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三)-政策&經濟VI】媒體輿論、政治角力&民調、大眾脫歐心態

2021/03/08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舊文-2016/6/20)
第三篇:政策干涉&經濟問題

【第三篇PART VI】媒體輿論、政治角力&民調、大眾脫歐心態

*媒體輿論

英國的歐盟成員資格成本&收益問題也讓英國媒體一分為二。許多英國發行量很大的刊物支持英國脫歐,像是:「太陽報」、「每日郵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等,這些都是有保守傾向的報紙,對歐盟一貫持懷疑態度。
這些嗜血報紙經常大肆渲染移民的負面影響、歐盟「不民主」等問題,在脫歐宣傳上推波助瀾,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民意。
財經媒體則支持繼續留在歐盟,例如:「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指出,英國出口中有45%流向其他歐盟國家,而英國退歐後的貿易協議談判氛圍將相當嚴峻;「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也表明,英國脫歐會逼迫企業外移到能夠自由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地方,整體產業規模萎縮、導致「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地位面臨危機;經濟前景的巨大不確定性,也會讓民眾減少消費、企業延後投資而引發衰退。
*「太陽報」(The Sun):
全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章,立場主戰、反歐洲一體化、反法國&德國德國、反新移民;報內大量低俗&煽情的內容、不專業的編寫手法,以及政治立場偏重中下階層保守派民眾的喜好,遭到批評者撻伐。
*「每日郵報」(Daily Mail):
立場偏向保守派,繼「太陽報」後英國銷量第2大報章。
*「泰晤士報」(The Times):
對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發揮巨大影響力的英國綜合型日報,內容詳盡、偏知識性、報導風格嚴肅,風格漸趨保守,政治立場傾向支持英國「保守黨」。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英國高銷量報紙之一,近代政治立場親英國「保守黨」。
*英國「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英國歷史最悠久、也是全國最大政黨,保守主義、右派。目前保守黨針對英國脫歐議題意見分歧,例如:現任英國首相卡麥隆支持留歐、前任大倫敦市長鮑里斯贊成退歐。
*「保守主義」(Conservatism):
「保守」是相對於「激進」、而非相對於「進步」;保守主義者隨地區、時代等性質不同,彼此關注的議題 or 觀點可能不一樣、甚至對立。
不過,保守主義的共同核心價值主要圍繞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相信自我、不信任體制&組織等人為架構,支持「小政府主義」(Minarchism),即「政府應採自由放任政策、盡可能減少干預、讓市場自行運作」;相對地,政治意識形態反對極權、社會、共產主義。
因此保守主義不是拒絕進步,而是由於不信任人為制度,所以反對激進的進步,認為應採取穩健的進步方式。目前部分英美進步保守主義者,甚至相對支持「有限度」的市場管控&社會福利政策。
*補充:
「自由市場經濟」&「不信任體制」的主張,就是保守主義目前對於英國脫歐議題觀點分歧的原因,因為歐盟是個「為達到自由市場經濟目的,而對成員國進行諸多共同規範」的組織;所以,
-「自由市場經濟」觀念更強烈者,支持「留歐」;
-「不信任體制」觀念更強烈者,支持「脫歐」。
不過,媒體偏袒的保守派言論,大多偏向「不信任體制」為主,原因是保守主義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立場,多半意味著「各憑本事、富人更富、該淘汰的就淘汰」,是相對偏好站在有錢人那一方。
但社會中窮人佔大多數,幫富人說話的論述通常並不討喜,也就是站在窮人角度的言論會更加受到讀者歡迎,媒體從「不信任體制」方面切入更能符合觀眾胃口,這剛好與保守主義的思想之一吻合,因此大多反歐盟的觀點會被歸類到保守派立場。
除了少數例外,大企業多偏向支持英國續留歐盟,因為這便利於資金、人力、商品在世界各地移動;「英國工業聯合會」(CBI)主席-德雷克斯勒(Paul Drechsler)表示:歐盟長達25年的單一市場整合已創建了供應鏈網絡,英國&歐盟之間的完全劃分已不太可能實現。
許多中小型企業則希望歐盟能夠刪減繁文縟節&瑣碎規定,相較於CBI,擁有更高比例中小型企業會員的「英國商會」(BCC)透露:55%會員支持繼續留在改革過的歐盟。即使是「英國小型企業聯盟」(FSB)的多數會員也都希望英國留歐。
企業多半認同英國從歐盟會員得到很大好處,不但商品更易於出口至其它歐盟成員國,同時移民勞工大多年輕&勤奮,佔用社會福利的比例又低,有助經濟成長&負擔公共服務費用,尤其汽車&金融產業皆強烈表達支持英國續留歐盟。
一旦脫離歐盟,除了失去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便利條件外,歐盟勞工流往英國不再能享有英國&歐盟社會福利,人才吸引力大幅衰退後,對歐盟而言無利可圖的英國,國際社會地位自然會大不如前。
*「商會」(Chambers of Commerce):
商業的業務合作方式之一,若數家公司想擴展業務、賺更多錢,可選擇開設商會、制定業界守則,建立共同商業網絡合作以達目標;由於多數公司會加入該行業商會,因此商會往往也可代表整個業界。
*「英國商會聯合會」(BCC,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
1860年成立,英國最大獨立商業網絡,代表92,000家企業&500萬名員工,成員遍佈全英國,範圍涵蓋所有工業、商業領域,企業規模廣泛,從「成長型新創公司」到「跨國企業」皆包含在內。
*「英國小型企業聯盟」(FSB,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
1974年成立,代表中小型企業發聲的商業組織,提供諮詢、財務專業、協助中小企業實現目標。

