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晴的小說教學】(十五)題材:大衝突與小衝突

【顧天晴的小說教學】(十五)題材:大衝突與小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上一期講到衝突的本質,就是作者替角色塑造出一個左右為難的情境,逼迫劇情必須繼續發展下去。

  這段論述雖然可以概念性地詮釋衝突在故事中的地位,但要實際套入故事之中,恐怕還是會讓人覺得無從下手吧?

  所以這一期,我想將衝突講得更細一些。



大衝突

  大衝突,指的是故事中最高級別的目標。

  大衝突最常見於傳統的熱血王道漫畫。例如在《海賊王》、《火影忍者》裡,故事中最具指標性的大衝突就是「我要成為海賊王」、「我是要成為火影的男人」。

  換句話說,大衝突其實可以視作是故事的「核心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熱血王道漫畫都非常容易閱讀,廣為大眾所接受。

  因為這些作品的「目標明確」,讓讀者一眼就能知道這個故事在演什麼,自然就能很輕易融入故事情節之中。



小衝突

  小衝突,指的是故事的短期事件。

  譬如《東京喰種》的故事最開始,金木研意外成為半喰種,首先遇到的小衝突就是「吃」。

  喰種無法吃下人類的食物,所以金木研根本吃不進任何東西,餓得幾乎要死,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小衝突其實就是故事的「當前危機」。

  很多時候,主角當前遭遇的危機跟故事的大目標一點關係都沒有。

  例如故事的大衝突是要成為世界第一的拳擊手,但眼前的小衝突卻是家裡意外失火,燒得一乾二淨,導致主角失去住處,身上也沒有錢再去租房。

  這時候,小衝突就與大衝突無關。


  但這並不代表,小衝突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在故事具備大衝突的前提下,小衝突要盡量和大衝突有關,也就是說,這些小衝突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故事更加往大衝突靠近。

  例如房子燒掉,又身無分文的主角,只好找個包吃包住的工作,結果意外進到一間格鬥運動館工作,在裡面認識了非常多格鬥界的人士。

  這就是小衝突的作用。



大衝突與小衝突

  如前所述。大衝突就是「故事目標」,小衝突就是「故事危機」。

  那麼,究竟是大衝突重要,還是小衝突重要呢?


  我自己是這麼想的:

  一部好的故事未必要有明確的大衝突,但絕對不能沒有精彩的小衝突。


  這個想法其實有點違背普通的故事觀念,因為,這就等於是在說「故事不需要有核心劇情」。

  但是,試想市面上看到的諸多作品,真的每一部都有所謂從一而終的「核心劇情」嗎?

  是不是有不少作品雖然很好看,但當別人在問「這部故事在講什麼」的時候,我們會突然嗯嗯啊啊,不知如何回答?


  舉例來說,《1/2王子》講述的是一名不想再當弱女子的女玩家,決定在遊戲裡面當人妖,而且還是超級帥的大帥哥。

  但是,這充其量只是故事前半段的劇情,實際上,故事的後半段以及結尾,都跟這些內容沒有太大的關係。

  所以我認為,《1/2王子》是一部大衝突相對不明確的故事。

  那麼,這部作品有因為這樣就賣得比較不好嗎?當然沒有。


  再舉一個例子。我自己很喜歡的小說《噩盡島》,故事的大衝突其實也不怎麼明顯,整部故事就是主角沈洛年被動捲入各種麻煩裡面,但沈洛年本人並沒有想要插手的意思,也沒有想追求的目標。

  換言之,《噩盡島》這部故事其實沒有在追求什麼目標,而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小衝突串聯起來,成為一部高潮迭起的故事。


  若我們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其實大衝突相對來說是比較「打高空」的存在,反而「小衝突」才是讀者所關心的。

  一樣以《火影忍者》為例,讀者在意的肯定不會是「鳴人最後當上火影了」,而是「鳴人參加中忍考試」、「佐助跟大蛇丸跑了」、「忍界大戰」等等內容。

  也就是說,與其一直告訴讀者,這部作品的大衝突是「我要復仇」、「我要復仇」、「我要復仇」,還不如直接讓讀者看見,作品的小衝突是「遭遇敵人」、「尋找仇人」、「解開秘密」。



