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自我觀照與安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臨要如何兼顧工作和家庭。
1.工作型態改變:從外勤轉為內勤,對我來說,其實是從奔波忙碌的生活可以緩下來,得以有喘息的空間,但我也得學習怎麼去分配工作、自己和家庭時間。一周五天內,用二至三天時間去上班,完成需要追蹤的個案服務和紀錄外,也回到內在去整理自己的狀態和想做的事情。
在沒有居家辦公規定的情況下,我需要用家庭照顧假或自假來照顧孩子,心理對於每天在工作群組需要回報服務人次這件事,難免感到焦慮,要一邊請假一邊處理公事,對我來說是有困難的,我試著放下這份壓力,在能做的範圍內盡力去做。
2.我的心慢下來了:因為需要減少外出染疫的風險,生活除了上班,就是回家,減少了對外與人連結的機會,生活變得單純許多,要做的事情也變少了,只有最基本的需求而已,於是生活步調也變慢了。
在上班路上,看著道路兩旁盛開的阿勃勒,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美極了,美到我忍不住停下車為它拍照。也多了抬頭看看天空的時候,天空如此蔚藍,每朵雲都活靈活現的。走在靜謐的校園裡,難得認真地欣賞每棵獨一無二的樹,覺得它們怎麼可以這麼好看,連地上的落葉都能多看它一眼。昨天還看見一隻松鼠在地上停駐,然後奔跑上樹,跟鳥兒一起玩耍。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也多了很多,一開始還在適應要如何相處一整天,會想著要為孩子安排課表,但孩子不買單,我的期待和要求也會讓關係變得緊繃,我也好累。我想著,我們都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何必苦苦相逼,互相為難呢。
如果就只能活這一天,我希望我們能輕鬆自在地,享受可以在一起的時光。我不一定只能當媽媽,可以是玩伴,也可以是夥伴關係。心裡鬆了,和家人的互動也鬆鬆的,少了緊張和催促,也少了疲憊和不耐,孩子的情緒也平靜穩定很多。這不就是我想要追求的生活品質嗎,日後也要時時提醒自己,把心慢下來,放鬆下來過生活。
3.全球同心:世界各地原是那樣分散,你是你,我是我,但新冠肺炎的出現,告訴了我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我沒有分別,面對同一個功課、生活的改變、生命的無常,也為了全體的健康,大家需要自律的把自己照顧好,幼兒園的孩子每天除了吃飯和午睡,全時戴著口罩,沒有抱怨和抗拒,我十分地佩服。
面臨了同一個考驗,也讓我們更有同理心,為染疫的人祈禱,感謝醫護人員堅守戰場,政府努力保護大家,我覺得大家都是這次的抗疫英雄,值得被尊敬和感謝。
感謝新冠肺炎教導我們的功課,讓我們學習更有覺知地活著,並珍惜著當下。
from Pinterest
不推薦會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五月前,全球疫情進入了第二波的挑戰,就如森林大火般失控,延燒不止,而台灣這座森林開始從星星之火到足以燎原的地步了,大家的生活進入了新的模式,思維和具體生活的改變,舊的生態崩落,也是重建平衡的時候了。 如果可以重新打造一片森林或島嶼,你會希望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 這個前提是,宇宙瞬息萬變,我們都不知道
有個孩子,和母親關係緊張衝突,他的衝動性高,控制力較低,案母習慣用高壓方式去處理孩子的很多狀況,孩子雖努力配合案母的要求,但仍會因太想去做想做的事情,而觸犯到媽媽的規定,也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孩子到學校,常會帶著刺來保護自己,當覺得別人侵犯他,或不照著他想要的方式互動時,就會出現高漲的情緒和攻擊行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第一次與母親從共生中分離,剪斷了和母親連結的臍帶,以一個個體的身分來到了這個世界。 在嬰兒時期,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在哭了或餓的時候,她及時的回應,滿足了當下被愛和被照顧的身心需求,孩子能與母親有安全的依附關係;然而,若母親無法和孩子有穩定情感的正向連結
五月前,全球疫情進入了第二波的挑戰,就如森林大火般失控,延燒不止,而台灣這座森林開始從星星之火到足以燎原的地步了,大家的生活進入了新的模式,思維和具體生活的改變,舊的生態崩落,也是重建平衡的時候了。 如果可以重新打造一片森林或島嶼,你會希望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 這個前提是,宇宙瞬息萬變,我們都不知道
有個孩子,和母親關係緊張衝突,他的衝動性高,控制力較低,案母習慣用高壓方式去處理孩子的很多狀況,孩子雖努力配合案母的要求,但仍會因太想去做想做的事情,而觸犯到媽媽的規定,也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孩子到學校,常會帶著刺來保護自己,當覺得別人侵犯他,或不照著他想要的方式互動時,就會出現高漲的情緒和攻擊行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第一次與母親從共生中分離,剪斷了和母親連結的臍帶,以一個個體的身分來到了這個世界。 在嬰兒時期,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在哭了或餓的時候,她及時的回應,滿足了當下被愛和被照顧的身心需求,孩子能與母親有安全的依附關係;然而,若母親無法和孩子有穩定情感的正向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回顧疫情時候,疾病消息如同洪流猛獸,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停工、停學的留守日子,有人在家中鑽研食譜,有人則閱書無數,更有人像叮噹一樣不停製作手工產品,又或是建立其他的興趣去躲避不能出外正常活動的鬱結......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05/12/2021 無奈   因疫情結識了不少台灣觀光業的人員。 他們就如同以前上班的我。 就是領著一份薪水過著普通日子的人。 然而,疫情也只是讓日子變得不普通。 非觀光業者生活當然受到影響,但仍一樣工作。 他們却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工作上加乘的影響。   這週以前,國旅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回顧疫情時候,疾病消息如同洪流猛獸,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停工、停學的留守日子,有人在家中鑽研食譜,有人則閱書無數,更有人像叮噹一樣不停製作手工產品,又或是建立其他的興趣去躲避不能出外正常活動的鬱結......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05/12/2021 無奈   因疫情結識了不少台灣觀光業的人員。 他們就如同以前上班的我。 就是領著一份薪水過著普通日子的人。 然而,疫情也只是讓日子變得不普通。 非觀光業者生活當然受到影響,但仍一樣工作。 他們却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工作上加乘的影響。   這週以前,國旅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