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曉得大部分人會不會有種疑惑,為什麼每次只要某個題材大紅,就會突然冒出一大堆類似的作品?
譬如當年《盜墓筆記》很紅的時候,市面上就突然多了一大堆的《OO筆記》、《盜墓OO》。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讀。一是寫作者,二是出版方。
寫作者
身為寫作者,不得不承認,寫作這件事有時候是很需要「衝動」的。
就我所知,大部分人都不是走在路上突然被雷打到,然後就立志「我要寫小說」,而是因為被某部作品影響、感動,才會希望自己能成為「跟這名作者一樣的作家」。
於是乎,當某部作品火速竄紅時,讀者當然會被吸引並閱讀。
當讀完以後,如果讀者發現「不得了,這作品還真的有夠好看」。
接下來呢?也不難猜。
一部份的讀者,心中會突然冒出一個「慾望」,想要寫出跟這部佳作相似作品的「慾望」。
於是這群讀者,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新的「作者」。
最後,要不就是湧出滿坑滿谷的二創同人,要不就是出現一堆性質非常類似的原創(?)作品。
以「市場供需面」來說,我們可以假想成,目前市場供給方突然多了一大堆的「某商品」。
這「某商品」代表的可能是「夾娃娃機」、「葡式蛋塔」或「黃金比例翡翠檸檬茶」。(最後這兩個舉例真的是有夠老的)
不過要特別註解一下,會用這些商品來作舉例,純粹是想說「供給量很多」這件事,並不代表我認為這些作品是「不好的」。
出版方
說完寫作者,再來要說的是出版方。
我自認沒辦法代替出版方發言,所以只提一個基本的看法。
出版社也是營利事業,要賺錢的。
對於出版社來說,作品好固然重要,但市場性也同樣不可忽視。
要知道,好的作品未必能大賣,但走在「風口」上的作品,銷量肯定不會慘。
所以,假設某作品的題材太過詭異,那即便寫得很好,都未必能有出版機會;而非常貼近市場的作品題材,即便寫得「沒那麼好」,依然很有機會出版。
給一個數據吧。就我所知,目前台灣市場出一本實體書的損益兩平點「大約」在一千多本。
也就是說,書籍銷量超過一千多本會「賺錢」;低於一千多本會「虧錢」。
同時,這「一千多本」的數字,也被視作是出版品的「生死線」。
假設出版方認為你的作品能賣到一千多本,則出版機率大增;若沒什麼機會賣到一千多本,則出版機率相對低。
不是「不可能」而是「相對低」。這跟出版社的經營方針有關,很難說死。
說來有些悲哀,台灣書市目前的狀況來看,大部分的出書作者,其實都是在這「一千多本」的數字上徘徊掙扎。
換句話說,出版方其實都是冒著出一部虧一部的風險,在考慮要不要簽下這部作品。
所以,如果你以為出一部作品,就可以賺一輩子的版稅賺到飽,我只能說……
生錯地方也生錯時代啦!台灣出版業才沒有這麼樂觀。
……好像扯有點遠了。
說回最原本的主題。正因為出版方也是營利事業,而且是一個「很不好賺」的營利事業,既然如此,當然會傾向選擇相對安全、穩健的作品。
這時候,有前人先行開拓市場的題材,理當會成為更為良好的選擇。
畢竟,跟風題材雖然不容易衝擊前人的里程碑,但也不容易跌落谷底。
如果是將目光放在一千多本的「生死線」,那跟風題材確實可以說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但還是要再次強調,出版社的選書準則跟營運方針相關,請不要無限上綱成「出版社就是怎樣怎樣」這類言論,拜託拜託。
題外話
既然說到跟風,那我理當也該分享一下自己所觀察的,目前台灣市場的「風」在哪裡。
我認為,「台灣文化」絕對是主流。
而且,容易「影視化」的作品又更佔上風。
譬如都市、推理、愛情這一類題材,相比於奇幻、科幻,由於拍攝成本低,影視化可能性高,當然就是比較「佔上風」的作品。
例如近期的《誰是被害者》,就是由台灣作家天地無限的作品《第四名被害者》所改編。
以漫畫來看,蓋亞文化的CCC編輯部算是蠻知名的案例。據我所知,CCC編輯部原本是文化部補助項目,出版題材以歷史為主,也非常看重「台灣文化」。
若單論小說市場,作家星子的作品一直都跟台灣神怪廟宇文化有關,其代表作《太歲》就是一例。星子的作品銷量也確實一直很不錯,出版品非常多。
星子以外,尖端出版的《少女撿骨師》系列、蓋亞文化的《風暴之子》,都是具備「台灣文化」且獲得好成績的作品。
要說台灣文化為什麼強勢,我認為這其中影響的因素不少,太難細說。
總而言之,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容易獲得出版機會,更容易打進市場,不妨好好思考,該如何將「台灣味」融入作品之中。
至於我對「跟風」的看法,我會在下一期的文章一併討論,就容我先賣個關子吧。
對了對了,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很厲害的跟風作品,或者是你對跟風的想法。
最後是工商時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來表達對我的支持,或者留言回應,幫助我繼續寫下去。
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下次再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