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淺談吳益政的敗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除了李眉蓁碩士論文複製貼上太過驚奇之外,這段期間我忽略了大多數高雄市長補選的新聞,畢竟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事情,比已經預知結果的選舉更加有趣。就像倪匡的科幻小說,能夠預知未來的人每天早晨要撕掉報紙,雖然難以理解能預知未來的人為何要花錢訂報紙與花力氣撕報紙。

不過吳益政仍十分有趣,相較李眉蓁受訪時表現出的「天真」,吳益政無論在口才、政見與對高雄的熟悉程度,明顯更為勝出。我第一次注意到吳益政,是柯文哲歇斯底里的瘋狂攻擊陳菊後,被蔡壁如「押軍」開記者會談陳菊的吳益政,不僅沒有瘋狂攻擊陳菊,反而哽咽表示相信陳菊一心為高雄市民服務,儘管在後期吳益政也批評高雄市債務問題,但是吳益政表現出的自主性與性情仍十分真摯。

在吳益政以低於預期的4%選票落選之後,柯文哲刻薄寡恩地拒絕與吳益政開記者會,改由蔡壁如陪同,同樣有趣的是,記者會上蔡壁如搬出柯文哲與民眾黨老套的「藍綠歸隊」解釋大敗後,吳益政立刻接過麥克風,表示「自己是學政治的,不會那麼無知」,直接以「無知」否定柯文哲一貫的宗教式藍綠說詞,正確地從理性的觀點解釋自己得票低落的原因,並且透露直到開記者會為止,柯文哲連電話都沒有打給吳益政,兩人處於完全失聯的狀況,打破了民眾黨說明柯文哲因為另有輔選任務所以沒有共同開記者會的謊言。

我要說的不是理性的柯粉不存在,因為柯文哲的言論從來並非建構在理性之上;而是吳益政這樣的人從擔任新黨邱毅的助理,到加入親民黨,再代表民眾黨參選,在高雄市議員這種地方層次的選舉,吳益政的政見與個人特質,就算加入民進黨也毫無違和之處,但是最後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既不是因為政見,更不是人格特質或地方派系,而純粹因為他是統派之故,統獨因素決定台灣政治人物的歸屬,也許比政見的影響力更大。

當然也存在另一種可能,或許早期的人際關係影響了日後的發展軌跡。過去學者研究令柏林圍牆垮台的示威抗議中,最能夠預測一個人是否上街抗議的因素,是該人是否有親友同事也上街抗議。我對吳益政的成長軌跡並不了解,不過他是由邱毅帶領進入政治,後來一直與新黨、國民黨、親民黨和統派人士往來,不知道這些人際關係對他的從政理念有多少影響。

儘管在柯文哲全黨輔選下,吳益政僅得4%選票,說不定比他獨立參選或代表親民黨參選更低。而柯文哲氣急敗壞的表現,固然和他刻薄不成熟的人格特質有關,更重要的是,韓國瑜被罷免後,中國媒體對柯文哲的正面報導大幅超過國民黨,但是韓國瑜最後一天帶來的聲量仍遠遠超過柯文哲,而且選舉結果出爐,柯文哲以實力證明自己已經被台灣選民看破手腳,在柯文哲拋棄吳益政的同時,國台辦也正在拋棄柯文哲,韓國瑜又成了國台辦的希望之所在。

