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滿城盡是京華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柯文哲在擔任台北市市長任內疑似涉入京華城容積率被羈押禁見,央視罕見高規格報導,從無保釋回,到案情逆轉,收押禁見,再到花很長時間三地連線報導。上海東方衛視及其他兩岸相關節目新聞也大幅報告,國民黨名嘴、民眾黨檯面人物說法也頻頻在抖音上推播,均進入新浪熱搜或百度熱搜排行榜。

而國台辦定期記者會,發言人陳斌華也針對此案發言:指責賴清德操作司法行政手段,公器私用,製造綠色恐怕,目的是追殺不支持民進黨、不認同台獨的各界人物。

中共高度關注與輿論操作

柯文哲在台北市京華城都更弊案中的涉案情況,在中共眼中只稱是『柯文哲案』,其涉及都更弊案避而不談,完全高度政治化。儘管在台灣是房地產與行政裁量權的問題,但中共的官方媒體如央視、上海東方衛視等卻特別強調其「被政治迫害」的觀點,甚至將此事件與「反台獨」掛鉤。這樣的操作,體現出中共藉機將台灣內部的司法案件轉化為統戰與政治鬥爭的一部分。中共輿論的表現,力挺柯文哲力道遠遠高於民眾黨黃國昌等人,國民黨馬英九等人立馬跟上北京步伐譴責賴清德而不是譴責不法。

統戰策略:柯文哲成為工具

中共秉持統戰原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策略,中共視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為主要敵人,因此,任何能夠削弱民進黨的人物或政黨,都可能成為中共拉攏統戰的對象。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立場,使他符合中共的統戰目標,特別是民眾黨的年輕支持者與中共統戰的對象存在一致性。

避而不談的京華城弊案

力挺柯文哲但不能說的『弊案』內容,京華城都更案件的實質是房地產容積率的行政裁量問題,可能涉及圖利特定財團或收賄。這類房地產問題在中國大陸同樣常見,官商勾結、土地批售等問題比比皆是,尤其在房市繁榮時這些問題較少受到關注,但在房市泡沫破裂、爛尾樓頻發時,建商倒閉跑路,受害民眾欲哭無淚,申訴無門。如果說柯文哲因涉及疑似『圖利』被收押禁見,讓中國人民知道,情何以堪。這些問題成為中國社會的重大民怨來源。中共因此避免讓大眾知道柯文哲案件涉及的圖利內容,轉而將焦點放在政治迫害的論述上,以免引發中國內部的民眾聯想到本國類似問題。

廉價的政治工具與批判

中共把柯文哲綑綁登上『反台獨』、司法迫害的殉道場,成為廉價醜化台灣執政黨的手段。中國官方輿論將柯文哲事件當作批判台灣「假民主」的例子,並且利用此事件進一步激化台灣內部的矛盾。中共擅長利用司法迫害和政治干預,但在批評台灣時卻假裝置身事外,真是貽笑大方。這種雙重標準不僅表現出其政治操控手法,還凸顯了其內部治理問題的虛偽。

中國滿城盡是京華城案,卻視而不見,而關心台北京華城案的涉案人,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柯文哲的京華城弊案在中國媒體的報導下,完全被高度政治化,成為中共批判台灣執政黨及其司法體系的工具。中共藉此操作,不僅迴避了自己內部類似問題的嚴重性,還利用事件來推進其統戰策略,加劇台灣內部的對立。這種手法展示了中共在面對國際與兩岸政治時的現實主義與操作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4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洪耀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
2025/01/07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
2024/08/31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8/31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8/28
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3億人退休,據中國社科院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能於2035年耗盡。然而,在此養老金壓力下,中國政府卻轉而提出「房屋養老金」的概念,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原本人們期望通過購房來保障老年生活,卻不料現在變成了房屋反過來「養老」。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推出的新一輪「割韭菜
Thumbnail
2024/08/28
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3億人退休,據中國社科院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能於2035年耗盡。然而,在此養老金壓力下,中國政府卻轉而提出「房屋養老金」的概念,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原本人們期望通過購房來保障老年生活,卻不料現在變成了房屋反過來「養老」。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推出的新一輪「割韭菜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