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浩瀚寒雪 - 第七章《鐵拳》其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江南某處街道,雖是人來人往,卻佇立一棵大榕樹,其樹幹枝葉遮蓋半條街道,那街道可是闊近十丈,榕樹之大,可見一斑,烈日當空,行人走得累了,汗流浹背,大樹遮陰,眾人便在那榕樹下休息片刻。

不知何時,榕樹下多了一位老人,他自稱說書人,在行人歇息之時,說起了江湖傳聞,眾人無聊,便聽來解悶,豈料說書人消息靈通,又分析得頭頭是道,一傳十,十傳百,在榕樹下聽故事,已是四周街坊的習慣。

一天,大榕樹聚集了四十人左右,都是聽故事的,眾人圍了一個半圓,正等待說書人開口。

只見說書人慢條斯理問道:「各位想知哪一派才是天下第一派嗎?」

眾人齊聲道:「想!」

說書人道:「莫急!莫急!待老夫娓娓道來。」

說書人說:「在江南,星辰派是傳統名門,從百年前開始,興盛至今,鰲頭之名,名符其實,星辰派有一狂人,相信各位定必亦曾有所耳聞!」

眾人嘩然,有人小聲話:「是他!」

說書人故意提高音量道:「那人便是宮浩陽!他雖是行事張狂,但其傲視群雄的實力,引得無數人慕名想拜入門下。」

眾人之中,一些默不作聲,一些則點頭認同。

有一位公子藏身在眾人之後,那公子相貌堂堂,臉上木無表情,目光掃視眾人反應。

說書人接道:「而鐵拳門則是在十年前,慕容灼光成為掌門之後才漸漸冒起,全因為這位掌門武藝精湛,鐵拳無雙,加上他用人有度,座下徒弟,有蕭珞玉丶柳驚鴻和柳定鵠,合稱派內三大高手,風頭可說是一時無兩。」

那公子的衣著是一袍深藍儒服,低調優雅,手持一雪白羽扇。

說書人歎息道:「近年來,鐵拳門的門派規模已取代擊泉派,僅次於星辰派,至於擊泉派,當年擊泉派曾可與星辰派分庭抗禮,如今卻人才凋落,老夫也感唏噓不已!」

那公子才智絕倫,但只能用冷漠才能形容他。

說書人話鋒一轉道:「一個月後,星辰派的掌門宮擎洋舉行其六十大壽的日子,那可謂是武林一大盛事。」

那公子似是聆聽,似是沉思,更似是算計,他就是擊泉派世子沈憶寒!

-----------------------------------------------------------------------------------

鐵拳門中的練武場,地上是一個大圓形,圓的中間聚集了四十名新加入鐵拳門的人,當中有一青年身穿黑色勁裝,神態認真,正在指導新人一些學武的基本功,那青年名叫柳定鵠。

柳定鵠教授道:「出拳掌,必須要馬步穩扎,方能有力發勁!」

圓圈的外面,一名四十餘歲的中年坐在一張木椅,椅子樸素穩固,實而不華,那中年一身棕色長袍,表情氣定神閒,穩重沉著,卻有凜不可犯之威,他便是鐵拳門的掌門—慕容灼光。

慕容灼光身旁站立着另一名青年,那青年無論在長相丶衣著,也跟柳定鵠十分相似,他就是定鵠的哥哥—驚鴻。

在鐵拳門中,驚鴻丶定鵠已是門中高手,雖然他們之實力不及掌門慕容灼光和師兄蕭珞玉,但已是鐵拳門的中流砥柱,新加入的弟子皆先由柳氏兄弟挑選,汰劣留良。

慕容灼光問柳驚鴻道:「今年的新弟子質素如何?有誰特別優秀嗎?」

柳驚鴻回:「今年的弟子質素平均,沒有人特別出眾。」

慕容灼光正在觀察新一年的弟子,目光被一名少年吸引住,那少年看起來瘦弱如柴,看起來大約十五歲,外表弱不禁風,卻不是那少年引得慕容灼光格外留意的唯一原因。

慕容灼光走向那少年問道:「你叫甚麼名字?」

那少年青澀地回:「你好!慕容掌門,弟子...弟子叫招財。」

慕容灼光若有其思道:「招財...你為何加入鐵拳門?」

招財弱弱地回:「我是家中獨子,父母目不識丁,務農為生,家境清貧,本來就是勉強度日,加上農作物失收,已無力養活三個人,所以我就...我就拜入門派,希望習得武功,讓父母可以生活無憂!」

慕容灼光鼓勵說:「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做得到!」

慕容灼光在與招財的對話中,令他想起自己與妻子那夭折的嬰兒,雖然他不應該知道兒子長大的模樣,但他卻認為招財與自己的兒子很像很像,就好似招財就是自己兒子一樣。

忽然,眾人聽見一道柔和古雅的琴聲響起,無不聽得賞心悅耳,可是練武場空曠遼闊,一眼明瞭,望不見有人奏琴,一些弟子暗中佩服,自忖最近的房子也有兩里之遙,弄琴者功力不凡,方可使琴聲傳至此處。

