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由心悟,以經轉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去上三天失智照護的課程,有趣的是,當一個人因某些原因導致智力慢慢退化,行為處事與思考邏輯漸漸變得跟平常不同時,最先發現異常的不是親人或朋友,而是自己!

一個人初期失智時,最初察覺自己變得跟以前不一樣,狀況一點、一點地朝著壞的面向發展時,會先持否定的態度,安慰自己說沒事,爾後再慢慢地、無奈地接受,然後用盡一切方法,想掩飾自己的退化。這讓我聯想到修行,精舍修行一直以來都以心性提升為主,而心性提升與否,不用問別人,自己最清楚!

不管有無修行,「自尊心」這關始終是很難跨過去的坎。沒在修行的人會任性、率性而為,但一旦進入修行,修行人心裡也知道,要改掉率性而為的缺點,要改掉自私自利、小器慳吝的習性,要改掉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東想西的毛病,但跟了幾十年的「老朋友」,不是說改就能改,於是修行人每天內心都處在水深火熱、難改必須改的煎熬、拉扯中。

阿伯說:「說是率性,卻是執心,習性不改,道果難成。前果未了,後因已成,不思跳脫,終是迷惑。」佛與眾生的差別,僅在悟與迷;悟了成佛,迷了成眾生,但眾生卻是「執迷不悔」,甘受執心牽引、折磨,於是有了我的房子、我的子女、我的愛人、我的財富、我的自尊心……等等,什麼都是「我的」,但別人的臉色、別人的言語,卻能輕易左右自己的情緒跟生活,這時「我的」反而讓別人成了自己人生的操盤手,真是奇哉!怪哉!

人生最怕堅持走在執著、放不開的路,願意嘗試改變,換條路走,迎面而來的「或許」會是好風景。人生最怕如同井底之蛙,只望向頭頂的一方天地,始終被執心所綁,認為自己最苦、最累。願意嘗試改變,前方路真的會不同!

分享二

某日上班時,腦海裡突然浮出了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記憶不由得往回拉,人生中的第一本《唐詩三百首》,是國小五年級時,因成績優異班導送的。班導是台大中文系畢業,人長得美,也寫得一手好書法。猶記得當時老師私下問我:「希望收到什麼獎勵?」當時因極喜愛唐詩、宋詞卻買不起,因此跟老師說了我的願望。還記得書本的首頁,班導題了一頁好字:「願書香世界,帶妳進入豐盈的精神生活。」那時,手握著至心期盼的禮物,感恩之情同時灼熱了我心。

這本《唐詩三百首》陪伴我渡過許多年的「少女情懷總是詩。」後來,陸陸續續用零用錢買了許多二手書。雖生長於貧困的環境中,物質生活確實非常貧瘠,但這些喜愛的書,確實如老師所說,豐盈了我的精神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時間的堆積中有了輪廓,於是有了許多回憶。人之所以活著,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妥協,妥協於生活,妥協於現實。然而,生活與現實,永遠不斷地在前進與更替。

回首人生過往,年輕時曾經以為:「人世間最大的歡樂與幸事,該是與心上人同看四季輪轉,與他恩愛長遠,修百年夫妻情份,兒女承歡膝下,雙雙白首偕老。生同衾、死同穴,如此,當是無憾。」曾經,我也被困於情執之中,輾轉不得出,但如今回想,真的是沒有出口而不得出嗎?不,只因留戀、回味著情之美好,不願出、不想出而作繭自縛。

