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億:緊箍咒的傳統

許億:緊箍咒的傳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觀音菩薩讓孫悟空戴上緊箍,是因為察覺到他有種族平等的傾向。心中沒有非我族類的大防線。

話說孫悟空為了救唐三藏,打死了六個劫道的山大王。也為此被觀音和唐僧合謀給他戴上緊箍。有象徵意義的是,唐僧當時給了孫悟空一套衣物。而悟空戴上才發現著了圈套。世間的苦人,誰不是因為為求衣食飽暖而被這個庸俗的世道給束手就擒。

孫悟空特立獨行,且有不甘沉淪的心性。於是他還試圖找觀音理論。

觀音就說了。

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為僧,決不輕傷性命。似你有無量神通,何苦打死許多草寇!草寇雖是不良,到底是個人身,不該打死,比那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同。那個打死,是你的功績;這人身打死,還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師父,據我公論,還是你的不善。

觀音說教慣了,這話其實有點前言不搭後語。前面既說唐僧不想傷及性命。後面就說妖怪和人還是有不同的,好像妖怪的命不是命,打死了,還是功績。說到底,心中是有非我族類其性命無所謂的理論,

而孫悟空單純,他認為禽獸為人和人為禽獸,是一回事情。他從樸素的是非觀出發,得出一個與主流意見很不一致的看法以及行動。所以要不給他戴上緊箍,行嗎!

從事實來看,後來孫悟空明顯行為要好多了,他打妖怪,也要先弄明白妖怪的來龍去脈,所以動不動就跑天庭去搬救兵,他哪裡是搬救兵,壓根就是他世故了,活明白了。非要鬧出一點動靜,看看妖怪到底有沒有背景。

緊箍所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匡正了猴子自己的很多主觀思想。讓他能從服從大局的角度出發。大鬧天空的齊天大聖,必須演變成西裝革履,動不動便是,我的朋友太白金星。

觀音出發的時候,如來給觀音三個箍。觀音自己收了兩個,一個給黑熊精的禁箍,一個是給紅孩兒的金箍。黑熊那個最憋屈,就是什麼都不讓幹的意思,呆在紫竹林,看著一片竹林望向天空發呆,我嚴重懷疑就在那樣無助望星空的時候他就演化成了熊貓,吃竹子向呆出兩個大黑眼圈。

紅孩兒那個金錮不知道什麼名堂,聽上去很貴重,說明紅孩兒或他的家庭當時,和天庭那邊其實有暗盤交易的。演一齣戲,以退為進,混了一個觀音秘書的出身。當然牛魔王沒有鐵扇公主溝通好,又鬧出後來的誤會,那是閒話。

真實是紅孩兒高升不要緊,要緊的是,看上去大家都帶了箍,偏偏還以而大家都是一樣的箍。

《取經詩話》裡說是一個“隱形帽”,到了西遊記雜劇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鐵戒箍。再後來《西遊記》裡就說是緊箍了。從一個多少帶點掩飾作用的實用物(帽子)到不加掩飾的實用物鐵箍。再到務虛的抽象物,緊箍。說明了時代在進步。進步到控制你於無形的地步。

而猴子呢,當初可是直接用五指山壓下面五百年的,五指山無法抑制住他的不服氣,不如在他腦子里加一根緊箍。就問一句,你服不服!

猴子開始,還真不服。猴子去找觀音吵架,要她給一個解決方案。觀音開始也滑頭,說出門的時候,如來光給箍沒有松箍的方案。後來,也就直截了當的把目的說出來。我怕你闖禍,所以拘系著你,你才好上正路啊。

至於猴子理解不理解,其實是不理解的,不但不理解,還很不痛快。但緊箍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再不理解,再不痛快,你也改變不了任何現實。與其你去鑽牛角尖,自己找不痛快,還不如定下心來,安於現狀,熬出一個未來。猴子呢,五百年的五指山壓制畢竟不是白受罪。他可算熬了過來。

當唐僧要念咒的時候,他會嬉皮笑臉的打岔。而唐僧也越是裝腔作勢的念咒。管制與被管制,倒也其樂融融一片和諧。

後來取經成功了。猴子加官進爵,給一個管打架的佛的職稱。

多不得了的事情。換豬八戒就要回高老莊光宗耀祖去了,孫悟空想的卻不是回花果山嘚瑟。

他時刻心裡記得一件事情,便是,他趕緊要和唐僧請求:

“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什麼《緊箍咒》扌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

你看,孫悟空多麼慈悲為懷,他知道緊箍是一個禍害千秋萬代的東西。不能遺禍人間。

他哪裡知道,菩薩永遠更勝一籌。

旃檀功德佛唐僧道:“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

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

居然就這麼沒了,不是開玩笑嗎。

猴子哪裡知道,緊箍咒是一個傳統。

不是化與無形,而是化成你成佛的職稱,你以為得到的成就,你不可或缺的生活圈,以及你的患得患失。

哪裡是你此刻可以摸得到的。

avatar-img
許億的沙龍
27會員
86內容數
<p>我是許億,江蘇人,以胖子自居。從事地產行業。除此以外,算是一個時評作者,也寫了大量關於臺灣政黨之間的文章。我會談兩岸、談歷史、談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更擅長的是如何將資訊雜燴,即是將不同的食材燴成一道下飯的菜。</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像食物一樣,普通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味道,刻板且單純的。而稍微好一點味道是複合的。但真正高級的味道卻是看似簡單的,但又若有似無的。普通的東西會讓人感到滿足,但超乎普通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感到悵然若失。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第一篇《杜子春》是一個名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改寫過。不過我不喜歡芥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
就像食物一樣,普通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味道,刻板且單純的。而稍微好一點味道是複合的。但真正高級的味道卻是看似簡單的,但又若有似無的。普通的東西會讓人感到滿足,但超乎普通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感到悵然若失。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第一篇《杜子春》是一個名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改寫過。不過我不喜歡芥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