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號記錄:姚文智是民進黨吐真劑

039號記錄:姚文智是民進黨吐真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姚文智是民進黨完全黨國化的犧牲品

姚文智是民進黨完全黨國化的犧牲品

雖然現在還寫有關姚文智的主題應該沒什麼人看了。但我還是要記錄一下今年這場首都之戰。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

直到現在選舉結果出來了,我還是認為姚文智是今年首都市長候選人當中最適格的。這場選戰一路以來,不只是姚文智爭取首都市民認同的過程。更是他在無止盡的霸凌下,持續試圖呼喚民進黨高層回應『理念』和『台灣魂』的戰役。

當他取得了民進黨的提名參選後,身為一個從政二十年的政治工作者,姚文智不會不知道高層所說「打丁不打柯」背後傳達的含意。但姚文智的回應是很清楚的把選戰主軸定為『國家首都、台灣台北』。這個戰略針對丁、針對柯、其實更針對民進黨。

姚文智的理念很清楚:「我不跟你算計輸贏面,我為我堅持的價值而戰。如果你還是以前那個民進黨,你沒有理由不支持我。」

隨著選戰的進行,姚文智除了捱住網軍、酸民的粗鄙霸凌,還要回防同黨同志的背刺。他一面孤身作戰,一面不斷的想要喚回黨團高層對價值理念的記憶。他打器捐案、打帳目不清、打說謊成性、打防中保台,哪一個不是民進黨一路以來堅持的理念?

最後姚文智當然是失敗了。黃承國、林錦昌、洪耀福、姚人多一個接著一個的向他傳遞了表面溫暖但透著寒意的回應。身處選戰之中的政治老兵當然知冷暖。姚文智必需得辭立委。如果他不這麼做,當選舉結果是棄保時,若他回身去做他的立法委員,那跟隨他的理念而投給他的選民不就是被耍了嗎?

姚文智果然辭掉了立委,也堅持到最後。雖然失敗了,但是他是2018年選舉中,唯一一個讓我明確看到『底線』二個字的政治人物。他知道什麼該堅持,什麼不能妥協,這就叫『底線』。這樣的人,才夠格做台灣首都的市長。
如果說誰強就應該閉上嘴去支持誰。那中國無疑比台灣強,沒有『底線』二字的人自然會貼上去。就像柯文哲。他貼上中國後還反酸台灣有底線的人:「實力不夠大小聲會被笑。」這種首都市長有比較好?

在民進黨全線崩潰後,有風向操作說「姚文智一人毀全黨」。理由是打柯讓全國柯粉不爽。看到這個風向真的讓我很想笑。網軍繼續帶風向不稀奇,因為從『選舉』加『東奧正名公投』的結果來看,柯文哲跟本沒有超越藍綠的實力。他只能靠跟民進黨高層搞曖眛才能得利。

柯利用網軍吹捧自己的身價,除了想向民進黨喊價外,還有另一個很實際的需求。就是他必需持續架空他的基本班底『氣氛選民』。氣氛選民需要的是我們是贏家、我們好潮、我們最進步...這種的愉悅感。

柯文哲靠著史無前例的超長投開票過程、和令人啼笑皆非邊開票邊投票的『即時棄保』,也才慘勝三千票。他的網軍如果不加把勁「築夢」,一旦讓氣氛選民醒過來那柯就真的玩完了。

要說姚文智影響了民進黨的選情我覺得也沒錯。理由當然不是因為打柯。而是姚文智用他的政治生命檢驗了現在的民進黨高層核心。民進黨從修法的專斷、黨紀封口林淑芬、無視國際情勢的維持現狀、到打壓喜樂島、抵制東奧正名...種種作為都在在顯示失去了理念的底線和堅持的勇氣。

姚文智的選戰,對現在的民進黨而言是一種對照。過去為了理念,從台獨支持率只有個位數開始努力的政黨。面對懷抱同樣熱忱的同志,以贏面和政權的穩固為算計,陽奉陰違的放任他在經歷無數羞辱後消失於政壇。
這才是姚文智對民進黨選情的影響。

