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如何決定貨幣政策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美國聯準會其實不是看通膨來決定貨幣政策方向,而是看…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美國聯準會所觀察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Core PCE) 長期在2%以下,就算偶然站上2%,也沒有持續性,所以基本上美國並沒有通膨壓力,至少過去10年來都是這樣。

聯準會真正看的既然不是通膨,那麼是什麼呢?答案是資產泡沫,是資產泡沫破掉所帶來的金融危機或系統性風險!這才是聯準會真正放在心上的:怕金融部門過熱,而不是怕實體經濟過熱。

那這會有什麼差別嗎?差別是,就算沒有通膨,為了預防泡沫吹太大而破掉,聯準會居然可以在沒有通膨壓力的情況下開始縮表與升息,這就是發生在2017年到2018年的升息循環!

聯準會在沒有通膨壓力之下早就展開或提前展開量化寬鬆的退場,是在對付通膨嗎?當然不是!而是不要讓泡沫一直吹下去,是在對付泡沫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本世紀以來的兩次經濟衰退,都是泡沫破掉所帶來的,是金融部門有狀況,衝擊到實體經濟的,分別是網路泡沫破掉,與房地產泡沫破掉。

別忘了,聯準會的政策目標,一般財經媒體上都是告訴你,就這兩個,物價穩定與就業最大化,可是,聯準會的政策目標真的不是只有這兩個!

那麼你會問,那還有什麼呢?我告訴你,第三個政策目標,恐怕也是比較重要的政策目標,是追求金融穩定(financial stability),也就是對抗系統性風險,畢竟資本主義的金融體系不能崩潰。

是在金融體系穩定的前提下,聯準會再來考慮物價與就業問題。

國外財經媒體的記者與專家總體經濟的學問不夠強大,總是在通膨問題上做文章,然後台灣的財經媒體去翻譯外電,就跟著在通膨上面做文章,估計聯準會的人關起門來都在偷笑。

我再講一遍,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的優先目標,是對付泡沫,而不是對付通膨。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聯準會聲明,內容重點為何? 通膨應該是最近最熱門的議題,有關於通膨的概念,本格子這一個月內有寫過兩篇文章數據分析,抓緊通膨與升息趨勢>、手把手教你查詢美國通膨數據>,大家可以先參考參考。 美國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6月16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6月17日凌晨2時)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以下為聯準會的決
Thumbnail
聯準會聲明,內容重點為何? 通膨應該是最近最熱門的議題,有關於通膨的概念,本格子這一個月內有寫過兩篇文章數據分析,抓緊通膨與升息趨勢>、手把手教你查詢美國通膨數據>,大家可以先參考參考。 美國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6月16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6月17日凌晨2時)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以下為聯準會的決
Thumbnail
謝金河的臉書評論,關於美國通膨問題,讓我有感而發,也跟進做了一些評論⋯⋯
Thumbnail
謝金河的臉書評論,關於美國通膨問題,讓我有感而發,也跟進做了一些評論⋯⋯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答:根本的問題是,美國有沒有通膨壓力?也就是說,通膨這個問題要怎麼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金融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很關心通膨,沒錯,不過,會有一個人比你還關心,還在意通膨是不是要來了,你可以觀察他的行動,這個人就是美國聯準會。
Thumbnail
答:根本的問題是,美國有沒有通膨壓力?也就是說,通膨這個問題要怎麼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金融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很關心通膨,沒錯,不過,會有一個人比你還關心,還在意通膨是不是要來了,你可以觀察他的行動,這個人就是美國聯準會。
Thumbnail
答:根本的問題是,美國有沒有通膨壓力?也就是說,通膨這個問題要怎麼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金融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很關心通膨,沒錯,不過,會有一個人比你還關心,還在意通膨是不是要來了,你可以觀察他的行動,這個人就是美國聯準會。
Thumbnail
答:根本的問題是,美國有沒有通膨壓力?也就是說,通膨這個問題要怎麼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金融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很關心通膨,沒錯,不過,會有一個人比你還關心,還在意通膨是不是要來了,你可以觀察他的行動,這個人就是美國聯準會。
Thumbnail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Thumbnail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Thumbnail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Thumbnail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Thumbnail
2020年 3月美國央行的救市行動,一度將美債殖利率壓低至前所未見的低點。近期卻在「通膨擔憂」的聲浪下竄升至 1.5%媒體也配合著大喊「通膨來了!」如同放羊小孩的故事!通膨最終肯定會來;但不是現在。今天要上演「一日央行總裁」的戲碼,帶大家一窺美國央行如何透過「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進而運轉全世界。
Thumbnail
2020年 3月美國央行的救市行動,一度將美債殖利率壓低至前所未見的低點。近期卻在「通膨擔憂」的聲浪下竄升至 1.5%媒體也配合著大喊「通膨來了!」如同放羊小孩的故事!通膨最終肯定會來;但不是現在。今天要上演「一日央行總裁」的戲碼,帶大家一窺美國央行如何透過「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進而運轉全世界。
Thumbnail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簡稱滯漲。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簡稱滯漲。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