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行換位+永遠消失的行業=人類經濟模式改變
台灣整體文化創意產業的大退潮,退潮後就會發現政府過去大量宣傳21世界是知識經濟與文化內容的時代,這種宣示導致非常多勇者入坑(文創產業)去鬥惡龍。在過去十幾年內,有一股隨著觀光產業與兩岸交流的金流湧入台灣,造成許多文化創業者的誤判,隨著2018~2019年兩岸政策急退,這股金流隨著觀光熱潮、瘋台灣的光芒退卻,許多文創產業業者也紛紛改行。按照文化創意產業實質的推廣原本就不應該好大喜功,過去十幾年兩岸大量開發文創產業園區與展會,儼然一場文化復興大船即將航向偉大的航路,這也是兩岸交好之際炒熱的大戲。潮水退去之後,台灣許多園區僅為商業展會場所,文創商品自成體系雖有台灣文化代表性、充滿設計師美感、文青氣息,實質上與台灣文化習俗呈現平行狀態,彷彿外來設計文化嫁接在台灣文化土壤上(此處也不乏成功代表台灣文化之作品,但是生活在台灣土地上90%的普通民眾完全無法領會,許多文化創意都沒進入台灣文化裡),這其中的落差就在於文化創意藝術與教育的脫鉤,另一個原因是台灣許多產業與文化是平行運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台灣教育重視理科與商科,輕視文化藝術哲學等學科;國家重要政策多以科學與商業為主,社會民眾也因此鄙視文科藝術;社會上失去民眾完整的博雅教育(公民意識、哲學、藝術等),不僅文化知識產業無法提升,文化主體性缺乏自我認知,也無法自行對話;這樣推行民主自由法治滯礙困難,長期無法建立國家主體性。
更重要是過去二十~三十年,國際間的華文主導者都是中國大陸,台灣也因為歷史緣故,政治上瀰漫著鄉愁與念祖現象,因為密切交流文化詮釋全都交給中國作為代理人,過去十幾年部分接受中國資金也有將文化詮釋權交付出去的現象;兩岸交流退潮與近年全球反孔子學院,台灣文化產業也出現枯萎現象。隨著陸客停止來台後,港澳台一條鞭的旅遊鍊現象浮上檯面,台灣業者也發現陸客團客一條龍壟斷現象實際上是賺不到錢,台灣觀光產業嚴重衰退,雖然只能轉向國旅,但是對台灣地小人稠的先天情勢,換來了旅遊業的重整與觀光景點休養生息;同時,台灣文化產業發展曲線直線下滑,原因不僅是先天不良,過去十幾年的蓬勃發展也是來自於中國資金的挹注。觀光產業與文化產業也因貿易戰與疫情未退燒緣故大幅衰退,台灣文化產業也失去了支柱,端看政治惡鬥不休、教育與家庭功能性衰退、功利主義抬頭、媒體持續缺法自治等,這些現象暴露出台灣極大的危機。人類社會不能只有商業與科技產業,所有的文化藝術活動都交付出去的話,就是虛擬地將腦袋與情感交付出去,當國家面臨巨大災難的時候會失去支撐的力量,因為修復社會的力量被大舉壓制住了。惟近年台灣主體意識抬頭,盼望整體社會多方投資文化藝術產業與教育,唯有此挹注才是永久的發展,培育人才與心靈修復、哲學思辨,才能夠創造出完整的國家體制。國際區域間文化交流是好事,也是另類虛擬的博弈維度,強勢文化大舉入侵將會植入殖民意識,自體文化被蠶食鯨吞後果就是無法辨識自身。
當年中國許多省份、市委、大專、大師都到台灣「過水」,乃至於文宣部、書記、部長、台辦等官員也以曾訪台灣為晉身仕途之秘徑。兩岸交流在馬政府時代一時之間絡繹不絕[1],兩岸文化交流團體儼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文化在華人社會是虧錢的生意眾所週知,為何人人蜂擁而至,搶著做文化事務?中國人俗語說這其中必有貓膩。在兩岸三地文化交流進入峰頂的黃金時代,許多企業、基金會、特殊附屬組織紛紛加入買辦行列,負責嫁接引薦兩岸的文化工作。過去十幾年,兩岸交流盛行之際,台灣在巨大文化影響力籠罩下,許多台灣文化話語、記述、對話等詮釋被矮化成小確幸、不思進取、缺乏大格局,相對之下中國夢、大國崛起、一帶一路、狼性等話語隨著「中國強勢的經濟與先進技術」強勢登入,儼然形成另一種情境的病毒式入侵。
在2008~2015年之際,隨著中國經貿科技獲得令人稱羨的成就,挾帶龐大的資金在國際間提倡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橫跨歐亞非等國,成為強大的帝國;國勢如日中天之際,中國的文創產業發展趨勢比台灣更為蓬勃,有部分原因來自於中國原有歷史淵源與主體性,但不乏光怪陸離的現象,在中國大江南北各個地區都有設置人工園區或人造物景區,這種現象不僅破壞原有景區面貌,頗有在地區標記權力的意味,也徒增更多大而無用的人造景點。在兩岸文化交流黃金時代,許多兩岸財團透過文化交流做為掩護,實質上在中國各個地方進行商業行為、項目交易、利益交換,許多財團透過法人基金會與文化團體引薦大陸資源到台灣做特殊任務與政治利益,中國相對應提供台灣項目資金、落地稅務優惠、項目補助、土地發展項目等,這些現象造就部分台商成為中國的紅頂財團。