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與字言】居家辦公or度假辦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幾何時,一直嚮往的居家辦公,自110年5月的母親節隔週,就這麼浪漫開啟...
回想居家辦公這些時日,轉眼間已來到第三週,默默地...處在三級警報的我們,就要往酷熱無比、焦躁難耐的暑假飄去...昨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定案:「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28,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一時之間,臉書上哀嚎遍野、尖叫連連,瘋狂崩潰的愛爸愛媽...擦乾眼角的幾滴淚滴、無懼於驚嚇掛在額頭上的汗珠,再次點入購物網站,集體團購「愛的小手」。
看看網路上的防疫字句:「防疫期間,只打國家疫苗,不打國家幼苗」
除了嘴角失守,莞爾一笑之外,其他的也只剩無可奈何、苦中作樂。此時的我們,只能期盼疫情能夠早日控制下來。而身為頂客一族的我,除了和伴侶分隔兩個縣市的距離,也開始了曾經一直嚮往「不須出門上班」、「只須在家視訊辦公」的生活。
然而,在剛開始的前四天,除了須熟悉各式各樣的視訊軟體、錄影設備,以及以往極少開啟的Line和FB的視訊通話,也成為每日必備點開的APP。和實體辦公的不同,在於處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之中,並且能夠自主地管理自己的作業時間。但是,也開始了無限循環的開會輪迴,學習新式的視訊軟體要開會、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更動的工作流程辦法要開會、配合新冠肺炎疫情彈性的支付薪資措施要開會,以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被迫劇烈變動的工作方式。
每一次的學習和嘗試的過程中,充斥許許多多的反對聲音、質疑聲浪,在在抵抗這個我們一直熟悉且習慣的生活型態。
即便抗拒,即使恐懼,終究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拉扯和衝突中────妥協。
因為,這將是未來的趨勢;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再來的會是什麼病毒...

如果依然故我,不思改變,即使不被病毒殺死、不被環境淘汰,最終,也將被AI科技所取代。我相信,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時代的洪流,迫使我們拋棄舊有的思維模式和生活型態,也讓我們更加明白,危機就是轉機,你不改變自己,自己將被世界改變。因為,這世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
進入居家辦公的第二週,每日早上8點半的投票點名簽到、9點的公司視訊早會、10點的單位視訊早會,日復一日的課程宣導告知,深怕居家辦公的我們忘記自己是在「居家辦公」,而非「度假辦公」。開完會議,將所有該做的工作、例行公事,全體完成以後。
我坐在了書桌前發著呆,望著眼前的筆電,右前方的ipad,以及手邊必須時時注意待命的手機。放空。像是腦袋被狠狠地塞進了數以萬計、不知凡幾的資訊,像是被大軍過境、坦克碾壓般無法呼吸,放下眼前的工作。起身走向書架,隨手挑起曾經愛不釋手的小說,對,我說的是小說,然後縱身躍入我最嚮往無憂的文字世界。
接著,每日的開會轟炸、視訊上課、例行公事,及當日的待辦事項完成後,便轉身走向書架隨手取起一本小說開始咀嚼,剛剛的一切,宛若隔世。
曾經我以為的在家工作者,類似自由文字工作者的辦公模式,如今真實地上演,並且我也非文字工作者,充其量只是個愛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打在眼前的一個嚼字郎。往後的數天,我都「自律」地完成工作事項,「自在」地看完一本又一本的小說。過著我想像的那種────「居家辦公」或「度假辦公」。
相較於,大家的日常生活防疫記事,我的生活顯得枯燥乏味、一成不變。因此也再次重新燃起自己的占卜魂,拿出自已因興趣所學的塔羅牌,自我占卜,同時,自我療癒。也捫心自問,在這一波疫情當中,我的下一步該怎麼做?又或者該何去何從呢?
轉眼間,2021年已過了大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爆發
進入第三級警戒的我們
各大娛樂場館及流動夜市關閉
小吃攤販和營業餐廳
皆開啟外帶禁止內用措施
都在避免群聚引發疫情擴散
面對疫情時代的來臨,我們該如何因應?
因疫情無法外出工作
面臨暫時停工、停業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現在就請你靜下心來
從四張塔羅牌中憑直覺選出一張吧!

