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不缺資料與數據,只欠缺適當的整理與思考;而有效的整理與思考,則需要掌握事物背後的邏輯與脈絡。
我相信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在網路搜尋資料時,如果沒有用對關鍵字,會跳出一大堆無關緊要的、令人傷腦筋的「大數據」,但其實你真正需要的只是那精確的、一兩則有用的小數據。你知道——只要輸入正確的關鍵字,就像找到一堆雜亂毛線的線頭,輕輕一拉就能解開雜亂的謎團。
《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就是那個關鍵的線頭。在這裡,你可以藉由我過去所累積的思考經驗,以及所觀察到的邏輯脈絡,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按圖索驥,找到那些正確的關鍵字。
投資,是一門學校不教的社會大學選修課,入門很容易,因為獲利的慾望自然會把人吸引進來,但想學到專精卻很困難,要能夠長期維持獲利更是不容易,除了必須對數字資料有興趣,還要對財經與企業有熱情,才可能持續觀察、思考與學習。如果你只想獲利,卻缺乏對財經數字的興趣,會像只是為了拿學分而修課,最後什麼都忘光光,什麼也學不到。
投資是選修,不是必修,如果沒有興趣,不接觸它、只專注本業也能活得很好。選修課要學得好,最重要的條件是興趣,而投資的獲利是這門課的附帶結果,但不是必然;畢竟投資有時候也像農夫看天吃飯一樣,當財經情勢混亂時,也只能先持盈保泰。
當然,投資這門學問裡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派別,而以下是《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所相信的價值,建議你先了解這堂課的屬性再決定是否訂閱,以免選錯課浪費時間與精神:
如果你是有下面特徵的兩種人:
財經數字有其嚴謹與枯燥特性,我會盡力朝著把相對嚴肅的事,用白話或日常用語或生活周遭的事物來類比,並借平常的事物比喻,來啟發你去了解所看到的財經資訊,由此建立觀念與邏輯;如此,未來你在接收數據資料時,才不會只看到表面的數字,而能夠看透數字所代表的意涵。
除了文章裡提到的投資觀念,依照邏輯整理而成的資料是這裡的另一個重點。財經資料龐雜,資訊軟體可以做到把所有資料收集起來,但要在資料庫中取出有效可用的數字,仍有賴於背後對事物認知的邏輯脈絡來加以整理、呈現或運用。
我過去在東海大學進修推廣部開課時,會提供經過整理的資料,再搭配課程的觀念與邏輯,讓學員更清楚了解投資的思考及實際操作;依照邏輯而整理的資料是投資學習過程很重要的一環,現行的資訊軟體仍不易達成依據邏輯脈絡來呈現數據資料,這部分需要一點精神與時間整理,也是我選擇方格子開啟付費閱讀計畫的重要原因。
《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是我畢生累積的精華集大成,無論是何種訂閱方案,你每天只要花不到10元,就能夠吸收我的一身理財知識,比買一份報紙還便宜。在知識的大海裡,《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能讓你省下茫然摸索的時間,由我為你去蕪存菁,只留下有閱讀價值的財經分析文章。
主要的文章分成三大類:
每周發表2~3篇文章(除了股市休市、年節長假之外)
數據檢視則依數據公布的時間周期進行,例如景氣數據是每月公布,則以月為檢視的時間周期。
特色圖片來源:Tax Credits @flickr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