*政治角力

*公投時間:
2016年6月23日(四)
*公投資格:
- 居住在英國境內:18歲以上英國、愛爾蘭、大英國協公民;
- 居住在英國海外:未滿15年的18歲以上英國公民。
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EEC),不過國內政治因素使得英國加入EEC後不久,便在1975年6月6日舉行過脫歐公投。
由於當時公投正值1973年爆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英國臨嚴重經濟衰退,歐洲大陸的經濟水平則普遍高於英國,因此那時候加入EEC對英國的吸引力很大,最後公投結果顯示67%英國選民投票贊成英國繼續留在EEC。
但隨著過去40年的演進&發展,歐盟改變極大,不但更多成員國加入,歐盟對於日常生活的控制延伸至更多層面、規定也日益繁瑣。
經濟環境的變化更明顯,尤其歐盟自2004年起大規模東擴,許多較窮的東歐國家被納入爲歐盟成員,導致大量東歐成員國公民湧入英國工作&生活,引發外來移民問題出現,諸如:搶奪英國人就業機會、佔用社會福利、治安問題等,現在的中東非法移民&難民潮更是火上加油,讓英國本地人產生排外心理。
再加上近年歐盟不斷暴露各種問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歐豬5國&其他歐盟成員相繼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歐元體制的矛盾也被凸顯出來,各成員國政府必須統一遵從歐洲央行主導的貨幣政策,而歐元區成員間的經濟狀況不一,讓景氣低迷時,貨幣政策難以發揮刺激經濟的效果;還有那些政府財政狀況極差、還不出錢,卻仍維持高福利政策的希臘等國家,更進一步拖垮整個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問題。
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移民&難民潮、恐怖攻擊等,許多問題到現在仍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導致越來越多英國人認為歐盟已變成沈重的經濟負擔,在整個歐洲大環境復甦還不是那麼理想的狀況下,老子還需要不斷自掏腰包來奉獻幫助這些窮鬼,不如離開算了。
因此形成英國2016年脫歐公投,退出歐盟呼聲相對40年前高出許多的原因。
現任英國首相卡麥隆原先抗拒公投要求,不過為安撫自身「保守黨」內的「疑歐派」人士,以取得 2015年「英國大選」勝利,卡麥隆於2013年1月23日的「英國&歐盟關係」演講中承諾,若「保守黨」能在2015年5月的英國國會下議院大選中獲勝,英國政府將在2017年以前舉辦英國脫歐公投。
雖在2013年5月的英國地方選舉中,選民透過選票狠狠打擊卡麥隆,反對移民湧入的英國「獨立黨」(UKIP)受到民眾歡迎而崛起;但「保守黨」於2015年英國大選結果贏得下議院共650席中的331席,席次過半獲得絕對多數,為實現諾言,最後訂於2016年6月23日舉行公投決定英國脫歐與否。
*英國「獨立黨」(UKIP,United Kingdom Independence Party):
疑歐主義的右派政黨,主要政治理念為推動英國退出歐盟。
*「大英國協 / 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 / the Commonwealth / British Commonwealth):
由包括英國在內的53個主權國家(含屬地)所組成國際組織,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 or 保護國;其中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大英國協國家,組成「大英國協王國 / 英聯邦王國」;大英國協元首目前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成員…53個就不列了辣太多。)
*「大英國協王國 / 英聯邦王國」(Commonwealth Realm):
53個「大英國協」國家之中,16個共戴同一位君主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大英國協王國元首目前亦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成員包括:
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巴貝多、巴哈馬、牙買加、吐瓦魯、安地卡&巴布達、貝里斯、格瑞那達、索羅門群島、聖文森&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聖露西亞。

