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朱元璋們設計的''中堅階層制度''&嘗試思考現今公務員的體系安排(一)

明朝開國朱元璋們設計的''中堅階層制度''&嘗試思考現今公務員的體系安排(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何講明朝?

  為什麼要以明朝作為這個系列文章的發想開端?綜觀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王朝,其中不乏勤政愛民的帝王、政才卓越的文臣、守土開疆的武將,然而如何去評價一個王朝可以是很多種面向的,從他的文化、經濟、軍事、勢力版圖擴張乃至王朝對於當時的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力都能夠是一種角度,而這許多種角度中我則從一個王朝存續了多久亦即「國祚」的這個面向來嘗試分析看看會不會得出什麼不一樣的新奇結果。

  中國歷史上屬於大一統的時代大致上有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這幾個朝代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其中亦不乏古裝電視劇中的常客,我們試著以王朝存續時間亦即國祚這個面向來看看這幾個朝代:

  • 西漢210年、東漢195年
  • 唐朝289年
  • 北宋167年、南宋152年
  • 明朝276年、南明18年、明鄭39年
  • 清朝268年(自順治帝入關後開始計算)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是西漢、東漢、北宋、南宋,個人認為不應該直接把它融合成一個漢朝或宋朝來看待,而應該把兩漢、兩宋各自獨立成一個王朝分而視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兩漢、兩宋之際都發生了重大的政治、軍事...等變化,而後建立起來的東漢及南宋朝廷其相關的政治制度、軍事戰略以及統治者對於王朝政策走向等等心態均與之前的西漢、北宋有迥然不同的差異,故不能夠將兩漢、兩宋輕易的視作為同一個朝代,就本人而言東漢、南宋只是打著舊時漢朝、宋朝的旗幟而成立的新王朝,雖然外表標榜承襲漢宋遺緒但實質核心則大相逕庭,舉例來說就好像現今一家在地方上的店面突然加盟某個連鎖品牌,店面的招牌是換上了連鎖品牌,但店面內部的人員訓練、工作氣氛對比該連鎖品牌則有著相當的差異;從上面所列的各朝代國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明朝相較於其他朝代是處於長壽前段班,而兩漢、唐、兩宋、清的國祚均少於明朝,但這些朝代產生的一位位明君、賢臣、勇將才是豐富著我們歷史課本與歷史知識的閃亮主角,但為何這些有著主角光環的人物卻無法讓其所處的朝代國祚綿延長久呢?而明朝又存在著什麼樣的因素支撐著他在滾滾歷史洪流中留下了一抹276年的蹤跡呢?

  提到明朝大家的第一印象大概是從開國洪武皇帝朱元璋牽連誅殺功臣、永樂帝發動政變奪取侄子的皇位,到正統帝親率大軍北征瓦剌卻落得滿朝高階文武官員和精銳大軍被屠戮殆盡皇帝自身被俘的下場、嘉靖帝沉迷於丹藥玄術更有甚者凌虐宮女導致史上少有的宮女暗殺皇帝的事件,最後天啟帝時宦官權力熏天各種殘酷手段迫害挺身進言勸諫的官員、崇禎帝被農民軍攻破京城以身殉國,再加上明朝普遍存在的皇帝怠政、錦衣衛東廠特務機構恣意橫行、宦官權勢大到無以復加等等情形,實在沒有辦法將這些情況與這個朝代的國祚表現相結合,然而他的頂層管理階層就是如此的混亂無序,但他卻能存續這麼久的時間,這中間又還有什麼因素在作用著?這就是本系列所要探討的一個地方。



avatar-img
Leo思緒天地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eo思緒天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明史對於御史、給事中的職權來看,言官的身影幾乎融入了整個明朝的政治活動中,幾乎任何事他們都有權參與,和當朝一、二品大臣討論政事亦是稀鬆平常,縱使沒有決策權也會給予反駁監督的權力,因此他們的官階品級雖然處於中間的正、從七品,但他們的政治權力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堅階層
在明代朝廷中有一群官員他們可以針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監察甚至彈劾,從皇帝到官員百姓,大至國家小至庶民,他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需要有確切的證據,只要是有所耳聞就可拿來作為憑證,哪怕事後調查並無此事也不用負責,他們有個統稱:「言官」。
從明史對於御史、給事中的職權來看,言官的身影幾乎融入了整個明朝的政治活動中,幾乎任何事他們都有權參與,和當朝一、二品大臣討論政事亦是稀鬆平常,縱使沒有決策權也會給予反駁監督的權力,因此他們的官階品級雖然處於中間的正、從七品,但他們的政治權力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堅階層
在明代朝廷中有一群官員他們可以針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監察甚至彈劾,從皇帝到官員百姓,大至國家小至庶民,他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需要有確切的證據,只要是有所耳聞就可拿來作為憑證,哪怕事後調查並無此事也不用負責,他們有個統稱:「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