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ome·偷嗑】林秉聿慧眼獨具買下《複身犯》 片中台詞「藏洋蔥」蕭力修盼獻給女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攝影/林威

raw-image

正在熱映中的《複身犯》帶給台灣觀眾的,是過去國片中少見的類型,電影以「意識上傳」為出發點,講述一個人類載體中,擁有多個不同人格,而背後更是講述了許多議題,從意識到身體缺陷、歧視,甚至探討了「死刑」的可能性,豐富的元素,更添可看性。

《麻醉風暴》系列導演蕭力修與新生代監製林秉聿,兩人首次合作,便打造出結合科幻與驚悚的作品,兩人不僅合力創作出精彩的劇本,更與片中演員,如楊祐寧、張榕容、陳以文、王淨、林哲熹等人合作無間,讓演員與故事、角色是相互緊扣,也為國片開拓了更多可能性。

林秉聿將科幻結合驚悚 蕭力修用「病識感」說故事

《複身犯》得以出現在觀眾面前,有賴監製林秉聿的慧眼獨具。

《複身犯》得以出現在觀眾面前,有賴監製林秉聿的慧眼獨具。

《複身犯》的故事前身,《193路往月球》2017年獲得優良劇本獎首獎,但實際上,早在2016年時,監製林秉聿便在優良劇本媒合會中,看見了作者洪子詠對於這個故事的創意,更被當中「意識上傳」所吸引,最終也決定買下劇本,並邀請導演蕭力修執導。

對林秉聿來說,會選擇買下這個故事、進而改編成電影,在於故事裡的「高概念」,他說:「這個劇本對我來講,他的這個人格分裂的狀態,是後天人為造成的,我覺得是這個概念吸引我。」林秉聿表示,其實當初看到故事後,已經先思考這個故事的初步發展,希望能將科幻結合驚悚、凶案等,才決定買下:「我已經知道怎麼去改這個劇本,才去買它。」事後證明,慧眼獨具的選擇,為國片帶來新的可能性。

此次執導《複身犯》,蕭力修用「病識感」講故事。

此次執導《複身犯》,蕭力修用「病識感」講故事。

而蕭力修則表示,自己會拿起《複身犯》的執導筒,除了是被故事裡「意識上傳」的概念感到興趣外,更想探討心理疾病的議題,他說.自己過去執導《麻醉風暴》時,是用醫療議題來包裝政治題材,這次則想藉由意識上傳來讓觀眾感受當心理發生狀況時的整個過程:「我想讓觀眾去體驗,當我們的腦子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到最後,我們可能在意識上或想法上是有病的狀態,這有一點延續我拍完《麻醉風暴》的概念,想從病識感的邏輯去講這個故事。」

蕭力修創作人格投射成長經歷 林秉聿正面力量面對評論

蕭力修(後)在創作片中人格時,有部分投射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前為林秉聿)

蕭力修(後)在創作片中人格時,有部分投射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前為林秉聿)

聊到《複身犯》的創作,尤其當中幾位個性鮮明的角色人格,蕭力修表示,在創作這些人格的過程中,其實有部分投射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說:「對我來說,這些人格,若用多重人格來看的話,其實是同一個人。」蕭力修表示,這或許是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因為小時候,每到了寒、暑假時,他就會被送去不同的親戚家:「我會在這個過程裡,感受到情感的連結,是瞬間被切斷,變成自己一種性格的常態習慣。」他認為,這樣的經歷,也讓他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會有一點距離,直到女兒出生後,他才感受到一個非常強烈的連結感:「有一個人,你會一直放不下!」

他也將這樣的情感,投射在楊祐寧的角色上:「楊祐寧的主人格,其實有一點點我的生命的反射在裡面。」蕭力修也自曝,片中一幕楊祐寧為了女兒用盡全力的片段,即便他已經看過這麼多次,他還是會因為那個時刻被深深打動,而片中一句:「不管這個世界怎麼看你,都要相信你自己」,更是一段蕭力修希望給女兒的話;同時也希望想告訴那些被「不完美」所困擾的觀眾:「完美只是一種標籤、一種幻想,那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在往前走的自己。」

