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澳洲生活週記 - 疫情下的澳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距澳洲第一次進行全面鎖國封城至今整整一年, 新冠病毒雖仍未消失, 但疫苗卻以異於尋常的速度問世了.

澳洲境內各州在這一年中經歷了數次的邊境封鎖, 各行各業也都因為邊境封鎖和局部封城的政策, 生存上面臨著重大的打擊. 不少連鎖業者因實力雄厚可在疫情來襲下快速的由實體店轉為電商, 卻也有為數不少的傳統零售業因應不及而相繼倒閉.

回觀去年(2020)1月中起, 澳洲才開始對於中國武漢傳出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些微的反應, 到3月中開始縮緊國境, 雪梨開起進行長達2個月的全面封城, 中間的這2個月澳洲百姓經歷了瘋狂的衛生紙搶購和屯積糧食的風潮, 還有喪失了參與親朋好友生命中重要聚會的機會, 其中不乏生離死別的案例, 當然也有幾起與種族歧視相關的暴力事件.

現在回頭看, 短短的2個月, 似乎並不長, 但當你身在其中時, 2個月的時間卻也不算短. 2個月中, 人們被迫斷絕了所有的社交活動, 家家戶戶被迫1天24小時都關在小小的房子裡不得外出, 家人間的矛盾與衝突, 孩子們耐不住的寂寞...

然而, 澳洲畢竟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 所以雖說是封城, 但也不是封的那麼地絕對, 仍然給予了封城中的百姓適度的出行自由, 例如, 人們可以出門在離家方圓百里內進行"生活必需品"的採購, 人們可以在家週圍"獨自"散步等.

除了有限度的自由, 澳洲政府也在封城中採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 例如, 社交距離的控制, 對於"非基本必要工作者"要求在家工作, 孩子們在家上"網課", 嚴格地限制了"必要性"聚會的人數, 取消了所有"非必要性"的聚會, 禁止了在餐館內用餐等等.

有趣的是, 縱使當時澳洲染疫的人數不斷的大幅上升, 政府方面仍是高倡著"口罩無用論"

raw-image

在那二個月中, 在進行生活必需品採購時, 可以看到人們還是不戴口罩, 對於小心謹慎帶口罩出門購物的東方人都會投以一種怪異的目光, 當時在不少以白人為主的新冠疫情論壇裡, 仍有不少白人對於"戴口罩有助防疫"的觀念相當抗拒. 話雖如此, 當時澳洲口罩的行情仍是水漲船高到了極度不合理的價位, 一盒50片的口罩從原本大約$12-15澳元漲到了$150元以上, 縱使漲幅高達900%, 也未必人人都買的到, 一些無良商家居然還能賣到近$400元一盒... 真是令人咋舌.

raw-image

當時除了口罩成為奇貨可居的商品之外, 在澳洲還有一項令人噴飯的奇觀, 那就是搶購衛生紙. 當時的澳洲, 因為政府提倡的口罩無用論, 所以會搶購口罩的族群, 估計也只有亞洲人, 所以除了價高不合理之外, 倒未傳出任何暴力事件, 但是在澳洲的各大州都或多或少的傳出了因為搶購衛生紙而大打出手的新聞.

最後各大超巿只好祭出每人限購二包的策略, 那幾個月, 衛生紙公司的股價應該大漲, 至少, 衛生紙的價格是明顯的上漲了近40%. 縱使有限購的政策和昻貴的價格, 當時的衛生仍是供不應求, 筆者本人就曾連跑三週的超巿都買不到一包衛生紙, 在"買不到"的情境下, 眼看著家中衛生紙的存量逐日減少, 心中的焦慮真是不可言喻, 此時似乎才有點明白為何有人會為了一包衛生紙而和人大打出手!

raw-image

當時, 耳朵聽到的是義大利和美國疫情失控的慘狀, 眼睛看到的是染疫人數和死亡數據的攀升, 心中的恐慌不言而喻, 再看看台灣親友時不時曬出和家人朋友外出享用美食和出遊的美照, 對於因封城在家閉關的, 嘴巴饞的是口水直流, 心中也真的是羨慕不已, 覺得台灣防疫做的真好, 感覺在日常生活上人們並沒有受到這次疫情來襲太大的影響, 似乎台灣的經濟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 在人口密度這麼高的台北, 還能把染疫人數控制的這麼好, 感覺全歸功於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還有上班上學前測量體温, 當時真希望澳洲政府能正視戴口罩帶來的正面效果.

