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畢業倒數》離別,使我們溫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Arasayrou Green

《畢業倒數》特別版Logo

《畢業倒數》特別版Logo

Green和Dennis在八年前大學畢業,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在歷史回顧裡面看到自己穿著學士服的照片。當時為了,Green寫了一個連載系列名為《畢業倒數》。記載著一些大學生們的共同回憶。算是人生第一個開始寫的連載。在畢業時節的現在,似乎很適合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可以透過這個系列的分享,一起感受畢業生的那股欣欣向榮卻又不捨的離別心境。

那股青春的氣息在多年後回味,仍然像當時學士服下蒸騰的汗水、以及大家顧不了形象到處合照的心情一樣,讓人難以忘懷。

-

《畢業倒數》離別,使我們溫柔。

「失去,才讓人開始想珍惜。」這是陶喆的《飛機場的10點半》的歌詞。

No shit, we are just that pathetic.

-

進入大學後我們帶著高中的銳氣在陌生人群中尋找著同好,透過和臭味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去形成自己的舒適小圈圈。然後,藉由和小圈圈一起參與每次系上的、社團上的活動,間接地強化、弱化每個群體之間的關係,也不斷地強化著群體間那道城牆的隔閡。和要好的朋友變得親密,和不曾說話的朋友變得疏遠。

那不是一種主動排斥、歧視。

而是年輕的你,雖然無法言喻,但你曉得自己不屬於那群人你不熟的人,為了避免尷尬就選擇避免主動加入。然而日子也就這麼過下去,彼此在同個群體中若有似無地感受著彼此的存在學習、成長。

大一大二正值辨別他我的期間,大家參與的活動也都大同小異:迎新宿營、辦企管營、跑系學會、制服趴。害怕自己被淘汰或排擠,因此就算把自己的行程塞到滿出來也會湊上一腳。因為,這個時期的自己如果沒有參與大團體中的活動的話,有時候會被標籤上「特別的傢伙」、「不曉得在做啥的傢伙」。

然而,對於這樣的標籤文化,其實不能怪我們膚淺,而是因為我們忙到沒時間關心,沒有機會去認識「群體之外」的他們。所以只能用最表面的觀察去定義身旁那群陌生的同學。

而「這些陌生的朋友」在你大學的前兩年,也會在你的世界裡背負著這些「標籤」默默地過。這些在彼此身上的標籤是中性的,因為你了解被標籤的原因,於是也選擇默默地接受。

大三是個分水嶺。

到了大三,每個人的形體逐漸被型塑了出來,開始能夠用表面的解讀去發掘每個人的成就。此時的大家又回到了社群上的原點,透過這些成就讓大家再一次的認識你。說也奇妙,此時群體和群體之間,沒有了系學會、企管營、迎新宿營等共同大活動的關係,當年藉由「有參加、沒參加」區隔著彼此的那道牆,也逐漸被瓦解。

到了大四更妙了,因為你會突然開始想珍惜自己身邊的人脈。意識到了第四年是大學生涯的盡頭,於是我們開始回首來時路,你開始主動的找不是很熟卻不斷碰過面的朋友聊天。當年群體之間「他我的界線」還在、隔閡依稀還在,外在環境的條件也沒有差太多,然而產生變化的是你自己的內在開始產生擁抱陌生的想法。

畢業一直是一場大儀式,透過這場儀式區別著兩個時期。而儀式的另一頭,是我們陌生的一切,而讓我們徬徨的心情,也開始使我們當年大一大二時的「警戒和銳氣」軟化,又或許是我們不甘心大學四年就這樣結束。而對於那群不認識的那群人,在過往四年裡我們總抱著「總有一天會認識吧」的心情對待,進而不去理會。然而隨著畢業的靠近,那個「總有一天」的期限,竟然已經快要到了。自己對未來的打算、展望都沒還準備好,所以我好想要問問看那個不熟的朋友,那個大學四年都「不曉得在做啥的傢伙」的想法,因為他最近看起來好像過得不錯。

而這樣的歷程與轉變,在小六、國三、高三甚至到了大四不斷地畢業的過程中我得到一個證實,就是...

