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提問而學生回答,可說是思辨型課程的必備做法。然而,高品質的提問應針對主題特性,但教師不總是有時間心力特別去設計。這時,可重複套用的、有修改空間的模組就會很重要。
初階提問模組,我稱之為感受型。每個人都會有感受,而感受的正面或負面,往往左右了我們對於事件、說法或觀點的正面或負面認知,所以這適合用於課程開頭,先讓想法尚不充分的學生回答,再從感受來引出更多可用資訊。
也可以說,學生很多時候有能力給出好想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進入思辨模式,如果太快進入抽象討論,就難免產生「卡住」的現象。他們腦中有個名為「開始思考」的按鈕,需要先按下去為大腦開機,而感受型提問就有這種功能。
這裡所言的感受,泛指一切可能的形容詞,包括「怪怪的」、「很有趣」、「不太對」等等。就算是很簡單的形容,只要學生肯說出來,就是觸發更多想法的突破口。
在實作上,不僅能問個人感受,也可以問個人如何預測與看待他人感受,譬如:
1)某事件、某說法或某觀點,讓你有哪些感受?什麼原因讓你如此反應?
2)可能會讓大家有哪些感受?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
此外,感受可以搭配聯想,連結到更多類似事物或情境,導出更多認知線索,譬如:
3)哪些情況下,會讓你有類似感受?為什麼?
4)大家的這些感受,還可能在哪些情況下出現?為什麼?
當然,感受型提問更多地是一種引導,主要功能是建立基本認知,以利後續思考。
【優點】
• 大家都會有感受,所以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答得出來。而且這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直覺感受很多時候決定了後續認知與判斷。
• 由易入難。先讓學生暖機,習慣問答的流程與模式。
• 呈現更多對於主題的基本認識與背景資訊,讓學生知道一般人對這主題會有哪些基本反應。
【適用與搭配條件】
• 在提問之前,最好提供易於觸發感受的資訊。如果是社會議題,通常網路用戶最關注的、討論最熱烈的點,就是最能觸發感受的點。
• 如果是比較小眾或抽象的主題,尤其是一般人不太了解的,可以先說明幾種可能的感受,供學生參考。
• 學生們提供的感受,可在課程進行當中一再提及,協助建立前後資訊的連結。
• 如果是學生很熟悉的、已有相當背景知識的主題,這部分可以儘速帶過,或乾脆不用。
【可能狀況與應對】
• 如果真的有學生答不出來,可以告訴他們「無感」或「與我無干」也是一種感受,如果情況允許,還可繼續問「什麼原因讓你無感」?
• 如果學生真的沒什麼反應,也可以乾脆請學生任意提一兩個相關的形容詞,再進一步問為何會想要用這些詞。
【其他變化】
• 表情符號是感受的圖像化,所以這類提問可以搭配表情符號使用,譬如提供幾個表情符號讓學生選,再解釋這代表了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