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投機?誰高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年3月17日

延續今年2/18的文章。

今天看了一些言論,有感而發。這是個人最後一次在同學會標註鴻海的發言了,一段時間後若再次出場,應該也不會再特別講了,徒惹人厭。

在股市中,除非真的是要抱到死那種投資,誰不是賣完股就拍拍屁股走人?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投資,賣完股也是拍拍屁股走人,跟持有一個月一週甚至只有幾小時,在我眼中都是拍拍屁股走人。

重點就如2/18文章裡說的,只要不是訛詐或非法可議的手段,差別只在於一買一賣之間現金是否增加,一段時間內只買不賣總資產是不是持續擴大而已。長期投資並不是就比較高尚,還要把公司未來甚至不相干的臺灣產業存亡或未來升級發展責任心綁在一般投資人身上,這就顯得太獵奇了。

何況事實上,次級股票市場一買一賣的成交跟公司本身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公司本身不會因為次級市場這個買賣行為有立即的營運資金增加或減少,純粹是買方賣方的眼光對決跟收手續費的券商以及收稅的政府四方關連而已。

買股票是個人自己的投資或投機行為,不算支持公司。我因為持有了三陽,我去買三陽的機車汽車才是有到支持三陽的程度,喝農林的紅茶烏龍茶,花門票逛茶園茶廠才是支持農林,光買股票不是支持。找大戶陪大戶聚餐買公司股票也是有利自己跟大戶以及其他持股者,跟支持公司這個說法也沒半毛錢關係。

瞧不起或不屑散戶中短線的投機行為時,有沒有想過達人一心推崇的這長期投資的公司,信託部位掌握先期資訊對集團裡的母子公司股票長期以來中短線的進進出出?但也沒見達人有過任何不屑或批評之詞?對這樣的公司用做波段的投機心態來操作,完全沒有任何可苛責之處。

長期投資跟短線投機的買賣行為,對公司本身而言,意義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投資人跟投機人這方面,就是切入的角度跟持有的態度,風險容許值以及操作策略幾個方面不同而已。

在我自己來說,就算在網路寫文章推薦長期投資的標的,我直接了當講,我還是自私的出發點,我不會過度去美化包裝我這個推薦存股的動作。

我是這樣,

推薦長期存股投資標的,首先一定是先確認公司目前的營運狀態跟資產,就算沒有多大的未來性,只要維持目前的營運狀態跟資產,對比市價有超乎意外的低估價值,時間是朋友,慢慢回到該有的起碼的市價只是時間問題。

當只是[時間等待]的問題時,我寫文章介紹分析,先講壞的,不好的面,可能的風險,再積極的介紹低估的價值在哪?有沒有其他未來性?不定時更新各種觀察資訊或新的可能風險。

各種面向好壞都說,看文的人能認同時,願意冒可能的風險來一起等待的人越多,等待的時間就會慢慢被縮短,等待的人超多,等待時間就被縮短超多。當已回復低估價值甚至超出低估價值太多時而又沒有明顯或確定的未來性時,出場的動作並不會影響該股票至少該有的市價太多。

這種自私出發點的分享,是能夠讓最初前面甚至中段才加入的所有參與者得利的,因為股票起碼的最低價值已經是被市場認同的。至於後面超過低估價值太多才看強勢或被別人影響要追進投機甚至賭博的人,本該就是要各憑本事,自負風險。

對我自己而言,推薦長期投資存股就是這樣自私的行為,18元附近的大國鋼(已結束),22元以下的三陽(暫時出場),到目前50元以下的國泰金富邦金(持續中),還有那一檔89元以下,但因為世紀疫情不得不停損的雄獅(已停損,損失15%),一檔一檔之後,我自己知道我之後所需的等待時間將越來越短,這是我更自私的考量點。

在長期投資存股的分享方面,我就是這麼自私的人。在警示文章的發文,我也是自私消自己累積的業障為出發點。在短線投機權值類股的分享方面,我也只是賣弄自己能完美抓到轉折的自私出發點而已,因為權值類股很難由單一外資或勢力完全掌控。

