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為誰綻放?陳達儒,陳秋霖,根根,陳淑樺,李碧華,你,我,討愛的人,心中有愛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先聽1992年陳淑樺的〈白牡丹〉吧

〈白牡丹〉1936年民國25年,七七抗戰前一年在台灣由勝利唱片出版(之後八年抗戰太平洋戰爭相繼發生,台灣歌謠的好日子到此很快結束),陳達儒作詞,陳秋霖作曲,歌手根根原唱,似乎由漢樂伴奏,我猜想在當時應該算很特別吧

不知為什麼這個版本的提供者把發行年代給搞錯了。
沒聽過根根這位歌手,也找不到相關資訊,應該沒有純純和愛愛那樣風光吧,但是能唱陳達儒陳秋霖兩位大咖的歌,大概也有些本事才對,可惜命運捉弄生不逢時,很快面臨戰爭導致的台灣歌謠的黑暗期來臨,不明白為什麼會取根根這個怪名字,還以為是閩南語的君君寫錯了,可惜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年紀大了,近年少見上電視了,不然去請教他也許能聽到這裡面有什麼有趣的故事。我家老爺爺是台北萬華艋舺人,他的大哥年輕時和陳達儒玩在一塊是結拜兄弟,所以我成了陳達儒的鐵粉。
來看陳達儒的歌詞,魔鏡歌詞網的版本

白牡丹 笑呅呅 妖嬌含蕊等親君
無憂愁 無怨恨 單守花園一枝春
啊......單守花園一枝春
白牡丹 白花蕊 春風無來花無開
無亂開 無亂美(這裡要發音為sui) 不願旋枝出牆圍
啊......不願旋枝出牆圍
白牡丹 等君挽 希望惜花頭一層
無嫌早 無嫌慢 甘願乎君插花瓶
啊......甘願乎君插花瓶

這次找到一個有趣的版本台北北一的藝術歌曲演唱方式有點前衛,不大習慣,但也不錯,值得推薦,可惜看來只是比賽簡單記錄吧,沒有運鏡沒有特寫沒有專業錄音,沒充分展現舊時代歌詞中少女的青春柔美,但是勇於嘗試不同而且表現也很好,還是要按個讚。
難得她們在繁重緊張的課業之外,還願意撥空練習合唱參加比賽,看起來是去年的比賽,喂,可愛的小綠綠們,都順利升級沒留級對吧,這裡開個小玩笑,其實會唱歌的人頭腦一定很好,記得陳文茜說過她在學生時代就參加了合唱團。

