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揣測地方媽媽的心理(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爬梳CBA時期的資料時翻到一則CBA第一季季前熱身賽的球迷的抱怨回饋資料,覺得滿有趣的,想說台灣現在再度又有職籃P.League+看過CBA的球迷朋友,今天再看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呢?

就讓紙箱以〈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報導中的三位球迷:台中黃姓地方媽媽、台北新店林教師、台北淡水羅同學作為對象,從他們投書的內容發揮歷史人的功夫,推想他們看今日的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

1994年CBA熱身賽時球迷投書

1994年CBA熱身賽時球迷投書

黃姓地方媽媽的抱怨:前球迷看生面孔,小人打大人不如看NBA!

媽媽的抱怨(1):對於外籍球員不認識,看不到期待的本土明星

二十多年前我曾是籃球迷最近幾場職籃熱身賽,我和先生準時開機。幾場球下來,總感覺不似從前那般吸引人。電視畫面中,盡是些一臉不在乎、稱霸全場,分不清楚誰是誰的黑面孔(我不是種族歧視)。看不見昔日明星球員如陸莉莉、荊玲、洪濬哲等。

這位地方媽媽說在20多年前是籃球迷,CBA是1994年開始,推估這位地方媽媽看球的年代大概是1970年代初期。1970年代的看球環境只能用「貧瘠」,要看到國內甲組球員賽事大概只有年初的自由盃和年尾的中正盃,電視轉播更是少得令人想哭,當時電視只有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只有像瓊斯盃這種等級的重大賽事才有轉播機會。所以,這位地方媽媽敢說自己20多年前是籃球迷,大概是那種會買票進場看球的鐵桿球迷。

這樣的鐵桿球迷自然對當時職籃CBA重滿期待,但要在1994年的球場上找到1970、80年代陸莉莉、荊玲、洪濬哲等籃球員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如何讓地方媽媽趕快認識新一代1990年代的球員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從黃姓地方媽媽的抱怨投書中,她是用「黑面孔」來形容外籍球員,也叫不出台灣本土球員的名字,她在形容幸福隊全員時,以「一位表現不差,但僅170公分的球員來形容。顯然當時CBA在熱身賽時沒有宣傳到讓這位地方媽媽好好認識場上的球員。

若黃姓地方媽媽看P.League+呢?