「離別,使我們溫柔。」

-

祝福所有在2021年畢業的畢業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奔三野郎 Arasayarou的沙龍
82會員
35內容數
充滿的住在日本的兩位奔三世代的個人關點,用奔三的眼光去觀賞影視音樂、藝術文化,偶爾帶點科技新知、職場學習與語言學習,特殊的時候會有節目活動與特殊短篇。
2023/02/03
最新一集的《奔三野郎》中,分享了古令的一些30多歲的生活感想。 總共七點,講完後收到了很多聽眾的「人際關係那段非常有感」「這集真的很有感覺」等非常正面的共鳴和回應,因此想轉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奔三後的一些雜感》 / 一、買了一堆以前買不起的器材,卻沒有時間好好活用 遊戲家用主機、遊戲軟體、攝影器材
Thumbnail
2023/02/03
最新一集的《奔三野郎》中,分享了古令的一些30多歲的生活感想。 總共七點,講完後收到了很多聽眾的「人際關係那段非常有感」「這集真的很有感覺」等非常正面的共鳴和回應,因此想轉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奔三後的一些雜感》 / 一、買了一堆以前買不起的器材,卻沒有時間好好活用 遊戲家用主機、遊戲軟體、攝影器材
Thumbnail
2022/06/14
人類的心理構成中,有個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是「好奇心」。 「好奇」這樣的情緒,是種可以進入高度專注,卻毫不費力的珍貴時刻。透過被激起好奇後的求知欲,會讓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找到「熱情」,並且隨著熱情越燒越旺,人就會在過程中找到下一步,也就是「使命感」。
Thumbnail
2022/06/14
人類的心理構成中,有個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是「好奇心」。 「好奇」這樣的情緒,是種可以進入高度專注,卻毫不費力的珍貴時刻。透過被激起好奇後的求知欲,會讓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找到「熱情」,並且隨著熱情越燒越旺,人就會在過程中找到下一步,也就是「使命感」。
Thumbnail
2022/02/16
文:Arasayarou Green ▌「美人」邁向成熟的三階段 敝專頁的Instagram每天都有Green分享的美人限時動態分享,前陣子在分享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在觀賞這些賞心悅目的相片時,都會觀察的一些小地方。簡單地整理成文章,分享給各位。 美人邁向成熟簡略地可分為「三階段」,且有各自的特
Thumbnail
2022/02/16
文:Arasayarou Green ▌「美人」邁向成熟的三階段 敝專頁的Instagram每天都有Green分享的美人限時動態分享,前陣子在分享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在觀賞這些賞心悅目的相片時,都會觀察的一些小地方。簡單地整理成文章,分享給各位。 美人邁向成熟簡略地可分為「三階段」,且有各自的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想起那年的那幾天真的每天都傷感,總覺得自己不斷加速離開我愛的生活,可是時間總是這樣,無論你愛或者不愛,它都不停止流逝,更何況你愛那裡的人、那裡的街還有你的落地窗和霧外面的雨,如果說,必須給青春一個形象的話,那裡的一切都足以代表我的年少。
Thumbnail
想起那年的那幾天真的每天都傷感,總覺得自己不斷加速離開我愛的生活,可是時間總是這樣,無論你愛或者不愛,它都不停止流逝,更何況你愛那裡的人、那裡的街還有你的落地窗和霧外面的雨,如果說,必須給青春一個形象的話,那裡的一切都足以代表我的年少。
Thumbnail
早知如此 卻執拗的騙自己:所有的青春歲月都會一直陪著我們...... 這下好了 僅僅一個大學同學跟大家揮手遠行的消息 這個代表人生精華的群組瞬間炸鍋
Thumbnail
早知如此 卻執拗的騙自己:所有的青春歲月都會一直陪著我們...... 這下好了 僅僅一個大學同學跟大家揮手遠行的消息 這個代表人生精華的群組瞬間炸鍋
Thumbnail
20210616-【生活感言】【友情】【友誼】【朋友】-朋友如流水逝去 我大學時期,是念文藻外語學院,上大學前,高職同學都說大學是步入社會的一個縮影,當一個小社會看待很是恰當,起初我就從一個不知為何的人,傻蛋傻蛋地進入了這個小社會。 大學念書的過程中,認識人的速度超乎過去的生活可能,因為18歲以前
Thumbnail
20210616-【生活感言】【友情】【友誼】【朋友】-朋友如流水逝去 我大學時期,是念文藻外語學院,上大學前,高職同學都說大學是步入社會的一個縮影,當一個小社會看待很是恰當,起初我就從一個不知為何的人,傻蛋傻蛋地進入了這個小社會。 大學念書的過程中,認識人的速度超乎過去的生活可能,因為18歲以前
Thumbnail
Green和Dennis在八年前大學畢業,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在歷史回顧裡面看到自己穿著學士服的照片。當時Green寫了一個連載系列名為《畢業倒數》。記載著一些大學生們的共同回憶。算是人生第一個開始寫的連載。在畢業時節的現在,似乎很適合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Green和Dennis在八年前大學畢業,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在歷史回顧裡面看到自己穿著學士服的照片。當時Green寫了一個連載系列名為《畢業倒數》。記載著一些大學生們的共同回憶。算是人生第一個開始寫的連載。在畢業時節的現在,似乎很適合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好了世界,教育部只示範一次,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 讓畢業雀躍的心情消失於無形。 (沒了畢旅、沒了畢典,整個心都碎了)
Thumbnail
看好了世界,教育部只示範一次,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 讓畢業雀躍的心情消失於無形。 (沒了畢旅、沒了畢典,整個心都碎了)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6/15,對於我而言,那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紀念日。 總以為青春是學生歲月,卻忘記每天都該認真的生活。 凌晨三點,打開熟悉的Lofi音樂當背景,畢業後的一年斷斷續續做了幾份工作 而剛好遇見疫情的春天,使得每一項都只能以檔期當作結尾, 滑著社交媒體上的學弟妹,各個都為了畢業證歡欣鼓舞 不經厭倦世界的發
Thumbnail
6/15,對於我而言,那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紀念日。 總以為青春是學生歲月,卻忘記每天都該認真的生活。 凌晨三點,打開熟悉的Lofi音樂當背景,畢業後的一年斷斷續續做了幾份工作 而剛好遇見疫情的春天,使得每一項都只能以檔期當作結尾, 滑著社交媒體上的學弟妹,各個都為了畢業證歡欣鼓舞 不經厭倦世界的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