面對觀眾評論,林秉聿(前)選擇用正能量面對。

面對觀眾評論,林秉聿(前)選擇用正能量面對。

監製林秉聿則表示,《複身犯》從無到有,就像是他的心血結晶,但看到網路上的一些評價時,卻也讓他感受到電影裡其中一個人格的情感:「我感覺這個電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當有人批評它、指責它的時候,我會覺得很羞愧。」林秉聿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覺得為什麼把作品做出來、讓它遭受評論:「會覺得作品很可憐,不如不要做出來好了。」

但林秉聿表示,這就像《複身犯》最後說的,我們可能看到不完美的一面,但要用什麼樣的眼光跟態度來面對:「這世界就是這樣,很容易看到不完美的地方、很容易看到缺陷的地方、很容易指責,深怕別人沒有跟他們一樣看到這些缺點,但我們要相信自己!」

導演放手讓演員自由發揮 拍到一半為角色再加戲

有許多觀眾在看完《複身犯》後,對於片中演員的表現感到讚賞。

有許多觀眾在看完《複身犯》後,對於片中演員的表現感到讚賞。

除了有一個好的故事、一位好的導演,一部作品的選角也是成功的必備要素,在《複身犯》中更是如此,片中有關科幻的元素,始終需要靠這群演員精湛的演技、與導演及劇組之間的相互討論,才能成就一切,尤其電影中每個角色都各司其職,從男女主角楊祐寧、張榕容,到即便戲份不多,卻也足以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三位配角陳以文、王淨、林哲熹,都為自己的角色,賦予靈魂與血肉。

事實上,在片中,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特色,也令人好奇,這些角色的個性與人格特色,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對此,導演蕭力修表示:「邏輯上,是他們看完劇本、分析完角色,知道那個角色的目的、動機,跟他之後要做什麼,之後就由他們自由發揮。」蕭力修解釋,他希望的,是由演員來創造角色,而非演出這個角色,所以大部分跟這群演員溝通的,會是在討論角色的缺失、角色跟家庭之間如何連結與失落、角色的慾望等,至於要如何演繹各自的角色,就由演員自由創作。

蕭力修(左)、林秉聿(右)為了創作片中角色,花了不少工夫。

蕭力修(左)、林秉聿(右)為了創作片中角色,花了不少工夫。

而好的演員為了成就更好的表演,都會在拍攝前、拍攝過程中,跟導演討論各種可能性,以陳以文為例,蕭力修說:「以文哥一開始跟我討論的一件事,是他到底要像人魔那樣子,很冷、讓人不寒而慄,還是要像比較正常的商人,但比較油腔滑調;這些在拍攝前都有討論。」雖然這些演技精湛的演員,露臉時間不多,但不僅表現精采,透過他們演出,短短幾句話卻也足夠令觀眾對於這些角色背後的故事,有著自己的想像;對此,蕭力修表示:「其他的角色,我們在設計上是希望他大概有一個起承轉合、幾個片段就能把他的背景故事講完。」

