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提升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個性習慣隨著時間長期累積,要改變確實很難;若沒有明師、善知識在旁指導、導正,惡習就會越積越多,心性上的塵垢也會越來越厚重。
在尚未修行之前,我的傲慢心很重,覺得自己很優秀、沒什麼缺點、待人也算寬厚包容,人生一直過得還滿順遂的。後來,雖然有遇到一些挫折,但很幸運地,我有緣接觸牟尼精舍,能藉由誦經迴向,償還過去世所造下的惡業,與業主菩薩解冤釋結;還能學習經典中佛菩薩的智慧,透過持誦經典,了解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苦心和用意。我漸漸地發現,原來不是自己很優秀,而是貢高我慢的習氣作祟;原來不是自己沒有什麼缺點,而是盲目無知,對滿滿的缺點視而不見;原來不是自己待人寬厚包容,而是愛攀緣、渴望他人的讚美與肯定;原來人生的順遂都是因為不斷地消耗大量福報而不自知。
自己在誦經消業的過程當中,常聽到身邊的人詢問或質疑:「誦經有什麼用?」其實,在開始誦經的初期,我也不知道誦經有什麼用。可是阿伯告訴我:「要了結累世的因果業力,就要努力誦經,累積功德迴向,不然妳以後會很苦。」我當時也有一位來不及好好愛她的親人,佛菩薩開示用誦經超度,所以就開始學習誦經,超度完親人後接著償還因果債、魔靈、魔性、外道願業力……等等,一直到現在。
若有人現在問我:「誦經有什麼用?」我可以很肯定、很大聲的說:「誦經用處可大囉!」因為誦經,讓我的人生變得「很輕盈」、「很順遂」!
常言道:「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那我如何讓人生過得順遂、快樂又自在呢?阿伯說:「萬法唯心識,清淨不二法。秘密法寶,惟修心而已。」在經典長期的薰陶之下,我漸漸地發現心性上需要改正的缺失和盲點;加入修行社團之後,每個月兩次的心得分享更讓我從中深切反省待改進的無明習氣。這段時期,我發現自己的心性與以前相比,有漸漸地提升,黑暗面大幅削弱,光明面顯露,待人處事也更加圓融;用理性和智慧去處理所遇到的人事物,這時「順遂」和「圓滿」就反映在我的人生軌跡中。
我也曾遇到撞牆期,心得寫不出來,甚至每天靜坐反省還找不到如何改進缺失的方法,盲點一直無法突破。這並非真的已經圓滿、真的沒有需要改進之處,找不到盲點本身就是一個盲點,要思索超越之道,否則就會一直在原地踏步。這時我不再糾結「找不到盲點」的執著上,經文照唸、心得照寫、更細心觀照自己的行為舉止、善護念、每當升起妄想或雜念時就立即反省、降伏妄心……等等。凡事細心觀察、多聽、多看,閉起嘴巴少議論、少造業,心識自然漸漸清明。
我的撞牆期沒有很長,大約二至三周的時間,我又開始發現諸多盲點一一浮現,原本黑暗的世界瞬間注入一絲光明,我開始針對各個盲點一一突破,原本因計較、在意、執著而產生的痛苦和煩惱就漸漸地消融;以前吃不了的苦,現在遇到了,吃著吃著還能回甘呢!因為吃苦才能了苦,苦中有智慧;吃的了苦,才能開的了智慧!
凡事皆為一體兩面、正反兩極;若心無分別,萬物都是中性、中立的,無來無去,無好無壞,無順無逆。〈般若波羅蜜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眾生佛性本自俱足,一切善惡、生滅、垢淨、增減皆是妄念、分別、執著,最後匯聚成煩惱,生成諸多苦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合和而生的,佛家常說:「萬緣放下」,並非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顧,而是要了解生成萬物的因緣,就能體悟五蘊真相和萬物的空性,達到清淨圓滿的境界。
阿伯曾問一位請示者:「修行要在深山修,還是到人群修?」請示者回答:「在深山修。」當下,全場的人都笑了。這並非是嘲笑這位請示者,而是笑自己,曾經也是這麼天真,總以為修行就是要與世隔絕才能摒棄俗務、放下一切外緣,專心修行。但,修行若沒有干擾就難以成就;無論是靈界的干擾或是塵世俗務的干擾,會讓您感到煩惱、變動、痛苦的其實是自己不清淨、不安定的心。修行要在塵世中修,在各種困難挫折、喜怒哀樂、違緣橫逆中修定力、修智慧、修忍辱、修慈悲……,唯有禁得起各種磨難和考驗,才能提升心性,當心性達到至善並且保持不變,就能夠知其所止,知止而後才能定、靜、安、慮、得。
人生順遂與否,在於自己的心,「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心能決定人生的方向。真正快樂自在的人生並非沒有任何挫折和困難,而是在於您遇到這些橫逆的心態。心性光明的人會將苦難當成考驗,藉此提升心性和淬鍊智慧;愚痴凡夫則會把考驗當成痛苦、磨練當成煩惱,讓自己陷入死胡同中輾轉煎熬,還不肯放下執著。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之地,在每一次的試煉中藉假修真,放下心中的執著與罣礙,就能遠離一切恐怖與顛倒夢想,達到清淨自在的菩提境界。
(分享完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金剛經》就像洗潔劑,洗了髒污就會跑出來,這是好事,身、心、靈會越洗越乾淨,人也會更清淨自在。」持誦《金剛經》能洗滌阿賴耶識中的深層習性,將心性上的塵垢一點一點地洗淨,恢復自性的光明與清淨。
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輾轉來去,因為欲望和貪念而產生五毒習氣,累積成無數的煩惱和執著,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要放下人生中的種種痛苦還真的不容易,心不清淨,煩惱和執著就如影隨形,障蔽人生的道路,阻礙我們往正道上前行。