我想別人應該都不是這樣,真的都是憂懷公司,心繫臺灣產業發展的大愛之人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本面?不,是G思面!
27.5K會員
754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2024/10/26
巴菲特:有些投資者不停揮棒,最終雖可能打到正確標的,過程中已被多次三振出局 首先,看看上面的這則報導。 不論做再多功課跟研究,投資、投機最大的變數總是運氣。 運氣好的時候,連續揮棒持續擴大戰果當然沒啥問題;問題總在運氣明顯不佳的時候,還要勉強自己出棒。 一般人也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總還是會
Thumbnail
2024/10/26
巴菲特:有些投資者不停揮棒,最終雖可能打到正確標的,過程中已被多次三振出局 首先,看看上面的這則報導。 不論做再多功課跟研究,投資、投機最大的變數總是運氣。 運氣好的時候,連續揮棒持續擴大戰果當然沒啥問題;問題總在運氣明顯不佳的時候,還要勉強自己出棒。 一般人也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總還是會
Thumbnail
2024/06/01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四,遇到了,可以安慰到自己的公司。 距離上篇系列文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前面四檔自組退休ETF成份股,不管大盤如何震盪,長期持有含除權息回推的穩定報酬率,大家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認可了吧?
Thumbnail
2024/06/01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四,遇到了,可以安慰到自己的公司。 距離上篇系列文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前面四檔自組退休ETF成份股,不管大盤如何震盪,長期持有含除權息回推的穩定報酬率,大家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認可了吧?
Thumbnail
2024/01/27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三,最穩定現金流入、幾乎沒對手的公司。 這陣子又經歷了一段短時間內大落大起的盤勢,前面三檔自組退休ETF成份股的穩定度,大家應該有相當的理解了吧? 蠻不愉快的經驗,讓個人選擇了這第四家公司。未來再有類似經驗,或許可以拿持股來安慰自己吧!
Thumbnail
2024/01/27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三,最穩定現金流入、幾乎沒對手的公司。 這陣子又經歷了一段短時間內大落大起的盤勢,前面三檔自組退休ETF成份股的穩定度,大家應該有相當的理解了吧? 蠻不愉快的經驗,讓個人選擇了這第四家公司。未來再有類似經驗,或許可以拿持股來安慰自己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交易者,雖然大家的交易方法不盡相同,但不外乎分為投資者還是投機者,投資者主要是尋找穩健且會持續成長的公司,當它的價值被低估時以好價格買進,接著耐心等待公司成長並長期持有,來獲得公司成長帶來的報酬與回報。 至於投機者主要是預測股價的變動,並在股價變動間藉由買低賣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交易者,雖然大家的交易方法不盡相同,但不外乎分為投資者還是投機者,投資者主要是尋找穩健且會持續成長的公司,當它的價值被低估時以好價格買進,接著耐心等待公司成長並長期持有,來獲得公司成長帶來的報酬與回報。 至於投機者主要是預測股價的變動,並在股價變動間藉由買低賣高
Thumbnail
三大重點: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時間會站在你這邊 不要聽信專家投資,買自己有興趣的股票 70%股票都掌握在法人機構手中,不管買賣,你都是在跟這些人交手
Thumbnail
三大重點: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時間會站在你這邊 不要聽信專家投資,買自己有興趣的股票 70%股票都掌握在法人機構手中,不管買賣,你都是在跟這些人交手
Thumbnail
長期投資與中短線投機,請務必分的清清楚楚,個人對於兩者的界定跟應對是非常決絕的:
Thumbnail
長期投資與中短線投機,請務必分的清清楚楚,個人對於兩者的界定跟應對是非常決絕的:
Thumbnail
投資賺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你把錢投資在一家穩定持續賺錢的店, 這家店賺錢後把錢分給你,這樣有很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你投資一家並不賺錢的公司, 你也搞不清楚這家公司在做甚麼, 而你卻你希望別人用更高的價格來買你的股權, 然後你就可以不勞而獲,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大部分的人都是把股市當作賭場,在那
Thumbnail
投資賺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你把錢投資在一家穩定持續賺錢的店, 這家店賺錢後把錢分給你,這樣有很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你投資一家並不賺錢的公司, 你也搞不清楚這家公司在做甚麼, 而你卻你希望別人用更高的價格來買你的股權, 然後你就可以不勞而獲,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大部分的人都是把股市當作賭場,在那
Thumbnail
個人第一次接觸股東行動主義的這個詞彙,源於寶佳機構前幾年的風風火火。 很多公司的經營權紛爭,起始於二代接班者眾、覬覦公司資產或不滿經營層,發起在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制肘行動,美其名為股東行動主義。
Thumbnail
個人第一次接觸股東行動主義的這個詞彙,源於寶佳機構前幾年的風風火火。 很多公司的經營權紛爭,起始於二代接班者眾、覬覦公司資產或不滿經營層,發起在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制肘行動,美其名為股東行動主義。
Thumbnail
看完本篇,再回頭看資金控管文,五種結果文,您會再次豁然開朗,何為完整的投資、投機體系? 這幾天個人並不是突然轉性、也不是炫耀,到PTT股板廢文連發,只是為了這篇文章的前置作業而已。 國泰金 台股最慘韭月 以下說明:
Thumbnail
看完本篇,再回頭看資金控管文,五種結果文,您會再次豁然開朗,何為完整的投資、投機體系? 這幾天個人並不是突然轉性、也不是炫耀,到PTT股板廢文連發,只是為了這篇文章的前置作業而已。 國泰金 台股最慘韭月 以下說明:
Thumbnail
        投資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有一些三年級上下的投資達人仍活躍在媒體上,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對於台股及美股乃至於整個國際局勢的看法。而在達到財務選擇後,有的投資達人選擇離開螢光幕前,去做其他想做的事。可以說從原本受僱或創業的生活,到了想研究投資靠被動收入養活自己,再到這些都
Thumbnail
        投資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有一些三年級上下的投資達人仍活躍在媒體上,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對於台股及美股乃至於整個國際局勢的看法。而在達到財務選擇後,有的投資達人選擇離開螢光幕前,去做其他想做的事。可以說從原本受僱或創業的生活,到了想研究投資靠被動收入養活自己,再到這些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