2020選戰開跑時,我必定還會拿此事出來講。

avatar-img
台灣星火的沙龍
31會員
162內容數
我在2017年開始記錄台灣政治社會現象,並陳述自己的觀點。這個專題是累積了2020之前,所有我寫過,判斷為具有參考性的文章;並且重新以符合現今(2020年6月)狀況改寫後而成。我期待這個專題的內容可以提供另一種理解台灣的脈絡。同時,贊助這個專題將會幫助我更專注於接下來的意識扭轉計劃,讓星火的光更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星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8時的姚文智和陳其邁無法複製柯韓戰法。這篇分享柯文哲和韓國瑜如何在選戰中操作『氣氛選民』的個人見解。架空『氣氛選民』的四根支拄,分別是:網軍、政治人物、媒體、以及選民本身的政治認知落差。
破殼小雞會認主,再用網軍餵食將牠們養大,於是能讓牠們轉向的就只有網軍。這篇記錄的是2018年底我對柯粉、韓粉的特質側寫和形成的原因。
2018九合一選舉結果出來後,民進黨大敗,柯文哲險輸,此時網路輿論看到的風向操作說是:『因為打柯害得民進黨全盤大輸。』我只有一個想法:網軍帶風向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所以台灣人在看到訊息做出反應之前保持一點理智有這麼難?
身為內湖居民,當我聽到柯文哲說:「內湖交通是城市規劃有問題」時,我可以認同。但當他下一句說:「內湖交通沒救了。」我整個傻眼。號稱最會做事,最有效率的市長。當城市規劃有問題,為什麼不是改造成沒問題?反而是直接放生港湖?九合一選舉結果,姚文智突顯了他是民進黨最後一個政治人物,現在剩下的,都是垃圾。
2018年11月21日,我為姚文智當天要舉行的造勢大會出了這番圖文;這場造勢大會有三個亮點:蔡英文現身、姚文智撕周刊王、姚文智暗諷高嘉瑜。另外還有二個值得標記的歷史記錄,至今來看感觸尤深...
不管對柯文哲的親中解讀成紅色畏懼或紅色崇拜,時至今日來看似乎都無可爭議了,但在2018年九合一之前,對台灣選民整體來說,並沒有這麼清楚分明。而柯文哲為什麼從政後對中國謹小慎微,我認為這跟他過去的把柄和未來的角色有關。
2018時的姚文智和陳其邁無法複製柯韓戰法。這篇分享柯文哲和韓國瑜如何在選戰中操作『氣氛選民』的個人見解。架空『氣氛選民』的四根支拄,分別是:網軍、政治人物、媒體、以及選民本身的政治認知落差。
破殼小雞會認主,再用網軍餵食將牠們養大,於是能讓牠們轉向的就只有網軍。這篇記錄的是2018年底我對柯粉、韓粉的特質側寫和形成的原因。
2018九合一選舉結果出來後,民進黨大敗,柯文哲險輸,此時網路輿論看到的風向操作說是:『因為打柯害得民進黨全盤大輸。』我只有一個想法:網軍帶風向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所以台灣人在看到訊息做出反應之前保持一點理智有這麼難?
身為內湖居民,當我聽到柯文哲說:「內湖交通是城市規劃有問題」時,我可以認同。但當他下一句說:「內湖交通沒救了。」我整個傻眼。號稱最會做事,最有效率的市長。當城市規劃有問題,為什麼不是改造成沒問題?反而是直接放生港湖?九合一選舉結果,姚文智突顯了他是民進黨最後一個政治人物,現在剩下的,都是垃圾。
2018年11月21日,我為姚文智當天要舉行的造勢大會出了這番圖文;這場造勢大會有三個亮點:蔡英文現身、姚文智撕周刊王、姚文智暗諷高嘉瑜。另外還有二個值得標記的歷史記錄,至今來看感觸尤深...
不管對柯文哲的親中解讀成紅色畏懼或紅色崇拜,時至今日來看似乎都無可爭議了,但在2018年九合一之前,對台灣選民整體來說,並沒有這麼清楚分明。而柯文哲為什麼從政後對中國謹小慎微,我認為這跟他過去的把柄和未來的角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