慕容灼光眉頭稍皺。

柳驚鴻見狀道:「想必是師母。」

慕容灼光無可奈何:「她總是不肯休息!你和定鵠繼續訓練新人,我去瞧瞧。」

慕容灼光又道:「對了!你替我留意那個叫招財的少年,他若是勤奮練功,我想收他作我的閉門弟子。」

柳驚鴻:「是!」

待續
2會員
11內容數
星辰派的年輕一輩中,有兩人武功最高,他們之間兄弟情深,可是那兩人性格卻是迂迴,一者殺伐果斷,一者耐性內斂,嗜殺與仁慈丶狂傲與謙遜丶衝動與猶豫,他們似是光影般,一正一邪,各自守在天秤對立的兩端;在陰謀詭計的江湖中,到了最後,會是誰對誰錯?界線又在哪裡?誰又說得清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武俠小說中的心理學|《大唐雙龍傳》安定與充實自我的心法(二)徐子陵最後感嘆,當自己能達到靜如止水的心境,戰鬥時就能不再以勝敗、滿足利益為重點,而是全心沈浸於過程中的樂趣與進步,進而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此處則與匈牙利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Flow)」概念相映成趣。
Thumbnail
avatar
謝遙臨床心理師
2024-04-15
武俠小說中的心理學|《大唐雙龍傳》安定與充實自我的心法(一)在黃易知名的武俠小說《大唐雙龍傳》中,描述街頭維生、相依為命的兄弟寇仲與徐子陵一同闖蕩江湖,徐子陵偶然發現一潭井水中映照著月亮,悟出「井中月」的道理,從此改變了面對人生困境的態度。第一次翻閱《大唐》、初見「井中月」心法時就深感共鳴…「這不就是心理學嗎!」。
Thumbnail
avatar
謝遙臨床心理師
2024-04-15
武俠小說中的「七」俠義小說和武俠小說中屢見以七人組成的團體,最早當數《七俠五義》,不過原著是南俠、北俠和雙俠組成的「三俠」,後來俞樾加上三人湊成七俠。後來又有《七劍十三俠》⋯⋯
Thumbnail
avatar
木天心
2024-04-02
武俠小說,其實是一種大規模的同人創作隨便翻一下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發現裡面有一個人物叫做「一點紅」。古龍筆下《楚留香》系列也有一個角色名叫「 一點紅」。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
Thumbnail
avatar
木天心
2024-03-27
武俠小說中的「一床數好」與霹靂布袋戲的「一夫一妻」2023年初,我在朋友的介紹下看完了霹靂布袋戲的《霹靂劍蹤》,又看了不少有關霹靂的訪問和報導,漸漸對布袋戲產生興趣了。
Thumbnail
avatar
木天心
2024-02-26
武俠小說的光輝與沒落—從金庸小說見中華文明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是我第一本接觸的小說,至今我都十分慶幸看的第一部小說就是武俠題材。還記得那年是剛升上國中的時候,讀完《倚天》,我便著了迷,將金庸小說全部讀了個遍。 武俠小說的獨特性 金庸小說的成就 大眾的冷漠與武俠的沒落
Thumbnail
avatar
程真
2022-08-16
最愛的武俠小說作家說到武俠小說的這條路上,那還真的是一去不復返🤣。 啟蒙 一開始一定是先從金庸的小說,對我而言,接觸到金庸小說的機遇是很特別的。 在國中的課本裡,有一課是介紹金庸《射鵰英雄傳》的其中一回裡面的故事,那課叫「一燈大師」。 然後就一整個陷入其中了🤣。我現在已經是個確確實實的武俠小說迷了。 鄭豐
Thumbnail
avatar
葉瑩
2022-05-17
武俠小說中的俠骨柔情——以金庸、古龍、梁羽生爲例梁羽生、金庸、古龍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引人注目的“三大家”,其作品創設出英雄美人“攜手走天涯”的詩意江湖,使武俠小說兼備言情小說的特質。頗爲遺憾的是,自從此類小說進入學者的研究視野以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雖不斷湧現,但主要集中在對其創作模式與主題模式的探討方面,偶有對其情感敘事的分析亦是淺嘗輒止。鑑於此,
Thumbnail
avatar
白鷺
2022-03-04
由蕭逸想到武俠小說的意義最近有關於蕭逸的報道,蕭逸先生是繼金庸、梁羽生、古龍之後的武俠小說大家。他23歲時以處女作《鐵雁霜翎》步入文壇,實際上與古龍差不多同時開始寫作,近半個世紀來,他共著有各類武俠、歷史小說40餘部,各類專欄小品雜文1000餘篇,還兼職電視公司編劇,撰寫各種電視劇本200餘集,電影劇本20餘集。他的...
avatar
白鷺
2022-02-19
<武俠小說> 1-1 異鄉藥郎FB:老痞與頑童
Thumbnail
avatar
老痞與頑童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