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9)善用各種社群工具,綜合經營你的內容與個人品牌(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每種社群工具都有其強項與弱項,聰明使用,才能以有限資源,最大限度放大你的個人品牌影響力。
raw-image

前兩篇,我們介紹過 Facebook ,也談到 Instagram、YouTube、TikTok 這三種以視覺為主的社群工具;這篇我們要來談現在也很受注目的其他社群工具:Telegram、Podcast:這些工具有什麼特色?是否適合 vocus 的創作者來擴大個人品牌與影響力?

Telegram

有聽過 Telegram 嗎?如果沒有,其實你可以跳過這段(笑)。

Telegram 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即時通訊軟體,就有點像是大家常用的 LINE、Facebook Messenger 或 iMessage 一樣;我們這裡要談的是它的聊天室功能。

由於 Telegram 的聊天室功能,可以容納非常多的用戶一同聊天,而且完全免費,又可以加進多樣化的機器人管理功能,因此近年來有許多個人、組織和媒體等單位,開始利用 Telegram 聊天室讓社群彼此對談交流。

不過,要讓 Telegram 的聊天室發揮作用,事實上需要不少的心力;首先,你得拉不少讀者進到聊天室中,至少可能需要上百人,大家才聊得起來(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時間隨時上線聊天,如果讀者只有小貓兩三隻,那一定是聊不起來的)。

甚至有時候還得安排「暗樁」在裡頭發訊,不然整個聊天室一定會顯得很冷清;其他人就更沒有參與聊天的的動力了。

其次,你自己也得花不少時間進聊天室巡田水,把大家聊天的内容盡可能讀完,能回應就回應,不然被你拉進聊天室的人,就會覺得你都沒在鳥他們,很快就會退出。

像 Telegram 這樣以即時通訊來讓用戶互動的社群平台,成功經營的門檻其實很高,因此比較適合原本就有不少粉絲的創作者;如果你的知名度和個人品牌還在起步階段的話,不只是 Telegram,任何形態的聊天室經營,對你來說都不是那麼適合。

但是,就像之前講過的 Facebook 社團,不必非得自己經營,可以去參加既有的社團一樣,你可以在 Telegram 上尋找和你創作領域類似的聊天室,在遵守版規,遵重管理員與其他成員的前提下參與討論,分享你的知識與看法,有時也可以分享你的創作;這樣會比自己經營一個聊天室更加事半功倍。

Podcast

這一兩年,Podcast 在台灣非常紅,紅到各種媒體都拚命報導它。

嚴格來說,Podcast 並不是社群工具,而是相當純粹的聲音内容,比較算是另一種創作工具;但因為近年來 Podcast 非常熱門,很多創作者都躍躍欲試,因此在這邊也把 Podcast 一併拉進來討論。

不過,這裡不會談如何製作 Podcast。一方面這涉及比較複雜的技術問題,不在本文範圍之内,另一方面,大家也可以自己搜尋網路上各種教你製作 Podcast 的文章、影片,甚至也有專書可讀;因此關於 Podcast 的製作,這裡就略過不談,我們只談 Podcast 是否能夠用來放大你的個人品牌。

先講結論:如果你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不建議你現在投入 Podcast 的製作。

為什麼這麼說?有兩個理由。首先,對新人來說,Podcast 的行銷是相當不容易的。新 Podcast 節目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加,但在比較大的幾個 Podcast 平台上,能夠排上熱門榜單的,不論是節目還是單集,多半都是原本就很紅的節目,或是本身就極具知名度的主持人所做的節目,新人很難出線。

再加上目前各大 Podcast 平台,都比較缺乏像 Facebook 或 YouTube 那樣的演算法推薦機制,新節目極難曝光,因此除非你的内容非常特別,不然要想一鳴驚人的機率是很低的。

再者,Podcast 的製作成本和門檻,雖然比 YouTube 影片要低不少,但一開始仍需在錄音器材、軟體和錄音環境上進行投資和設定;而在内容製作方面,更需要投入相當多的精力來錄製、剪輯。你甚至可能還得好好練一下口條,才能改善聽眾體驗。

綜上所述,辛苦錄了半天的 Podcast 節目,如果聽眾不多,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並不是好的選擇。

製作 Podcast 節目,需要耗費相當多的資源和心神,因此比較適合那些粉絲已經多到某種程度,已經擁有還算可以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的創作者;對這些比較成熟的創作者來說,Podcast 比較有機會真正觸及到更多靠文章無法觸及的受眾,讓個人品牌跨越到另一群人身上。

但對於個人品牌與影響力還有待建立的初心者來說,把製作 Podcast 的心力,花在寫好文章、累積內容之上,會比較實際。

更何況,想透過 Podcast 來擴展個人品牌,也不一定非要自己做一檔節目才行;如果你的文章寫得真的很好,就有機會去上別人的節目,讓大家更為認識你;這反而會比自己辛苦做節目還更有效呢!


