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國外的生活(澳洲篇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與民族並存的國家。

  2019年11月,我踏上了墨爾本的土地。  
  來澳洲打工渡假之前我曾設想過各種狀況:想像著要如何跟澳洲人交談,如何融入他們的文化。花了些許時間在網路上,卻並沒有任何重大收穫。當時的我剛結束日本的打工度假,深知如果沒有事先對異國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話,日後與當地人相處易生摩擦。

  儘管語言能力和對澳洲的瞭解不夠深刻,我還是帶著一顆飄浮不定的心出發了。離家越來越遠,對於異地未知的恐懼卻越來越低。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很多資訊動動手指就能找到。只是,對於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是怎麼都料想不到的。
  當我踏上墨爾本的土地,發現澳洲人似乎對於外國的旅客習以為常,而在路上也偶爾也能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這便是,移民大國的樣貌!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位在墨爾本郊區的草莓農場,待在農場的原因只有一個----所謂的二簽。而身旁的人大多是台灣人,可我卻不斷地在找尋日本人的身影,興許是我受了些許日本文化薰陶,自然而然地與日本人比較親近。
  採草莓十分辛苦,推著沉重的推車,下雨豔陽依然不能停下。每天揮汗如雨,自己準備三餐,有種回歸原始生活的感覺。速度和體能比不過別人的我,開始思考下一步該當如何?於是我選擇移動。我沒有留戀,因為我知道待在原地不會獲得我想要的。

  之後便是櫻桃農場和葡萄農場,儘管知道農場都是體力活,為了那我不知道底有沒有必要的二簽我還是就這麼繼續了。摘採的途中,累了便有最新鮮的水果止渴。在這段日子裡身旁的人來來去去。每位背包客都有自己各自的旅途要去完成。而爆發的
疫情,讓計畫有了變化。
  無奈之下,農場郊區成了較為安全的庇護所,每天過著單調而有些無聊的日子。我常常在想,若是沒有疫情,打工度假的生活是不是能過得更精采一些?我是不是能和澳洲當地人深交、好好地在繁華的都市裡探索異域風情?你說人們是為了甚麼而展開旅程的呢?

