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會觀察去年(2020,中職31年)整體攻擊指數(OPS)的兩個要素:長打率(SLG)跟上壘率(OBP)散佈圖,之後進行簡單討論。之後會用純長打率(IsoP)對OBP散佈圖討論之。
本文認為過去OPS採用的SLG、OBP數據在過去中職環境較無法反應出球員個人型態及定位,以IsoP~OBP討論會更加適宜。
用聯盟平均值來看,大致分成四個象限。第一象限就是各隊的主力打者,理應要讓他們儘量上場。第四象限的長打率雖然不夠漂亮,但可以延續打線(OBP優於聯盟)。
要注意的是第二跟第三象限:第三象限更偏向場上功能性,像是捕手、二游,雖然OBP、SLG低於聯盟平均,但還是吃到一定的打席(PA)數。更有趣的是第二象限,幾乎沒有那種OBP低於平均,但是SLG高於平均甚多的類型。
單就圖的分佈來看,個人沒有很喜歡SLG~OBP分佈圖,因為整張圖看起來就是往一、三象限分佈,不是很會打很會上壘,就是不怎麼會打不怎麼會上壘。
這可能暗示這張圖SLG跟OBP兩個指標同時使用會有一些問題。
因為OPS的兩個指標:SLG跟OBP同時會受到打擊率(AVG)的影響,所以又做了一張將AVG從SLG分離出的IsoP對OBP的圖片如下
這張圖相對SLG~OBP的圖來說,分佈較為平均一點,或許比較有參考價值?
在這張圖中,林立、朱育賢相對不離群,高國輝反而是有最好長打能力的打者。而且潘武雄長打能力浮出,這也算是符合印象。
如果採用IsoP>0.2是有優異長打能力的標準來看,反而印象中有一些不錯的打者反而沒過0.2的水位線。其中戴培峰是有長打能力的捕手,這倒是很特殊的屬性。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根據將PA/G小於3.1的打者找出來的話
這些球員之所以吃不到那麼多PA,或許也是因為有某些限制在,如因傷/守位重複…等。尤其是第一、四象限的蘇緯達跟唐肇廷或許可以有更多的PA可以表現。
所以我認為OPS觀察一個球員的打擊能力會有一些不足,如從IsoP~OBP的關係切入討論。
延伸閱讀:
數據來源:中職官網
OBP跟SLG平均值:CPBL 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