台商是以第三地投資方式到中國投資[2],透過台灣政府同意,低調地進入中國市場;隨著中國加入WTO後,開放世界各國外資投資,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世界最第二大市場,台灣商人無論如何都想分一杯羹。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台灣僅占中國總對外貿易額的4.7%,台灣是中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反之,中國卻占台灣近40%的對外貿易額。在這個兩岸交流黃金時代,台灣經濟引擎驅動來源已經是仰賴中國來驅動。然而在2014年台灣爆發了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太陽花學運,反對海峽兩岸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四條所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在臺灣,由於以年輕族群擔憂該協議簽訂前對民間溝通不足,因而導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存查爭議與太陽花學運的發生,也導致後來2016年政權交替,蔡政府執政之後,因兩岸缺乏共識,兩岸交流逐年減少。
兩岸文化交流上對台灣著力甚少,真正實質為兩岸利益團替的交流,許多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虛幻,往往將台灣文化接待團體論為旅行社,落地接待中國各級團體到台灣讓他們獲得任務利益;這種兩岸交流似乎是對台灣文化團體、台灣文化等機構實非健康之舉,經過十幾年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船過水無痕,台灣文化迎來高壓病毒式文化入侵,過度設置文化園區、舉辦文旅活動、文創文藝展,並沒有實質在文化藝術與文化產業做提升。當時大舉投資文化禮品(陶藝、染布、工藝品)、文創展覽的企業逐漸凋零,這種對文化破壞式行為是會傳染的,過去藉由兩岸團體利益結構而興盛,一旦結構熵化就一去不復返。端看亞洲次文化起落就可以理解此一文化病毒的現象,台劇在1960~1990年代可是跟港劇並駕齊驅,甚至影響力還擴及亞洲各地,兩岸開放三通之後,兩岸戲劇節目合作的往來日漸頻繁,電視劇相互銷售播映版權也成常態。1990年至1995年間,臺灣共向大陸輸出電視劇83部,台灣影視文化也隨著到中國投資合拍趨勢助長中國戲劇文化的成長,爾後逐進失去資金投資的台灣影視文化,台灣影視圈就逐年衰弱[3];台劇經歷過偶像劇風潮迎來台劇的最後一個高峰,大約落在 2008-2010 年之間,隨著韓劇與陸劇引進,新鮮的題材、高質感的製作,很快就抓住觀眾的心,而台灣戲劇逐漸開始沒落。[4]
台灣影視圈面臨偶像劇低迷多年,台灣影視文化在2016年開始跟國際影視平台交流,不論是國外的Netflix、愛奇藝,或者是本土的 KKTV、ChocoTV 等 OTT 平台,皆是在這年上架開台。可以說「網路劇」的發展顯然與串流平台興起密切相關。[5]近幾年,台灣影視文化逐漸走出自己的路,2015年開始堆疊能量(例如《麻醉風暴》、《出境事務所》等等),接續數年2016年《植劇場系列》、2017年《通靈少女》、2018年《翻牆的記憶》、《1006的房客》、《台北歌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HIStory2 越界》,不斷在題材與類型上挑戰創新,為的就是為台灣戲劇找更多的可能。[6]
在文化正向交流的狀態就有可能上述台灣戲劇起死回生的狀態,負向文化交流就宛如病毒入侵一樣,原有獨立性的文化體系被入侵成為殭屍化現象,這一文化體系無法辨識其身,唯有不斷重複病毒的行為直到失去控制為止,但可惜的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藝術領域裡,有能力化身為浴火鳳凰的體系不多,不僅是本身原本元氣大傷,而且入侵的病毒餘孽還在進行中,許多文化藝術領域總會大風吹著「老面孔」的巡迴現象。
[1]<海峽兩岸關係>,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海峽兩岸關係。
[2] 同上。
[3] <台灣電視劇>,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電視劇#開放競争下的本土劇風潮(1990年代)。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聯合新聞網,陳倩如<台劇從「類型劇」開始的復活>,
2020/05/04,
https://udn.com/news/story/7341/448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