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龍挺複雜的,倒不是是說,世界上有沒有龍,龍是由哪些動物的部件組成的,以及龍 的崇拜是什麼產生的。而是,我們文化中關於龍這個符號下的呈現的各種身份以及性格。我們老說中國人是入世的,所以中國的龍也是入世的。和西方的龍不一樣,西方的龍不具想像力。就會噴噴火。尤其我們的龍是管水的,顯然略勝一籌。
嚴格來說,我們的龍王崇拜受到印度佛教的影響,尤其讓龍去管水,變成海神。佛教裡說天龍八部,不過印度的龍其實就是大蛇,既然來中國了,必須本土化,就成了龍,龍聽起來就氣派,“天蛇八部”唬不住人,當然,作為農耕民族,天生厭惡蛇。雖然我們的龍也是來自於蛇,伏羲人首蛇身。將恐怖的東西應用到想像當中去,形成威懾的符號。
漢代以前的龍,很多是一種神秘現象,能產生雷電,狂風,暴雨。與其說是神,不如說是某種介質。王充《論衡》的《龍虛篇》所謂“天取龍”現象的不靠譜,就是質疑颳風下雨打雷閃電的時候,是不是有所謂龍在起到作用。晉朝的時候,龍開始逐漸人格化。《搜神記》講一條龍病的時候,下的雨也是腥臭不堪——因為龍背上生了瘡。
佛教引進以後,龍開始掌握水域。這種變化有許多象徵意義,比如以前的龍具備某種技能,後來的龍就變成掌管資源的。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斷言:“自釋氏書入中土有龍王之說,而河伯無聞矣。”學者說,這是誤導,其實真正是到唐宋時期才開始封龍王。使民間的巫術信仰歸於一統,唐宋開始,中國的帝制達到真正完熟的地步,無論在體制上的,還是思想上的。那時候皇帝開科取士,皇帝看到絡繹不絕的讀書人跑過來求一個功名,高興的不得了,天下讀書人盡入吾掌中。一樣的道理,唐玄宗封四海龍王,宋徽宗下詔敕封五方龍王。龍飛鳳舞,亦歸吾用也。宋徽宗是道教皇帝,封的龍王管更符合道家的概念。
道家裡的龍,本事雖然不見的大,但情緒管理不是特別好,脾氣大,尤其那時候的龍其實是無形的不羈的。後來的龍就不行了,受管了,而且被管的很厲害。脾氣依舊大,但大不過鐵拳。《西遊記》裡涇河龍王和袁守誠打賭,賭幾時幾分下雨,結果一道命令下來,涇河龍王必須遵守,不遵守的結果書上也寫了,被斬了首,唐太宗保護都沒有用。有人說這其實是觀音設的局,鋪墊後來一盤唐僧西行的大棋。就說涇河龍王那個氣性啊,很有針對性,他不氣設局的人,也不氣砍他頭的人,比如觀音袁守誠,天帝,乃至砍他頭的魏征,但就氣保護不力的唐太宗。做了鬼,也要找皇帝報仇。為什麼呢,書上也說了,唐皇李世民那會在神域地府都沒有什麼背景,賄賂小鬼用點紙錢都是找人借的。後來呢,當然接受教訓了。這個故事的演變是,太宗皇帝與唐僧結拜,送他去西天套交情。再後來,前面也說了,他的子孫玄宗皇帝直接冊封四海龍王了。關係到了,就是真經。
哪吒鬧海,把東海龍王的兒子打死了,打死人家兒子事小,哪吒還把龍王太子的筋給抽了,小時候就覺得這事的侮辱性實在太大了。等年紀大了,覺得這也太殘酷了一點。龍王找哪吒報仇,哪吒與他爹剔骨決裂,雖然這是古代的復仇,但這是多大的恨啊。對比的是,東海龍王其實是有家庭溫暖的,死了兒子當然與仇家不共戴天。李靖哪吒沒有父子之情,打哪吒一出生,李靖就琢磨著怎麼弄死他。等出了事,就推兒子出去了事。
龍後來成為中國人的圖騰,從那什麼來看,其實僭越了。龍是天帝的寵物,是天子的吉祥物,老百姓,是用不到的。老百姓到龍王廟是要磕頭的,鬧災的地方,還要獻兒女給龍王。(這事情我感覺是誤會龍王了,河伯才喜歡人祭,龍王愛賭氣)。
但有一件事情也是很直接的,求雨雨不來的話,龍王廟不但得不到香火,恐怕還要被砸爛。所以我們中國老祖宗們對於龍的態度,很微妙。不客氣的講,是奔著實用去的。顧況的《釋祀篇》所謂“不應祀而祀之,非禮也”。他覺得下雨是天數所定,龍是不可違背天數的。
《西遊記》裡借孫悟空的嘴巴罵道“帶角的蚯蚓,有鱗的泥鰍!”。鄙夷到連大燒馬鞍橋的黃鱔都不是。孫悟空一直在欺負龍王,還沒有成事的就去敲詐龍王金箍棒,後來進編制去西遊的時候,四海龍王幾乎就成了孫悟空的固定打手。其中還要說到西海龍王的兒子,後來白龍馬那位。只是燒了宮殿上的明珠,就被他爹給舉報給玉帝。險些就給弄死,當然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觀音幫了忙。西遊大棋上缺交通工具。西海龍王這個舉動很有說頭,他和李靖是真不同,因為他不是討厭兒子,而是懼怕體制。尤其在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涇河龍王是西海龍王的妹夫。
