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學生思考7:提問模組(立場攻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謂立場型提問,是指在某一議題上採取特定立場,通常有明確的敵論可言。所以在實際討論上,往往會形成正反雙方的立場攻防,並花費不少心力去檢視各個論點是否成立。
這大約可以分兩類:一是針對較抽象的、概括性高的原則或理論,譬如文化相對論是否成立、知識是否全都來自於後天經驗、人是否擁有自由意志等等。二是社會議題的某項主流政策,譬如是否該續建核電廠、同性婚姻是否該合法化等等。
其提問模組是:
1)這一說法,你是支持、反對或採取中立?什麼理由讓你這麼想?
2)哪些情況或條件,會影響或動搖你的支持或反對立場?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
3)你認為,有哪些人特別會支持、哪些人特別會反對嗎?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
4)對於敵方的某些批評,你會如何解釋與回應?請採取最能說服中立者的方式。
實作上,大多數人都能說出自己的初步立場,但不見得能提出好的理由來捍衛自家觀點,而可能只是說出自己賴以判斷的認知。所以這種討論方式,要求參與者有一定的資訊量與思考量,否則會花大量力氣在消除認知差距甚至澄清誤解上。
【優點】
• 能夠深入地檢視正反主張與相應理由,激發出較有建設性的觀點或表述方式。
• 利於呈現為更有價值的成果,譬如報導文、論說文或參加知識性質高的徵文競賽。
【適用與搭配條件】
• 務必確認學生有充分的理解意願,否則在討論過程中,會有很多人跟不上脈絡。
• 有時必須簡要重述學生的發言,並說明其論述功能,譬如「為正方提供了新證據」、「針對某一論點舉出了反例」、「更完整地說明了某論點的好處」等。
• 對於議題正反方的基本主張與論點,教師自身需有一定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重述與補充學生的發言內容。
【可能狀況與應對】
• 如果問題很抽象或問題點不易把握,最好不要直接問支持或反對某一立場,而是給定一組正反雙方的論辯,加以說明和解釋,再詢問支持哪一邊與相應理由。這能協助學生跟上比較深入的分析。
• 如果學生看來跟不上脈絡,就需要把現有的討論進度簡要重述一次。
• 如果學生的討論太過激烈,使得氣氛有點火藥味,要適時引導學生緩和語氣,並更完整地說明自身立場,譬如發言以「我很好奇/我覺得很有趣/我想要釐清一下/有人可能會覺得怪怪的」開頭,或在發言中說明是想達到怎樣的共識。這有助於避免學生過度的攻擊或防禦態度,維持良好討論風氣。
【其他變化】
• 可以先請學生猜猜看,班上是支持的人多還是反對的人多,再舉手投票公布答案。如果是爭議性高的議題,可以帶來衝擊效果,因為學生會發現,其實有滿多人想的和自己不太一樣。如果學生們都站在同一立場,在之後的課程裡,你可以多補充反對意見與理由,並詢問他們怎麼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它們各自有何優點、成本與風險?哪些情況特別適用或不適用?
泛指常見概念:正義、自由、道德、愛情、幸福等,人們常用但語意甚廣。
感受泛指一切可能的形容詞,包括「怪怪的」、「很有趣」、「不太對」。
每個人都有性格類型,用的好就是優點,用不好就是缺點。
社會運動是製造亂源,還是找出亂源?
當無政府主義開始有市場時,一定是哪裡出了大問題。
它們各自有何優點、成本與風險?哪些情況特別適用或不適用?
泛指常見概念:正義、自由、道德、愛情、幸福等,人們常用但語意甚廣。
感受泛指一切可能的形容詞,包括「怪怪的」、「很有趣」、「不太對」。
每個人都有性格類型,用的好就是優點,用不好就是缺點。
社會運動是製造亂源,還是找出亂源?
當無政府主義開始有市場時,一定是哪裡出了大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的確會有立場,也完全無須要假裝自己中立,但唯有先去回到理由、梳理理由,去思考自己為什麼如此相信、對方為什麼如此相信之後,立場才會有意義。我們才有機會真正進行討論、真正去在討論之中,讓每一個人都對這些事情有更多的認識、對不同觀點的人有更多的理解,乃至於有機會提供更好的實踐指引。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釐清了「討論」與「檢討」之間的差異,強調了對彼此需求和感受的關心與合作。藉由討論來找出方法靠近對方的需要,而非僅滿足自身需求。同時提到檢討別人並非有效的互動方式,只會在短期省力省時,但會在長期付出更大的成本。
學生時期的我們大多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在選擇題的考試時,面對一道不確定的題目,總是猶豫不決該選擇哪個答案? 應該跟著自己的直覺做選擇嗎?或是反覆的修改呢? 如果離考試結束前還有一些時間,你是會反覆檢查答案的學生並更改自己的答案?或是你經常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不檢查、不遲疑、不更改就直接交卷?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跟出自質疑而問的為什麼比起來 更重要的是出自好奇而問的為什麼 這個行為展現出一個人面的心態 是包容開放的 還是固執狹隘的 我尊重你有自己的觀點 你接受我有不同好惡 可以說明,可以理解 不要想去改造對方 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
Thumbnail
面對異見,靈活性和良好溝通技巧至關重要。提供多證據支持觀點,強調共同目標,冷靜尊重處理異見,開放態度促進建設性對話,主動提出解決方案展現合作態度,適應對方風格建立順暢對話流程,與團隊協作構建有力論據。這些方法有助於創造開放、建設性的溝通環境,促進雙方共識與合作。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的確會有立場,也完全無須要假裝自己中立,但唯有先去回到理由、梳理理由,去思考自己為什麼如此相信、對方為什麼如此相信之後,立場才會有意義。我們才有機會真正進行討論、真正去在討論之中,讓每一個人都對這些事情有更多的認識、對不同觀點的人有更多的理解,乃至於有機會提供更好的實踐指引。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釐清了「討論」與「檢討」之間的差異,強調了對彼此需求和感受的關心與合作。藉由討論來找出方法靠近對方的需要,而非僅滿足自身需求。同時提到檢討別人並非有效的互動方式,只會在短期省力省時,但會在長期付出更大的成本。
學生時期的我們大多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在選擇題的考試時,面對一道不確定的題目,總是猶豫不決該選擇哪個答案? 應該跟著自己的直覺做選擇嗎?或是反覆的修改呢? 如果離考試結束前還有一些時間,你是會反覆檢查答案的學生並更改自己的答案?或是你經常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不檢查、不遲疑、不更改就直接交卷?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跟出自質疑而問的為什麼比起來 更重要的是出自好奇而問的為什麼 這個行為展現出一個人面的心態 是包容開放的 還是固執狹隘的 我尊重你有自己的觀點 你接受我有不同好惡 可以說明,可以理解 不要想去改造對方 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
Thumbnail
面對異見,靈活性和良好溝通技巧至關重要。提供多證據支持觀點,強調共同目標,冷靜尊重處理異見,開放態度促進建設性對話,主動提出解決方案展現合作態度,適應對方風格建立順暢對話流程,與團隊協作構建有力論據。這些方法有助於創造開放、建設性的溝通環境,促進雙方共識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