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高檔如何存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股之前17,000點,大家都覺得股價很高,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對我來說我也有一樣的問題,存股都希望可以買在相對低點然後長期持有,再透過配息配股降低持有成本。當持有成本降低到某個程度之後,和市價拉出一段距離,就產生了相對安心的安全邊際。好比一股100元的股票,如果在90元的時候買進,每年配股配息5元,那四年過後領了四次配息配股20元,持有成本來到70元,那就和市價100元產生30%的安全邊際,這樣持有起來就會比較安心。

我認為一個股票5%上下震盪算是正常,存股的話如果要在相對低點買入,可以設定為10%。如果配合除權息之前買進,那就可以比市價便宜15%的成本持有。

比如最近準備進入除權息旺季,之前台股17,000的九折就是17,000*0.9=15,300點。這個機會不是天天有,一旦出現就是要把握。台股最近低點就是5/17日的15,353點。


raw-image

在相對低點買入之後,過幾個月就配息,又可以降低5%,存股就是找相對低點買入,然後長期持有,如此而已。

當然在股市低檔的時候,我們會擔心會不會跌更低,所以資金要分批買入。我會把資金分成三份,一份是依照這篇文章寫的方法照紀律投入,第二份是再超跌的時候加碼,第三份是崩盤的時候再買。所以通常只會用到兩份的資金,這樣買股還能保有資金。這樣當遇到邊買邊跌的情形的話,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

以上是個人買股的習慣,給大家參考一下。


01/08/2022更新

轉眼來到新的一年 去年五月的文章拿出來檢討一下

拿穩定配息的中華電信為例子 去年除權息前 五月的時候 股價113

假設台積電每年配息4.5元 去年配4.5 成本就變成113-4.5=108.5

如果今年預計也是配4.5 那成本就變成108.5-4.5=104

搭配昨天1/7號的中華電信股價115.5來說 去年17000點的時候買 現在報酬率115.5/108.5=6.45%,如果今年在除息一次 那投資報酬率就變成115.5/104=11%。

連穩定沒啥動的中華電信都有這樣的報酬率,更別說其他股票了。

不過我說我的你看你的,到頭來會買的還是會買,不會買的還是繼續看著股票上漲不會買。歷史總是不斷重演,一個人的命運或許就是這樣被動的被決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22會員
459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你不看好或是你懷疑這間公司 那你千萬別買進這間公司股票 哪怕多便宜 0056去年底除息後23.24談的 一眨眼也31塊多了 這邊大概就可逐步停利 金字塔賣法 銀行股基本都沒問題 到除權息前一樣是驚驚漲格局 這波大盤大漲 以證券為主的元大金就特別吃香 國泰富邦壽險雙雄也是慢慢一步一步往上 銀行金控
Thumbnail
如果你不看好或是你懷疑這間公司 那你千萬別買進這間公司股票 哪怕多便宜 0056去年底除息後23.24談的 一眨眼也31塊多了 這邊大概就可逐步停利 金字塔賣法 銀行股基本都沒問題 到除權息前一樣是驚驚漲格局 這波大盤大漲 以證券為主的元大金就特別吃香 國泰富邦壽險雙雄也是慢慢一步一步往上 銀行金控
Thumbnail
歷經的9-10月的大跌,繼上次發文後, 整體損益最高漲至9.4%,持股BETA值約0.53,10月 份大盤大跌幾天後,持股也隨之崩盤,從最高點到跌到最低點, 相差約-15%,但根據營收認為持股的產業目前幾乎還沒出現沒衰退, 而在思考未來大方向的趨勢後,將持股其一”桂盟”換至其他個股, 並加碼約兩成的
Thumbnail
歷經的9-10月的大跌,繼上次發文後, 整體損益最高漲至9.4%,持股BETA值約0.53,10月 份大盤大跌幾天後,持股也隨之崩盤,從最高點到跌到最低點, 相差約-15%,但根據營收認為持股的產業目前幾乎還沒出現沒衰退, 而在思考未來大方向的趨勢後,將持股其一”桂盟”換至其他個股, 並加碼約兩成的
Thumbnail
默默地,今年也看到0050跌幅超過30%。說真的,我在去年底完全沒有預想會跌這麼多。當然我也不認為有哪個大神準確預估到這個跌幅。或許有人在去年的相對高點開始陸續出脫手中持股,但你問大家什麼時候才是底部可以進場,我看大家卻都莫衷一是。
Thumbnail
默默地,今年也看到0050跌幅超過30%。說真的,我在去年底完全沒有預想會跌這麼多。當然我也不認為有哪個大神準確預估到這個跌幅。或許有人在去年的相對高點開始陸續出脫手中持股,但你問大家什麼時候才是底部可以進場,我看大家卻都莫衷一是。
Thumbnail
最近一個月台股下跌了5%多,美股道瓊也下跌了6%多,但那斯達克指數下跌了快16%,近四個月已下跌超過20%,達到市場俗稱的空頭市場,我現在可以進場撿便宜嗎? 但是我有一套應對的方法,不管接下來今年的股市要繼續下跌,還是反轉上漲,我都可以泰然面對,那就是靜觀其變,續跌加碼,上漲觀望。
Thumbnail
最近一個月台股下跌了5%多,美股道瓊也下跌了6%多,但那斯達克指數下跌了快16%,近四個月已下跌超過20%,達到市場俗稱的空頭市場,我現在可以進場撿便宜嗎? 但是我有一套應對的方法,不管接下來今年的股市要繼續下跌,還是反轉上漲,我都可以泰然面對,那就是靜觀其變,續跌加碼,上漲觀望。
Thumbnail
台股在本週站上了17000點。以前很多人問我:「指數這麼高了,還能進場嗎?」我都回答:「你若擔心,就去辦定期定額吧!」現在的問題變成了「指數這麼高了,定期定額要停扣嗎?」  
Thumbnail
台股在本週站上了17000點。以前很多人問我:「指數這麼高了,還能進場嗎?」我都回答:「你若擔心,就去辦定期定額吧!」現在的問題變成了「指數這麼高了,定期定額要停扣嗎?」  
Thumbnail
這應該是很多人會有的疑問吧!現在大盤16000點創歷史新高,這時候能存股嗎? 話說2017年以前大盤萬點以下的時候,8000~9000點算是高檔了,那時候我是有買股存股的。當2017年之後大盤突破萬點,我就開始縮手了。畢竟萬點之上存股似乎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所以那時候除了我有興趣的一些金融股之外,我
Thumbnail
這應該是很多人會有的疑問吧!現在大盤16000點創歷史新高,這時候能存股嗎? 話說2017年以前大盤萬點以下的時候,8000~9000點算是高檔了,那時候我是有買股存股的。當2017年之後大盤突破萬點,我就開始縮手了。畢竟萬點之上存股似乎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所以那時候除了我有興趣的一些金融股之外,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