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指揮房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政局通過人口政策的決議。主要是針對中國老齡化以生育率低的人口均衡發展棘手難題,所提出的生育政策,根據會議結論提出的辦法,就是要再次放鬆民眾生育限制,從原來的二孩改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三孩政策)。
習近平上台之後,200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開放「單獨兩孩」(夫妻中有一人是獨生子女,即可生二個子女)。2015年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並受及既往,尚未公佈之前已經生的出生人口「就地合法」。
習近平上來以來不到十年,中國共產黨針對『國家計畫生育政策』三度鬆綁,可見問題嚴重性。從2011年勞動人口達到74.4%是最高峰之後,逐漸走下波,代表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與出生率低所產生的社會問題十分嚴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嚴格禁止人工結紮與流產,逾3年中國人口突破6億,1956年首次出現「計畫生育」提倡避孕節孕。隔年北大校長馬寅初提出「新人口論」,預測中國五十年後人口將突破16億。馬寅初指出,農村人口多,不願意機械化,就不會提高生產率,其次人口多消費多,就不用於投資,中國是社會主義、是計畫經濟,不把人口列入計畫之內,不能控制人口,不能計畫生育,就不是計畫經濟,也就不是社會主義,引發毛澤東的重視與認同。
五八年進入大躍進時期、人民公社,政治氛圍改變,毛澤東的想法也變了。加上中蘇決裂,中共發動批判蘇共修正主義運動,準備再一次世界大戰。這時人多好辦事,革命加上鼓足幹勁,「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用此口號解決人口與糧食關係。馬寅初於是成為被批鬥的對象。
3年大饑荒,糧食短缺嚴重,加上人口暴增,中共開始思考節孕問題,推出「晚、稀、少」政策:晚婚,隔三年才可再生,一對夫妻不超過兩個小孩。一九七○年代是戰後嬰兒潮的適婚期,就業壓力更大,直到八二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把計畫生育列入中國基本國策,並寫入憲法,開始一胎化的強制推動,各種標語紛紛出爐,如「一人超生,全村結紮」、「寧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人」、「寧添十座墳,不添一人」……,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層出不窮,也嚴重扭曲社會關係與結構。
雖然改革開放,但計畫生育卻更緊緊掌控在黨的手中,經過30年的一胎化運動,中國老齡化、性別失衡十分嚴重。雖然開放「二孩」依然無法改善人口結構的惡化,目前再度放鬆『三孩』,但依然不樂觀,計畫生育依然是中國共產黨計畫的一部分,更是不容改變的基本國策,黨說了算,國家批准你生才能生。如果依然無效,毛澤東講的矯枉需要過正,恐怕黨要強制『生產』比照一胎化手段,強制生多少個。
人口減少與老齡化是先進國家的趨勢,先進國家採取的是誘因、鼓勵政策。但中國面對出生率低,採取的國家政策,使用計劃手段、黨的手強制介入房事,如過去的一胎化,也是造成目前人口結構的失衡才是問題所在。中國的人口政策,從毛澤東時期到鄧小平時期,都是計畫的一部份。習近平的新時代的人口政策只是從「計劃」中微調鬆綁而已,並不是放棄人口計劃生育的國策。沒有從釜底抽薪,放棄計劃生育的國策,讓人民自由決定(依然無法改善低出生率),但至少失衡的結構可以透過時間自然恢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47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耀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年秋年,中共會舉行二十大全代會,進行新一屆領導人的更替,目前所有跡象都呈現習近平會打破『江、胡』所建立的潛規則二屆任期。如論是習續任或同時也安排未來接班人,可以觀察一個指標,就是軍委會文人『副主席』的席次安排。 胡錦濤接班前於1999年十五大四中全會時接任軍委會副主席,2002年11月十六大
    中國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未來副總理、國務委員、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等任免與撤銷,都可由人大常委會直接決定,無須經過人大全體會議批准。 明年(2022年)中國即將召開二十大,代表進入下一屆中國最高領導班子的異動,如今突然修改1982年立法的中國『全國人大組織法』,非常明顯是為二十大人事異動進行
    2021中國與美國位於阿拉斯加的外交會談,美國與中國在外交會談上針鋒相對,美國展現強硬的措辭與外交手法,使中國備感壓力之下憤怒發言,在外交會場以毫不修飾的語言強硬回應。美國利用外交場合激怒中國外交官,中國代表楊潔篪的發言中,”美國有美國式的民主,中國有中國式的民主”、”對抗對美國沒有好處,我們中國是
    對香港的民主問題,北京的政治風向,已經無人敢反對,聽黨指揮投票,如果從善意的民族性解讀,或許對這群人大而言,中國自己都沒有民主,憑什麼給香港?就像螃蟹理論,一個桶子只有一隻螃蟹,很快這隻螃蟹就會爬出來,如果桶子很多隻螃蟹,基本上不用加蓋,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只要一隻往上爬,就會被其他螃蟹拉下來,最後
    以全球經貿的宏觀角度來說,統計過去15年,新鮮的鳳梨在全球貿易的數額每年增長14%,所以消費市場是「根深柢固地」存在,每年全球約有100萬頓鳳梨的交易數量。中國的鳳梨主要是內銷,並不多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主要產區在海南省、廣東省,且大多數由是由台商經營或技轉農場來「供貨」。還需要依賴進口鳳梨來彌補中國