在二個月全面封城的情況下, 倒閉的商家不計其數, 失業人口也大幅攀升, 澳洲政府雖然對失業人士及中小企業都祭出了大量的補助措施, 但一昧的釋出福利金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可預見的是, 在大量福利金的釋出下, 未來澳洲老百姓養老金的縮減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這也著實令人擔憂哪.

澳洲本身最大的經濟來源除了農牧業,礦業, 海產及紅酒的輸出之外, 便是旅遊業及留學業的輸入了. 因為這一波疫情, 硬生生的砍斷了旅遊業, 和中國關係的惡化, 農牧礦業及海產的對中輸出也因此中斷, 頓時平日吃不起的龍蝦也因此成為桌上常見佳餚, 紅酒的價格與果汁無異, 於是紅酒配佳餚成為了這次疫情下唯一的小確幸.

在這波疫情下受挫的除了顯而易見的旅遊業, 大學, 餐館, 零售商店之外, 還有一群尋常百姓. 近幾十年來, 澳洲優質的大學教育在亞洲頗具名氣, 吸引了大量來自中日韓印及其他亞洲小國的留學生. 自去年(2020)年2月底, 美國開始招回滯留在海外的留學生後, 其他各國的留學生也漸漸地相繼離去, 留下的少數留學生若不是因為自家國門緊閉暫時回不去, 就是擔心一旦離開再無返澳之日, 或是家中根沒有能力負擔昻貴的返國費用.

3月起, 幾乎全澳的大學都停止了面授課程, 改為網上授課. 對於留學生而言, 不能進校園上課無疑是一大打擊, 面對昻貴的房租和生活費, 還只能待在租屋處不能去校園裡上課, 感覺完全喪失了當初到澳洲留學的初衷, 而澳洲總理在4月份初公開發表一份聲明要求滯留在澳的留學生該回家了.

raw-image

這份聲明送走的不僅僅是在澳的留學生, 連帶地壓倒了一群為數不小的澳洲尋常百姓. 在這近十年裡因為大量的留學生和移民潮擁入, 各地開蓋了不少的高樓公寓, 自然也引發不少百姓熱衷於公寓投資. 然而隨著大量留學生突如其來的離去, 租巿慘遭痛擊, 一下子大量釋出的空房壓倒了租巿, 導致租金大幅度的下跌, 有些房東縱使降租20%仍找不到房客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少身付巨額貸款的房東不得不抛售手中的投資房, 此舉造成了公寓房價的大幅下跌, 加上銀行利率的調低, 讓人們寧可付利息也不付房租的情況下, 澳洲房東們叫苦連天.

本想2021年一切都會好轉, 熟料英國的變異病毒又開始在聖誕假期中朝四處擴散漫延, 各州邊境時不時的關一下, 開一下, 讓人基本上不太敢冒然的做跨州旅行, 生怕一走, 是否剛好碰上邊境關閉, 變成有去無回.

一年過去了, 回頭看看澳洲的整體表現, 雖不能拿到防疫滿分, 但似乎在西方國家中的表現相當傑出, 不論是染疫人數的控制和追蹤, 回國人士的防疫隔離, 失業百姓的經濟補助, 中小企業的員工補助等等, 都讓澳洲各個方面與西方歐美各國相較下, 維持在水平之上.

防疫與經濟的二相權衡下, 澳洲終於也開始呼籲口罩的重要性. 雪梨在經歷了全面封城的二個月, 面對即聖誕假期後爆發的英國變異病毒, 巿長放棄了封城策略, 改為人人出入公共場合必需強制戴口罩, 違者重罸($200).

raw-image

雖說此強制措施僅僅維持了幾週, 便放鬆為建議戴口罩, 但足以表達了口罩於防疫的重要性, 也真的因為這數週的強制口罩措施, 讓原本遍地開花的染疫人數得以控制, 曲線再度壓平, 讓第二波疫情警報順利解除.

