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揣測地方媽媽的心理(1)

2021/01/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爬梳CBA時期的資料時翻到一則CBA第一季季前熱身賽的球迷的抱怨回饋資料,覺得滿有趣的,想說台灣現在再度又有職籃P.League+看過CBA的球迷朋友,今天再看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呢?
就讓紙箱以〈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報導中的三位球迷:台中黃姓地方媽媽、台北新店林教師、台北淡水羅同學作為對象,從他們投書的內容發揮歷史人的功夫,推想他們看今日的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
1994年CBA熱身賽時球迷投書

黃姓地方媽媽的抱怨:前球迷看生面孔,小人打大人不如看NBA!

媽媽的抱怨(1):對於外籍球員不認識,看不到期待的本土明星

二十多年前我曾是籃球迷最近幾場職籃熱身賽,我和先生準時開機。幾場球下來,總感覺不似從前那般吸引人。電視畫面中,盡是些一臉不在乎、稱霸全場,分不清楚誰是誰的黑面孔(我不是種族歧視)。看不見昔日明星球員如陸莉莉、荊玲、洪濬哲等。
這位地方媽媽說在20多年前是籃球迷,CBA是1994年開始,推估這位地方媽媽看球的年代大概是1970年代初期。1970年代的看球環境只能用「貧瘠」,要看到國內甲組球員賽事大概只有年初的自由盃和年尾的中正盃,電視轉播更是少得令人想哭,當時電視只有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只有像瓊斯盃這種等級的重大賽事才有轉播機會。所以,這位地方媽媽敢說自己20多年前是籃球迷,大概是那種會買票進場看球的鐵桿球迷。
這樣的鐵桿球迷自然對當時職籃CBA重滿期待,但要在1994年的球場上找到1970、80年代陸莉莉、荊玲、洪濬哲等籃球員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如何讓地方媽媽趕快認識新一代1990年代的球員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從黃姓地方媽媽的抱怨投書中,她是用「黑面孔」來形容外籍球員,也叫不出台灣本土球員的名字,她在形容幸福隊全員時,以「一位表現不差,但僅170公分的球員來形容。顯然當時CBA在熱身賽時沒有宣傳到讓這位地方媽媽好好認識場上的球員。

若黃姓地方媽媽看P.League+呢?

那若今天這位黃姓地方媽媽看P.League+也會出現當年看CBA熱身賽時,看著場上10個人在奔跑,卻不知道誰是誰的困擾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7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籃球紙箱:蒐集台灣籃球的過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403會員
76內容數
「台灣籃球人,不可不知台灣籃球事」身為台灣籃球人一份子的你,可以在這份專題看到關於台灣籃球過往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