偉大帝國的衰敗,向來比蕞爾小國的滅亡,更令人感到哀傷,至於媒體與行銷撐起泡沫政治人物人設的破滅,則很難興起任何人心中的漣漪,而那些曾經期望依賴泡沫壯大的其他政治人物今日的尷尬,就更難以令人心中產生任何同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榮欽的沙龍
279會員
47內容數
透過策略與組織理論的角度,分享具有歷史縱深而非侷限於一時一地的世界觀察,以及對於台灣政治與經濟政策的意見。希望說清楚某些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商業習慣、我們的經濟政策,為什麼演化成現在的樣子?能夠一起追求解決之道,而非無止境的繞圈圈,不只是一起探索世界的政經現狀,也一起塑造世界的未來面貌。
沈榮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8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 PTT 八卦版,因為我相信結果必然與當時所洗的風向不同。在此刻台灣迫切需要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時,終於有一份研究報告揭露八卦版的真相,令我們得以一窺認知戰的面貌......
Thumbnail
2021/07/18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 PTT 八卦版,因為我相信結果必然與當時所洗的風向不同。在此刻台灣迫切需要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時,終於有一份研究報告揭露八卦版的真相,令我們得以一窺認知戰的面貌......
Thumbnail
2021/05/14
在社會網路研究中,人際間的網路有時不像企業間網路容易定義。企業間的投資、合資或是策略聯盟之間的連結清清楚楚,但是人際之間未必如此,有時你以為是朋友的,對方卻不如此認為;有時你的情比金堅,對方卻以為不過是點頭之交。 相較之下,人與人的性連結究竟與其他形式的人與人的連結有何不同?
Thumbnail
2021/05/14
在社會網路研究中,人際間的網路有時不像企業間網路容易定義。企業間的投資、合資或是策略聯盟之間的連結清清楚楚,但是人際之間未必如此,有時你以為是朋友的,對方卻不如此認為;有時你的情比金堅,對方卻以為不過是點頭之交。 相較之下,人與人的性連結究竟與其他形式的人與人的連結有何不同?
Thumbnail
2021/03/08
《紐約郵報》曾經揭露祖克柏收購Instagram時的電子郵件,表明他購買Instagram是因為他將Instagram視為競爭威脅,而不是為了什麼創新,而根據美國法律,祖克柏的行為乃是重罪。 Instagram當時已經獲得大量創投投資而且已經有利潤,沒有臉書投資就會一事無成並不正確。更重要的是…
Thumbnail
2021/03/08
《紐約郵報》曾經揭露祖克柏收購Instagram時的電子郵件,表明他購買Instagram是因為他將Instagram視為競爭威脅,而不是為了什麼創新,而根據美國法律,祖克柏的行為乃是重罪。 Instagram當時已經獲得大量創投投資而且已經有利潤,沒有臉書投資就會一事無成並不正確。更重要的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1月24日,歹戲拖棚的「藍白合」迎來終局:柯文哲率先與民眾黨立委、「新光公主」吳欣盈前往登記,表明與國民黨分手的決心;稍後,國民黨的侯友宜也與媒體人趙少康宣布搭檔,誓言並肩同行、奮戰到底,「藍白合」至此正式破局。
Thumbnail
11月24日,歹戲拖棚的「藍白合」迎來終局:柯文哲率先與民眾黨立委、「新光公主」吳欣盈前往登記,表明與國民黨分手的決心;稍後,國民黨的侯友宜也與媒體人趙少康宣布搭檔,誓言並肩同行、奮戰到底,「藍白合」至此正式破局。
Thumbnail
很多人說沒人知道「柯文哲究竟在想什麼?」 本文總結了從5月份開始至今,半年來的各種看似「反反覆覆」的操作,並歸納其背後原因。理解柯文哲背後真正的用意跟企圖。 透過本文除了了解柯文哲的選戰策略思維,也能順便認識現在的政治局勢。
Thumbnail
很多人說沒人知道「柯文哲究竟在想什麼?」 本文總結了從5月份開始至今,半年來的各種看似「反反覆覆」的操作,並歸納其背後原因。理解柯文哲背後真正的用意跟企圖。 透過本文除了了解柯文哲的選戰策略思維,也能順便認識現在的政治局勢。
