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董明珠、中國民族主義造晶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對全球人工智能(AI)與高效能計算的發展貢獻良多。然而,美國針對中國科技業的嚴厲制裁,尤其是對輝達AI晶片出口的限制,讓中國在技術進步上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頸。

黃仁勳的H100和A100晶片壟斷了全球AI訓練領域,這些被稱為「無可替代的科技瑰寶」的產品,對中國的AI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當黃仁勳在國際場合表態支持美國的對華制裁政策時,他不僅讓輝達成為中國輿論的箭靶,自己更被視為「背叛者」,中國網民對黃的醜化、污辱不斷在網上散播。這一轉變激化了中國內部「科技自立」的呼聲,成為民族主義情緒爆發的催化劑。

董明珠的「晶片夢」:民族主義的虛幻出口

在尖端晶片短缺的大背景下,董明珠宣稱其格力電器能「超越台積電」。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熱議。但現實卻顯示,這更多是民族主義情緒的投射,而非技術實力的體現。技術差距:台積電已掌握全球領先的3nm製程技術,而中國本土晶片技術大多停留在14nm甚至更低水準。資本與技術積累不足:董明珠所代表的家電製造企業,在尖端半導體技術上幾乎沒有基礎,短期內無法跨越這一鴻溝。國際競爭環境:面對美國的制裁與技術封鎖,中國企業需要的不僅是口號,而是長期穩定的基礎研究投入與國際合作。

董明珠的宣言固然引起民眾的關注,但這更像是一場民族主義情緒的宣洩,而非實現技術突破的可行方案。

義和團式民族主義的危險信號

隨著外部制裁的升級和內部宣傳的推波助瀾,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呈現快速膨脹。一方面,媒體高調鼓吹「突破封鎖、超越美國」的口號;另一方面,理性批判的聲音卻往往遭到情緒化攻擊,這種情形與清末義和團運動中的盲目排外極為相似。

這種「精神勝利法」式的阿Q自我安慰,無法應對外部挑戰,也不利於真正的技術突破。歷史已無數次證明,唯有正視差距、穩紮穩打地投入基礎研究,才能真正實現長期發展。

從浮誇口號到理性務實:科技強國的真正道路

輝達的成功建立在多年技術積累和全球化合作之上,而台積電的領先則源於其對極紫外光刻技術的長期深耕。對中國而言,制裁雖然帶來壓力,但同時也是推動技術自立的契機。短期內,靠民族主義情緒堆砌的「科技夢」注定無法經得起現實的檢驗。中國要避免重蹈義和團覆轍,應以開放與理性的態度應對挑戰,紮實推進技術創新,方能實現科技強國的願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5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洪耀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問題的情況,並分析中共如何將此案件政治化,利用其作為統戰與批判臺灣執政黨的工具。中共的報導強調柯文哲的政治迫害,並與反臺獨的立場掛鉤,反映出其雙重標準與對臺灣內部矛盾的操控。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共在利用司法案件進行政治鬥爭的現實主義策略,並探討其影響與後果。
2024/09/11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問題的情況,並分析中共如何將此案件政治化,利用其作為統戰與批判臺灣執政黨的工具。中共的報導強調柯文哲的政治迫害,並與反臺獨的立場掛鉤,反映出其雙重標準與對臺灣內部矛盾的操控。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共在利用司法案件進行政治鬥爭的現實主義策略,並探討其影響與後果。
2024/08/31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8/31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8/28
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3億人退休,據中國社科院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能於2035年耗盡。然而,在此養老金壓力下,中國政府卻轉而提出「房屋養老金」的概念,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原本人們期望通過購房來保障老年生活,卻不料現在變成了房屋反過來「養老」。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推出的新一輪「割韭菜
Thumbnail
2024/08/28
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3億人退休,據中國社科院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能於2035年耗盡。然而,在此養老金壓力下,中國政府卻轉而提出「房屋養老金」的概念,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原本人們期望通過購房來保障老年生活,卻不料現在變成了房屋反過來「養老」。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推出的新一輪「割韭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Thumbnail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Thumbnail
本文介紹黃仁勳的官方自傳,探討輝達公司的成功因素,並從中學習企業經營之道。輝達公司由最初的遊戲顯示卡起步,經歷市場調整和技術突破,最終成為GPU霸主,其成功關鍵在於黃仁勳的領導力、公司文化和對研發的重視。
Thumbnail
本文介紹黃仁勳的官方自傳,探討輝達公司的成功因素,並從中學習企業經營之道。輝達公司由最初的遊戲顯示卡起步,經歷市場調整和技術突破,最終成為GPU霸主,其成功關鍵在於黃仁勳的領導力、公司文化和對研發的重視。
Thumbnail
不管你是不是科技迷,最近應該都聽過「黃仁勳」這個名字吧? 他可是現在最火紅的科技大佬,創辦了全球知名的晶片公司輝達(NVIDIA),更是AI領域的領頭羊。 你可能已經知道,2024年6月,輝達的市值甚至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也讓大家更清楚看到輝達在AI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Thumbnail
不管你是不是科技迷,最近應該都聽過「黃仁勳」這個名字吧? 他可是現在最火紅的科技大佬,創辦了全球知名的晶片公司輝達(NVIDIA),更是AI領域的領頭羊。 你可能已經知道,2024年6月,輝達的市值甚至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也讓大家更清楚看到輝達在AI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Thumbnail
輝達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突破,還來自戰略選擇。在 GPU 的運算潛力尚未被業界認可時,黃仁勳率先押注 AI,建立 CUDA 生態系統,讓輝達成為 AI 產業的重要一環。然而,輝達能快速崛起、抵禦市場風暴,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輝達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突破,還來自戰略選擇。在 GPU 的運算潛力尚未被業界認可時,黃仁勳率先押注 AI,建立 CUDA 生態系統,讓輝達成為 AI 產業的重要一環。然而,輝達能快速崛起、抵禦市場風暴,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本文透過《輝達之道》(The NVIDIA Way)探討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的創業故事,到輝達如何從一家遊戲顯卡公司,蛻變為AI巨頭。文章探討輝達的創業初衷、早期挑戰(與英特爾的競爭、NV1晶片的失敗與RIVA 128的成功)、GPGPU和CUDA平臺的開發以及其在AI領域的關鍵突破。
Thumbnail
本文透過《輝達之道》(The NVIDIA Way)探討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的創業故事,到輝達如何從一家遊戲顯卡公司,蛻變為AI巨頭。文章探討輝達的創業初衷、早期挑戰(與英特爾的競爭、NV1晶片的失敗與RIVA 128的成功)、GPGPU和CUDA平臺的開發以及其在AI領域的關鍵突破。
Thumbnail
人稱AI教父的黃仁勳,在2025年1月又回到台灣,這次是為了參與輝達台灣公司的尾牙,以及數個合作的科技大廠相聚,又再次掀起媒體一片追逐,由於黃仁勳的親民,也引起台灣人像追星般的追逐與爭取合照、簽名,AI教父幾乎是來者不拒,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輝達尚未切入AI硬體設計時,也還是個不算大的公司時,在一個
Thumbnail
人稱AI教父的黃仁勳,在2025年1月又回到台灣,這次是為了參與輝達台灣公司的尾牙,以及數個合作的科技大廠相聚,又再次掀起媒體一片追逐,由於黃仁勳的親民,也引起台灣人像追星般的追逐與爭取合照、簽名,AI教父幾乎是來者不拒,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輝達尚未切入AI硬體設計時,也還是個不算大的公司時,在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