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戰狼」外交催生反中共聯盟

2021/04/2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中共的侵略性策略,正在催生全球反中共聯盟。
3月18日,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峰會上,中共最高外交官員楊潔篪在開場白中宣稱,美國沒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同中國談話」。楊潔篪沒有遵守2分鐘發言的規定,而是用了16分鐘指責美國、炫耀北京成就。幾天後,中共駐巴西的一名外交官稱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為「小子」,是「美國的走狗」。而在4月的前幾周內,解放軍多次用戰機侵擾台灣,4月13日,解放軍向台灣防空識別區派出的戰機多達25架。
在阿拉斯加上演的是「大國外交」,是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中共採用霸道、實力投射式外交的首次亮相。國際觀察家將這種做法更通俗地稱為「戰狼」外交,因為中共外交官喜歡在外國人稍有「傷害14億中國人民感情」的跡象時,就使用好戰的言辭進行反擊。
無論如何稱呼,中共在外交事務上更加咄咄逼人的做法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解放軍的現代化、擴建和擴大行動範圍令美國及其盟友感到不安,北京濫用和顛覆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卸了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職責。中共已經發出信號,決心在2049年中共建政百年之前,甚至有可能更早地實現與民主台灣的「統一」。同時,「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廣中國製造的5G和電信設備等項目,往往以犧牲小國利益為代價讓北京受益,並幫助中共推進其全球霸權野心。最後,在一個依賴中國需求和製造的全球環境中,北京使用抵制手段恐嚇各國和公司。
中共的「戰狼」外交做法並非沒有後果。最近的事態發展表明,國際社會對北京的這一招數已經有所警覺,並進行了有效的反擊。中共最近的舉動雖然有威懾力,但效果有限,甚至適得其反。
以中國抵制澳大利亞煤炭為例。為了應對澳大利亞對中國採取越來越強硬的立場,並要求調查新冠病毒疫情的來源,北京在2020年上半年針對澳大利亞的各種產品進行制裁或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的不屈服導致北京從2020年10月開始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在受到中共貿易制裁影響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中,煤炭的價值佔了一半以上。
不過,北京的煤炭禁令對中共政權的影響可能比澳大利亞更大。澳洲成功地將煤炭出口轉移到其他國家,特別是印度,由於其高質量和中共禁令導致價格下降,預計印度到2022年還會繼續購買澳洲煤炭。澳大利亞智庫Lowy Institute分析發現,2021年1月,澳大利亞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煤炭出口「按年度計算比禁令前高出95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多個省份和地區在2020年12月,也就是對澳洲煤炭禁令出台後的兩個月內,實行限電或拉閘停電。一些地區的小企業或工廠被迫停業或停產。人們抱怨電梯停運、供暖切斷,或上班需要爬很多層樓梯。
中共對外咄咄逼人的做法遭遇反擊的一個較少被注意、但同樣重要的領域是電信技術。在川普政府採取行動之前,中國中興和華為等國家支持的、與解放軍有關聯的公司一直在國外大力推銷其5G技術。因為中國公司必須服從中共,而北京有可能根據國安法獲取這些公司收集的數據,美國政府因此警告說,中國電信公司及其5G設備對所有採用該技術的國家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美國在2018年制裁中興,2019年禁止華為,並在2020年發起「清潔網絡」倡議,以免各國使用華為等沒有安全保障的電信設備供應商。
華為正在感受到全球排斥的影響。該公司3月底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華為在北美、歐洲和其他許多市場的銷售額下降了兩位數的百分比。一位華為高管對美國記者表示,2020年對該公司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4月15日,羅馬尼亞成為最新一個禁止華為設備進入其網絡的國家。與此同時,華為被迫啟動了人工智能養豬項目,以尋找新的增長點,彌補其苦苦掙扎的5G和智能手機業務——這對華為創始人、前解放軍工程師任正非來說,無疑是屈就。
解放軍今年在台灣海峽和南海的活動增多,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壓力。1月以來,美國在南海和台灣海峽進行了多次「航行自由」行動。4月初,當解放軍戰機飛躍台灣上空時,美國向南海部署了一個航母打擊群和海軍陸戰隊兩棲準備群。4月,當中共遼寧號航母和5艘護航艦艇在東海進行演習時,美國的導彈驅逐艦「穆斯汀」號也在幾千碼內對後者進行跟蹤。與此同時,加拿大和法國已向南海派遣軍艦,或在2021年第一季度將軍艦駛過台灣海峽,而英國和德國則宣佈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向該地區派遣軍艦。德國計劃於8月派出一艘護衛艦駛過南海,這將是2002年以來駛過該海域的首艘德國戰艦。
中共在其周邊海域的軍國主義正迫使有關國家結盟。在3月份的一份聯合聲明中,美國和日本「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重申反對中國在南海的非法海洋主張和活動」。日本首相菅義偉4月訪問華盛頓時,與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聯合聲明,「就中國的行動對印太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影響交換了意見」,反對中共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並重申對台灣問題的立場。
4月5日,法國和四方安全對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在南海開始進行為期兩天的聯合海軍演習。稍後,法國同意加入印度的「印度洋-太平洋倡議」,海上安全是該倡議的重點。4月19日,歐盟宣佈一項印太計劃,以增強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保護利益,有媒體報道說,是為了「對抗中國崛起的力量」。歐盟外長表示,該計劃由法國、德國和荷蘭牽頭,「認為歐盟應在促進民主、法治、人權和國際法的基礎上,加強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重點、存在和行動……」。
在國際社會審視中共對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迫害時,北京也試圖顛覆這種說法。3月底,共青團批評H&M,因為該公司在2020年9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停止採購新疆棉花用於產品。隨後,中國知名人士和知名網民呼籲抵制H&M、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其他大品牌,因為這些品牌均曾公開反對使用新疆棉,或者加入抵制新疆棉的倡議。
中國電商從其提供的產品中刪除了被抵制的產品,大陸媒體甚至在節目中將服裝上的品牌標籤打上馬賽克。然而,抵制行動和對「民族主義」的呼籲似乎產生了驚人的反效果——使用耐克或阿迪達斯的中國國家運動隊沒有取消他們的多年合同;耐克在天貓預售新款球鞋遭35萬人搶購並迅速售罄;年輕人在中國各地的耐克和阿迪達斯專賣店外排起了長隊,等著購買打折商品。
中共的「大國外交」、抵制和強化軍國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配合其「東升西降」宣傳。中共還在押注,經濟脅迫和中國巨大市場的吸引能夠阻止國際社會挑戰其惡意行為。然而,共產中國的押注正在失敗,全世界都在關注。
北京急於向中國人民和世界表明,它已經帶領中國走出「百年屈辱」。然而,中共的侵略性策略,正在催生全球反中共聯盟。
3.2K會員
73內容數
「透視中國」團隊不受中共政權的影響,完全獨立。這對於我們提供中共精英政治的真實信息和分析至關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