*民調&大眾脫歐心態

整體看來,針對英國脫歐的論述:
  • 「脫歐派」主打:
    -「移民牌」:外來人口太煩、
    -「主權牌」:歐盟管太多;
  • 「留歐派」主打:
    -「經濟牌」:退歐經濟Bye~(絕對沒有諧音…吧?)
依據2016年6月15日公布的民調來看,原本正、反二方難分高下,甚至「留歐派」略勝一籌的民意支持度,突然出現大幅逆轉的趨勢,尤其6月9日所公佈,由英國「獨立報」委託「ORB國際」進行的2,000份脫歐民調顯示:
- 留歐45% v.s. 脫歐55%,
為首次「脫歐派」支持率領先「留歐派」10%以上,與1年前的情況完全相反。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1986年成立,2016年3月26日發行最後一份紙本報紙,現已轉型「網路媒體」,為英國第一家全面數位化的全國性報紙,立場較中立。
*「ORB國際」(ORB International / Opinion Research Business):
1994年成立,已成為英國主要的專業民調公司之一,為世界各地的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金融機構提供民調服務。
「脫歐派」的強勢逆襲,使市場擔憂英國退出歐盟的機率大增,進而引發恐慌,投資人不願意把錢&資產放在英國、歐洲,將手中的歐洲股票都賣了,造成歐洲股市連續崩盤4~5個交易日。
為了逃離這個巨大的風險,大家再賣掉手上的英鎊、歐元,把錢拿去換成(理論上)較安全的黃金、政府公債等資產避難,導致英鎊&歐元匯率跟著狂貶,而黃金&政府公債的價格則飆漲,各國政府公債的價格全面被拉高,也使得這些公債的殖利率大多來到歷史低點。
換句話說,可以理解成大家的錢為了逃難,大量去買不太可能還不出錢的政府公債避險,讓那些公債的價格被推到歷史新高。
不論從各種經濟、政治角度切入,「脫歐派」所主張的利益多屬一廂情願,原因一方面是,英國退歐後的「收益」&「成本」相比簡直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則是,就算離開歐盟,英國也很難真正得到那微小的「收益」;所有這些不禁讓人感到疑惑:英國脫歐的「支持者」到底在想什麼?答案很可能是:「他們根本沒有在想。」
這裡的「脫歐支持者」是指「選民」而非「政客」,支持脫歐的「政客」大多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利益;不過,支持脫歐的「選民」多半是出於情緒&對歐洲的厭惡感,加上受到為符合多數民眾胃口而大肆抨擊歐盟的媒體渲染,「脫歐支持者」幾乎無法拿出合邏輯&站得住腳的論述,來支撐退歐立場,最後只能訴諸於情感、任由政客&媒體擺佈。
這個現象並不是只發生在英國,在全球經濟環境朝向「M型社會」靠攏的狀態下,未能成功爬上富人領域的多數中產階級淪為窮人,處境不利者不會狠心地指責自己,那樣對自己實在太嚴苛了,是吧?
相反地,選擇把一切責任怪罪到他人頭上,這樣可輕鬆多了,所有的錯誤都是別人的錯,罵貿易、罵移民、罵傳統政客沒能解決他們的難處,但是絕對不會罵自己,整個社會氛圍偏向呈現悲觀、萎靡、抱怨,這時候由於大眾渴望尋求依靠&發洩,能夠透過另類言語、特異作風來宣洩大量窮人選民怨氣的強人政客,就相對容易受到愛戴而展露頭角,候選人本身的政治主張&理念為何反倒不是重點;例如:
- 2016年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
- 2016年新任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
- 2016年台…(好了好了,醬就夠了,繼續下去會太政治。)
*「M型社會」(M-Form Society / M-Shaped Society):
中產階級逐漸消失,轉變為僅剩下貧窮&富裕二個極端階層的社會結構。
擁有歐盟成員地位,表示英國能浸泡在自由國際貿易&金融交流的環境下,雖從「總體」角度利於英國,卻未必能符合所有「個體」利益;就像前面提過的機會主義政客思維:「寧願當一個爛國帝王、也不要做一個強國小卒」,因此,大部分英國脫歐的支持民眾,是認為自己被拋在歐盟身後未能得益而憤恨不滿的選民。
支持退歐,就相當於反對那些害我生活過得不好的現任英國全體主流政治當局者,不但可以打臉首相卡麥隆、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等高官,還能滿足怪罪他人的心理需求。
雖然英國留在歐盟的經濟理由非常明確&堅實,但公投選擇大多是受到一系列情感因素的影響所驅動,民調結果顯示出「脫歐派」目前更受歡迎,當然,民調數據&真實現象之間會有差距,可信度也受到抽樣、統計、媒體、政治立場、表態程度等因素影響。
而在英國脫歐公投時刻即將到來之際,英國留歐派女議員—考克斯(Jo Cox)於2016年6月16日遭槍殺身亡,引發民眾同情意識,使留歐派支持率略為回升,槍擊發生後,退歐、留歐雙方民調重新回到5、5波局面,再次顯示公投選擇往往是由情感因素帶動。
英國脫歐公投的最後結局會是什麼,誰知道呢?就等待結果出爐吧。唯一能確定的是,英國脫歐前傳+三部曲歷時5個月總算完結篇辣!!!!!!(完)
騙你的,後面還有些補充資料可以參考一下。
#媒體 #民調 #保守主義
#英國脫歐 #歐洲聯盟 #Brexit
#英國 #歐盟 #脫歐 #退歐 #歐洲 #單一市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解鎖投資-產業金融筆記
解鎖投資-產業金融筆記
貓奴😻、紫控🔮、金屬樂迷🤘🏻、金融癡💰、證券分析師 CSIA👉🏻✨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