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巨流河》,文學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底埋首伏讀《巨流河》算是精神上的冬令進補,闔上沉甸甸的二十五萬字,書封重慶大轟炸下的漫天烽火,對照書頁最後一行「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我參透了作者齊邦媛教授以這句做為回顧今生的結尾,誠如她九十歲時所說的:我這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

之前只是略略聽聞齊教授的大名,後來知道她是將台灣文學帶入國際的重要推手,而大時代故事又一向令我著迷,以朝聖般的心情翻開此書後真的隨即進入「拜讀」模式,那一頁頁豐贍的故事,確實陶醉了我幾個日夜。

歲月走到深處,一生帶著絢爛,齊邦媛晚年獨自一人住進北部台地上的養生文化村。原以為「青燈古佛,了此一生」,但是不容青史盡成灰,憑著不可思議的記憶和意志,嘔心瀝血四年,她在八十五歲高齡完成這部縱貫百年、橫亙兩岸的家族記憶史,從記述中國近代戰亂苦難到落地生根於台灣。我既沒有外省後代的情感聯繫,以前乖乖念書所刻在心底的中國情懷也早已揮手不送了,然而,作者行雲流水的文筆使我讀來深透順暢。書中描述的顛沛流離、奮勇抗戰以及「弦歌不輟」等篇章,讓人讚嘆知識分子在戰亂局勢和艱苦歲月中的骨氣,延伸到後半部在台灣的成家立業,我臆想「文人以知識報國」該是作者最孜孜念念的生命版塊。

除了一些知識分子的故事啟發之外,許多段落也讓我低迴反芻,例如最終篇〈印證今生〉中遙隔半世紀後重逢故人故土「悵望千秋一灑淚」的感傷,我不禁「超前」連想,將來我會如何回眸此生?面對老年是否也能有一種從容不迫的雍容?

「而我多年來,當然也曾停下來自問:教學、評論、翻譯、作交流工作,如此為人作嫁,忙碌半生所為何來?但是每停下來,總是聽到一些鼓聲,遠遠近近的鼓聲似在召我前去,或者那仍是我童年的願望?在長沙抗日遊行中,即使那巨大的鼓是由友伴背著的,但我仍以細瘦的右臂,敲擊遊行的大鼓⋯⋯

是啊,漫長的一生起起伏伏,當我們停下來時,能否也聽見一些聲音或浮現一些影像,而這些或許是過去的理想正召喚著你,去尋找並踐行你的天命。回溫當年的狂熱與真誠,或許某一天對著鏡子裡的自己,仍會找到一絲絲被時光隱藏但尚未消失的痕跡。

閱讀一本書,我們常可以一分鐘很快刷過幾行字,但很可能這幾行字卻寄託著無數的辛酸,這一分鐘卻濃縮著數十年的滄桑。自己去年寫書之後更能領會,散文是作者將一生閱歷用文字所鑄煉而成的精華,那是一種「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書寫,而在茫茫書海中要能看見並讀懂它,需要的是與讀者的機緣

「文學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齊邦媛曾經這麼說。特別是書寫那段滿目瘡痍的歷史,我想文學不只是安慰了作者,她甚至用文學打造出自己的人生。文學啟蒙她、陪伴她躲過戰火轉徙渡海,在台灣這塊扎了根的土地上戮力不息,最後,齊邦媛用文學穿越歷史迷霧、刻印家族烙痕,讓壯闊奔騰的一生終歸於波瀾不驚的靈魂深處

全書骨幹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文起於出生地的中國東北巨流河,終結於台灣最南端的啞口海,那或許是「大江大海」眷戀不到的小角落。早年漂泊過半個中國的齊邦媛,當年力抗命運的巨流獨自來台,晚年對這座島嶼的殷情真性,是我闔上這本大作時最深摯的感動和敬意。

幸得此書品讀於歲末,認識作者、穿梭歷史、品味文學,寒夜中感受齊教授筆尖下的溫暖力量,令人蕩氣迴腸。我也從那些故事中傳頌的曾經與永恆之間,竟然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滿足。

raw-image


讀完這本觸及國族百年血淚和全心奉獻於新家鄉的家族傳記,一股敬仰從澎湃的心海中激起,順著一波波漣漪,我特別加碼閱覽了一些相關文章和影片,感佩齊教授後大半生對台灣教育和文學的卓越貢獻。

我意猶未盡地翻回第一篇〈生命之初〉再見那個女娃兒一眼,當年如果她奄奄一息的小生命被放棄,如果她只是那時的初生嬰兒四成死亡率之一,世界上就不會有這樣一個充滿質量的堅強生命,做了那麼多事,影響了那麼多人。

而這一切,都足以傳世。


本文是之前的閱讀心得,感謝《閱讀最前線》刊載於2021/4/28
請愛心「認養」作者第一個書寶寶《解憂書寫:用文字和自己談心的21個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竹-avatar-img
2022/04/27
前陣子故事這個網站在世界閱讀日時有發佈了關於納粹焚書運動的文章~裡面有提到讀書深深影響二戰的結果!書本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覷!
竹-avatar-img
2022/04/27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句話真的太貼切了~閱讀真的是人類心靈內在的交流~北非諜影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不論課內課外讀書真的都讓人陶醉其中(*¯︶¯*)、而且又能開拓視野、覺得忙碌的現代人真的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備考時期沒辦法好好讀小說,就來讀詹宇老師的文章~也讓人心滿意足、增廣見聞^^《巨流河》聽起來很能引人入勝耶~已列入會考完書單(*≧ω≦)
詹宇-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7
宥竹的留言超乎同齡的成熟,我很開心有妳這樣可愛的小讀者,妳的回饋我會好好收藏哦。 ^_^
avatar-img
詹宇的沙龍
152會員
145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詹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8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2025/03/28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2025/02/17
有些好奇,至今如果還有人看不清楚或漠不關心國會正在發生甚麼事,那麼,這些人是怎樣在過日子? 最近尤其想過和一些「知識藍、經濟藍」的異溫層親友聊聊,但心裡預演的劇場總讓我們打消念頭,不談政治的還是不跟你談,而溫和的會哼哈幾句,有戰鬥力的可不會客氣。 當人們聊到政治的是非,意識形態與立場便可能凌駕一
Thumbnail
2025/02/17
有些好奇,至今如果還有人看不清楚或漠不關心國會正在發生甚麼事,那麼,這些人是怎樣在過日子? 最近尤其想過和一些「知識藍、經濟藍」的異溫層親友聊聊,但心裡預演的劇場總讓我們打消念頭,不談政治的還是不跟你談,而溫和的會哼哈幾句,有戰鬥力的可不會客氣。 當人們聊到政治的是非,意識形態與立場便可能凌駕一
Thumbnail
2024/12/30
台北馬賽後大家曬佳績比英雄,而我卻是,怕在第一點就被關門的那一種 。半馬限時三小時沒問題,只是排在最後的D區過門前會耗上十幾分鐘,7.1K的第一點表定8:00關門,對我而言是要開外掛才能過關的。
Thumbnail
2024/12/30
台北馬賽後大家曬佳績比英雄,而我卻是,怕在第一點就被關門的那一種 。半馬限時三小時沒問題,只是排在最後的D區過門前會耗上十幾分鐘,7.1K的第一點表定8:00關門,對我而言是要開外掛才能過關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