西王母設宴,我尤其記得桌上有道美味叫“龍肝鳳髓”,龍王們在桌上吃飯之際,何嘗不在想像西王母後廚還陳列著他們親戚的斬件。
後來白龍馬順利進入體制,西海龍王對西遊團隊也是真幫忙,西海龍王派長子摩昂太子捉回了黑水河的小鼉龍;到了“四木禽星捉犀牛”的段落,三個犀牛怪跑到了“西洋大海”,龍王父子主動派兵,配合悟空、八戒、“四木禽星”捉到了妖精。
題外話是白龍馬燒了明珠,沙和尚打翻了琉璃盞。受到的處罰都挺重的,結果,小白龍和沙和尚最後殊途同歸都成了運力。反而性騷擾嫦娥的天蓬,和砸爛蟠桃宴的悟空,境遇完全不一樣,悟空是真能打,八戒是真能貧,本事越大,破壞力越大,破壞力越大,議價空間也就更大。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
以上呢,是沒話找話說的中老年讀閒書抄下來的零碎。,人年紀大了,給自己留面子的說法,便是要與這個世界和解。不給面子的話,就是服不服的一個“服”字。
你想想龍這麼囂張的動物,張牙舞爪,風馳電掣。乃至道上的大哥們都覺得紋一個龍的大花臂可以唬人,但最後還不是給唐老和尚給騎在襠下。給袁守誠詐賭,哪吒抽筋,給孫悟空敲詐。東海龍王敖廣,老頭多少年後給孫悟空講張良拜黃石公“圯橋三進履”的故事,要在這個社會上混,你真得不耐煩的替人拾鞋啊。
我是正月裡生人,一直覺得自己屬龍,後來才知道,年前生人,還是屬兔。
人生總是在各種誤會中,就像你以為你是的,其實你真不是。
資料來源於:
趙爽著:《西遊妖物志》
喬英斐著《中國龍王信仰的發生與定型》
以及維琪百科
以及chatgpt:龍王是一個流行的網路梗,源自于一張名為“龍王傳說”的圖片,圖片中有一隻龍在水中游泳,似乎在尋找什麼東西。這張圖片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合,如表達自己的堅定信念,或者表達對某件事情的強烈追求。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86內容數
<p>我是許億,江蘇人,以胖子自居。從事地產行業。除此以外,算是一個時評作者,也寫了大量關於臺灣政黨之間的文章。我會談兩岸、談歷史、談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更擅長的是如何將資訊雜燴,即是將不同的食材燴成一道下飯的菜。</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伊藤博文身高160公分,比當時一般日本人都高一點,他一輩子的好友兼政敵山縣有朋170公分,所以他看山縣有朋,覺得非常高大。 \
波爾熱夫人被判處死刑,她被剃光了頭,扒光了衣服,綁在車上遊街。車子開往刑場,行刑後,她的屍體還被公開示眾,當地的正義之士朝著她吐口水,用掃帚去戳她。如同中世紀人們侮辱女巫一樣。宣洩著復仇的快意。
現在的人啊已經不擅長死亡,因為活的太久。
不必讀的書目,似乎讀過才知道
船在碼頭上客的時候,船家的婆娘已經在船頭舢板上切肉,紅白相間的五花肉,白處勝雪,紅處如胭,婆娘粗壯的手指在肥膩的肉塊間盤弄,油盈盈之間,竟流露出一些婉約。客不過十數人,於碼頭上作揖推讓,盤橫再三,待上齊落座,船駛離碼頭,肉也已經下鍋。 煮肉之法,古已有之,首先是怎麼“煮”,《呂氏春秋•本味篇》便說:
伊藤博文身高160公分,比當時一般日本人都高一點,他一輩子的好友兼政敵山縣有朋170公分,所以他看山縣有朋,覺得非常高大。 \
波爾熱夫人被判處死刑,她被剃光了頭,扒光了衣服,綁在車上遊街。車子開往刑場,行刑後,她的屍體還被公開示眾,當地的正義之士朝著她吐口水,用掃帚去戳她。如同中世紀人們侮辱女巫一樣。宣洩著復仇的快意。
現在的人啊已經不擅長死亡,因為活的太久。
不必讀的書目,似乎讀過才知道