蕭力修認為,雖然片中有許多人格,但他們的背後都是孤獨的。

蕭力修認為,雖然片中有許多人格,但他們的背後都是孤獨的。

他認為,雖然當中有很多個人格,但每個角色都是很孤獨的,他們背後可能是想尋求跟家庭之間所失去的連結,導致他們在片中的樣子與心態,這也是原著和蕭力修希望呈現給觀眾的;但他也坦言,原本的腳本,這幾位演員的戲分更少,但他心想,既然有幸邀請到他們來,也應該讓他們能有更多的表現,因此在拍攝途中,就決定為他們加戲,也因此觀眾得以在片中,看見他們更多亮眼的演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嗑電影》的沙龍
60會員
119內容數
2025/04/11
上一篇我們聊了導演簡學彬對《器子》的創作想法,這篇來看看他怎麼看演員們! 張孝全某場戲讓導演想起《金剛》? 李沐被形容是「〇〇〇〇」的演員? 還有一位演員讓導演覺得戲太少好可惜,另一位每次演都讓導演超驚喜! 進來看第二篇專訪,保證看完會更想衝一波《器子》!
Thumbnail
2025/04/11
上一篇我們聊了導演簡學彬對《器子》的創作想法,這篇來看看他怎麼看演員們! 張孝全某場戲讓導演想起《金剛》? 李沐被形容是「〇〇〇〇」的演員? 還有一位演員讓導演覺得戲太少好可惜,另一位每次演都讓導演超驚喜! 進來看第二篇專訪,保證看完會更想衝一波《器子》!
Thumbnail
2025/04/09
十年磨一劍,《器子》對簡學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他來說,他對《器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他說:「我希望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我每次要拍一部片,總是會想說它可以為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是不是觀眾以前沒嘗試過的?也會想說演員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樣不同驚喜。」
Thumbnail
2025/04/09
十年磨一劍,《器子》對簡學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他來說,他對《器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他說:「我希望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我每次要拍一部片,總是會想說它可以為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是不是觀眾以前沒嘗試過的?也會想說演員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樣不同驚喜。」
Thumbnail
2025/03/07
在《夜校女生》中,陳姸霏飾演的「小愛」偶像是妮可·基嫚,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信給妮可·基嫚,並期待她能夠回信;那在現實生活中,陳姸霏的偶像是誰?她透露自己其實也是追星人,而她目前所追的是一個韓國男團。
Thumbnail
2025/03/07
在《夜校女生》中,陳姸霏飾演的「小愛」偶像是妮可·基嫚,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信給妮可·基嫚,並期待她能夠回信;那在現實生活中,陳姸霏的偶像是誰?她透露自己其實也是追星人,而她目前所追的是一個韓國男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模仿犯》中,透過一樁「斷掌案」,進而探討媒體生態、社會現況、司法體制,背後更有著豐沛的情緒,包括愛情、友情與親情等,讓這部主打懸疑驚悚的影集,卻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更因此衍伸出不少能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台詞,今天就來盤點劇中金句,再次回味《模仿犯》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片段。
Thumbnail
在《模仿犯》中,透過一樁「斷掌案」,進而探討媒體生態、社會現況、司法體制,背後更有著豐沛的情緒,包括愛情、友情與親情等,讓這部主打懸疑驚悚的影集,卻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更因此衍伸出不少能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台詞,今天就來盤點劇中金句,再次回味《模仿犯》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片段。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電視劇版《愛上變身情人》的解析,有興趣可以在文末點連結看喔。這次我想聊的是韓孝周主演的電影版,沒特別指出男主角是因為飾演男主角的演員多達二十多位:朴信惠、柳演錫、朴敘俊、上野樹里、李陣郁、金大明、徐康俊、李棟旭、金柱赫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兩種版本都值得一看。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電視劇版《愛上變身情人》的解析,有興趣可以在文末點連結看喔。這次我想聊的是韓孝周主演的電影版,沒特別指出男主角是因為飾演男主角的演員多達二十多位:朴信惠、柳演錫、朴敘俊、上野樹里、李陣郁、金大明、徐康俊、李棟旭、金柱赫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兩種版本都值得一看。
