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承載台灣酒類發展之市定古蹟,POPOP TAIPEI台北市第三個文創園區

[台北旅遊]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承載台灣酒類發展之市定古蹟,POPOP TAIPEI台北市第三個文創園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車站是一個三鐵共構的車站,在人來人往的人潮裡,有個大家忽略的一個在去年底重新開放的台北市定古蹟建築物。這個台北市定古蹟建築物承載著台灣酒類製造的記憶,這個台北市定古蹟建築物便是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英文名稱:英文名稱:POPOP TAIPEI)。

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相關資訊::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

02 2785 9900

AM11:00-PM19:00

文創園區.藝文場所

台北市東區門戶計畫的附屬用之一地點

位於台北市南港車站北側邊附近也就是南港區第三期市地重劃期範圍內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回朔朔歷史是昔日財政部菸酒公賣局已經荒廢的酒瓶的製造工廠,在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就是台北市東區門戶計畫的附屬用之一。

在瓶蓋工廠在西元二零零四年停止營運後,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依原都市計畫及重劃計畫書內容本來要全區拆除,經過多方協調後,保留八項歷史建築。

更以立面挪移技術,擴大保留非歷史建物的A1棟與G棟立面,未來規劃成為自造者工廠。更是成為台北市定的工廠級的古蹟型的文創園區。

文青者的樂園

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曾經作為展演、音樂季的場地,也吸引諸多國內外塗鴉客流連駐足,由於曾經荒廢,廠內外到處都是特殊的塗鴉藝術,可說是文青者的樂園。

台北市政府為配合中央重大政策及南港區生技中心、軟體中心、會展中心、文創中心、站區中心等五大中心發展計畫,推動行政院文化部多個建設至今至,目前都已經陸續完成。

西元二零一一年台北市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再利用及改善周邊環境之完工,爰檢討都市計畫並規劃採市地重劃方式進行整體開發,以重新整合畸零分散之公、私有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能,提供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發展腹地,同時因應產業發展需求,建構綠化與景觀兼具之新南港風貌。

小而美的台北市第三個文創園區

隨著行政院文化部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建設完工之後,這裡將是串聯南港區的新形態的流行音樂與塗鴉藝術的新興之地,台北市的文創園區也將是繼現有的松山文創園區(日據時代的菸酒工廠改建)、華山文創園區(日據時代的造酒與製樟腦的工廠改建)的第三個文創園區。

在西元二零一八年台北市政府終於把這個荒廢的廢墟,重新開始改裝與整修建築物。經過二年時間,荒廢的廢墟有了在去年底再次利用的機會,重新開幕。這裡搖身一變為水水文創假日市集、展覽、活動、文創商品街區、街頭藝人演出場地、餐廳等聚集地。

由於鄰近南港車站四連棟的大樓,站在此處更可以遙望南港車站大樓。這裡的地方其實不大,只有二千五百坪大小,是目前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中,三個面積最小的文創園區。儼然是個小而美的文創園區。

南港區中心好逛觀光地點

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目前才開幕近三個月,知名度不高,不論平日或是假日相對比於松山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這兩個成立多年的文創園區,人潮都不多。

總結:從昔日製造酒類瓶蓋工廠到成為文創園區。此地區不只是南港區中心好逛觀光地點,也是一個很有藝文風的場所。這裡目前還有些地方還有空地,等待未來開發與利用,相信這裡指日可待會成為一個很棒觀光地點。


檢視較大的地圖

台北瓶蓋工廠製造所相關資訊::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

02 2785 9900

AM11:00-PM19:00

文創園區.藝文場所



文章串聯連結網址::https://bravejim.pixnet.net/blog/post/225578225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58會員
1.9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aveji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