今天看到下面這則新聞, 心中有感而發, 澳洲的防疫成果終於躍上了國際舞台, 被世衛組織看到拿來表揚, 但也覺得澳洲之所以能如此堂而皇之的被世衛組織公開表揚除了是因為澳洲要進口疫苗受到義大利阻撓之外,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澳洲為白人所組成的國家.

要說防疫表現, 台灣和紐西蘭都比澳洲做的好, 卻顯少看到國際組織公開表掦台灣. 當然啦, 除了台灣本身的政治地位太過敏感之外,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的檢測人數太少, 所以相對而言它染疫人數的數據也就令人存疑.

最後, 覺得澳洲之所以能在疫情中控制得當, 並非全歸功於政府的政策正確, 也是澳洲人本身的性格温和順從. 雖說在這一年, 也不乏有鬧事者和集會遊行, 但終不至於走到美國那一步(詳情可參考疫情改編的故事: 喪失理智的暴動).

政令的正確, 和百姓們的配合, 讓澳洲在這波疫情下雖然經濟嚴重受挫, 但至少醫療體系並未受到動搖, 現在只希望疫苗的問世, 能消滅掉這個惱人的病毒, 讓世界回到正常的軌道運行.

澳洲即將迎接自病毒面世後的第二個冬天,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的渡過. 澳洲加油!!

