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紀的背景下,當前的重大挑戰逐漸暴露在人文藝術領域。這一現象反映了全球化和數位化所帶來的深遠變化,尤其是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和商業化過度的背景下,人文藝術的地位和作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首先,我們已經從機械複製和跨國製造業的時代過渡到一個資訊仿生的時代。這一變化不僅改變了經濟模式,也改變了文化和藝術的創作與消費方式。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的進步取代了傳統的大規模複製和勞力密集型製造業,這使得人類的創造力和藝術表達方式面臨新的挑戰。
演算法資訊媒體的興起,逐漸侵蝕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導致大量新聞內容和信息推播變得單一和重複。這種信息的同質化使得公共討論變得表面化,真正深刻的文化和藝術交流逐漸消失。同時,詐騙技術的AI化也增加了對個人信息的威脅,使得信任和安全變得更加脆弱。
人文藝術和教育資源長期以來被忽視和壓縮,這對藝術創作和文化教育造成了嚴重影響。社會公共扶持網絡的崩潰,包括家庭倫理的退化、社區連結的弱化,導致了人際關係的孤立和支持系統的瓦解。這些變化使得人們在情感和社會支持上變得更加孤立。
此外,社會過度商業化的趨勢使得公共領域的連結逐漸退化,人際關係被簡化為消費和服務關係。傳統的社會儀式和慶典逐漸消失,這使得文化和民族認同受到威脅。當國族與民族的連結崩解,原始的共同體也隨之瓦解。
人文藝術作為想像共同體的最後連結,如果也被弱化成為平面美術設計服務和AI生成的影音內容,那麼它將失去傳遞情感、共鳴、族群意識和人文思考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即時的抖音式訊息和快速串流的消費廣告,這使得人們的文化體驗變得表面化和瞬間化。AI演算法的推播廣告和金流連結使得個體的情感和認同感變得更加脆弱。
最終,國家資源和能量被工商業巨擘壟斷,涉及水電、土地、能源、人才、財政等各個領域。這種資源的集中化不僅影響經濟,也影響了文化和教育的公平性,甚至民眾的意識形態也受到影響。拋棄人文藝術的民族,不僅會破壞文化藝術政策,還會喪失民族辨識與文化語言。這使得一些文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被跨國企業和數位霸主所殖民,最終在歷史中消失。
總結來說,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之所以集中在人文藝術領域,是因為資訊技術和商業化的迅猛發展對文化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類之所以異於動物在於人類能夠塑造文化藝術、情感共鳴、關懷自然、創造可能性,一旦喪失文化藝術,所有對人事物的觀點與方法都將會是外科手術、實用利益、工業分配等工具理性的泥沼,人類生活會陷入無限刺激與無聊的無限監獄。如何在這種變化中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和深度,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