最後再聽李碧華也許是1989年的版本吧,搜尋白牡丹第一個影音就是這個,製作很用心,放了許多應該是牡丹花的唯美圖片

根根,陳淑樺,李碧華,還有鳳飛飛,蔡幸娟,江蕙,小綠綠們,太多大咖小妹子詮釋過〈白牡丹〉了,這些奇女子都是一朵朵牡丹般美麗的花朵。

最近更新時間2020090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影的沙龍
5會員
120內容數
金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5
VIVANT第五集恐怖組織成員逐漸明朗,事實上日本曾經有過恐怖組織日本赤軍。 這是繁中維基百科的介紹。 日本赤軍是一個極左派武裝組織,1971年成立於巴勒斯坦。
Thumbnail
2023/08/15
VIVANT第五集恐怖組織成員逐漸明朗,事實上日本曾經有過恐怖組織日本赤軍。 這是繁中維基百科的介紹。 日本赤軍是一個極左派武裝組織,1971年成立於巴勒斯坦。
Thumbnail
2023/06/21
這是6月20日的新聞,十幾歲的男孩子在日本愛知縣一家縣立醫院接受痔瘡手術之後,卻發生了出血性休克而死亡,醫院院長率同仁召開記者會謝罪。
Thumbnail
2023/06/21
這是6月20日的新聞,十幾歲的男孩子在日本愛知縣一家縣立醫院接受痔瘡手術之後,卻發生了出血性休克而死亡,醫院院長率同仁召開記者會謝罪。
Thumbnail
2023/05/19
NHK日劇“グレースの履歴”剛播完第八集完結篇,劇中開頭有一段黑白色調的場景,女主角美奈子在火車月台上,站名是日文平假名しもなだ(shimonada),原來是四國愛媛縣伊予市的下灘車站(下灘駅)。 下灘駅的日文維基百科介紹。 下灘車站繁體中文維基百科介紹。 下灘車站位於四國愛媛縣伊予市雙海町大久保。
Thumbnail
2023/05/19
NHK日劇“グレースの履歴”剛播完第八集完結篇,劇中開頭有一段黑白色調的場景,女主角美奈子在火車月台上,站名是日文平假名しもなだ(shimonada),原來是四國愛媛縣伊予市的下灘車站(下灘駅)。 下灘駅的日文維基百科介紹。 下灘車站繁體中文維基百科介紹。 下灘車站位於四國愛媛縣伊予市雙海町大久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八〇年代流行音樂的輝煌燦爛一時也道不盡,寶藏多矣,慢慢聽,可以聽上一輩子。
Thumbnail
台灣八〇年代流行音樂的輝煌燦爛一時也道不盡,寶藏多矣,慢慢聽,可以聽上一輩子。
Thumbnail
陳卓賢,是Mirror成員之一,出道至今相當低調,今年有四首歌登場,一首接一首進步,不久前新歌《地球上的最後一朵花》更包辦詞、曲、編、監、唱於一身,一步一腳印,展現「全能唱作人」面貌。
Thumbnail
陳卓賢,是Mirror成員之一,出道至今相當低調,今年有四首歌登場,一首接一首進步,不久前新歌《地球上的最後一朵花》更包辦詞、曲、編、監、唱於一身,一步一腳印,展現「全能唱作人」面貌。
Thumbnail
《望春風》、《農村酒歌》是耳熟能詳的台灣歌謠,許多人都翻唱過,聽長榮交響樂團演奏複雜的編曲版本,依然讓人感到舒適愉悅、熟悉且親近人。 來到《鄧麗君組曲》,幾乎每首歌的歌詞我都琅琅上口,頗能觸動我,不時會因為音樂歌詞的情境裡而掉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mbnail
《望春風》、《農村酒歌》是耳熟能詳的台灣歌謠,許多人都翻唱過,聽長榮交響樂團演奏複雜的編曲版本,依然讓人感到舒適愉悅、熟悉且親近人。 來到《鄧麗君組曲》,幾乎每首歌的歌詞我都琅琅上口,頗能觸動我,不時會因為音樂歌詞的情境裡而掉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mbnail
說到〈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你腦中響起的版本是鄧麗君的聲音?還是周璇 1937 年的原始版本?或者,是 1939 年李香蘭的版本。1930 年代是中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的轉捩點,但同一首歌〈何日君再來〉卻紅遍兩國,甚至跨越到戰後的臺灣。 先把時間往前推更早,看看戰前的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野心。
Thumbnail
說到〈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你腦中響起的版本是鄧麗君的聲音?還是周璇 1937 年的原始版本?或者,是 1939 年李香蘭的版本。1930 年代是中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的轉捩點,但同一首歌〈何日君再來〉卻紅遍兩國,甚至跨越到戰後的臺灣。 先把時間往前推更早,看看戰前的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野心。
Thumbnail
等待近一萬個日子,出道三十年,蘇慧倫終於在上禮拜六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第一場售票演唱會《生命之花》。對於七八年級生來說,蘇慧倫肯定是熟悉的,雖然稱不上天后,但氣質清新恬淡,號稱當代的玉女掌門人。她不善於勁歌熱舞,也沒炫技海豚音,有的只是溫柔婉轉的嗓音,用一首首纏綿的情歌,徐徐陪伴青澀歲月中那些歡
Thumbnail
等待近一萬個日子,出道三十年,蘇慧倫終於在上禮拜六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第一場售票演唱會《生命之花》。對於七八年級生來說,蘇慧倫肯定是熟悉的,雖然稱不上天后,但氣質清新恬淡,號稱當代的玉女掌門人。她不善於勁歌熱舞,也沒炫技海豚音,有的只是溫柔婉轉的嗓音,用一首首纏綿的情歌,徐徐陪伴青澀歲月中那些歡
Thumbnail
白牡丹為誰綻放?先聽陳淑樺的白牡丹。〈白牡丹〉1936年民國25年,七七抗戰前一年由勝利唱片出版(之後戰爭導致台灣歌謠的好日子結束),陳達儒作詞,陳秋霖作曲,歌手根根原唱,似乎由漢樂伴奏,我猜想在當時應該算很特別吧。北一的藝術歌曲前衛版也不錯。李碧華的版本就是柔美的花朵。
Thumbnail
白牡丹為誰綻放?先聽陳淑樺的白牡丹。〈白牡丹〉1936年民國25年,七七抗戰前一年由勝利唱片出版(之後戰爭導致台灣歌謠的好日子結束),陳達儒作詞,陳秋霖作曲,歌手根根原唱,似乎由漢樂伴奏,我猜想在當時應該算很特別吧。北一的藝術歌曲前衛版也不錯。李碧華的版本就是柔美的花朵。
Thumbnail
在屬於自己的第一次—《1029陳蕾音樂會》中,陳蕾就化身最耀眼的星星,在台上閃耀著。
Thumbnail
在屬於自己的第一次—《1029陳蕾音樂會》中,陳蕾就化身最耀眼的星星,在台上閃耀著。
Thumbnail
   最早只有粵語歌曲,因為那整個年代,都是港臺文化在大陸大行其道的時候。感知中,香港又優越於臺灣。粵語歌如改成普通話,既有品味掉一級的感覺。當初其實從小虎隊聽起,真正大愛的是童安格,即被同學拿譚詠
Thumbnail
   最早只有粵語歌曲,因為那整個年代,都是港臺文化在大陸大行其道的時候。感知中,香港又優越於臺灣。粵語歌如改成普通話,既有品味掉一級的感覺。當初其實從小虎隊聽起,真正大愛的是童安格,即被同學拿譚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