Thumbnail
同志更生人杜小鳳(陽靚 飾),愛上當年為她保釋卻又回頭起訴她的檢察官劉以潔(翁嘉薇 飾),同時受到男兒身女兒心的模特兒丈夫孟曄(徐宇霆 飾)迷惑,一場謀殺案將揭開三個案件關係人盤根錯節的情感關係。
Thumbnail
同志更生人杜小鳳(陽靚 飾),愛上當年為她保釋卻又回頭起訴她的檢察官劉以潔(翁嘉薇 飾),同時受到男兒身女兒心的模特兒丈夫孟曄(徐宇霆 飾)迷惑,一場謀殺案將揭開三個案件關係人盤根錯節的情感關係。
Thumbnail
本片是金馬培力新星程偉豪導演新作品,一如以往的選擇自己拿手的懸疑推理題材,與《目擊者》相同的辦案情節層層堆疊推理出隱藏的關鍵,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都習慣著這樣的規律(或說導演的故事邏輯),這類型的電影第一直覺的兇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真兇,在情節的層層積累與反轉,隱藏於作案手法後最赤裸的動機,在最終才
Thumbnail
本片是金馬培力新星程偉豪導演新作品,一如以往的選擇自己拿手的懸疑推理題材,與《目擊者》相同的辦案情節層層堆疊推理出隱藏的關鍵,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都習慣著這樣的規律(或說導演的故事邏輯),這類型的電影第一直覺的兇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真兇,在情節的層層積累與反轉,隱藏於作案手法後最赤裸的動機,在最終才
Thumbnail
非常驚艷而且興奮,在2021剛開春,國片就迎來如此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不管是劇本編排、核心價值、演員演技、視覺特效、配樂攝影剪輯,一項一項都把本片拉到與其他國片,完全不一樣的格局與高度,厲害的程度,根本就宛如電影版的《誰是被害者》呀!
Thumbnail
非常驚艷而且興奮,在2021剛開春,國片就迎來如此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不管是劇本編排、核心價值、演員演技、視覺特效、配樂攝影剪輯,一項一項都把本片拉到與其他國片,完全不一樣的格局與高度,厲害的程度,根本就宛如電影版的《誰是被害者》呀!
Thumbnail
香港年度話題電影,在暑假檔不畏疫情勇奪票房冠軍,並打破千萬票房的口碑電影《幻愛》即將於十月十五日於全台隆重上映。今日公布首波此片由《十年》、《一個複雜故事》的導演周冠威傾力編導,小兵立大功下,在今年香港金像獎一共入圍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等六項大獎,
Thumbnail
香港年度話題電影,在暑假檔不畏疫情勇奪票房冠軍,並打破千萬票房的口碑電影《幻愛》即將於十月十五日於全台隆重上映。今日公布首波此片由《十年》、《一個複雜故事》的導演周冠威傾力編導,小兵立大功下,在今年香港金像獎一共入圍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等六項大獎,
Thumbnail
  這、這、這、一切精準到一絲不茍,畫面的色彩乾淨無瑕,對應了強迫症的極度苛求完美,色彩鮮明的構圖,顯然與人性化的實體情境格格不入,也預示了承諾與同理心之間的鴻溝,原本按部就班生活節奏,逐漸失控。   導演廖明毅2005年開始投身至影像創作領域,導演作品橫跨MV、廣告、短片,這次使用iPhone
Thumbnail
  這、這、這、一切精準到一絲不茍,畫面的色彩乾淨無瑕,對應了強迫症的極度苛求完美,色彩鮮明的構圖,顯然與人性化的實體情境格格不入,也預示了承諾與同理心之間的鴻溝,原本按部就班生活節奏,逐漸失控。   導演廖明毅2005年開始投身至影像創作領域,導演作品橫跨MV、廣告、短片,這次使用iPhone
Thumbnail
在家,成天洗手洗個不停,打掃清潔一回完了又一回,一整天片刻不得片刻安寧,他們卻樂在其中甘之若飴,出門,全身上下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穿雨鞋,看見髒污如臨大敵...
Thumbnail
在家,成天洗手洗個不停,打掃清潔一回完了又一回,一整天片刻不得片刻安寧,他們卻樂在其中甘之若飴,出門,全身上下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穿雨鞋,看見髒污如臨大敵...
Thumbnail
今年在大家被困家中時,應該 Netflix 虜獲了一大批的新粉絲!加上遇到楓林網被抄家,其他相關平台的噤若寒蟬效應,更是推升一波訂閱戶數量吧?
Thumbnail
今年在大家被困家中時,應該 Netflix 虜獲了一大批的新粉絲!加上遇到楓林網被抄家,其他相關平台的噤若寒蟬效應,更是推升一波訂閱戶數量吧?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專題|所有好的故事,都是文化與社會的象徵。以失語的被害者渴望訴說、追求理解為主題的《誰是被害者》,同樣,也呼應了我們社會的焦慮。在國際上被剝奪話語權的台灣,是否能夠訴說自己的故事,被聽見、被理解,從而在遺棄我們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專題|所有好的故事,都是文化與社會的象徵。以失語的被害者渴望訴說、追求理解為主題的《誰是被害者》,同樣,也呼應了我們社會的焦慮。在國際上被剝奪話語權的台灣,是否能夠訴說自己的故事,被聽見、被理解,從而在遺棄我們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