    從北京的訊息、香港的動作來看,上策是嚇阻任何泛民投入立法會選舉,中策取消區議會具有特首選委會資格,下次直接取消特首選舉。總體而言,北京討論對香港政治體系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削弱泛民在202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利用改變選舉制度,解決香港政治體制對北京不利的「缺陷」。北京乾脆一點直接取消香港
    2022年秋年,中共會舉行二十大全代會,進行新一屆領導人的更替,目前所有跡象都呈現習近平會打破『江、胡』所建立的潛規則二屆任期。如論是習續任或同時也安排未來接班人,可以觀察一個指標,就是軍委會文人『副主席』的席次安排。 胡錦濤接班前於1999年十五大四中全會時接任軍委會副主席,2002年11月十六大
    中國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未來副總理、國務委員、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等任免與撤銷,都可由人大常委會直接決定,無須經過人大全體會議批准。 明年(2022年)中國即將召開二十大,代表進入下一屆中國最高領導班子的異動,如今突然修改1982年立法的中國『全國人大組織法』,非常明顯是為二十大人事異動進行
    2021中國與美國位於阿拉斯加的外交會談,美國與中國在外交會談上針鋒相對,美國展現強硬的措辭與外交手法,使中國備感壓力之下憤怒發言,在外交會場以毫不修飾的語言強硬回應。美國利用外交場合激怒中國外交官,中國代表楊潔篪的發言中,”美國有美國式的民主,中國有中國式的民主”、”對抗對美國沒有好處,我們中國是
    對香港的民主問題,北京的政治風向,已經無人敢反對,聽黨指揮投票,如果從善意的民族性解讀,或許對這群人大而言,中國自己都沒有民主,憑什麼給香港?就像螃蟹理論,一個桶子只有一隻螃蟹,很快這隻螃蟹就會爬出來,如果桶子很多隻螃蟹,基本上不用加蓋,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只要一隻往上爬,就會被其他螃蟹拉下來,最後
    以全球經貿的宏觀角度來說,統計過去15年,新鮮的鳳梨在全球貿易的數額每年增長14%,所以消費市場是「根深柢固地」存在,每年全球約有100萬頓鳳梨的交易數量。中國的鳳梨主要是內銷,並不多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主要產區在海南省、廣東省,且大多數由是由台商經營或技轉農場來「供貨」。還需要依賴進口鳳梨來彌補中國
    從北京的訊息、香港的動作來看,上策是嚇阻任何泛民投入立法會選舉,中策取消區議會具有特首選委會資格,下次直接取消特首選舉。總體而言,北京討論對香港政治體系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削弱泛民在202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利用改變選舉制度,解決香港政治體制對北京不利的「缺陷」。北京乾脆一點直接取消香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重申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復歸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這項評論形同打臉胡錫進。三中全會《決定》中國走上向社會主義復歸的道路、揭示大變局,也可能發生大亂局! 三中全會《決定》毫無解方,中國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習式蕭條」已成為熱詞潮語! 中國經濟走不出困境,現在屬於垃圾時間,大勢已去!
    對於國家政策應對少子化的問題,我看到的是,長期房價向上,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撐,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這會是養育巨大的障礙,不太可逆的房價(可能就緩跌)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中國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03年,中國總人口為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2023年的人口資料在各方面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重申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復歸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這項評論形同打臉胡錫進。三中全會《決定》中國走上向社會主義復歸的道路、揭示大變局,也可能發生大亂局! 三中全會《決定》毫無解方,中國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習式蕭條」已成為熱詞潮語! 中國經濟走不出困境,現在屬於垃圾時間,大勢已去!
    對於國家政策應對少子化的問題,我看到的是,長期房價向上,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撐,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這會是養育巨大的障礙,不太可逆的房價(可能就緩跌)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中國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03年,中國總人口為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2023年的人口資料在各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