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的步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三級宣布停課後,
剛開始每天維持著正常上下班,
教室的清掃消毒,繁瑣的行政雜事,
差別就是少了孩子們的喧鬧。
隨著疫情的發展,開始居家分流,
為自己安排一些心理講座、線上研習,線上運動,
開始想要幫自己開源,想著投資研究,
想在拾筆畫畫,想要做出自己覺得值得稱讚的事,
成就感阿~是疫情中我最喜歡的步調。
讓人眼睛發光,心靈舒暢的暖色調。
avatar-img
1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ebeler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病情下的我們 有的與家人分合兩地,距離遠了但或許心近了。 有的與家人24小時共處,黏膩的關係讓家庭關係緊張。 單身的人,開始觀察鄰近身邊的異性,開始有了異樣氛圍。 情侶有的因為同居,或許如膠似漆,也或許爭執不斷。 遠距的愛戀或許也因疫情更加珍惜彼此,也有因此放生彼此。 我想些都算是疫情帶來的副作用吧
疫情前的我,每天都是朝九晚五上下班,下班就想耍廢,假日能睡到自然醒最好不過,遇到假日進修也覺得趁著進修到市區流浪一下也很好。 疫情第三級警戒開始,上班開始分流,多了些時間在家,原本計畫可以在家幹嘛幹嘛.... "哇!我可以睡到自然醒" "我有好多自己的時間" 但真的實際待在家後,又有蠢蠢欲動想出門的
病情下的我們 有的與家人分合兩地,距離遠了但或許心近了。 有的與家人24小時共處,黏膩的關係讓家庭關係緊張。 單身的人,開始觀察鄰近身邊的異性,開始有了異樣氛圍。 情侶有的因為同居,或許如膠似漆,也或許爭執不斷。 遠距的愛戀或許也因疫情更加珍惜彼此,也有因此放生彼此。 我想些都算是疫情帶來的副作用吧
疫情前的我,每天都是朝九晚五上下班,下班就想耍廢,假日能睡到自然醒最好不過,遇到假日進修也覺得趁著進修到市區流浪一下也很好。 疫情第三級警戒開始,上班開始分流,多了些時間在家,原本計畫可以在家幹嘛幹嘛.... "哇!我可以睡到自然醒" "我有好多自己的時間" 但真的實際待在家後,又有蠢蠢欲動想出門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放暑假的學校十分寧靜。 少了平時學生嬉戲打鬧的笑聲,少了老師訓斥同學的有趣事件,當然也少了老闆召喚我的機會XD 教師和大部分職員都放假了,學校假日根本沒甚麼人在活動~ 11點起床的我,悄悄的溜進家政教室製作精神糧食,加入滿滿巧克力XD(我的快樂泉源) 做完精神糧食,下午去畫畫~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回顧疫情時候,疾病消息如同洪流猛獸,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停工、停學的留守日子,有人在家中鑽研食譜,有人則閱書無數,更有人像叮噹一樣不停製作手工產品,又或是建立其他的興趣去躲避不能出外正常活動的鬱結......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新的生活,新的文字生活,期望能讓沈睡已久的某個部分甦醒,曾因這個世界的惡所沈睡的部分。今天跑步時好像也漸漸感受到自己某些部分的感受,跑步時所迎來的風也跟平常不一樣了,好像多了幾分浪漫。開始聽起學生時代就被稱作經典老歌的曲子,心變得好柔軟、好自在,仿佛回到學生時窩在圖書館的日子,那時即便是看的是課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放暑假的學校十分寧靜。 少了平時學生嬉戲打鬧的笑聲,少了老師訓斥同學的有趣事件,當然也少了老闆召喚我的機會XD 教師和大部分職員都放假了,學校假日根本沒甚麼人在活動~ 11點起床的我,悄悄的溜進家政教室製作精神糧食,加入滿滿巧克力XD(我的快樂泉源) 做完精神糧食,下午去畫畫~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回顧疫情時候,疾病消息如同洪流猛獸,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停工、停學的留守日子,有人在家中鑽研食譜,有人則閱書無數,更有人像叮噹一樣不停製作手工產品,又或是建立其他的興趣去躲避不能出外正常活動的鬱結......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新的生活,新的文字生活,期望能讓沈睡已久的某個部分甦醒,曾因這個世界的惡所沈睡的部分。今天跑步時好像也漸漸感受到自己某些部分的感受,跑步時所迎來的風也跟平常不一樣了,好像多了幾分浪漫。開始聽起學生時代就被稱作經典老歌的曲子,心變得好柔軟、好自在,仿佛回到學生時窩在圖書館的日子,那時即便是看的是課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