  五月,南半球邁入冬季。忍受不了農場寒冷的我,決定北移到凱恩斯念語言學校。而在這之前我在一個澳洲單親爸爸的家中陪伴他六歲的兒子。那位爸爸告訴我,孩子的母親來自上海。四年前,她離開了。我不敢問她究竟去了何方,但心中難免有過猜想,若非當初為了身分而和這位澳洲爸爸組織家庭,而如今讓孩子在沒有母愛的環境下成長?
  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之中,我明顯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澳洲爸爸能夠在開車時放膽讓兒子握方向盤。而年僅六歲的小男孩被教導要當個紳士,有時像個小大人一般。我不禁感概,若是台灣也能多多少少改變一下教育的方式多好!在台灣,很多時候父母總認為孩子什麼也不懂,可若是能鼓勵孩子多方接觸和嘗試有甚麼不好呢?
  想想自己已年近三十,卻沒有預想中的成熟可靠,有種好多事情太晚知道的感覺。
  旅程,持續進行。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澳洲職場文化帶給我的人生衝擊---從此我懂得合理為自己爭取自己要的東西。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後期,成為我們開啟下一段旅居泰國的契機。 # s1e8 打工度假的經歷對人生有什麼影響? 結束了半年的農場工作,我們確定自己沒本事靠純體力賺錢,於是開始積極尋找更有發展的工作。 在第一間咖啡廳上
Thumbnail
聽說,最近澳洲打工度假又紅回來了?!十年前我也去過,去農場採草莓、採櫻桃、採蘋果,去做義工去兼差,又去咖啡廳、餐廳、蛋糕工廠、麵包工廠,我存到第一桶金了嗎? # s1e7 澳洲打工度假賺第一桶金? 聽說最近台灣又吹起一陣打工度假的旋風? 打工度假這段旅程是我人生的轉捩點,但並不是因為我
塔斯馬尼亞打工經歷: 曾經因為嚮往採摘櫻桃和藍莓,我毅然決定從墨爾本飛往塔斯馬尼亞工作,想親身體驗水果採收的過程。發現水果成熟依賴天氣,無法順利工作,存款快速消耗,焦慮感油然而生。
Thumbnail
你願意主動幫一個認識不到一個月的新朋友多少忙呢?也許我的故事會讓你感到吃驚。 2023年7月,是我和朋友一起出發前往澳洲布里斯本打工度假的時間。當初決定去的理由其實也非常簡單:想體驗不同的文化、環境看自己是否能適應。在做好第一個月先念語言學校以及住一個月的學生宿舍的規劃後,我們想既然我倆都有一定的
Thumbnail
擁有五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分享自己的農場工作心得與生活消費情形。介紹外場與內場工作的差異,以及時薪、加班費相關資訊。此外,也提及自己在澳洲的語言能力挑戰與成長。
Thumbnail
為了三簽 該來的來是要來,原本只想留在澳洲兩年的我們發現兩年過太快了根本來不及好好的把澳洲體驗一遍,所以在2023/9月的時候是我們剛在澳洲的一年三個月,我們決定去集三簽,由於三簽需要半年的時間所以我一直在找可以一次做半年的工作,因為我們不想去需要打針的肉廠也不再去採果類的任何工作所以我們的選擇變
這篇文章介紹了打工度假簽證和準備澳洲工作生活所需的事項,包括簽證類型、地點選擇、資金準備、工作準備、住宿、電信、語言能力和交通相關準備。文中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小提示,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
Thumbnail
距離我出發到澳洲開始打工度假的旅程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當時有幾個國家可以選擇,日本、加拿大、愛爾蘭、澳洲等,澳洲在條件上沒有人數相關限制,唯有30歲以下這個要求而已,相較於其他需要抽籤的國家,澳洲是很多人的首選,也真的是打工度假人數最多的國家,我必須非常認真發自內心的感謝自己,感謝自己踏出那一步
從大學時期萌芽的打工度假夢想, 在畢業後職場打滾幾年,歷經存款起伏的生活, 2019年終於踏上袋鼠紅土大陸,開始了充滿回憶的旅程。 預計會分成出發前準備、工作經驗跟當地生活篇章。 澳洲打工度假簡介 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是在18-30歲期間,向澳洲政府申請簽證,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澳洲職場文化帶給我的人生衝擊---從此我懂得合理為自己爭取自己要的東西。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後期,成為我們開啟下一段旅居泰國的契機。 # s1e8 打工度假的經歷對人生有什麼影響? 結束了半年的農場工作,我們確定自己沒本事靠純體力賺錢,於是開始積極尋找更有發展的工作。 在第一間咖啡廳上
Thumbnail
聽說,最近澳洲打工度假又紅回來了?!十年前我也去過,去農場採草莓、採櫻桃、採蘋果,去做義工去兼差,又去咖啡廳、餐廳、蛋糕工廠、麵包工廠,我存到第一桶金了嗎? # s1e7 澳洲打工度假賺第一桶金? 聽說最近台灣又吹起一陣打工度假的旋風? 打工度假這段旅程是我人生的轉捩點,但並不是因為我
塔斯馬尼亞打工經歷: 曾經因為嚮往採摘櫻桃和藍莓,我毅然決定從墨爾本飛往塔斯馬尼亞工作,想親身體驗水果採收的過程。發現水果成熟依賴天氣,無法順利工作,存款快速消耗,焦慮感油然而生。
Thumbnail
你願意主動幫一個認識不到一個月的新朋友多少忙呢?也許我的故事會讓你感到吃驚。 2023年7月,是我和朋友一起出發前往澳洲布里斯本打工度假的時間。當初決定去的理由其實也非常簡單:想體驗不同的文化、環境看自己是否能適應。在做好第一個月先念語言學校以及住一個月的學生宿舍的規劃後,我們想既然我倆都有一定的
Thumbnail
擁有五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分享自己的農場工作心得與生活消費情形。介紹外場與內場工作的差異,以及時薪、加班費相關資訊。此外,也提及自己在澳洲的語言能力挑戰與成長。
Thumbnail
為了三簽 該來的來是要來,原本只想留在澳洲兩年的我們發現兩年過太快了根本來不及好好的把澳洲體驗一遍,所以在2023/9月的時候是我們剛在澳洲的一年三個月,我們決定去集三簽,由於三簽需要半年的時間所以我一直在找可以一次做半年的工作,因為我們不想去需要打針的肉廠也不再去採果類的任何工作所以我們的選擇變
這篇文章介紹了打工度假簽證和準備澳洲工作生活所需的事項,包括簽證類型、地點選擇、資金準備、工作準備、住宿、電信、語言能力和交通相關準備。文中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小提示,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
Thumbnail
距離我出發到澳洲開始打工度假的旅程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當時有幾個國家可以選擇,日本、加拿大、愛爾蘭、澳洲等,澳洲在條件上沒有人數相關限制,唯有30歲以下這個要求而已,相較於其他需要抽籤的國家,澳洲是很多人的首選,也真的是打工度假人數最多的國家,我必須非常認真發自內心的感謝自己,感謝自己踏出那一步
從大學時期萌芽的打工度假夢想, 在畢業後職場打滾幾年,歷經存款起伏的生活, 2019年終於踏上袋鼠紅土大陸,開始了充滿回憶的旅程。 預計會分成出發前準備、工作經驗跟當地生活篇章。 澳洲打工度假簡介 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是在18-30歲期間,向澳洲政府申請簽證,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