結語:量力而為,不要本末倒置

三篇文章下來,介紹了不少社群平台,可能有些創作者已經躍躍欲試,想要開始利用這些社群工具了;不過在這一系列的文章末尾,格編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創作者到底應該花多少心力在社群經營之上。

首先,大家應該先有一個認識,就是任何社群平台,都需要花時間和資源來經營,而且,在不同的階段的經營方式和所需資源,可能都不一樣。

舉例來說,如果你開了一個新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你要做的事就包括:讓粉絲頁裡有充實的内容(經常更新)、讓讀者都知道有這個粉絲頁(靠自己的文章用力宣傳,甚至買廣告);而當粉絲頁的粉絲開始變多後,你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要和裡頭的粉絲互動,回答問題,或是設計一些可以互動的貼文,等等等。

如果你開的是 Facebook 社團,或上面提到的 Telegram 聊天室,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你得先花工夫拉讀者進社團,然後要經常和社團中的人互動,或是鼓勵他們自己聊起來。這些事也都挺費工的。

也就是說,生一個社群帳號非常容易,但要把它養大養好,就沒那麼容易了。

對還沒有建立起粉絲群的創作者來說,在創作之外同時經營社群平台,大概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因為此時你的社群平台,人可能還不很多,不會佔掉你太大的頻寬;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紅了,粉絲變多了,社群的管理和維持,往往就會變成相當沉重的工作負擔;如果凡事親力親為,甚至可能會影響你的正常創作。

所以,格編建議你在跳下去經營社群平台前,先想一下幾件事:

  • 要經營哪些社群平台:建議先想一想你的題材比較適合哪種平台。當然你可以每種平台都先去試玩一下,自己了解一下上頭的用戶生態和次文化;但決定要經營哪些平台時,千萬不要貪多,先從一兩種最適合的切入即可,之後再視情形調整。
  • 自己的可分配時間:如果你的創作需要花費掉大多數的可支配時間,那麼你要嘛得讓自己的創作變得更有效率,要嘛就得集中有限資源在少數工作上;不然很可能發生顧此失彼的狀況,沒有一件事能做好,這樣是最糟的。要記得,創作才是個人品牌的根,沒有好的内容,光有社群也是不行的。

如果運用得宜,社群平台能夠有效放大你的創作成果和個人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但它同時也是相當耗費心神的工作,希望大家在經營社群時,永遠不要忘記初衷,也就是你的創作,這才是根本;在這個前提下妥善運用社群平台,才能帶來正面的效果。

如果你已經有經營一些社群平台,也很歡迎透過我們的官方管道來跟大家分享;可以利用這篇文章的留言區,或是利用 vocus 的官方討論區,借用官方資源來讓讀者認識你,我們都非常樂見其成。

當然,你更應該自己寫一篇文章,自己來用力行銷自己的社群帳號;也不要忘了在你每一篇文章中,都自我置入一下自己的社群帳號喔!