船在碼頭上客的時候,船家的婆娘已經在船頭舢板上切肉,紅白相間的五花肉,白處勝雪,紅處如胭,婆娘粗壯的手指在肥膩的肉塊間盤弄,油盈盈之間,竟流露出一些婉約。客不過十數人,於碼頭上作揖推讓,盤橫再三,待上齊落座,船駛離碼頭,肉也已經下鍋。 煮肉之法,古已有之,首先是怎麼“煮”,《呂氏春秋•本味篇》便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嘎),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龍王。世尊 釋迦牟尼佛於涅槃之前,曾囑付龍王護持佛法,特別有八位龍王之說,乃列於《妙法蓮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又作八大龍王。
Thumbnail
供養龍族,也可作為自己多生累劫,尤其是今生,因無明殺害、食啖許多水族物命的懺悔之行。觀音山 2024年6月5日舉辦「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邀請您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祛病除障祿位」,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Thumbnail
龍。 大家好像很熟但又很陌生的生物,在各種文學、影視、動漫或是遊戲都很常出現,主要會分成西洋龍跟東洋龍兩派。 東洋龍大家都認為是神、或神獸,其實這說法不太正確,因為神龍是神龍,神獸是神獸,兩者不一樣。
Thumbnail
觀音山僧團和眾弟子,於慈悲 龍德上師座下領受珍貴殊勝的供養龍王法門,祈願以殊勝金剛乘傳承密法,祈請諸佛菩薩加持,緩解龍族之苦,不被熱惱所縛,止息地球災禍。故每月定期舉辦「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歡迎十方善信法友參贊,共結法緣,令龍族歡喜,賜福於有緣之人。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供養龍王寶瓶是撫慰龍族,並結上善緣的最佳方法之一。」所供養的寶瓶,因其咒力加持解除龍族眾生諸種痛苦,諸龍王也會回報獻供者。開放全球善信法友大德登記「祈福招財祿位」,讓大眾能與龍族結善緣,得龍族賜財福、免災病。
Thumbnail
從古至今,無論時間、空間如何轉換,龍族在佛教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佛陀從誕生、悟道、傳法乃至涅槃,龍王都一心守護著佛陀,並時時出現在佛陀傳法大會之中,莊嚴道場。佛在經典中曾多次形容龍宮的情景,以及為龍族說法,許多 龍王亦是菩薩的化現與真修實證者,佛陀也為許多龍族授記成佛。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龍
Thumbnail
華夏民族常自詡為「龍」的傳人,「龍」也是古代神話四靈之一,常被用來輝映歷代帝王凜不可侵的尊榮。人們對於龍的認知普遍來自民間傳說中,在天空中騰雲駕霧,神通廣大、變幻莫測的蛇形神獸形象;不過佛經中所說的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伽),是佛教護法「天龍八部」之一,迥異於民間傳說。龍族無固定形態,依據各
龍族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 龍王。龍族生病,便連帶影響地球氣候。若能修持增益、利益龍族的法門,則可消除龍族的疾病、煩惱、痛苦,喚醒龍族曾經立下守護佛法的誓願。供養龍族,也可作為自己多生累劫
Thumbnail
中國傳說神獸,是一種兼具龍和龜形態的生物,結合了中國神話中四種天體動物中的兩種,模樣為龍首、龍足、龍尾,身為龜甲。相傳「龍馬負圖、神龜負書」中,神龜即是龍龜。與贔屭形象不同,二者同為神獸,然而龍龜為龍首,贔屭則是龜首;另外龍龜在民俗上作為鎮宅、招財之用,贔屭則是馱碑。 由於依蘿的朋友們 紛
Thumbnail
