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自己工作的意義嗎?是為了成就感、人際關係、付出貢獻、還是僅僅為了金錢?一定有很多人會說:「金錢」,然而奇怪的是,為何許多生活無虞的退休族會感到生活空虛、最後又選擇投入工作的懷抱呢?有些人會說:
不過研究人類歷史的學者會知道,我們的遠古祖先對於這點不曾煩惱過,幾世紀前的人類認為工作的人不能稱做公民,他們認為真正重要的職務是不能交給有在工作的人承擔,然而現在每個人幾乎都認為需要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為什麼會這樣的差異、又為什麼我們要思考這件事呢?
因為《不工作的世界》讓我看到了一種可能的未來,一個由AI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的未來,這未來的可能情景我們並不陌生,早在十年前便有專家學者疾呼,我們對未來感到不安與害怕;漸漸地時間過去,因為資訊過於爆炸,AI取代工作的速度也不若當初以為的迅速,就像一條鬆弛的橡皮筋一樣,我們許多人對這一論點感到麻木。
然而《不工作的世界》不是旨在老調重彈,這本書由英國前政策顧問、牛津大學經濟研究員的丹尼爾.薩斯金所著,他想告訴我們,經由科技邁進,人類能不斷擴充總體財富,但隨之而來的是三大問題,也就是:
- 不平等:如何分享經濟繁榮的成果
- 權力:限縮科技巨頭的政治力量
- 人生目標:在一個工作總量減少的世界中,找到人生的意義
這三個議題都相當大,我會對在下一篇對人生目標做分享,在那之前,先簡單整理作者認為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AI人工智慧的工作侵占。
根據書中提供的數據與案例,作者丹尼爾表示以下迷思使許多人低估人工智慧成長的可能性:
迷思一:人工智慧需仿照學習人類解決問題的路徑,才能夠解決問題?
但其實不須仿照也能做到和人類一樣的成果,比如:鳥類辨識、皮膚病症的醫學判斷等,是依據大數據比對即可判讀,其準確性甚至高於人類。
迷思二:具有創造力的作品、判斷情感只有人類才做得到
目前機器已可自行編寫「創造」出新曲,且盲測的專家沒人知道是機器編寫,甚至驚嘆曲子的精妙,而之前全球知名的智能機器人蘇菲亞學會畫畫、並成為第一個與人類偕同創作、並高價賣出畫作的機器人。
目前也有一門「情感運算」的電腦科學領域,使機器系統能分辨一個人的真實情緒、測謊等,判斷情感已經不是人類的專利。
迷思三:雖然AI興起會消滅舊工作,但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工作
實際上,很有可能新的工作
因此作者認為,未來能夠給人類執行的工作將大幅度降低,大家如果想再更進一步了解,可以看這位作者在TED的演講:
順著作者的想法,的確我們的未來工作會逐步遞減被取代,但為何需要特別為「人生意義」開一個篇章呢?這就留待下篇討論囉。
如果喜歡這篇,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