電池、紅膠帶、奇異筆、指甲刀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每個人都在尋找,可以讀懂自己的人 你所尋找的,它也在尋找你。 🔮提供線上視訊|語音|文字占卜 🌿品克塔羅 🌿塔羅占卜 🌿大眾占卜 🌟屏東塔羅 🌟字卡聊癒及正念引導 FB:#品克塔羅 IG:@pink_taror77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品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下班同事好友揪唱KTV,新歌排行榜上的歌曲,歌曲一首比一首陌生? 滑手機滑到一半,瞥見有人分享華語歌壇20首經典,忍不住點了進去... 從小到大,音樂伴隨著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幼稚園老師台上的帶動唱、國小音樂老師的中音直笛課、國中音樂老師的合唱團選拔。最後,終於青春的我們,有了選擇自己喜愛歌曲和
如果每一段愛情的萌芽,都是為了能夠具備勇氣而往未來的幸福邁進,那麼路上的石子坎坷難行,是否也只是試煉彼此的一道過程?   一早,小語從可楓的懷抱中清醒,發現自己已躺在可楓的床上,應該是可楓昨晚見自己睡著了,將自己抱了進來吧!望了望可楓的房間一圈後,回過頭來,仔細地瞧了瞧可楓沉睡的臉龐,從沒這麼近距
<中文系106教室> 「小語,想不到你會來找我耶!有什麼事嗎?」小侑開心的邊收剛上完的日間部課本,邊對著從教室前門走進來的小語說。 「我有件事想請學姐幫忙!」 「這裡太多人了!可能不方便!」 小侑頓了一下,想著:「該不會小語要跟我告白吧!」 「好啊!不然我們去吃午餐,邊吃邊聊吧!」 「那個...學姐
<歷史系516教室>   「可楓學姐,我期中報告跟你一組好不好?」 「好啊!我正想問你呢!那你想選哪一個主題?」可楓拿出課本跟小語討論著。 「霧峰林家花園好嗎?距離比較近,順道可以過去台灣文獻館查一些資料!」 「好啊!估計報告的順序,我們應該是第五組,不過我怕越靠近期中各科會越來越忙,要盡快把它完
<戀星咖啡館> 可楓正忙著將鬆餅放入烤箱,將鋪上盤的生菜點綴擺盤,接著到菜口將廚師剛做好的青醬燻雞義大利麵,拿到櫃台方便正忙著招呼客人和買單的婉柔待會送餐。   中午時刻,咖啡館內座無虛席,規模雖不大,但因坐落於幾棟大樓社區附近,加上食物美味可口,就算是平日也時常爆滿。   「鏗啷!」小語推著玻璃門
星期一的凌晨,可楓挨家挨戶的一一配送羊奶,雖然得冒著冷風和犧牲睡眠半夜三點起床,但至少薪水能夠多少補貼一些生活費。送完羊奶後,到咖啡館開門,開始一天的工作,下班後再趕到學校上課。這是可楓每周一至周五的固定行程。   「可楓,早啊!每天都這麼早到,我真該給你個獎勵!」一名中年婦女走了進來。 「玲姐,早
下班同事好友揪唱KTV,新歌排行榜上的歌曲,歌曲一首比一首陌生? 滑手機滑到一半,瞥見有人分享華語歌壇20首經典,忍不住點了進去... 從小到大,音樂伴隨著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幼稚園老師台上的帶動唱、國小音樂老師的中音直笛課、國中音樂老師的合唱團選拔。最後,終於青春的我們,有了選擇自己喜愛歌曲和
如果每一段愛情的萌芽,都是為了能夠具備勇氣而往未來的幸福邁進,那麼路上的石子坎坷難行,是否也只是試煉彼此的一道過程?   一早,小語從可楓的懷抱中清醒,發現自己已躺在可楓的床上,應該是可楓昨晚見自己睡著了,將自己抱了進來吧!望了望可楓的房間一圈後,回過頭來,仔細地瞧了瞧可楓沉睡的臉龐,從沒這麼近距
<中文系106教室> 「小語,想不到你會來找我耶!有什麼事嗎?」小侑開心的邊收剛上完的日間部課本,邊對著從教室前門走進來的小語說。 「我有件事想請學姐幫忙!」 「這裡太多人了!可能不方便!」 小侑頓了一下,想著:「該不會小語要跟我告白吧!」 「好啊!不然我們去吃午餐,邊吃邊聊吧!」 「那個...學姐
<歷史系516教室>   「可楓學姐,我期中報告跟你一組好不好?」 「好啊!我正想問你呢!那你想選哪一個主題?」可楓拿出課本跟小語討論著。 「霧峰林家花園好嗎?距離比較近,順道可以過去台灣文獻館查一些資料!」 「好啊!估計報告的順序,我們應該是第五組,不過我怕越靠近期中各科會越來越忙,要盡快把它完
<戀星咖啡館> 可楓正忙著將鬆餅放入烤箱,將鋪上盤的生菜點綴擺盤,接著到菜口將廚師剛做好的青醬燻雞義大利麵,拿到櫃台方便正忙著招呼客人和買單的婉柔待會送餐。   中午時刻,咖啡館內座無虛席,規模雖不大,但因坐落於幾棟大樓社區附近,加上食物美味可口,就算是平日也時常爆滿。   「鏗啷!」小語推著玻璃門
