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One Up on Wall Street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三大重點: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時間會站在你這邊

不要聽信專家投資,買自己有興趣的股票

70%股票都掌握在法人機構手中,不管買賣,你都是在跟這些人交手

重點摘錄:
要成功的投資人不見得要跟著潮流走
投資上檔無限,下檔有限(風險控管)
六個月才看一次股價,你會輕鬆很多(避開每日漲跌蠱惑)
有多少支股票上漲,多少支下跌
漲跌家數,比較能反映股市狀況
不要砸錢試探空頭結束沒
不要用到未來一年內會用到的錢
你不會希望自己在行情下跌時,被迫賣出求現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時間會站在你這邊
緊抱持股,報酬就會加倍(不要買賣股票)
空頭言論聽起來比較聰明
不要驚慌殺出,可以逐步減少持股
1.別讓一些無聊事擾亂了最佳投資組合
2.別為一些無聊事,破壞渡假的興致
3.現金不夠,千萬別出國(害怕暴跌會砍股)
不要聽信專家投資,買自己有興趣的股票(研究自己有興趣的股票)
常識的力量(生活中喜樂的消費就可以考慮研究)
投資人總在錯誤的時機過度悲觀或樂觀
學習歷史和哲學,會比統計學更適合當投資人
投資股票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
我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
理論和實戰派,選實戰派
不要相信理論派和預言家
我持有很多股票,但我也可以舉出一大堆我希望自己沒買過的股票
那隻股票不會漲,就不要買
矛盾修辭 oxymoron
70%股票都掌握在法人機構手中,不管買賣,你都是在跟這些人交手
華爾街慢半拍
退休基金只能跟成長率10%的大型股打交道
500大公司又能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呢
仔細思考華爾街不會做的事情,才有機會
不必浪費時間解釋,因為解釋浪費時間
解放存款簿
(投資跟玩德州一樣,有好牌再加碼)
(沒有好牌,就提早蓋牌)
就算拿3張A,卻輸了,只要接受命運安排,繼續下一局就好了
投資前問自己:
我有房子嗎,我缺錢嗎,我個性能投資成功嗎
不要投資任何會吃東西,或需要維修的東西
大家花好幾個月挑房子,卻花幾分鐘選股票
大家在買微波爐時,都比選好的標的更費時費心
只投資你輸得起的金額
雞尾酒理論
大跌前夕,市場樂觀情緒達到高峰,只有15%看壞市場
大漲前夕,投資人情緒跌到谷底,65%投資顧問認為會繼續下跌
投資人情緒的快速反轉令人驚訝
謹慎追蹤基本面,抱緊持股就對了(想像你是散戶,你為怎麼做,反著做)
大多數經濟學家還在受僱領薪水呢
所有經濟學家也不會有一致的結論
一旦狀況明朗,就已經太遲了
下一次永遠不會跟上一次一樣
操作小型股,績效會比較好
穩定成長股,年漲幅10–12%,30–50%獲利了結(價值股)
快速成長股,漲幅20–25%(小型,新企業)
景氣循環股,公司營收盈餘無法準確預測,汽車,航空,輪胎,鋼鐵,化工
時機是投資景氣循環股的關鍵
挑選好的股票,然後放20年
分拆的公司,(有利可圖的投資)將公司的事業分拆成一家獨立公司
只要你是獨佔事業,就可以調高售價
投資大家持續購買的東西
科技使用者的公司
買進企業回購自家的股票(提升每股盈餘)
只剩一廂情願的狂熱和稀薄的空氣在支撐股價
這個產業擁有太多廠商,會把利潤分食光
擔心未來的什麼股票 (未來的麥當勞)
避開多角化經營的公司,自己根本不太了解的行業,會造成虧損
為什麼他在明天比今天值錢
我只看盈餘和資產
提高盈餘辦法:降低成本,提高售價,開發新市場,增加產品,重整關閉賠錢事業
為什麼我會對這隻股票有興趣?他將面對哪些阻礙?
緩慢成長股,要在意股利
穩定成長股,注意本益比
只因某個大股東賣掉持股就否定這隻股票,未免太不明智
10年內賺11倍
打電話給公司,拜訪公司在總部
他們不會為了妝點公司門面浪費錢
豐厚的盈餘和節省的公司總部,完美組合
公司要開始走下坡:豪華的公司內裝
實地調查,逛街吃東西也是基本面分析
閱讀公司報告
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水準,正面訊息
本益比是成長率的兩倍,負面訊息
一般公司,股東權益75%,負債25%
福特,股東權益91%,負債9%,優質
自由現金流量,越高越好
年年都在漲價,又不會流失客戶(香菸,煙癮)
挑成長率高的公司
底線,稅後純益跟稅前淨利
看同一產業內,誰的獲利率最高
獲利率高,營業成本低,撐過經濟不景氣
再度檢視公司題材
初創,快速擴張,成熟
每隻股票大多花幾個小時就可完成
法人機構持股比例越低越好
公司內部人士買進自家股票,回購股票,加分
大公司只會有小幅漲跌,小公司才會帶來較大漲幅
當心當年成長率高達50–100%的公司
避開有大量負債的公司
沒有負債的公司,不會破產
管理能力很重要,但難以評估
把重點放在公司外來願景
艱困公司開始復甦、可以大賺一筆
管理階層本身也大量投資自己公司的股票,會比只靠領薪水的管理階層更好
每週至少花一小時做投資研究
挑選一隻新標的,至少投入和你在挑選你想要買的東西時間一樣
設計一份投資組合
投資了3–5年績效還是跟大盤一樣,就投大盤(大盤9–10%)
長期投資你應該獲得12–15%報酬率,才可以
股票3–10支最適合
1%資金賭市場,隨後可能加碼
年輕人比較有較長時間可以嘗試和犯錯(老年人不該這麼冒險)
(獲利了結,轉入指數型基金)
緊抱持股,多年後,你會對你的獲得的報酬感到驚訝不已