置入一下


最近更新日:2023/3/12

立即追蹤 方格子創作者成長學院 ,收穫更多創作心法與秘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405.1K會員
3.4K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方格子 vocus 的官方沙龍! 在這裡你可以參與方格子 vocus 的發展旅程,接受到所有關於 vocus 的最新動態,包含平台重大功能更新、活動消息、各房間發佈的最新內容,甚至是徵才資訊等等,現在就按下「加入」,與 vocus 一起展開精彩的創作冒險吧!
2021/04/15
要透過創作經營個人品牌,放大自己的內容觸及與影響力,你不能只懂得創作而已;對於網路行銷也得要有基本概念才行。我們之前有一系列文章,介紹不同的社群平台與其社群行銷工具,同時從這些工具的特性,以及使用者行為來分析;這篇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創作者必須知道的一個行銷觀念:「自來客行銷」…...
Thumbnail
2021/04/15
要透過創作經營個人品牌,放大自己的內容觸及與影響力,你不能只懂得創作而已;對於網路行銷也得要有基本概念才行。我們之前有一系列文章,介紹不同的社群平台與其社群行銷工具,同時從這些工具的特性,以及使用者行為來分析;這篇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創作者必須知道的一個行銷觀念:「自來客行銷」…...
Thumbnail
2021/04/01
這次,來討論某位讀者朋友提出來的疑問,那就是到底應不應該用本名來創作?還是用筆名比較好?很多人為此困擾,但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
Thumbnail
2021/04/01
這次,來討論某位讀者朋友提出來的疑問,那就是到底應不應該用本名來創作?還是用筆名比較好?很多人為此困擾,但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
Thumbnail
2021/03/25
「我該不該辭掉工作,全心投入寫作?」想必很多有志投入創作的朋友,經常會如此問自己。辭掉現在的工作,全職投入寫作,可以是個夢想,但你最好多想想……
Thumbnail
2021/03/25
「我該不該辭掉工作,全心投入寫作?」想必很多有志投入創作的朋友,經常會如此問自己。辭掉現在的工作,全職投入寫作,可以是個夢想,但你最好多想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IG 廣播專區新機能來喇!!期待已久的 IG 廣播專區,妃美終於有機會使用到此功能。現在,我們已經迫不及待要與大家分享這個功能,讓大家日後都可以學會如何使用!(目前仍未向所有用戶開放此功能,IG官方僅開放給少量用戶使用。)快點看起來!
Thumbnail
IG 廣播專區新機能來喇!!期待已久的 IG 廣播專區,妃美終於有機會使用到此功能。現在,我們已經迫不及待要與大家分享這個功能,讓大家日後都可以學會如何使用!(目前仍未向所有用戶開放此功能,IG官方僅開放給少量用戶使用。)快點看起來!
Thumbnail
「不要害羞於分享或投稿你的文字,你比想像中的更有價值。」 ✦✦✦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我曾經在那些地方曝光自己的文章,也給想要做這件事情的你參考! 最初開始寫部落格至今應該已經有十幾年了,最早是記錄自己心情的個人部落格、後來是分享文具購物心得、近幾年則是加入了書的閱讀心得。 從架設個人網站後就想,也許
Thumbnail
「不要害羞於分享或投稿你的文字,你比想像中的更有價值。」 ✦✦✦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我曾經在那些地方曝光自己的文章,也給想要做這件事情的你參考! 最初開始寫部落格至今應該已經有十幾年了,最早是記錄自己心情的個人部落格、後來是分享文具購物心得、近幾年則是加入了書的閱讀心得。 從架設個人網站後就想,也許
Thumbnail
我同時擁有網站、Instagram、podcast與Facebook四個創作平台,每種平台基本上各自有爭取流量的方式,觀看者、觸及者的來源也都不一樣,每種平台的觀看喜好及經營操作也會不太一樣,但在2023年春節過後,竟全部都出現跳耀性的成長,原因是為什麼!?
Thumbnail
我同時擁有網站、Instagram、podcast與Facebook四個創作平台,每種平台基本上各自有爭取流量的方式,觀看者、觸及者的來源也都不一樣,每種平台的觀看喜好及經營操作也會不太一樣,但在2023年春節過後,竟全部都出現跳耀性的成長,原因是為什麼!?
Thumbnail
因為疫情的關係,相信大家都有發現很多工作都會受場地的限制,所以我今天要來介紹一個不受環境影響的工作 ── 圖文創作家。
Thumbnail
因為疫情的關係,相信大家都有發現很多工作都會受場地的限制,所以我今天要來介紹一個不受環境影響的工作 ── 圖文創作家。
Thumbnail
雖然社群媒體是一種絕佳的行銷工具,它也可能讓你騷動分心而擱下該做的正事!總會有另一個藝術家擁有更多追隨者或粉絲。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起了嫉妒之心,只想著要監測自己的人氣統計資訊,或是因為沒人對你的 Facebook 貼文留言評論而大失所望時,切記要贏得粉絲的支持並非是一蹴可幾。
Thumbnail
雖然社群媒體是一種絕佳的行銷工具,它也可能讓你騷動分心而擱下該做的正事!總會有另一個藝術家擁有更多追隨者或粉絲。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起了嫉妒之心,只想著要監測自己的人氣統計資訊,或是因為沒人對你的 Facebook 貼文留言評論而大失所望時,切記要贏得粉絲的支持並非是一蹴可幾。
Thumbnail
前兩篇,我們介紹過 Facebook,也談到 Instagram、YouTube、TikTok 這三種以視覺為主的社群工具;這篇我們要來談現在也很受注目的社群工具:Telegram 和 Podcast:這些工具有什麼特色?是否適合 vocus 的創作者來擴大個人品牌與影響力?
Thumbnail
前兩篇,我們介紹過 Facebook,也談到 Instagram、YouTube、TikTok 這三種以視覺為主的社群工具;這篇我們要來談現在也很受注目的社群工具:Telegram 和 Podcast:這些工具有什麼特色?是否適合 vocus 的創作者來擴大個人品牌與影響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