<有關疫情改編故事集請前往故事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名氏的沙龍
4會員
22內容數
本系列將就澳洲生活做些記錄, 希望這裡記錄的生活點滴和文化差異可以幫助新移民儘快的融入澳州生活, 並給予正在考慮來澳洲留學或是移民的台灣朋友一點預告.
無名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02
自從今年Delta病毒潛入澳洲, 導致雪梨遍地開花, 從6月底開始新州的二度硬性封城起, 便開始不斷地"解封延期"中, 至今已堂堂邁入封城的第三個月了. 與去年(2020)的第一度硬封城不同的是, 今年的確診病例並沒有因為硬封城而緩慢下降, 反而在封城的過程中, 確診病例不斷的攀升, 至今已達成每日
Thumbnail
2021/09/02
自從今年Delta病毒潛入澳洲, 導致雪梨遍地開花, 從6月底開始新州的二度硬性封城起, 便開始不斷地"解封延期"中, 至今已堂堂邁入封城的第三個月了. 與去年(2020)的第一度硬封城不同的是, 今年的確診病例並沒有因為硬封城而緩慢下降, 反而在封城的過程中, 確診病例不斷的攀升, 至今已達成每日
Thumbnail
2021/08/30
由於Delta病毒的肆虐, 雪梨每日確診人數已經破千, 封城令愈來愈嚴格, 基本上人人的活動範圍都被限制在自己居住區的5公里內. 受到影響的, 除了各行各業之外, 還有今年準備考大學的12年級生. 八月初, 雪梨祭出了一條奇怪的政策, 就是讓住在8個疫情嚴重的LGA區的12年級生可以優先注射Pfiz
Thumbnail
2021/08/30
由於Delta病毒的肆虐, 雪梨每日確診人數已經破千, 封城令愈來愈嚴格, 基本上人人的活動範圍都被限制在自己居住區的5公里內. 受到影響的, 除了各行各業之外, 還有今年準備考大學的12年級生. 八月初, 雪梨祭出了一條奇怪的政策, 就是讓住在8個疫情嚴重的LGA區的12年級生可以優先注射Pfiz
Thumbnail
2021/08/21
面對遙遙無期的解封日, 人生變的....好瘋狂啊!!!
Thumbnail
2021/08/21
面對遙遙無期的解封日, 人生變的....好瘋狂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2/3-2/9 (高雄-廣州) 最長的年假與最短的期待   週一(大年初十),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361人,確診人數增加為17,336例,台灣確診10例。廣州某些村發出通告,要求外來工暫緩回村,台灣酒廠外大排長龍,酒精一掃而空。 週二(大年初十一),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426人,確診
Thumbnail
2020/2/3-2/9 (高雄-廣州) 最長的年假與最短的期待   週一(大年初十),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361人,確診人數增加為17,336例,台灣確診10例。廣州某些村發出通告,要求外來工暫緩回村,台灣酒廠外大排長龍,酒精一掃而空。 週二(大年初十一),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426人,確診
Thumbnail
紐西蘭在這週二,8月17日傳出了疑似有1位奧克蘭的居民確診社區感染,並很有可能是這次侵襲許多國家的Delta類型。許多公司同事們下午2點左右聽到新聞便開始準備WFH的傢伙,不到4點,大家幾乎走光光,好避開忙碌的交通及擁擠的超市。 因為目前離我們最近的澳洲每天都有許多卻診的案子,所以上週紐西蘭總理就有
Thumbnail
紐西蘭在這週二,8月17日傳出了疑似有1位奧克蘭的居民確診社區感染,並很有可能是這次侵襲許多國家的Delta類型。許多公司同事們下午2點左右聽到新聞便開始準備WFH的傢伙,不到4點,大家幾乎走光光,好避開忙碌的交通及擁擠的超市。 因為目前離我們最近的澳洲每天都有許多卻診的案子,所以上週紐西蘭總理就有
Thumbnail
疫情與台灣塑膠王國知多少?──#充滿挫折的環境保護篇 (2021.7.9)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26日,指揮中心宣布「微解封」,開放部分場所,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畢竟老百姓憋了這幾個月的疫情悶氣,心裡難熬的很。看那些大企業屹立不搖,政治上不同政黨仍在惡鬥,自家經營的小本生意卻一落千丈,門可羅雀。店
Thumbnail
疫情與台灣塑膠王國知多少?──#充滿挫折的環境保護篇 (2021.7.9)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26日,指揮中心宣布「微解封」,開放部分場所,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畢竟老百姓憋了這幾個月的疫情悶氣,心裡難熬的很。看那些大企業屹立不搖,政治上不同政黨仍在惡鬥,自家經營的小本生意卻一落千丈,門可羅雀。店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美國零售商目前因疫情趨緩正買一送三促銷乾洗手 現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政府單位已經宣布施打完疫苗的民眾可以不用戴口罩,也不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連帶讓星巴克、麥當勞等餐飲業者也同步放寬民眾不用戴口罩就可以入內用餐,看到這樣的情況,再看看目前正陷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台灣,讓我不禁懷疑:打了疫苗後真的
Thumbnail
美國零售商目前因疫情趨緩正買一送三促銷乾洗手 現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政府單位已經宣布施打完疫苗的民眾可以不用戴口罩,也不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連帶讓星巴克、麥當勞等餐飲業者也同步放寬民眾不用戴口罩就可以入內用餐,看到這樣的情況,再看看目前正陷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台灣,讓我不禁懷疑:打了疫苗後真的
Thumbnail
距澳洲第一次進行全面鎖國封城至今整整一年, 新冠病毒雖仍未消失, 但疫苗卻以異於尋常的速度問世了. 澳洲境內各州在這一年中經歷了數次的邊境封鎖, 各行各業也都因為邊境封鎖和局部封城的政策, 生存上面臨著重大的打擊. 不少連鎖服飾業因實力雄厚可在疫情來襲下快速的由實體店轉為電商, 卻也有為數不少的傳統
Thumbnail
距澳洲第一次進行全面鎖國封城至今整整一年, 新冠病毒雖仍未消失, 但疫苗卻以異於尋常的速度問世了. 澳洲境內各州在這一年中經歷了數次的邊境封鎖, 各行各業也都因為邊境封鎖和局部封城的政策, 生存上面臨著重大的打擊. 不少連鎖服飾業因實力雄厚可在疫情來襲下快速的由實體店轉為電商, 卻也有為數不少的傳統
Thumbnail
疫情的發展,這幾天快速的成為在台的新聞熱點。 其實不僅止於台灣,無論是中國各個城市以及全球各國,目前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勢頭。且絲毫沒有在客氣的肆虐著。 聚餐時,與朋友們回憶起過去的那一年,尤其2020年的這個時候,應該是全面準備著過年的氣氛中,猝不及防的封城措施讓武漢一下子成為全球矚目焦點。
Thumbnail
疫情的發展,這幾天快速的成為在台的新聞熱點。 其實不僅止於台灣,無論是中國各個城市以及全球各國,目前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勢頭。且絲毫沒有在客氣的肆虐著。 聚餐時,與朋友們回憶起過去的那一年,尤其2020年的這個時候,應該是全面準備著過年的氣氛中,猝不及防的封城措施讓武漢一下子成為全球矚目焦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