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在意的並不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也許你在意的並不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無論是自己或是身邊的親朋好友等等,可能我們都曾經聽過一種抱怨,就是量完體重之後就會說抱怨目前的體重數值,但為什麼會那麼在乎體重計上的數值呢?甚至在我的觀念中,體重計有時反而是讓我們太在乎數值,而忽略真正重視得事情。

《體重計的數字反應了什麼?》

如果某個久未碰面的朋友,見面的時候,跟我們說「最近看起來變瘦了唷!」,許多人聽到這樣的讚美,相信都會藏不住微笑的嘴角。然後我們再把這句話跟體重計數值結合一起看。其實我們內心是這麼想的,當體重計上的數字下降,等於變瘦了,等於我們擁有更好的體態,也表示我們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也許更加健康、美麗或是帥氣。

所以實際上體重計的數字是沒有特定意義的,而是我們「賦予意義」,所以同樣的數字,也許在某些人心中的意義,可能會是健康、體態、自信等等。

假設我們想要的是更好的體態,那有可能在運動健身後,因為增加更多的肌肉量,實際上的體重可能不減反增,但是卻能達到擁有更好的體態。在這種情況下,體重計上的數字只是一種參考,真正體現我們心中意義的,是在鏡子中雕塑體態的自己。

我們真正想要的,其實是隱藏在數字背後的意義
尋找背後的意義,也就是多問「為什麼」

記得前面某一篇曾經提到行動的要素嗎?(可以參考「為何講了千千萬萬次都沒用?因為你沒搞懂行動的原理」),背後的意義其實也就是「動機」,但是當我們對於坐同一件事情,已經太過習慣之後,往往就會變成只是習慣,而忘記當初所想要的意義。

比如說,像我自認自己有蠻嚴重的拖延症,明明手邊有許多的重要事務需要處理,但在我較有壓力的狀態下,我會開始有點逃避,開始跑去做各種紓壓的事情(看漫畫、打電動、看電視、追劇等等),但是到最後隨著舒壓的時間越長,能夠做事情的時間就越少,變成一種惡行循環的狀態。

所以從一開始「舒壓」,反而後面變成「緊迫」,這樣的情況反而失去當初的「意義」。而這樣的情況,在生活當中屢見不鮮。

檢視行為是否與動機相違背


avatar-img
把自己當實驗品的人生的沙龍
12會員
6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相信你跟我一樣,結果許多電銷人員打過來的電話,當我們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電銷人員就會噼哩啪啦講了一堆又一堆話術。此時我們腦袋還沒轉過來,電銷人員所說的話,我們呈現在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下,加上我們手邊可能還有正在處理的事情,所以我們就選擇了掛電話。 曾經,我也是接了一個電銷電話,通常我不會馬上掛電話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假設:很擅長某個領域的專業技能,就可以在這領域開業。 相信你聽過這些身邊的朋友,在他的專業領域非常的厲害,但他也常抱怨老闆或是客戶, 一對狗屁倒灶的事情,很難搞或是很難處理的事情。抱怨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覺得自己既然有了專業,那麼不如自己也來開業。從開業那一刻, 他的生活就只剩下的
《為什麼對方就是不行動?》 「為什麼我講了好幾次,他還是沒做那件事?」「他是不是都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有沒有曾經說過這些話呢?甚至為了那些講了幾千萬次,但是沒做得事情,搞得心裡不開心呢? 也許頻繁講好幾次,對方終於把事情做完了。但是遇到下件事情,還是要提醒好幾次,對方才會緩慢的行動。經過幾次之後,
如果單純看書名,這本書大概是我這輩子都不會買的一本書,而會閱讀這本書,總覺得像是機緣的安排。 起源來自於某天一位朋友分享,他採用「無意識流書寫」,也就是不多加思考,單純就是依照現在腦袋的想法,想到什麼就寫下什麼。於是我腦中浮現近期聽過某篇Podcast提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書中提到的自由書寫術
相信你跟我一樣,結果許多電銷人員打過來的電話,當我們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電銷人員就會噼哩啪啦講了一堆又一堆話術。此時我們腦袋還沒轉過來,電銷人員所說的話,我們呈現在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下,加上我們手邊可能還有正在處理的事情,所以我們就選擇了掛電話。 曾經,我也是接了一個電銷電話,通常我不會馬上掛電話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假設:很擅長某個領域的專業技能,就可以在這領域開業。 相信你聽過這些身邊的朋友,在他的專業領域非常的厲害,但他也常抱怨老闆或是客戶, 一對狗屁倒灶的事情,很難搞或是很難處理的事情。抱怨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覺得自己既然有了專業,那麼不如自己也來開業。從開業那一刻, 他的生活就只剩下的
《為什麼對方就是不行動?》 「為什麼我講了好幾次,他還是沒做那件事?」「他是不是都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有沒有曾經說過這些話呢?甚至為了那些講了幾千萬次,但是沒做得事情,搞得心裡不開心呢? 也許頻繁講好幾次,對方終於把事情做完了。但是遇到下件事情,還是要提醒好幾次,對方才會緩慢的行動。經過幾次之後,
如果單純看書名,這本書大概是我這輩子都不會買的一本書,而會閱讀這本書,總覺得像是機緣的安排。 起源來自於某天一位朋友分享,他採用「無意識流書寫」,也就是不多加思考,單純就是依照現在腦袋的想法,想到什麼就寫下什麼。於是我腦中浮現近期聽過某篇Podcast提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書中提到的自由書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