暴跌可加碼,麥當勞
緊抱上漲的股票不會被嚇到,比死守下跌的股票困難許多
何時賣出:
市場佔有率連續下降
沒有開發新產品,縮減研發經費
收購和本業無關的公司
過去兩年推出的新產品,銷售有好有壞
公司經理人和董事去年沒買進自家股票
商品終端需求下降,
公司以兩倍的支出興建新廠房,
不是以較低成本將老舊廠房現代化,
公司試著降低成本
銷售額減少,新店面銷售令人失望
沒有一個法則可以告訴你股票將會下跌多少
股票下跌築底可能要2–3年,或更久
股市下跌是你買進你喜愛股票的好機會
絕對不要空手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投資名人堂(3)_10倍選股_彼得 林區( Peter Lynch ) 彼得 林區( Peter Lynch )_拔掉鮮花,灌溉雜草 在出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使其基金資產成長777倍,平均年化報酬率29.2%,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
Thumbnail
avatar
銅臭味先生
2024-04-25
<讀後整理>彼得林區選股戰略(2)接續前一篇討論完的股票類型以及消息面邏輯判斷方法後,這篇我們將針對一些財務數字進行解說,並且將兩篇的內容透過檢查表的方式,統整在一個判準之下,幫助投資人能更有效的進行優良選股。 從財報數字找出好貨:不用是財務專業也能懂的分析指標 很多散戶之所以不進行財務分析,原因是「財報很難讀」、「不知道哪些指
Thumbnail
avatar
Starck Yang
2024-03-29
2023122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散戶的投資聖經「選股戰略」,從彼得林區視野評價鈊象價值Peter Lynch 認為學習歷史和哲學,會比學統計學對於投入股市更有幫助,因為投資股票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 我想我們普通人沒辦法學日本股神,是川銀藏重壓在單支股票。 閱讀經典的體驗,就是觀念雖已聽過無數遍了,但透過作者的邏輯敘事,甚至是當年的時代背景,來看待書中的觀點,真的仍舊超級有趣。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12-24
估值-彼得林區評價公式:(近4年EPS年複合成長率 + 當月平均殖利率) / 當月平均本益比 當產業或公司獲利“成長”越高,市場願意給的本益比就越高。 彼得林區在"彼得林區選股戰略"一書中,提出一個簡單的觀察方式: 公司的合理本益比約等於近4年EPS年複合成長率 + 殖利率數值,也就是彼得林區指標等於1。
avatar
補教老師Eason的投資筆記
2023-12-13
書名:「彼得林區征服股海」  近幾年台灣的投資風氣,開始朝向了多元化的狀態,市面上已經不是以前一味地追尋飆股、名牌,那樣投機味道濃厚的年代,而是開始如歐美那些國家一樣,對於投資各國股票、債卷、基金或現在熱門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虛擬貨幣…等,幾乎只要能想得到的投資方式,身在台灣的我們幾乎都能接觸到。
Thumbnail
avatar
簡遙莨盛
2023-10-22
彼得林區重出江湖11分鐘之感想4月25日,號稱 “ 投資界的傳奇” 彼得林區接受CNBC 專訪11分鐘,然後眾多財經youtuber 紛紛炸鍋,一個接一個作影片分析彼得到底想說什麼? 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接受採訪? 還有,彼得好久沒有露面了,是有什麼大消息要透漏嗎?其實人家說白了只是為了天主教學校募款而已,你們大驚小怪什麼。 錚錚
Thumbnail
avatar
錚錚的美股投資與生活文化
2023-05-16
avatar
張大恒
2023-04-25
<傳奇經理人彼得·林區的 20 法則!股市估值如何看待?>最近看到一項估值法又重新被熱烈討論:傳奇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的 20 法則(Rule of 20)! 20 法則是指:本益比+通膨率=20,根據 DQYDJ 從歷史長期 1872-2022/7 橫跨 150 年來看,股市的本益比+通膨率的平均值是 18.3、中位數是 18.2。
Thumbnail
avatar
財經捕手
2022-09-11
彼得林區的選股策略邏輯投資哲學 ① 想賺錢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錢投入一家成長中的小公司。 ② 我從不相信預測大盤,我只相信要買好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價格被低估、獲利 還沒反 映真實價值的好股票。 ③ 股票投資和減肥一樣,決定最終結果的是耐心,而不是頭腦。 評價邏輯 ④ 決定一檔股票命運,最終還是盈餘走勢。
Thumbnail
avatar
kiluya
2022-08-21
產業分析方成趨勢🌋散戶沒有比較差,彼得林區曾這麼說過~!最近你有買過或關注原油、黃金、美元、其他原物料、金融股嗎?~如果你在投資的時候有把這些考慮進去代表你融入了總體經濟的想法。 「一知半解比無知來的可怕,彼得林區說過不是散戶投資人比不上專業操盤手而是散戶跟在專業操盤手後頭,才輸的一蹋糊塗」
Thumbnail
avatar
24/365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