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看見學生思考4:提問模組(感受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教師提問而學生回答,可說是思辨型課程的必備做法。然而,高品質的提問應針對主題特性,但教師不總是有時間心力特別去設計。這時,可重複套用的、有修改空間的模組就會很重要。
初階提問模組,我稱之為感受型。每個人都會有感受,而感受的正面或負面,往往左右了我們對於事件、說法或觀點的正面或負面認知,所以這適合用於課程開頭,先讓想法尚不充分的學生回答,再從感受來引出更多可用資訊。
也可以說,學生很多時候有能力給出好想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進入思辨模式,如果太快進入抽象討論,就難免產生「卡住」的現象。他們腦中有個名為「開始思考」的按鈕,需要先按下去為大腦開機,而感受型提問就有這種功能。
這裡所言的感受,泛指一切可能的形容詞,包括「怪怪的」、「很有趣」、「不太對」等等。就算是很簡單的形容,只要學生肯說出來,就是觸發更多想法的突破口。
在實作上,不僅能問個人感受,也可以問個人如何預測與看待他人感受,譬如:
1)某事件、某說法或某觀點,讓你有哪些感受?什麼原因讓你如此反應?
2)可能會讓大家有哪些感受?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
此外,感受可以搭配聯想,連結到更多類似事物或情境,導出更多認知線索,譬如:
3)哪些情況下,會讓你有類似感受?為什麼?
4)大家的這些感受,還可能在哪些情況下出現?為什麼?
當然,感受型提問更多地是一種引導,主要功能是建立基本認知,以利後續思考。
【優點】
• 大家都會有感受,所以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答得出來。而且這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直覺感受很多時候決定了後續認知與判斷。
• 由易入難。先讓學生暖機,習慣問答的流程與模式。
• 呈現更多對於主題的基本認識與背景資訊,讓學生知道一般人對這主題會有哪些基本反應。
【適用與搭配條件】
• 在提問之前,最好提供易於觸發感受的資訊。如果是社會議題,通常網路用戶最關注的、討論最熱烈的點,就是最能觸發感受的點。
• 如果是比較小眾或抽象的主題,尤其是一般人不太了解的,可以先說明幾種可能的感受,供學生參考。
• 學生們提供的感受,可在課程進行當中一再提及,協助建立前後資訊的連結。
• 如果是學生很熟悉的、已有相當背景知識的主題,這部分可以儘速帶過,或乾脆不用。
【可能狀況與應對】
• 如果真的有學生答不出來,可以告訴他們「無感」或「與我無干」也是一種感受,如果情況允許,還可繼續問「什麼原因讓你無感」?
• 如果學生真的沒什麼反應,也可以乾脆請學生任意提一兩個相關的形容詞,再進一步問為何會想要用這些詞。
【其他變化】
• 表情符號是感受的圖像化,所以這類提問可以搭配表情符號使用,譬如提供幾個表情符號讓學生選,再解釋這代表了什麼感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有性格類型,用的好就是優點,用不好就是缺點。
社會運動是製造亂源,還是找出亂源?
當無政府主義開始有市場時,一定是哪裡出了大問題。
什麼時候,你會有「我努力照做卻還如此下場」的感受?
某些議題的爭議,本來就會懸置不決,但學生不習慣於這一點。
國民法官,人人有機會當,你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都有性格類型,用的好就是優點,用不好就是缺點。
社會運動是製造亂源,還是找出亂源?
當無政府主義開始有市場時,一定是哪裡出了大問題。
什麼時候,你會有「我努力照做卻還如此下場」的感受?
某些議題的爭議,本來就會懸置不決,但學生不習慣於這一點。
國民法官,人人有機會當,你準備好了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課程心得-提問篇:1.提問是為了以終為始,確保目標一致,在適當的時機發揮PQ的共識精神。2.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探索共識及實際工作範例。
課程內容-提問篇:提問的四大目的,三大挑戰,有效提問的關鍵心態(以終為始,PQ-Ping Quotient),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八、「你說呢?」 人類像貓,充滿好奇是天性。 人類還有個特點,就是面對某個問題拋出,總是喜歡去尋找答案。 學生們的考試卷就是這麼設計的,所以整張紙上不是問號就是空格,期待有人把它填滿,或是給個「答」。可惜太多年積累的測驗卷,讓學生們漸趨疲乏,所以,看到白紙黑字的各種問題,抗拒心理油然而生;但口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課程心得-提問篇:1.提問是為了以終為始,確保目標一致,在適當的時機發揮PQ的共識精神。2.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探索共識及實際工作範例。
課程內容-提問篇:提問的四大目的,三大挑戰,有效提問的關鍵心態(以終為始,PQ-Ping Quotient),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八、「你說呢?」 人類像貓,充滿好奇是天性。 人類還有個特點,就是面對某個問題拋出,總是喜歡去尋找答案。 學生們的考試卷就是這麼設計的,所以整張紙上不是問號就是空格,期待有人把它填滿,或是給個「答」。可惜太多年積累的測驗卷,讓學生們漸趨疲乏,所以,看到白紙黑字的各種問題,抗拒心理油然而生;但口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