結語

  最後,我想用一個形象化的方式來詮釋「大衝突」與「小衝突」。

  「大衝突」就像是火車站,「小衝突」就像是火車的車廂與軌道。


  沒有車站的火車,在駛行的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會感到漫無目的,不知道該去哪裡才好。

  但是,沒有車廂與軌道的火車,不只乘客沒辦法上車,火車本身也無法移動。


  總結來說,我認為比起不斷強調故事的大衝突(目標),還不如讓讀者看見明確精彩的小衝突(危機)。

  所以各位創作者在寫故事的時候,除了高大上的大衝突外,別忘了在故事間埋進足夠多且精彩的小衝突,才能緊緊抓住讀者的目光哦。

  最後是工商時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來表達對我的支持,或者留言回應,幫助我繼續寫下去。

  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下次再見,掰掰!

  我的粉專:顧天晴的小日光部屋

  我的噗浪

  我的鏡文學專欄


avatar-img
顧天晴的沙龍
60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顧天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及小說,大部分人都會有個共識,那就是「衝突是小說的根本」。   一部作品如果精彩好看,那必然與故事中所展現的衝突有關。可能是劇情上的衝突非常曲折離奇,也可能是角色內在的衝突刻劃非常細膩別緻。   但不論如何,我們不免還是要回頭討論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衝突?
   上一回提到跟風作品,也就是故事世界觀的「老梗」。    這一次我還是想談老梗,但我想談的是「劇情」上的老梗。   所謂老梗,指的是那些被用到爛掉,幾乎讓讀者有本能反應的橋段。
  不曉得大部分人會不會有種疑惑,為什麼每次只要某個題材大紅,就會突然冒出一大堆類似的作品?    譬如當年《盜墓筆記》很紅的時候,市面上就突然多了一大堆的《OO筆記》、《盜墓OO》。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讀。一是寫作者,二是出版方。
  說到什麼是好萊塢式電影,有些人會想到的是華麗強烈的聲光特效,也有些人會認為是大眾化題材,例如英雄片。    從故事創作的大方向來看,我認為好萊塢電影最重要的特徵,在於其一致的故事結構,也就是在網路上被講到快爛掉的「三幕戲」。
  不知不覺小說教學來到第十章了。   既然「文筆」、「題材」都做了一個簡單的開頭,接下來當然就輪到「編劇」了。
  說完了「世界觀」和「角色」,最後來到的就是「劇情」。   劇情,就是事件。
   談及小說,大部分人都會有個共識,那就是「衝突是小說的根本」。   一部作品如果精彩好看,那必然與故事中所展現的衝突有關。可能是劇情上的衝突非常曲折離奇,也可能是角色內在的衝突刻劃非常細膩別緻。   但不論如何,我們不免還是要回頭討論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衝突?
   上一回提到跟風作品,也就是故事世界觀的「老梗」。    這一次我還是想談老梗,但我想談的是「劇情」上的老梗。   所謂老梗,指的是那些被用到爛掉,幾乎讓讀者有本能反應的橋段。
  不曉得大部分人會不會有種疑惑,為什麼每次只要某個題材大紅,就會突然冒出一大堆類似的作品?    譬如當年《盜墓筆記》很紅的時候,市面上就突然多了一大堆的《OO筆記》、《盜墓OO》。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讀。一是寫作者,二是出版方。
  說到什麼是好萊塢式電影,有些人會想到的是華麗強烈的聲光特效,也有些人會認為是大眾化題材,例如英雄片。    從故事創作的大方向來看,我認為好萊塢電影最重要的特徵,在於其一致的故事結構,也就是在網路上被講到快爛掉的「三幕戲」。
  不知不覺小說教學來到第十章了。   既然「文筆」、「題材」都做了一個簡單的開頭,接下來當然就輪到「編劇」了。
  說完了「世界觀」和「角色」,最後來到的就是「劇情」。   劇情,就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