Thumbnail
2018時的姚文智和陳其邁無法複製柯韓戰法。這篇分享柯文哲和韓國瑜如何在選戰中操作『氣氛選民』的個人見解。架空『氣氛選民』的四根支拄,分別是:網軍、政治人物、媒體、以及選民本身的政治認知落差。
Thumbnail
2018時的姚文智和陳其邁無法複製柯韓戰法。這篇分享柯文哲和韓國瑜如何在選戰中操作『氣氛選民』的個人見解。架空『氣氛選民』的四根支拄,分別是:網軍、政治人物、媒體、以及選民本身的政治認知落差。
Thumbnail
2018九合一選舉結果出來後,民進黨大敗,柯文哲險輸,此時網路輿論看到的風向操作說是:『因為打柯害得民進黨全盤大輸。』我只有一個想法:網軍帶風向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所以台灣人在看到訊息做出反應之前保持一點理智有這麼難?
Thumbnail
2018九合一選舉結果出來後,民進黨大敗,柯文哲險輸,此時網路輿論看到的風向操作說是:『因為打柯害得民進黨全盤大輸。』我只有一個想法:網軍帶風向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所以台灣人在看到訊息做出反應之前保持一點理智有這麼難?
Thumbnail
在吳益政以低於預期的4%選票落選之後,柯文哲刻薄寡恩地拒絕與吳益政開記者會,改由蔡壁如陪同,同樣有趣的是,記者會上蔡壁如搬出柯文哲與民眾黨老套的「藍綠歸隊」解釋大敗後,吳益政立刻接過麥克風,表示「自己是學政治的,不會那麼無知」,並從理性的觀點解釋自己得票低落的原因。
Thumbnail
在吳益政以低於預期的4%選票落選之後,柯文哲刻薄寡恩地拒絕與吳益政開記者會,改由蔡壁如陪同,同樣有趣的是,記者會上蔡壁如搬出柯文哲與民眾黨老套的「藍綠歸隊」解釋大敗後,吳益政立刻接過麥克風,表示「自己是學政治的,不會那麼無知」,並從理性的觀點解釋自己得票低落的原因。
Thumbnail
2018年11月21日,我為姚文智當天要舉行的造勢大會出了這番圖文;這場造勢大會有三個亮點:蔡英文現身、姚文智撕周刊王、姚文智暗諷高嘉瑜。另外還有二個值得標記的歷史記錄,至今來看感觸尤深...
Thumbnail
2018年11月21日,我為姚文智當天要舉行的造勢大會出了這番圖文;這場造勢大會有三個亮點:蔡英文現身、姚文智撕周刊王、姚文智暗諷高嘉瑜。另外還有二個值得標記的歷史記錄,至今來看感觸尤深...
Thumbnail
2018年11月5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李遠)拍影片發聲,公開支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結果被當時的輿論批評操作選舉「棄保」策略,甚至被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質疑為「門神」。但其實真正的內情,我認為沒有這麼單純,被後都是政治算計...
Thumbnail
2018年11月5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李遠)拍影片發聲,公開支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結果被當時的輿論批評操作選舉「棄保」策略,甚至被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質疑為「門神」。但其實真正的內情,我認為沒有這麼單純,被後都是政治算計...
Thumbnail
2017年柯文哲參加與上海舉行的雙城論壇,做出了過去以深綠立場自居的最大突破:用務實為理由,表態親中。這對台灣原本偏綠營的支持者而言原本應該是絶對無法接受的立場,但是因為民進黨政府對柯文哲的曖昧態度,但整個民進黨的『小罵大幫忙』,讓柯文哲不但沒有因為親中而在民意上受到挑戰,反而開始谷底翻身。
Thumbnail
2017年柯文哲參加與上海舉行的雙城論壇,做出了過去以深綠立場自居的最大突破:用務實為理由,表態親中。這對台灣原本偏綠營的支持者而言原本應該是絶對無法接受的立場,但是因為民進黨政府對柯文哲的曖昧態度,但整個民進黨的『小罵大幫忙』,讓柯文哲不但沒有因為親中而在民意上受到挑戰,反而開始谷底翻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