如今走過許多年,進入修行,唸了《金剛經》、唸了《六祖壇經》,將經文仔細内化後,我終於懂了,「人生宛如鏡中花,心知西方是我家,身演些許浮塵事,策勵群迷出苦涯。」

唸佛、唸經,是唸自己的本心,也是給自己時時刻刻的提醒,提醒自己莫將鏡上的緣影當成是真的,莫丟失了本心。唸佛、唸經,是唸自己的本心,更是唸佛陀對我們每個人的期許,透過當下的唸佛、唸經,回歸到內在本自具足的佛性,由直心、誠心,回歸到對世間萬物的大悲心。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往昔走過的痕跡在受報。外在境界的呈現,如同鏡子上的投影,都是因緣所生,如果沒有進入佛門,我不會知道這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我會跟大多數的人一樣,追逐於鏡上的緣影,認為一切都是真實的,並跟著起種種憂、悲、惱、苦,身陷其中無法自拔。如今我懂了,身受,心不受,如阿伯所說:「唸經妙處在轉心,心若能轉身不苦,天天自在常知足,處處無憂真幸福。」身受其境,心不受其苦,則已見到本來面目,回歸本心。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今生有幸得人身、聞佛法、得阿伯教誨,如此,才是真無憾!

(分享完畢)

阿伯說:「說是率性,卻是執心,習性不改,道果難成。前果未了,後因已成,不思跳脫,終是迷惑。」

《六祖壇經講記》:「不要活在慣性,要活在覺性。慣性就是佛法所講的習氣,也就是業力,你不知不覺被一股力量推動,就是慣性。你在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種慣性,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都是很自然地反應,那就是慣性。你喜歡的在心理學當中叫舒適區,不喜歡的就是一種不舒服的區域,它是很強烈的,代表那種慣性強到已經在主宰你。你以為你每天都是清清楚楚在活,沒有!你時時刻刻都按照你的慣性,而沒有覺性。」

「例如我們剛開始上課,先合掌,唸三聲佛號,唸開經偈,你會不會感動?你如果沒有,就是慣性。師父叫我們這樣我們就這樣。你每個動作都是慣性。學佛的人都知道,吃飯前都要供養,但你內在有真正在供養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嗎?你的心還是慣性,你所做的都是帶著一種形式,那是修行嗎?不是。你並沒有察覺,甚至做一輩子都沒有人告訴你,你做這麼久都沒有意義,為什麼?自欺欺人,你在騙你自己,或是你只是一種形式化,那你怎麼會開悟?開悟的人是用心去領悟。」(引用完畢)

精舍佛菩薩開示以誦讀《金剛經》和《六祖壇經》來消除黑氣、提升心性。但是當誦經成為一種自動導航模式的慣性,又怎能提起覺性來打破慣性呢?

或許是佛菩薩察覺到大眾可能有這樣的慣性,近日指示誦經建議時間:「請大家按照開示的速度去誦經,才能有效把誦經的效果發揮出來,太快的話,因難以轉化,所得到的功德有限。」並附註:「誦經時間建議超過公告長度,超過都沒有問題。」阿伯說:「唸經妙處在轉心,心若能轉身不苦,天天自在常知足,處處無憂真幸福。」

「唸經妙處在轉心」,誦經如何轉心?分享二講到重點:「讀書要內化,誦經也要內化。」有緣人的班導說:「願書香世界,帶妳進入豐盈的精神生活。」經典是佛菩薩和高僧大德所著作的書。每日誦讀的《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六祖壇經》,您吸收、內化了嗎?還是同小編一樣,將誦經變成一種慣性?

佛菩薩提醒大家放慢速度,就是要大家仔細閱讀經文,用經文的觀念,打破自己的盲點。有人可能會說文言文艱澀看不懂,那精舍佛菩薩建議的輔助讀物:《金剛經說甚麼》、《六祖壇經講記》、《六祖壇經精選集視頻》,您是否有每日持續閱讀和省思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要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心性,不容易,因為惡習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人是口說改過,心當作沒說過。修行,是需要經過許多歷鍊、自省、修正和導正之後,才有辦法修到心口合一的境界,屆時,若想要撼動你對正道的堅決意志,就更不容易。」

分享文的師姐是一位相當精進且發心渡眾的修行人,很喜歡閱讀與寫作,師姐的分享文經常讓小編感動不已。師姐做到阿伯說的:「看高僧大德的文章,依心裡所感覺的,自己的看法、想法進行心得分享,並省思之後要如何改善,這樣修行才有意義。」師姐將她內化的經文精華,融入在許多分享文和文章編輯中,這也是佛菩薩給我們每個人的修行功課。