那若今天這位黃姓地方媽媽看P.League+也會出現當年看CBA熱身賽時,看著場上10個人在奔跑,卻不知道誰是誰的困擾嗎?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7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籃球紙箱:蒐集台灣籃球的過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啾巴老師的沙龍
414會員
88內容數
「台灣籃球人,不可不知台灣籃球事」身為台灣籃球人一份子的你,可以在這份專題看到關於台灣籃球過往的人、事、物。
啾巴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3
G12的觀察重點在,戰神是否能擊敗宏國,與宏國並列聯盟第一的位置。在G11的比賽中東方介德〝只得14分〞累積得分來到99分,錯失成為聯盟首位得分破百的本土球員,而累積分數已經來到93分的鄭志龍是否能在G12拿到7分,成為首位聯盟首位得分破百的本土球員成為賽事的關鍵焦點。
Thumbnail
2024/11/23
G12的觀察重點在,戰神是否能擊敗宏國,與宏國並列聯盟第一的位置。在G11的比賽中東方介德〝只得14分〞累積得分來到99分,錯失成為聯盟首位得分破百的本土球員,而累積分數已經來到93分的鄭志龍是否能在G12拿到7分,成為首位聯盟首位得分破百的本土球員成為賽事的關鍵焦點。
Thumbnail
2023/08/15
這是一篇臨時想寫的短文,因為最近正值瓊斯盃賽事,許多瓊斯盃的文章紛紛湧現,不只每日、甚至每節、一球戰報都有了,甚至回憶、講古的文章(農場文?)紛紛浮出,紙箱實在忍不住想用文章發發牢騷...所以自然也談不上編排,想到那就寫到那裡
Thumbnail
2023/08/15
這是一篇臨時想寫的短文,因為最近正值瓊斯盃賽事,許多瓊斯盃的文章紛紛湧現,不只每日、甚至每節、一球戰報都有了,甚至回憶、講古的文章(農場文?)紛紛浮出,紙箱實在忍不住想用文章發發牢騷...所以自然也談不上編排,想到那就寫到那裡
Thumbnail
2023/08/04
以前籃球雜誌中曾介紹過40吋以上彈跳力的NBA球星,寥寥數人中David Thompson是其中一位,是喬丹更之前的飛人,有著〝天行者〞霸氣的稱號,還有著可以拿在籃板上面硬幣的都市傳說。又誰想過David Thompson曾經訪台並且在台灣出賽過呢?
Thumbnail
2023/08/04
以前籃球雜誌中曾介紹過40吋以上彈跳力的NBA球星,寥寥數人中David Thompson是其中一位,是喬丹更之前的飛人,有著〝天行者〞霸氣的稱號,還有著可以拿在籃板上面硬幣的都市傳說。又誰想過David Thompson曾經訪台並且在台灣出賽過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有小雷慎入※ 近期Nefilx夯日劇fist love,掀起一陣回憶殺後,緊接者七八年級生的經典漫畫-灌籃高手也搬上大螢幕。 灌籃高手漫畫是從1990年開始發行,而CBA-中華職業籃球聯盟是從1994年正式開打,一樣都是在90年代,在無數籃球迷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地位。 CBA是台灣籃球的黃金年代,
Thumbnail
※有小雷慎入※ 近期Nefilx夯日劇fist love,掀起一陣回憶殺後,緊接者七八年級生的經典漫畫-灌籃高手也搬上大螢幕。 灌籃高手漫畫是從1990年開始發行,而CBA-中華職業籃球聯盟是從1994年正式開打,一樣都是在90年代,在無數籃球迷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地位。 CBA是台灣籃球的黃金年代,
Thumbnail
籃球紙箱回顧CBA 94-95賽季,G1~6賽事帶大家重溫各場賽事、整理BOX資料,並精選Top3快速瀏覽CBA精彩鏡頭。 籃球紙箱「職籃回顧系列」一方面在等待開賽期間,大家可以鍵盤看球看看十幾年前的職籃面貌是如何,另外一方面是期待日後在討論職籃、台籃時會有更多的歷史文化帶入,讓台籃有其「厚實」。
Thumbnail
籃球紙箱回顧CBA 94-95賽季,G1~6賽事帶大家重溫各場賽事、整理BOX資料,並精選Top3快速瀏覽CBA精彩鏡頭。 籃球紙箱「職籃回顧系列」一方面在等待開賽期間,大家可以鍵盤看球看看十幾年前的職籃面貌是如何,另外一方面是期待日後在討論職籃、台籃時會有更多的歷史文化帶入,讓台籃有其「厚實」。
Thumbnail
回顧台灣第一次職籃CBA時期,1994-95年間,CBA季賽72場的賽事讓大家在等待P+或T1新賽季開賽期間有個特別且「新鮮」的賽事可以追。 CBA 94-95球季開幕賽是裕隆VS宏國,讓我們一窺開幕前兩支隊伍的糾葛,以及開幕前的票房光景。
Thumbnail
回顧台灣第一次職籃CBA時期,1994-95年間,CBA季賽72場的賽事讓大家在等待P+或T1新賽季開賽期間有個特別且「新鮮」的賽事可以追。 CBA 94-95球季開幕賽是裕隆VS宏國,讓我們一窺開幕前兩支隊伍的糾葛,以及開幕前的票房光景。
Thumbnail
感謝公司贈票&我本人快刀搶到票 這是我第2次拿著票進進場看籃球賽。第1次是2017年台北市舉辦在小巨蛋觀看。平常很少在意籃球賽事的,是因為小孩當時國小階段,愛打籃球。做老媽的我,就買了票全家一起去看。第一次的體驗,很美好。我也忘了我是看哪隊,印象中都是外國人,個子都超高。球場跟球員的比例,感覺球員
Thumbnail
感謝公司贈票&我本人快刀搶到票 這是我第2次拿著票進進場看籃球賽。第1次是2017年台北市舉辦在小巨蛋觀看。平常很少在意籃球賽事的,是因為小孩當時國小階段,愛打籃球。做老媽的我,就買了票全家一起去看。第一次的體驗,很美好。我也忘了我是看哪隊,印象中都是外國人,個子都超高。球場跟球員的比例,感覺球員
Thumbnail
「如果文」系列〈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已經來到第三篇,紙箱以1994年CBA職籃熱身賽後球迷的投書〈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作為分析藍本,分析他們(以前CBA的球迷)為何當時有這些投書? 這次我們要分析的對象是台北淡水羅同學,這位淡水羅同學對於CBA又有什麼建言呢?
Thumbnail
「如果文」系列〈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已經來到第三篇,紙箱以1994年CBA職籃熱身賽後球迷的投書〈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作為分析藍本,分析他們(以前CBA的球迷)為何當時有這些投書? 這次我們要分析的對象是台北淡水羅同學,這位淡水羅同學對於CBA又有什麼建言呢?
Thumbnail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是一系列的「如果文」從以前CBA球迷看熱身賽的投書抱怨,來推測他們若觀看今天的P.League+會如何呢? 若還沒有看過此系列文的朋友們,可以先看上一篇〈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揣測地方媽媽的心理(1)〉,我們這次要分析的是台北新店林老師的案例。
Thumbnail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是一系列的「如果文」從以前CBA球迷看熱身賽的投書抱怨,來推測他們若觀看今天的P.League+會如何呢? 若還沒有看過此系列文的朋友們,可以先看上一篇〈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揣測地方媽媽的心理(1)〉,我們這次要分析的是台北新店林老師的案例。
Thumbnail
最近爬梳CBA時期的資料時翻到一則CBA第一季季前熱身賽的球迷的抱怨回饋資料,覺得滿有趣的,想說台灣現在再度又有職籃P.League+看過CBA的球迷朋友,今天再看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呢?就讓紙箱以1994年〈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的球迷投書來說分明吧!
Thumbnail
最近爬梳CBA時期的資料時翻到一則CBA第一季季前熱身賽的球迷的抱怨回饋資料,覺得滿有趣的,想說台灣現在再度又有職籃P.League+看過CBA的球迷朋友,今天再看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呢?就讓紙箱以1994年〈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的球迷投書來說分明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