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素食者】|當你成為一棵燃燒的樹

2021/05/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素食者,在無肉不歡的韓國,代表少數與弱勢的群體;女性,在尚未褪去父權意識的韓國,在社會上也是相對的弱者與被迫害者。
本書的中心人物─英惠,在家庭與婚姻中扮演聽話溫順的女兒、勤儉持家的平凡妻子,在某天噩夢起始之後,突然再也不願意吃肉,也無法忍受處理、烹調或在冰箱中儲藏任何肉類。
以上應該是俯拾即是的開頭,但我不想自以為是地針對書中每個細節抽絲剝繭,我大概也不知道果實長什麼樣子,會在讀者心中種下什麼樣的種子,長成什麼樣的植物。開出什麼樣的花。在這裡我想記錄一些閱讀時腦中浮現的直覺想法:關於矛盾感、自我認知與選擇的衝突與牴觸、以及強烈的對比下映襯出的相似性。
本書分成三個部分,時間線是持續流逝的。
第一章是以英惠丈夫的觀點描述事件剛發生的經過,也就是英惠做噩夢前後的行為變化,以及開始吃素之後家人的反應。丈夫強調會選擇與英惠結婚,是因為她是一個平凡而沒有魅力的人,沒有特別的缺點與優點,在平凡的妻子面前不用時刻表現男人應該有的強壯與自尊,讓人沒有負擔並感到自在。但相反地,丈夫卻默默覺得英惠的姐姐─仁惠有一股吸引他的魅力,並且每每想到就有種悵然若失的感受。到底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在擁有與渴望之間,在熟悉與陌生之間,是什麼影響了選擇。而丈夫在英惠開始茹素後的反應與行為則令人不勝唏噓,原來佯裝選擇平凡才是膨脹自尊的假面具,在英會發生這些變化的時候,丈夫心中只有無限膨脹的自我意識面臨崩毀的不安與憤怒,對英惠毫無包容與同理。而英惠家人亦未試圖理解英惠突然吃素的原因,只希望她能恢復「正常」,英惠在被父親逼迫吃肉當下失控並選擇自殺,最後被送醫並強制住院。
第二章則以英惠姐夫的角度,描寫英惠出院後一兩年間發生的事情。有趣的是,一反在前章節英惠丈夫眼中平凡的妻子形象,在這個章節中姐夫反而覺得英惠身上有種說不出的魅力,對英惠產生了分不清是藝術性或是性慾上的非分之想。閱讀至此,我開始分不清英惠與仁惠姐妹倆的形象,她們在我心中開始重疊,到底在男人眼中充滿魅力的女人是誰?
第三章最後以仁惠的視角,描寫英惠再次住進精神病院後身體狀態每況愈下、形如枯槁,因為渴望成為一棵樹的自我意識過度強烈,進而拒絕進食、日漸消瘦並生命垂危的過程,而仁惠這幾年在經歷因為英惠的變化而隨之動盪崩毀的家庭關係後,看著肉體逐漸消逝的英惠,反思自己過去至今的生活。有一段描寫到仁惠一度有機會接近死亡,但檢查發現沒事後,那突如其來多如牛毛的時間再次屬於自己時,竟然不覺得快樂。一直善良不給人帶來麻煩與傷害地正直地活著,卻彷彿沒有真正活過。讀到這裡,我深刻感受到姐妹倆人強烈的對比與奇妙的相似性,她們的形象再次重疊而又交錯開來。
渴望著陽光而不再進食的英惠,一個在外人眼中不正常的素食者與精神病患,肉體已然垂死,但精神卻不斷渴望向下紮根並向上生長,一心長成一棵蓬勃燃燒奔放的樹木,這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與開脫;反觀仁惠,一個在社會價值觀下如此正常的女人,已結婚生子,也有自己建立的事業,但是卻是一直盲目地依照這個社會想要的形狀活著,不斷在忍耐與妥協,善良換來更多的責任與背叛,不敢嚮往死亡卻也不曾真正活過,雖然擁有健康完好的肉體,心靈卻陷於桎梏。
姐妹倆人呈現如此強烈的對比,但我卻感受到一種很相似的憐憫與共感。
在巨大的社會價值觀壓迫之下,不論是父母、兄弟姐妹或是配偶,家人通常都扮演者支持者的角色,但其實同時也是最大的潛在壓迫者。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因為經驗及內心狀態或外顯行為產生變化時,不論是家人或自己,都很容易習慣性忽略去關照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常為了息事寧人或是避免爭端,而選擇逃避問題。家人甚至於自己,也都會因為在意外界的眼光與態度,希望所有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想法或改變可以回復「正常」。為了不背離家人及社會期許,許多人長期自我壓抑這些情緒與感受,爆發出來的變成不正常的人、長歪的枝條;而沒爆發出來的則變成看似正常卻不正常的人、爛掉的根。
不正常只要不被看見,就不存在了;不存在的不正常,就是正常了。
只要「正常」了,就不會痛苦了嗎?
而讀到這裡,我已分不清怎麼樣是正常、怎麼樣是不正常;過去那些部分是活過、哪些部分不算活過;未來又該往哪裡是自由、不往哪裡才能結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金
阿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