阿伯說:「讀書有考試,而修行的考試遠比讀書的考試多,時時刻刻都在出考題。」想要修行的成績優異,那就要把經典讀懂,而且能夠靈活運用。修行、生活、工作中都有很多考試,經常持誦經典、閱讀高僧大德文抄的好處是,能漸漸地抓到考試的重點,知道哪些是常考題,哪些是必考題。多看精舍部落格的感應文章,還能看到許多生命中的真實應用題例。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人生要順遂,要靠自己努力;佛菩薩是看每個人的心性和努力程度,再適時地出手相助。修行的考驗沒考過,就代表修行白了功(台語),但只要誠心改善導正,將來還是很光明;遇到考驗,考不過要懺悔,並繼續精進。考驗即是磨鍊,實際上是增加自身能力的機會,也是一種福報的累積。」

紀元轉換因果大清算,各種考驗真的是排山倒海而來。常常考驗沒過嗎?那就多誦經、多反省吧!阿伯說:「唸經時,心要導正,才能把不好的習性去除掉,心性才會逐漸光明。」自性自渡,道由心悟,以經轉心,透過閱讀經典與反思書寫,將自己的心悟歷程記錄下來,願經典世界,帶我們進入清明的覺醒生命。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在換魚缸水的時候突然有小小的體悟,原本是清淨的水(如同清淨的智慧心)之所以會變濁是因有泥沙沉澱(如同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狂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外如同名、利、財、色)。 常見己過,不說人好惡。要讓水(心)清淨,要把沉澱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在換魚缸水的時候突然有小小的體悟,原本是清淨的水(如同清淨的智慧心)之所以會變濁是因有泥沙沉澱(如同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狂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外如同名、利、財、色)。 常見己過,不說人好惡。要讓水(心)清淨,要把沉澱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雖然知道有《六祖壇經》但並沒有讀,直到上星期社團定課每天要兩品,才開始讀《六祖壇經》,分享自己最近讀經的心得: 一、唸經比較「甘願」: 之前只是把唸經當成交功課,不明所以也沒仔細思量為什麼要讀經,只是因為開示了就讀,直到讀了第二品「世人終日口念般若,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雖然知道有《六祖壇經》但並沒有讀,直到上星期社團定課每天要兩品,才開始讀《六祖壇經》,分享自己最近讀經的心得: 一、唸經比較「甘願」: 之前只是把唸經當成交功課,不明所以也沒仔細思量為什麼要讀經,只是因為開示了就讀,直到讀了第二品「世人終日口念般若,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去上三天失智照護的課程,有趣的是,當一個人因某些原因導致智力慢慢退化,行為處事與思考邏輯漸漸變得跟平常不同時,最先發現異常的不是親人或朋友,而是自己! 分享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今生有幸得人身、聞佛法、得阿伯教誨,如此,才是真無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去上三天失智照護的課程,有趣的是,當一個人因某些原因導致智力慢慢退化,行為處事與思考邏輯漸漸變得跟平常不同時,最先發現異常的不是親人或朋友,而是自己! 分享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今生有幸得人身、聞佛法、得阿伯教誨,如此,才是真無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壇經講記》說:「你的生命已經那麼久了,你要想清楚,你到底在追尋什麼?這樣無上的真理難得,當然真理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並未察覺。」   當大社團將《六祖壇經》設為定課後,我挑自己最能靜心的時段,每日讀一遍,讀到第三遍時感動莫名,也潸然淚下,為何此教法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壇經講記》說:「你的生命已經那麼久了,你要想清楚,你到底在追尋什麼?這樣無上的真理難得,當然真理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並未察覺。」   當大社團將《六祖壇經》設為定課後,我挑自己最能靜心的時段,每日讀一遍,讀到第三遍時感動莫名,也潸然淚下,為何此教法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