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舊業,重獲新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的考驗也很多,並不好修;然而,只要用心,道心會隨著努力的程度逐漸堅固。」

近日在修行群組裡討論,一位師姐分享:「每個人都有習氣、都有盲點,只是多跟少的差別而已。修行,就是要把握當下,歷事練心,去除無明、貪嗔癡。」當下聽到這句話真的好動容,我們都有迷失的一面,修行就是要找出問題點,並且去修正、導正,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事了。修行就是在改正自我的缺失,找到盲點改正問題,經典就是引出盲點的藥引,透過經典文字的薰陶洗禮,引出內心深層醜陋的髒污,坦然的面對、認識自己的錯誤、接受過去的不堪,然後從根本將它徹底的清除,讓自性回到最初的清淨光明。如同精舍文章中提到的「透過精舍如剝洋蔥般的開示,讓我慢慢認識自己深藏在阿賴耶識中主觀的嗔念」,所有的經歷都是一個自我的探討,探討如何讓自己回歸正常,洗淨身心靈。

以前我會想知道過去世的故事,會糾結為何要忘記過往,累世不忘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了。當時不懂這深層的用意,現在明白累世的種種身分都是虛假的,是誰、認識誰、做了什麼……都不重要,即便今生的重逢又如何?重逢只是為了圓滿過去,緣起緣滅只是定律,不該一直糾結放不下。所有的思緒、情感都只是我相、無明,過多的資訊會使貪嗔癡增長,加上未消除的習氣,所以就容易犯錯造業。在修行不到位時知道太多的過去很容易障礙自己,容易做錯誤的判斷再造新殃,今生來到這世間最重要的大事唯有修行與了結因緣而已。

要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漸漸看清自己,才明白自己過去的自大、荒唐、無知、妒忌、猜疑……等不善心有多麼可怕。從小到大的生命歷程,有很多不如法的思維與行動,直到開始修行之後才慢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身的問題與盲點,並依照經典一一改正消除。

人需要修行才能明心見性,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家庭、社會、國家甚至整個世界才會更好。世間災劫這麼多有很大的原因在於修行的人太少,人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才會不斷地造惡業。修行是修正自己,也是對於社會、對眾生負責任。消除業障、改正自己是刻不容緩的,否則影響大眾真是得不償失!

修行路走到現在,回首過往,紅塵俗世紛紛擾擾,最終還是禮敬唸佛,潛心修行最好。

(分享完畢)

《華嚴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淨土是諸佛菩薩所創設的,所供奉的是佛法真理;每個淨土都是一樣的,無有差別,若要能永不退轉的在修行與菩薩道上前進,關鍵是在於『心』」。

修行貴在修心,持誦大乘經典是為了明心見性,學習佛菩薩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與待人處世當中。修行的過程就是找回本心的過程,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好的,但因無明而一時迷惘做錯事、說錯話、走錯路、行錯道,有這些因,才有現在的善惡業果。所以,人生必須要戰戰競競、如履薄冰,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的欲望、逞一時之快而衝動行事,往往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佛菩薩慈悲,不捨眾生受苦,也不會放棄任何人,因此,雖然自身業障很多、黑氣很重、無明塵垢深厚,但請不要氣餒、退縮,只要下定決心努力改過、誠心懺悔、積極行善,本自具足的佛性就會漸漸顯露,恢復光明清淨的本性。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善知識啟發,人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若亂修而修入外道,福報會被抽走。過去世曾修偏,腦識中就有影響因子,本世容易再度走偏。外道一樣教你拜佛唸經,但講的法與正法背道而馳。修偏,腦識中有黑氣,會障蔽自身智慧。」

人沒有智慧,行事易衝動莽撞、待人處事不圓融,不但容易與人結惡緣,更容易造惡業,最後的苦果還是要自己承擔,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雖然過去世曾做錯事情,本世就要痛下決心懺悔改過,不要再重蹈覆轍犯相同的過失。要好好修行,把偏差的習氣、貪嗔痴通通都修掉,努力的導正心性,走回正道上。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的考驗也很多,並不好修;然而,只要用心,道心會隨著努力的程度逐漸堅固。」

「學佛跟佛學是不同的;很多人說得頭頭是道,卻沒有做到;學佛就是身體力行,注重倫理,聽佛陀的教誨,行菩薩的道路,有努力,心性會漸漸提升;唸一部《金剛經》,金光就裹上一層,心識就漸漸清明,智慧就漸漸開啟。」

「要修行的話,自己修較好,並且多看高僧大德的文鈔與開示;修心,《六祖壇經》與《金剛經》就很足夠了。而累積足夠的經驗後,就要積極渡化眾生,將佛法介紹給人。」

自性自度,自業自消,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透過持誦大乘經典來學習佛菩薩的智慧,並且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誦經更要行經,「行」,才能將經典的智慧內化,轉變成正念、正語、正行,正道。知行合一,才是真修行。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在換魚缸水的時候突然有小小的體悟,原本是清淨的水(如同清淨的智慧心)之所以會變濁是因有泥沙沉澱(如同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狂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外如同名、利、財、色)。 常見己過,不說人好惡。要讓水(心)清淨,要把沉澱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在換魚缸水的時候突然有小小的體悟,原本是清淨的水(如同清淨的智慧心)之所以會變濁是因有泥沙沉澱(如同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狂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外如同名、利、財、色)。 常見己過,不說人好惡。要讓水(心)清淨,要把沉澱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的考驗也很多,並不好修;然而,只要用心,道心會隨著努力的程度逐漸堅固。」 近日在修行群組裡討論,一位師姐分享:「每個人都有習氣、都有盲點,只是多跟少的差別而已。修行,就是要把握當下,歷事練心,去除無明、貪嗔癡。」當下聽到這句話真的好動容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的考驗也很多,並不好修;然而,只要用心,道心會隨著努力的程度逐漸堅固。」 近日在修行群組裡討論,一位師姐分享:「每個人都有習氣、都有盲點,只是多跟少的差別而已。修行,就是要把握當下,歷事練心,去除無明、貪嗔癡。」當下聽到這句話真的好動容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嚼得了菜根,百事可為;忍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嚼得了菜根,百事可為;忍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很喜歡看阿伯的話,每一則都含括人生所需的各種智慧,精舍師兄姐在編輯時,更是貼心地做分類,在閱讀時更有條理,要找資料時也更方便。《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分為修行度眾、業障、福報功德、家庭感情、外靈沖犯、社會環境、超度……等等,都是眾生非常需要的善知識。天天看,就能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很喜歡看阿伯的話,每一則都含括人生所需的各種智慧,精舍師兄姐在編輯時,更是貼心地做分類,在閱讀時更有條理,要找資料時也更方便。《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分為修行度眾、業障、福報功德、家庭感情、外靈沖犯、社會環境、超度……等等,都是眾生非常需要的善知識。天天看,就能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五月的下半月明顯忙碌,常常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近日阿伯提點我要修「不動心與清淨心」,反思自己的情況發現:每當有事要忙就想趕緊把事做好,心急了就容易發脾氣,雖然還是可以專心做事,但卻處於不穩定、不願意被打擾的心態,若有人打擾,情緒就會不穩定。目前是防疫期間,孩子整天都在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五月的下半月明顯忙碌,常常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近日阿伯提點我要修「不動心與清淨心」,反思自己的情況發現:每當有事要忙就想趕緊把事做好,心急了就容易發脾氣,雖然還是可以專心做事,但卻處於不穩定、不願意被打擾的心態,若有人打擾,情緒就會不穩定。目前是防疫期間,孩子整天都在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