修行是修心,而非修相。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是讓眾生藉假修真而生的,不是讓我們繼續沉淪迷惑的。世間相的產生是緣分、是善惡業力、是因果報應,什麼層次的心性就對應到什麼層次的境遇,好壞順逆皆源自於內心的分別,若能真的放下,不執著、不攀緣、不起心動念,萬事萬物就是一個空性的存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以下摘錄幾則《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細細研讀品味,反省沉澱自心並且內化,您就能越來越開竅,越來越能了解誦經的好處及意義。
「修行,修是要修心,非修表相,應要修到境隨心轉,而非心隨境轉;心定意淨擾自清,世事勿執著,心轉方能改善;當心性未轉時,貪嗔癡念太重,心會一直綁著,考驗磨難就會不斷地來。」
「修行過程本就不會一帆風順,磨難是必經過程。」
「修行是修正行為,把錯誤給矯正回來,回歸自性的真善美,不是修表相,要將佛菩薩的教導(經文)內化,要有正確的方法,且要循序漸進。」
「唸經是由內而外導正心性、修正行為,其方法適用全部的人,並不因身份為在家或出家而有所不同;讀誦經文是一回事,受持經文又是另一回事,對於經意要能領會且實踐於生活當中,心性要轉、要提昇,若都不改,外境來時就被牽著走,最終只能隨波逐流,繼續向下墜落。」
「修行就是轉心性,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凡事不管對或錯,不要將它儲存下來,勿罣礙,過了就過了;當執著對錯與別人講道理時,對方只會愈生氣,且會障礙自身修行。」
(引用完畢)
古有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是如此,修行更是如此,沒有進步便是退步。心性要往上提升,要提高修行的層次,就要努力精進,想得開、放得下,才能修的上去。心胸開闊才能包容天下萬事萬物,心性光明才能驅退黑暗邪佞。常常持誦大乘經典,佛菩薩都會循經聲而來,天天持誦,佛菩薩天天來;時時刻刻持誦,佛菩薩時時刻刻來。心性提升靠自己,佛菩薩都在我們身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看到師兄姐們都有自己的讀經高峰,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找時間試試看。昨天星期日,從早上8點30分左右開始一直讀《金剛經》,讀到晚上10點多,總共讀了92部《金剛經》。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兩篇分享文,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有好的地理,能讓你充滿精氣神,有堅持力,眼光能到位。但要能夠找到好的風水地理要看先人祖德與自身的福報,因此平時就要守五戒、行十善、利益一切眾生。」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意志要堅定,符咒對意志堅定的人效果有限;對意志薄弱的人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我自幼貪玩、不愛唸書,是幾近文盲的莽夫,寫文章也是到精舍修行社團才學的。十五、十六歲就到汽車廠當學徒,一路到二十幾歲與人創業,共同經營汽車公司,後因修理、管理理念不同,改至營業部做銷售業務,重新學起。憑著不服輸的好勝心,一路晉升至營業主管。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看到師兄姐們都有自己的讀經高峰,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找時間試試看。昨天星期日,從早上8點30分左右開始一直讀《金剛經》,讀到晚上10點多,總共讀了92部《金剛經》。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兩篇分享文,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有好的地理,能讓你充滿精氣神,有堅持力,眼光能到位。但要能夠找到好的風水地理要看先人祖德與自身的福報,因此平時就要守五戒、行十善、利益一切眾生。」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意志要堅定,符咒對意志堅定的人效果有限;對意志薄弱的人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我自幼貪玩、不愛唸書,是幾近文盲的莽夫,寫文章也是到精舍修行社團才學的。十五、十六歲就到汽車廠當學徒,一路到二十幾歲與人創業,共同經營汽車公司,後因修理、管理理念不同,改至營業部做銷售業務,重新學起。憑著不服輸的好勝心,一路晉升至營業主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他一直以為修行是要讓他體悟什麼很高的人生哲理,直到最近他才體會到,原來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感受到「 愛 」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他一直以為修行是要讓他體悟什麼很高的人生哲理,直到最近他才體會到,原來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感受到「 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