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美國次貸風暴開始到2012歐債危機,歐盟裡頭的重災區,希臘,歷經三次(2010,2012,2015)歐盟的bailout(紓困),在2017年依然創下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22.5%)新高,最低薪資每月684歐元。此外,全國43%的退休人員是仰賴每月退休年金660歐元過日子。希臘編導Nikos Labot便是在此經濟緩復甦的氛圍下,採取寫實主義風格,呈現女主帕娜塔在丈夫科塔斯失業後,一家人領著政府補助過日子的方式展開敘事。
從希臘小村莊來到都市的女主與男主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在校表現不佳,當女主聽著導師說著女兒不寫作業,與同學互動不佳時,她神色緊張,精神緊繃。帕娜塔全程不發一語,與老師晤談完後回到家又發現女兒與尚年幼的兒子在爭吵,並且埋怨中午媽媽做的三明治不好吃,晚餐更是讓人看了就提不起胃口。女主看著丈夫,聽著女兒的埋怨,把情緒再次吞忍下來,依然做著每天身為家庭主婦該做的家事。
多年老鄰居知道帕娜塔一家的情況,於是提供給帕娜塔一個千載難逢的工作機會,即將開幕的大型商場勒瑪榭在招募清潔員。現年37歲的帕娜塔一直以來都是在家裡打掃,對於清潔的工作她不擔心,擔心的是面試。然而幸運的是,她很快的就通過面試且到商場接受培訓,看到同事打卡是用簽名的方式她就跟著簽,看到主管拿出文件叫她簽名她就簽名,唯有開清潔車這件事讓她無法馬上上手,她不會開車,然而主管不厭其煩的教她,她一點一滴摸索,終於慢慢上手。
帕娜塔跟同事之間相處的不錯,雖然她沈默寡言,但她願意多做事,甚至主管要求她加班,她不論白班晚班平常日週日都一口答應,因為當她收到人生中第一筆薪資時,她為家裡買了牛奶,更好的火腿回去加菜。尤其當她發現女兒願意自己寫作業且幫忙家事,還有丈夫沒有像以往般的埋怨東埋怨西,甚至還主動承攬家務跟照顧孩子,她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同事瑪莉亞教會了帕娜塔如何操作提款機,如何開車,如何在上班的休息時間跟其他人相處互動,甚至同事們還為帕娜塔慶祝了生日。帕娜塔對於丈夫忘了她的生日有些許失落,但並不失望,她知道鄰居們看丈夫的眼光讓丈夫心情不好,她唯有再更努力地加班,為這個家帶回更多食物跟滿足孩子丈夫的需求才能讓一切更好。然,在她沈浸於有工作有薪水養家的喜悅時,裁員風暴已悄然來到,一個接著一個同事相繼離職,帕娜塔一方面恐懼著一方面更任勞任怨地接受經理的加班安排。
每個離職的同事都說不該簽下臨時僱員的契約,都怪他們自己看不懂內容,帕娜塔聽不懂話裡的意思只有埋頭苦幹。當離職的同事瑪莉亞邀約帕娜塔參加她生日派對前一天,帕娜塔跟丈夫說自己下班後要外出,長久靠救濟金買彩卷想致富的丈夫,終於爆發心中的不滿,他對帕娜塔說,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加班,難道要他一個人做著身為妻子及母親該做的家庭瑣事嗎?如果不是他把幾近文盲的帕娜塔從小村莊帶到大都市,帕娜塔會有翻身的機會嗎?
從不敢跟丈夫頂嘴或大聲說話的帕娜塔,頭一回對丈夫說,不要對她大吼。她告訴丈夫柯斯塔,她過幾天要去參加同事辦的派對,同事也會開車送她回家,她會給丈夫多出以往的錢去買食物。丈夫默許後的隔日,帕娜塔如往常一樣進了商場卻被通知去經理室,經理告訴帕娜塔她的工作到今天為止,商場不再需要她的清潔服務,她的工作能力沒問題,只是臨時雇員即是如此。
帕娜塔不了解臨時雇員的含義,以為是自己工作做得不好,一直想為自己解釋只求保住工作,經理二話不說的要她留下工作識別證後立刻離開。離開商場的帕娜塔一路用走的走到瑪莉亞辦派對的地方,她強顏歡笑,甚至不太懂為何自己工作沒出差錯就被解雇了,然而她破天荒的做了件壞事,就是帶走印著她名字的工作識別證。
因為工作,她有能力為女兒添購新衣服,為家裡買營養的食物,更有了決定自己想做什麼的權利,丈夫對於她想外出的請求,放在以前她連想都沒想過,可是因為她會給丈夫更多的家用,於是丈夫願意退讓。但,她從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感,自我價值(self-worth)肯定,甚至人人本該擁有的自由及快樂,在彈指間已消失殆盡。
當瑪莉亞擁抱帕娜塔時,已喝茫的瑪莉亞沒有注意到帕娜塔身上還戴著工作識別證,她只是很高興能在工作的商場外見到久違的同事,但帕娜塔卻無法對瑪莉亞說任何話,包括她的苦處,曾享有的自由及快樂,女兒的懂事,丈夫釋出些微尊重,哪怕只是一點點,極有可能都將隨著她的失去工作打回原形。
這是部探討國家體制下的寫實片,當社會安全防護網,網住的是絕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卻撐不住以下的人民時,到底是國家,還是社會,又甚或者是全民皆須付出代價?該片上演時,希臘已成為歐盟裡,人才外流(brain drain)最嚴重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