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春節前的慣例是紅包還是風險?
付費限定

春節前的慣例是紅包還是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股市持續創新高,對中長期均線的乖離率處於相對高點,年均線乖離超過25%已是近10年內最高紀錄,上一次見到這麼高的乖離率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的回升,高乖離率的情況下,是應該要小心隨時可能的回跌修正,另一個角度的觀點是,市場充斥著樂觀的心理與資金,暫時行情似乎也還沒結束,大戶可以藉力使力順勢拉高,等到特定時間點或特定財經事件再鬆手;一月份接下來陸續有企業法說會,公布財報與展望,之後則接近農曆年而有紅包行情的說法,這兩件事情應是影響近期行情較重要的事件。


在特定事件或訊息公佈之前,如果股價急漲擴大乖離,預期會是好消息,但卻不應該預期在好消息公布之後的股價還有多少表現空間,在股價相對高檔的利多,反而要小心會不會有利多出盡的現象;另外是每年年底到隔年初,股市表現通常比較好,但農曆年前卻不一定有行情,反而是農曆年前常會有一段相對較受壓抑的時間,因為有部分市場資金會在農曆年前退場,不願意抱股過年的賣壓,使農曆年前的2~3周會有一段時間股市相對較不易表現。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俊忠的沙龍
132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市場熱絡時期,各種股票都可能會漲,見漲而追的投機就有機會獲利,理性謹慎可能成為障礙,勇敢冒險才有收穫,但能否在回跌之前脫身而把獲利放口袋,就不只是有勇氣、敢冒險可以做到的事。
技術分析角度認為所有訊息都會反映在市場的表現,所以不用管各種經濟產業新聞的利多或利空,只要觀察市場現象,讓股價說話,傾聽市場的聲音,去推測接下來可能的發展。,不過,個股不一定會和指數有同樣的步調。
投機客心理像是賭徒心理,賺錢的時候加碼壓注想賺更多,賠錢的時候也加碼壓注想翻本賺回,不論賭場的情勢如何演變都要加碼,不是外在情勢的因素,而是賭徒心理導致最後獲利無法放在口袋
即使指數處於漲勢過程,仍有些個股表現的不同情境,在資金行情、或是年初的做夢行情,基本面不一定是股價上漲的保證,營運不佳但沾上一點題材概念的個股卻漲翻天,這種情境下要有自知之明,了解持股特性是投資或投機
選股首要是必須有自知之明,知道甚麼程度的貪婪是合理的,例如若沒辦法經常追蹤股市波動,就不適合投機性較高的個股,投資時的自知之明,就是所謂的能力圈,界定能力範圍,才能夠在能力範圍內選股。
萬一明天股市出現大跌,投資人會不會擔心?該不該擔心?會不會擔心大跌,所牽涉的問題是資金如何配置比例,而該不該擔心大跌,牽涉的則是對於投資情境的判斷
在市場熱絡時期,各種股票都可能會漲,見漲而追的投機就有機會獲利,理性謹慎可能成為障礙,勇敢冒險才有收穫,但能否在回跌之前脫身而把獲利放口袋,就不只是有勇氣、敢冒險可以做到的事。
技術分析角度認為所有訊息都會反映在市場的表現,所以不用管各種經濟產業新聞的利多或利空,只要觀察市場現象,讓股價說話,傾聽市場的聲音,去推測接下來可能的發展。,不過,個股不一定會和指數有同樣的步調。
投機客心理像是賭徒心理,賺錢的時候加碼壓注想賺更多,賠錢的時候也加碼壓注想翻本賺回,不論賭場的情勢如何演變都要加碼,不是外在情勢的因素,而是賭徒心理導致最後獲利無法放在口袋
即使指數處於漲勢過程,仍有些個股表現的不同情境,在資金行情、或是年初的做夢行情,基本面不一定是股價上漲的保證,營運不佳但沾上一點題材概念的個股卻漲翻天,這種情境下要有自知之明,了解持股特性是投資或投機
選股首要是必須有自知之明,知道甚麼程度的貪婪是合理的,例如若沒辦法經常追蹤股市波動,就不適合投機性較高的個股,投資時的自知之明,就是所謂的能力圈,界定能力範圍,才能夠在能力範圍內選股。
萬一明天股市出現大跌,投資人會不會擔心?該不該擔心?會不會擔心大跌,所牽涉的問題是資金如何配置比例,而該不該擔心大跌,牽涉的則是對於投資情境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