星期一的凌晨,可楓挨家挨戶的一一配送羊奶,雖然得冒著冷風和犧牲睡眠半夜三點起床,但至少薪水能夠多少補貼一些生活費。送完羊奶後,到咖啡館開門,開始一天的工作,下班後再趕到學校上課。這是可楓每周一至周五的固定行程。   「可楓,早啊!每天都這麼早到,我真該給你個獎勵!」一名中年婦女走了進來。 「玲姐,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傳統工作型態: 固定辦公地點 每天通勤上下班 以台北為例,平均每天通勤時間約一小時 2.遠距工作: 定義:不需在固定辦公地點工作,可在家、咖啡廳等地透過網路完成工作 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後才流行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普及
經歷過疫情居家辦公兩年,我發現無法再適應每天8小時坐在辦公椅上的生活,沒事也要裝忙,我提了辭職,沒有騎驢找馬,就是想好好的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去年獎金花完,之後再找工作。 離職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複雜,人資躲著不見面,我一直拿不到傳簽表單,終於跟副總面談後,才放行,我那時候都覺得是「業障現前」,不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讓我更堅信WFH(Work From Home)是未來工作職業趨勢。最近還有流行一個新名詞「數位遊牧」。 在家工作的好處,不外乎就是時間彈性,環境自在,光是想到不用趕上班打卡這件鳥事就是一個爽字形容! 想到以前那段趕打卡的歲月,從一起床開始就是一個競爭形容。趕出門、趕捷運、趕上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最近上班開始有逐漸心累的感覺了,一方面是因為接了新的職務,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在公司漸漸好像有磁場不太合的問題...於是這個週末為了調適自己異常低落的心情,我決定整整兩天都要廢在家不出門。 為了可以實現我的呆在家不出門計畫,一早我就去很久沒去的租書店租了兩本小說要來好好殺時間
Thumbnail
  5/11全國二級警戒→5/16雙北三級警戒→5/19全國三級警戒→5/24 A公所爆出主管確診、本局實施異地辦公(分第一、二辦公室)→6/2 B公所爆出員工確診→6/14本局實施分流居家辦公(135或24居家,隔周輪流)→7/12微解封→7/20本局1名員工確診,全局PCR→列入7/2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傳統工作型態: 固定辦公地點 每天通勤上下班 以台北為例,平均每天通勤時間約一小時 2.遠距工作: 定義:不需在固定辦公地點工作,可在家、咖啡廳等地透過網路完成工作 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後才流行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普及
經歷過疫情居家辦公兩年,我發現無法再適應每天8小時坐在辦公椅上的生活,沒事也要裝忙,我提了辭職,沒有騎驢找馬,就是想好好的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去年獎金花完,之後再找工作。 離職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複雜,人資躲著不見面,我一直拿不到傳簽表單,終於跟副總面談後,才放行,我那時候都覺得是「業障現前」,不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讓我更堅信WFH(Work From Home)是未來工作職業趨勢。最近還有流行一個新名詞「數位遊牧」。 在家工作的好處,不外乎就是時間彈性,環境自在,光是想到不用趕上班打卡這件鳥事就是一個爽字形容! 想到以前那段趕打卡的歲月,從一起床開始就是一個競爭形容。趕出門、趕捷運、趕上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最近上班開始有逐漸心累的感覺了,一方面是因為接了新的職務,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在公司漸漸好像有磁場不太合的問題...於是這個週末為了調適自己異常低落的心情,我決定整整兩天都要廢在家不出門。 為了可以實現我的呆在家不出門計畫,一早我就去很久沒去的租書店租了兩本小說要來好好殺時間
Thumbnail
  5/11全國二級警戒→5/16雙北三級警戒→5/19全國三級警戒→5/24 A公所爆出主管確診、本局實施異地辦公(分第一、二辦公室)→6/2 B公所爆出員工確診→6/14本局實施分流居家辦公(135或24居家,隔周輪流)→7/12微解封→7/20本局1名員工確診,全局PCR→列入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