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伽),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龍王」。 世尊 釋迦牟尼佛於涅槃之前,就曾囑付 龍王護持佛法。特別有「八位龍王」之說,乃列於《妙法蓮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嘎),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龍王。世尊 釋迦牟尼佛於涅槃之前,曾囑付龍王護持佛法,特別有八位龍王之說,乃列於《妙法蓮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又作八大龍王。
Thumbnail
供養龍族,也可作為自己多生累劫,尤其是今生,因無明殺害、食啖許多水族物命的懺悔之行。觀音山 2024年6月5日舉辦「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邀請您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祛病除障祿位」,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Thumbnail
龍。 大家好像很熟但又很陌生的生物,在各種文學、影視、動漫或是遊戲都很常出現,主要會分成西洋龍跟東洋龍兩派。 東洋龍大家都認為是神、或神獸,其實這說法不太正確,因為神龍是神龍,神獸是神獸,兩者不一樣。
Thumbnail
觀音山僧團和眾弟子,於慈悲 龍德上師座下領受珍貴殊勝的供養龍王法門,祈願以殊勝金剛乘傳承密法,祈請諸佛菩薩加持,緩解龍族之苦,不被熱惱所縛,止息地球災禍。故每月定期舉辦「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歡迎十方善信法友參贊,共結法緣,令龍族歡喜,賜福於有緣之人。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供養龍王寶瓶是撫慰龍族,並結上善緣的最佳方法之一。」所供養的寶瓶,因其咒力加持解除龍族眾生諸種痛苦,諸龍王也會回報獻供者。開放全球善信法友大德登記「祈福招財祿位」,讓大眾能與龍族結善緣,得龍族賜財福、免災病。
Thumbnail
從古至今,無論時間、空間如何轉換,龍族在佛教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佛陀從誕生、悟道、傳法乃至涅槃,龍王都一心守護著佛陀,並時時出現在佛陀傳法大會之中,莊嚴道場。佛在經典中曾多次形容龍宮的情景,以及為龍族說法,許多 龍王亦是菩薩的化現與真修實證者,佛陀也為許多龍族授記成佛。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龍
Thumbnail
華夏民族常自詡為「龍」的傳人,「龍」也是古代神話四靈之一,常被用來輝映歷代帝王凜不可侵的尊榮。人們對於龍的認知普遍來自民間傳說中,在天空中騰雲駕霧,神通廣大、變幻莫測的蛇形神獸形象;不過佛經中所說的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伽),是佛教護法「天龍八部」之一,迥異於民間傳說。龍族無固定形態,依據各
龍族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 龍王。龍族生病,便連帶影響地球氣候。若能修持增益、利益龍族的法門,則可消除龍族的疾病、煩惱、痛苦,喚醒龍族曾經立下守護佛法的誓願。供養龍族,也可作為自己多生累劫
Thumbnail
中國傳說神獸,是一種兼具龍和龜形態的生物,結合了中國神話中四種天體動物中的兩種,模樣為龍首、龍足、龍尾,身為龜甲。相傳「龍馬負圖、神龜負書」中,神龜即是龍龜。與贔屭形象不同,二者同為神獸,然而龍龜為龍首,贔屭則是龜首;另外龍龜在民俗上作為鎮宅、招財之用,贔屭則是馱碑。 由於依蘿的朋友們 紛
Thumbnail
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伽),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龍王」。 世尊 釋迦牟尼佛於涅槃之前,就曾囑付 龍王護持佛法。特別有「八位龍王」之說,乃列於《妙法蓮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