得非常難過。 (我:蛤?!才國小的年紀就已經想到未來會死掉?!) 男友說當時覺得人的生命很短暫,只活到七、八十歲就會死掉了,他對於生
Thumbnail
2022/10/03
昨天我與男友在夜市吃飯,坐在鄉土夜市的那種鐵製桌椅上,看著人流湧來湧去。 在聊天的過程當中,男友說他小時候,大概國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他只要想到人總有一天會死,他就覺得非常難過。 (我:蛤?!才國小的年紀就已經想到未來會死掉?!) 男友說當時覺得人的生命很短暫,只活到七、八十歲就會死掉了,他對於生
Thumbnail
2020/11/09
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會失敗? 就只有一個:「行動」之後 這世界任何的產出與結果,都是在你行動之後才會產生 如果沒有行動,那就是只還在理論的空想階段,空想是不會產出任何結果的 你可以花大把時間做計劃、想理論,但最終要去驗證你的計劃與理論能不能成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動」 跟大家講一個秘密 在吸引力法則裡面
Thumbnail
2020/11/09
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會失敗? 就只有一個:「行動」之後 這世界任何的產出與結果,都是在你行動之後才會產生 如果沒有行動,那就是只還在理論的空想階段,空想是不會產出任何結果的 你可以花大把時間做計劃、想理論,但最終要去驗證你的計劃與理論能不能成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動」 跟大家講一個秘密 在吸引力法則裡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本書的主體在於建立一個嶄新的心智系統。 2.能夠持續獲利的人,作者認為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心理因素,他們的思考方式與一般人不同。 3.預測市場走勢、想到你應該可以賺到的所有財富,和實際真的進行交易之間,有著重大的差距,作者把這種差距和類似的其他落差,叫做「心理落差」。 4.長期贏家和別人有
Thumbnail
1.本書的主體在於建立一個嶄新的心智系統。 2.能夠持續獲利的人,作者認為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心理因素,他們的思考方式與一般人不同。 3.預測市場走勢、想到你應該可以賺到的所有財富,和實際真的進行交易之間,有著重大的差距,作者把這種差距和類似的其他落差,叫做「心理落差」。 4.長期贏家和別人有
Thumbnail
推薦這本書是由方舟文化出版,作者「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的版主鮪爸,鮪爸是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組,曾任空軍心理輔導官與輔導長,有過上百場的心理相關演講與授課,鮪爸也是名兼職交易者,出版了這本與股市交易與心理學相關的著作。 股市投資,我認為難的不是研究投資技巧、策略與股市資訊,因為這些都是花
Thumbnail
推薦這本書是由方舟文化出版,作者「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的版主鮪爸,鮪爸是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組,曾任空軍心理輔導官與輔導長,有過上百場的心理相關演講與授課,鮪爸也是名兼職交易者,出版了這本與股市交易與心理學相關的著作。 股市投資,我認為難的不是研究投資技巧、策略與股市資訊,因為這些都是花
Thumbnail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旁邊那一本高虹安的〝面試郭台銘〞,我絕對不會翻開這本「防彈交易心理學」,看過不少交易心理的書籍之中,就屬這本書的書名最沒有亮點。
Thumbnail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旁邊那一本高虹安的〝面試郭台銘〞,我絕對不會翻開這本「防彈交易心理學」,看過不少交易心理的書籍之中,就屬這本書的書名最沒有亮點。
Thumbnail
今天介紹一本不是講投資理財的書《投資交易心理戰》,他比較像是一本自我審視的心理學書籍,但是應用在投資交易市場。 不只是操作個股或選擇權買賣的投資人,就連操作模式很固定的指數型投資人也需要面對投資心理壓力,相信近幾年享受過股市大漲的投資新手,面對近期股市下跌的新階段也是心裡很煎熬吧。 我相信很多人會開
Thumbnail
今天介紹一本不是講投資理財的書《投資交易心理戰》,他比較像是一本自我審視的心理學書籍,但是應用在投資交易市場。 不只是操作個股或選擇權買賣的投資人,就連操作模式很固定的指數型投資人也需要面對投資心理壓力,相信近幾年享受過股市大漲的投資新手,面對近期股市下跌的新階段也是心裡很煎熬吧。 我相信很多人會開
Thumbnail
#好書分享 樂金文化贈書 6/1號上市的[#頂尖操盤手的養成計畫1+2](The Way to Trade Better)這兩本書是關於討論投資交易心理學的討論,其中書序的部分《走進我的交易室》作者亞歷山大.艾爾德的推薦。這威利先前也寫過讀書心得分享,也是交易的經典書。 不管長線或短線投資,交易上的
Thumbnail
#好書分享 樂金文化贈書 6/1號上市的[#頂尖操盤手的養成計畫1+2](The Way to Trade Better)這兩本書是關於討論投資交易心理學的討論,其中書序的部分《走進我的交易室》作者亞歷山大.艾爾德的推薦。這威利先前也寫過讀書心得分享,也是交易的經典書。 不管長線或短線投資,交易上的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交易心態』,其實交易的心態最怕『感情用事』,什麼意思?! 我(筆者)剛開始接觸投資也是如此,有一次按造老師介紹的趨勢分析方法,發現我所判斷的走勢和網友所講的不太一樣,然和當下的價格也確實按著網友所講的方向走著。 🌟由上面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到兩件重要的事: 📷 ____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交易心態』,其實交易的心態最怕『感情用事』,什麼意思?! 我(筆者)剛開始接觸投資也是如此,有一次按造老師介紹的趨勢分析方法,發現我所判斷的走勢和網友所講的不太一樣,然和當下的價格也確實按著網友所講的方向走著。 🌟由上面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到兩件重要的事: 📷 ____
Thumbnail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目標不是賺取一次獲利,而是成為專職交易的人。
Thumbnail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目標不是賺取一次獲利,而是成為專職交易的人。
Thumbnail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目標不是賺取一次獲利,而是成為專職交易的人。
Thumbnail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目標不是賺取一次獲利,而是成為專職交易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